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该文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房屋试点调查方案.doc_第1页
浏览该文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房屋试点调查方案.doc_第2页
浏览该文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房屋试点调查方案.doc_第3页
浏览该文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房屋试点调查方案.doc_第4页
浏览该文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房屋试点调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房屋试点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为制定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探索人口普查中进行房屋调查的办法,进行本次试点。二、调查范围本次试点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进行。三、调查的标准时间本次调查的标准时间为2008年12月1日零时。四、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试点地区的全部人口和房屋。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既调查家庭户也调查集体户;既调查住宅房屋也调查非住宅房屋。在本户登记的人口包括:(1)2008年11月30日晚居住本户的人;(2)户口在本户,2008年11月30日晚未居住本户的人。五、调查项目1、按户填报的项目有:户编号、户别、本户应登记人数、住房用途、是否合住、建筑层数、承重类型、本户住房间数、本户住房建筑面积、是否饮用自来水、主要炊事燃料、住房内有无厨房、住房内有无厕所、住房内有无洗浴设施、住房来源、购建住房费用、月租房费用、房屋管理方式、住房类型、产权人类型、家庭户月收入等。2、按人填报的项目有:姓名、与户主关系、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户口登记地、调查时点居住地、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是否识字、受教育程度等。六、调查的组织实施1、调查的组织:本次调查由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统一领导,由河南省统计局和试点所在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具体实施。2、调查方法:采取由调查员入户登记或调查户自填的方法。3、调查员、调查指导员的选调:调查员、调查指导员由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政府负责选调。选调的调查员要熟悉当地情况、责任心强、具有一定文化程度。4、调查员的培训:培训由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负责。5、调查的时间安排:(1)9月底前完成选点工作;(2)11月10日前完成调查小区划分并绘制普查区地图;(3)11月15日前完成调查员选调、培训工作;(4)11月底前完成摸底工作;(5)11月底前将各种调查物资运送到试点所在办事处;(6)12月1-10日进行入户登记;(7)12月11-12日进行复查核实、质量抽查;(8)12月15-18日进行快速汇总过录;(9)12月19日开始进行数据编码、录入;(10)12月底前将录入结果报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11)2009年1月进行数据分析、试点总结。七、数据处理河南省和郑州市统计局负责数据录入程序的研制并组织完成数据录入工作,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负责数据汇总工作。八、试点总结国家统计局人口司和河南省统计局人口处对房屋调查试点进行技术业务总结,并写出试点分析报告。附件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房屋试点调查表填写说明一、调查对象本次试点的调查对象为河南省郑州市试点区域的全部人口。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既调查家庭户也调查集体户。应在本户登记的人包括:(1)2008年11月30日晚居住本户的人;(2)户口在本户,2008年11月30日晚未居住本户的人。二、调查的标准时间本次调查的标准时间为2008年12月1日零时。现场登记时间为2008年12月1日至10日。三、调查表的填写方法1、调查表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2、有标准答案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圈填,每个问题圈填一个标准答案。没有标准答案的项目,用文字或阿拉伯数字据情填写。3、调查表以户为单位填写。每张调查表可以填写5人,超过5人的户,可按人数需要增加调查表。增加的调查表只填写本户地址、户编号和按人填写的项目。增加的调查表上的户编号应与本户第一张表上的户编号相同。