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社科文经典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盖天说与浑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其实,盖天派还创制了一种盖天图仪,同样闪烁着先哲智慧的光芒,然而遗憾的是,这种盖天图仪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却鲜有提及,所以今天仍有必要介绍和探讨。,盖天说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天文学理论,传说出自周人之手的周髀算经说:“天象盖笠,地法覆盘。”古人于伞盖之下,仰观其形有若天穹,于是绘制星辰图像于其上,就成为一幅盖天图。与盖相类者有笠,笠无柄,顶戴于头遮日防雨。用笠制作法天之器,作用与盖相同,故有“盖笠”一词。但笠小盖大,盖上可以绘制更多星辰,这大约就是后代多称“盖天”的原因吧。,盖天图仪之形与天穹相似,人可站立其下仰视,也可以回转盖图以示天空星辰旋转,还可以斜置以演示北极倾斜之状。既简单又直观,可谓古人法天最理想的器具。这种图,天区星度布局比较均匀,完全不像后来的平面盖天图误差那么大。但古代完整的盖天图仪并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只能就相似的车盖等来探讨其形制。隋书中记有一辆南齐帝车:“及平齐,得其舆辂,藏于中府。有乾象辇,羽葆圆盖,画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街云罕。”乾象即天象,这正是盖天图仪的形制。另一类盖天图绘于古墓葬中,汉至隋唐的许多墓室设为穹顶,上绘天象,虽稍简陋,但屡见不鲜。,流传于古籍中的平面盖天图,则是将球面图形加以平面化,其好处是制作简易,方便携带。但这样一来所绘星位必然因照顾角度而牺牲距离,而与实际天象不合,于是广受诟病。其实,在表现天象方面,浑天派也有缺点。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目视星空的反象,相当于人从天外向下俯视。从这一点说,它还不如盖天图直观形象。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浑盖之争,由于浑天说占据了主导地位,盖天图仪遂长期为人们所忽视。今天再进行浑盖之争当然已经毫无意义,但如果把盖天图仪纳入人类天文学史,则依然是很有意义的。(摘编自秦建明盖天图仪考),5.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盖天学派跟浑天学派一样,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流学派,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B.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以及盖天学派圭表在历史上备受推崇,广为世人所知。C.盖天图仪和浑天仪等,都是古代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的重要天文仪器。D.盖天图仪是盖天学派创制的,这一仪器闪烁着先哲智慧的光芒,但后人却鲜有提及。,【答案】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B项混淆人事。原文“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题干混淆为“浑天仪、浑象、圭表”这三种事物“历史上备受推崇,广为世人所知”。,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为天文学理论的盖天说诞生甚早,在春秋时代周朝人所著的周髀算经中就有“天象盖笠,地法覆盘”的说法。B.盖天图仪状如伞盖,上绘日月星辰,人可站立其下仰视。盖图可以旋转、倾斜,演示星辰运动状态。C.古代完整的盖天图仪实物已经失传,但在古人的车盖、墓室穹顶上仍绘有盖天图,形制与其相似。D.平面盖天图虽然所绘星位因照顾角度而牺牲了距离,但是比起浑象来,仍然显得直观形象,而且容易携带。,【答案】A。【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A项或然当必然。原文“传说出自周人之手的周髀算经”是或然,题干变成“春秋时代周朝人所著的周髀算经”,变成必然。,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谓“盖天图”是说像伞盖一样的天象图,但古代也有用笠制作的法天之器,所以应该也有以“笠”为名的图。B.虽然从古人车盖和墓室穹顶上所绘制的盖天图可以探知古代盖天图仪的主要形制,但是盖天图仪原物必定更加复杂。C.正因为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人们目视星空的反象,所以浑象上星辰的位置、距离也有不符合实际天象的。D.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浑盖之争,最后浑天说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盖以仰视,浑以俯视,应该说两者各具其妙。,【答案】C。【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C项无中生有。文中也没有“浑象上星辰的位置、距离也有不符合实际天象的”的信息,从“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人们目视星空的反象”无法推论出“浑象上星辰的位置、距离也有不符合实际天象的”。,2、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茶马古道今天人们所说的“茶马古道”,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即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而“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就是茶;外出旅行,必带的也是茶;累了,饮几口热茶能立即消除疲劳;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用煮过的茶叶喂牲畜,马吃了长膘快,牛吃了增加奶量。尤其藏族平时食用肉、乳较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唐宋以后,汉藏人民之间通过“茶马互市”建立起来的友谊,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元代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管理,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从此“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安藏之道。,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茶马古道”作为连接内地与康藏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虽然最终消失,但它对促进康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汉藏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7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所谓“茶马古道”是汉藏两族之间由于长期以茶易马而形成的贸易通道。B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C“茶马古道”到元代已成为一条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和治藏安藏之道。D“茶马古道”为发展经济、团结人民和国家统一发挥了很大的历史作用。,1、此题是对“茶马古道”概念的理解,就是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B。从全文看,文章写的就是汉藏两族之间以茶易马而形成的贸易通道,所以A项正确。B项说“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军费的“主要来源”,而第二段表述是“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只是“补充”,并未说是军费的“主要来源”,这是曲解原文。C、D两项的表述,可在第四段和末段找到根据,所以答案是B。,8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与藏族等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B以茶易马,可以满足国家连年战争中对马匹的迫切需要。C汉藏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维护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2、此题考查的是对“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的理解,就是考点“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能力层级B。