4、调查表填写按本户地址、户记录、人记录的顺序进行。先填写封面的本户地址,然后填写户记录,填写完户记录,再逐人填写人记录。本户地址填写本户所在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和调查小区的名称。5、调查员每填完一户,要将调查表中各项填报的内容向申报人宣读,核对无误后,由申报人和调查员分别签字。调查员还要填写入户登记的日期。四、调查表指标解释按户填报的项目按户填报的项目要求所有的户(家庭户和集体户)都填报。 (一)户编号(H1)填写各户在户主姓名底册上的“户编号”。为了保证每个调查小区的“户编号”都是连续的,在登记时如果发现某一“户编号”位置上的户为空户,即2008年11月30日晚上没有人居住在本户,而且也没有户口挂在本户,则把户主姓名底册上最后一户移到此位置,并占用该户“户编号”,其原来的“户编号”作废。如果登记时发现某一“户编号”位置上实际居住着两户,其中一户使用原来的“户编号”,另一户的“户编号”续在本调查小区所有户编号的最后,按顺序编写;居住三户或以上的,依次类推。在一个调查小区中,每一户都必须对应一个户编号,且只对应一个户编号。(二)户别(H2)按家庭户、集体户的类型圈填。1、家庭户: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一个家庭户。单身居住独自生活的也作为一个家庭户。2、集体户:指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工厂、矿山、工地、农场、公司、商店、医院、托儿所、敬老院、寺院、教堂等单位内集体宿舍及其他住所、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集体户。集体户以一个居住房间为一户进行登记。(三)本户应登记人数(H3)包括两个部分人。一部分是2008年11月30日晚居住本户的人数,既包括户口在本户的人数,也包括户口不在本户的人数,填写H3的第一项;另一部分是户口在本户,2008年11月30日晚未居住本户的人数,填写H3的第二项。(四)住房用途(H4)按本户住房的实际情况据情圈填。设有三个标准答案: 1、生活用房:指本户所居住的住房只用于生活。2、兼作生产经营用房:指本户住房除作为生活用房外,还兼作生产或经营用房。如私人开的小裁缝店,只有一间房,吃、住、工作都在这同一间房中。3、无住房:指居无定所的户(如流动人口中那些睡在桥下、公园、车站或睡在运载货物、商品车辆上的人等)。圈填此标准答案的户,不再填报以后的户记录项目。(五)是否合住(H5)指在一套住房中,居住着两户或两户以上的居民。不包括在一个院子里居住两户或两户以上的居民。按标准答案据情圈填。(六)建筑层数(H6)- 指本户住房所属建筑物的层数。层数是指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以上计算。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内层高在2.20m以上(不含2.20m)的,计算自然层数;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数。此项目设有四个标准答案,据情圈填。(七)承重类型(H7)- 指本户住房所属建筑物的承重类型。此项目设有4个标准答案,据情圈填。1、钢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及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它包括“钢结构”、“钢、钢筋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三种结构类型。钢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钢材料建成的,包括悬索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钢筋混凝土建成的。如一幢房屋一部分梁柱采用钢、钢筋混凝土构架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2、混合结构-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以砖墙为承重墙,或者梁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3、砖木结构-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砖、木材建造的。如一幢房屋是木制房架、砖墙、木柱建成的。4、其他结构-指不属于上述类型的房屋。如竹结构、砖拱结构、窑洞等。(八)本户住房间数(H8)指除厨房、厕所和厅以外的所有自然间数(包括扩建的房间)。填写本项目时应注意:1、在旅馆或租借的房屋居住的户,一律按现住所的实际居住情况填写其住房间数。2、合住同一所住房的,在填写住房间数时,填写其独立使用的房间数。3、兼作生产经营用房的房间也应计算在住房间数内,只作为生产经营用房的房间不计算在住房间数内。4、一户有两处或两处以上住房的,如果没有出租或借给其他人居住,要把这几处住房的住房间数和住房面积分别相加。有关住房的其他项目,以常住地的状况为准。(九)本户住房建筑面积(H9)本户住房的建筑面积按住房的外墙计算。只知道使用面积的,则可用下面的公式换算:使用面积(包括扩建的使用面积)0.7=建筑面积填写此项目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在旅馆或租借的房屋居住的户,一律按现住所的实际情况填写其住房面积。2、居住在工作场所的户,住房面积应该填写其居住房间的建筑面积。3、合住在同一所住房里的住户,其建筑面积为各户所独立使用的房间面积加上公共使用面积(包括厨房、厕所、门厅、阳台等)的一部分:两户合住的,各按二分之一计算;三户合用的各按三分之一计算;四户及以上合用的依此类推。(十)是否饮用自来水(H10)自来水是指经过公用设施净化处理的管道输送水。可以是一户独立使用,也可以是两户或两户以上共用。在院子里自己打的机井不能算作有自来水。(十一)主要炊事燃料(H11)指本户用于炊事的主要燃料,本项目设有五个标准答案。如果本户用于炊事的燃料有两种以上,只选择主要的一种圈填。(十二)住房内有无厨房(H12)厨房是指专供做饭使用,不论是否装有上下水道及固定灶具的房间。设有3个标准答案,可据情圈填。在过道、客堂等处烧饭的和在庭院、路边搭建的、低矮的临时简陋设施中做饭的都不算有厨房。(十三)住房内有无厕所(H13)厕所是指本户住房内的正式厕所(可以是抽水式的,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露天的简易厕所不算有厕所。设有五个标准答案,可据情圈填。(十四)住房内有无洗澡设施(H14)-住房内的洗澡设施是指住房内有固定浴缸(浴盆)或淋浴龙头等,并能够使用的洗浴设施。本项目设有四个标准答案:1、统一供热水:指本户洗浴用热水由社区、物业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统一供应。2、家庭自装热水器:指本户洗浴用热水是由自己安装的各种热水器供应。如电热水器、燃气(罐装、管道)热水器等。3、其他:指上述两种以外的其他洗浴设施。4、无:住房内没有洗浴设施。(十五)住房来源(H15)指本户获取住房的几种情况。此项目设有七个标准答案:1、自建住房:指城镇或农村中个人自筹资金建造的住房,其产权属于个人所有。2、购买商品房:指个人从房地产开发部门以市场价购买的房屋,享有对房屋的全部产权。在二级市场上购买的商品房也圈填此项。3、购买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是指根据国家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安排建设的住宅。由国家统一下达计划,用地一般实行行政划拨的方式,免收土地出让金,对各种经批准的收费实行减半征收,出售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按保本微利的原则确定。房屋使用功能可以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经济适用房也包括安居工程住房和集资合作建设住房。4、购买原公有住房:指个人以成本价或优惠价购买的企事业单位原作为福利分配给本单位职工的住房,享有对房屋的全部产权或部分产权。5、租赁公有住房:由单位作为福利租借给本单位职工的住房。产权归单位所有,个人只交纳少量房租。圈填此标准答案的,跳填H17。6、租赁商品房:本户住房是向私人、单位或房地产开发部门租借,并按市场价格交纳房租的。圈填此标准答案的,跳填H17。7、其他:不属于以上几种房屋产权性质的填报此项。圈填此标准答案的,跳填H18。 (十六)购建住房费用(H16)H15中圈填了标准答案“14”的户填报此项目。自建房屋户和购房户根据自己在建房和购房过程中所花费用,按当时价格据实填写。 (十七)月租房费用(H17)H15中圈填了标准答案“5”或“6”两项的户填报此项目。根据每月用于交纳房租金额,据实填写。 (十八)房屋管理方式(H18)- 指本户所属房屋的托管方式。本项设有五个标准答案,据情圈填。(十九)住房类型(H19)- 指本户住房所属建筑依不同建筑目的划分为四种类型。据情圈填。(二十)产权人类型(H20)- 指根据本户住房产权人的户口登记地以及国籍的不同,分为五种情况,据情圈填。(二十一)家庭户月收入(H21)- 指家庭成员得到的工薪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之和,不包括出售财务收入和借贷收入。以户为单位,按月平均数计算。按人填报的项目每个人都填报的项目(R1-R9)(一)姓名(R1)填写被登记人的正式姓名。没有正式姓名的可填小名或某某氏,但不能填笔名、代号等。婴儿未起名的,可填“未取名”。(二)与户主关系(R2)指被登记人与本户户主的关系。调查员根据申报人的回答据情圈填。申报人不是户主的,注意在圈填时,不要将某人与申报人的关系,错填为与户主的关系。本项目设有十个标准答案:0、户主:按家庭日常生活习惯确定户主。1、配偶:指户主的妻子或丈夫。2、子女:指户主的子女。3、父母:指户主的父母或继父母、养父母。4、岳父母或公婆:指户主配偶的父母或继父母、养父母。5、祖父母:指户主或配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6、媳婿:指户主子女的配偶。7、孙子女:指户主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孙媳婿、外孙媳婿、重孙子女、重孙媳婿、重外孙子女、重外孙媳婿。8、兄弟姐妹:指户主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配偶。9、其他:指本户除以上九种人以外的成员。家庭户的户主登记为第一人,圈填“0”;如果户主的配偶也在本户登记,应登记为第二人,圈填“1”;然后再登记该户的其他成员。在登记集体户时,第一人登记为户主,圈填“0”,本户其他成员与户主关系一律登记为其他,圈填“9”。(三)性别(R3)指被登记人的性别,男性圈填“1”,女性圈填“2”。(四)出生年月(R4)指被登记人的出生年、月,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出生年月按公历填写,只知道农历的,要换算成公历。按照一般的规律,农历的月份与公历的月份相差一个月左右,换算时农历的月份加1即可作为公历的月份,但要注意农历的12月应当是公历下一年的1月。