“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是个设问句,有疑而问,有问必答,下文的两句即是答案。第一句是A项的根据,第二句是B、C两项的根据。而D项表述的是藏族重视“茶马互市”的原因,而非宋朝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这是答非所问。再说宋朝重视“茶马互市”是为了汉族,而不是为了藏族。此题答案是D。,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为了官营茶马贸易的需要,宋朝在四川一些地方设置了“茶马司”。B茶叶在藏区可谓物尽其用,除供人饮用外,煮过的茶叶还拿来喂牲畜。C历史上,藏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界供给除茶叶以外的东西。D“边茶贸易”取代“茶马互市”,促使汉藏民间贸易更加繁荣兴旺。,3、A项的答题区间在第二段,再缩小范围就是本段第一句。B项的答题区间在第三段:藏族人招待客人、外出旅行、累了、病了都是饮茶,煮过的茶叶喂马牛,难道不是物尽其用吗?C项的答题区间也在第三段,但表述是“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除茶叶以外的“很多东西”,“很多东西”范围小一点,而“东西”则范围扩大了,属于故意扩大范围。D项的答题区间在第五段,本项表述正是第五段段意,把本段第一句和末一句联系起来看,D项是符合文意的。答案应选C。此题能力层级为C,考点是辨别文中的重要信息。,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古道”晚于“互市”,因此“茶马古道”的形成不应该早于唐代。B元代推行的“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扩大了藏族地区的民族自治权。C清代以后,“茶马古道”由于“边茶贸易”的兴起而在历史地平线上消失。D内地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使马匹的交易量减少。,4、此题考点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能力层级为C。A项的推断区间是一、二段。第一段中说“茶马古道”源自“茶马互市”,先有“互市”,后有“古道”,唐代文献中记载的是“茶马互市”;再从第二段看,宋代还是“茶马互市”,就说明唐代“茶马古道”还没有形成。两段结合考虑,A项推断是正确的。B项的“扩大藏族地区的民族自治权”是无中生有。C项是偷梁换柱。第五段第一句是说“到了清代”,“茶马互市”由“边茶贸易”取而代之,并不是C项说的“清代以后”,“茶马古道”由于“边茶贸易”兴起而消失。D项是转化失误。第五段中“内地对减少,却对增加”是转折关系,而D项把这一句转化成因果关系了,当然是错误的。答案选A。,(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习题。(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铜奔马正名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坛,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更考定此物应名“飞廉铜马”。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董卓传中有“飞廉铜马之属”的记载,二是“三才图会里的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愚意此说更属不妥。,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然间有冗杂虚构之病。其次,关于“飞廉”,注家多有出入。墨子耕柱云:“夏后启使飞廉折金于山川。”史记秦本纪云:“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以上两书显然认为飞廉是人,但是淮南子高诱注:“飞廉,兽名,长毛有翼。”楚辞离骚王逸注:“飞廉,风伯也。”洪兴祖补注:“飞廉,神禽,能致风气。”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亦然,所以很难将其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至于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归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属”一词。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1以下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是A.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一直众说纷纭。B“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二名跟铜奔马造型相合,但未被采用。C“铜奔马”一名中虽然有奔马,但是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D“飞廉铜马”一名,比起“铜奔马”“马踏飞燕”等更逊一筹。,参考答案【思路】第1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作者为“铜奔马正名”应从第三段开始,而B项的“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主要在第一段提及,所以不在“正名”范围。另外,原文也没说“马踏飞燕”“马超龙雀”跟铜奔马造型相合,所以B项错。,2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A.三才图会一书撰作时代太晚,且有冗杂虚构之病。B飞廉是人还是神,是兽还是禽,古人的说法并不一致。C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D后汉书董卓传“飞廉铜马之属”中,飞廉和铜马应是两物。,第2题也是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C项“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不能作为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的证据,它与作者的论点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3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B“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的“二句”指“紫燕光陆离”“紫燕跃武”二句。C;铜奔马足下有一鸟,文中透露出这种造型的用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飞燕。D作者认为,“紫燕骝”“飞燕骝”的名称符合古人原意,又切合铜奔马的造型。,第3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能力。A项错误在于“从古到今”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原文只是举了“历朝”,并非“从古到今”,原文说“以燕喻良马”,而“奔腾如飞”原文中也有,但在列举诗文之前,是说明飞燕为何喻马的原因,而非“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轼贾谊论课件
- 生态城市建设与绿色交通规划研究报告
- 广场围挡制作安装合同
- 2025年必考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大学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国际物流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25餐饮服务技能试题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产生的价值探析
-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双塔镇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GB/T 3098.9-2020紧固件机械性能有效力矩型钢锁紧螺母
- GB/T 15566.9-2012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9部分:旅游景区
- GB/T 152.2-2014紧固件沉头螺钉用沉孔
- 幼儿园中班绘本:《我喜欢我的小毯子》
-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方面的变化课件
- DB44-T 2197-2019配电房运维服务规范-(高清现行)
- 山西省运城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河西走廊课件
- 第2课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 课件 五年级美术上册 岭南版(共15张PPT)
- (高职)电子商务英语电子课件教学PPT(完整版)
- 牙龈出血牙龈肥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