(五)民族(R5)- 指被登记人的民族成份。填写民族时,不要写简称,要填写全称。如哈萨克族,不要简填为哈族。外国人加入中国籍,其民族和我国的某一民族相同的,就填某一民族;没有相同民族的,按外国人加入中国籍填写,简填“入籍”。(六)户口登记地(R6)指被登记人的常住户口登记地情况,设有五个标准答案,调查员根据被登记人的实际情况,据情圈填。1、本调查小区:常住户口登记地在本调查小区的人,包括原户口登记地在本户,现在国外工作或学习,暂无户口的人。2、本乡(镇、街道)其他调查小区:指现住本调查小区,常住户口登记地在本乡(镇、街道)其他调查小区的人。3、本县(市、区)其他乡(镇、街道):指现住本调查小区,常住户口登记地在本县、县级市和市辖区的其他乡(镇、街道)的人。4、其他县(市、区):指现住本调查小区,常住户口登记地在本县、县级市和市辖区以外所有地区的人。圈填本答案的人还需填写常住户口登记地所在省(市、自治区)、市(地)、县(市、区)的具体名称。5、户口待定:指现住本调查小区,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登记常住户口的人。包括手持户口迁移证、出生证、退伍证、劳改劳教释放证的人。(七)调查时点居住地(R7)指被登记人在调查标准时间前一晚居住在何处。设有五个标准答案,据情圈填。1、本调查小区:指调查时点居住在本调查小区的人。如果本户在本调查小区拥有一套以上的住房,可确定其中一处进行登记。2、本乡(镇、街道)其他调查小区:指常住户口登记地在本调查小区,调查时点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其他调查小区的人。3、本县(市、区)其他乡(镇、街道):指常住户口登记地在本调查小区,调查时点居住在本县、县级市和市辖区的其他乡(镇、街道)的人。4、其他县(市、区):指常住户口登记地在本调查小区,居住在本县、县级市和市辖区以外所有地区的人。圈填本答案的人还需填写调查时点居住地所在省(市、自治区)、市(地)、县(市、区)的具体名称。5、国外:指原户口登记在本户,现在国外工作学习,暂无户口的人。(八)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R8)指调查标准时间时被登记人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时间,设有九个标准答案。可据情圈填。1、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指没有离开户口登记地的人。即户口登记地在本乡(镇、街道),调查标准时间前一晚居住在本调查小区的人。2、半年以下:指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下的人。3、半年至一年:指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含半年),但不满一年的人。4、一年至两年:指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含一年),但不满两年的人。5、两年至三年:指离开户口登记地两年以上(含两年),但不满三年的人。6、三年至四年:指离开户口登记地三年以上(含三年),但不满四年的人。7、四年至五年:指离开户口登记地四年以上(含四年),但不满五年的人。8、五年至六年:指离开户口登记地五年以上(含五年),但不满六年的人。9、六年以上:指离开户口登记地六年以上(含六年)的人。(九)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R9)指人户分离的原因。外来人口、外出人口、挂户人口以及在不同调查小区有两处及两处以上住房且户籍与本调查小区住房不一致的均视为人户分离。本项设有十个标准答案,调查员根据被登记人的实际情况,据情圈填。0、务工经商:指十五周岁及以上因从事各种劳务活动或商业贸易活动,离开户口登记地的人。1、工作调动:指十五周岁及以上因工作调动、毕业分配或工作招聘而离开户口登记地的人。复员转业军人由部队迁来本乡、镇、街道居住的,也圈填此项。2、学习培训:指六周岁及以上因考入各级各类学校或参加本地各单位举办的各种学习班、培训班,而离开户口登记地的人。3、随迁家属:指随同家人工作调动而离开户口登记地的人。4、投亲靠友:指因投靠亲属或朋友而离开户口登记地的人。5、出差:指因出差、旅游而离开户口登记地的人6、拆迁搬家:指因房屋拆迁、搬家而离开户口登记地的人。7、寄挂户口:指户口与居住地不一致,但户口落在集体户或落在与其无直接亲戚关系的家庭户中的人,以及没有在户口登记地居住,只在户口登记地落户口的人。8、婚姻嫁娶:指十五周岁及以上因结婚而离开户口登记地的人。9、其他:指除上述以外的其他原因。凡具有两种以上原因的,按其主要的原因圈填一个标准答案,不得圈填两个或多个标准答案。6周岁及以上(2002年12月以前出生)的人填报的项目(R10-R11)(十一)是否识字(R10)指被登记人是否达到国务院规定的脱盲标准(城市居民和乡、镇企业职工识字2000个,乡村居民识字1500个)。调查登记时可询问是否具有一般的读书、写字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理解或书写简短句子的能力,比如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便条的人可认为具有识字能力。本项目设有两个标准答案。凡具有一般读写能力的人,圈填“1”;没有达到脱盲标准的人,圈填“2”。小学在校学生都圈填“1”。(十二)受教育程度(R11)指按照国家教育体制,被登记人接受教育的最高学历。通过自学或成人学历教育经国家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