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配气定时机构讨论课.doc_第1页
可变配气定时机构讨论课.doc_第2页
可变配气定时机构讨论课.doc_第3页
可变配气定时机构讨论课.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年来在对发动机的高效率化、降低油耗、提高性能和降低尾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作为手段之一的可变配气机构正逐步商业化。 根据内燃机理论上对配气机构的要求,目前成为主流的可变配气机构按功能上可分为两大类:可变气门正时(Variable Valve Timing,VVT),即气门开启与关闭时刻可变。其原理是低速时,提前关闭进气门减少进气回流;高速时,推迟关闭进气门,充分利用气流的惯性过后充气,提高充气效率.最早是1983年由阿尔法罗密欧公司开始批量生产,现在已逐渐成为主流。可变气门升程(Variable Valve Lift,VVL),即改变气门开启的最大升程。其原理是在小负荷时,利用较小的气门升程,控制进入缸内的混合气的量,同样可以实现无节气门的负荷控制方式.而且,由于气门升程较小,流过气门的气流速度较快,改善了燃油与空气的混合,进而可以改善燃烧过程。这种机构1992年首次在本田的VTEC发动机上实现。另外,在这两大类的基础上,将和同时应用于汽油机在一些高档车上应用逐渐多起来。我们简略介绍六种不同汽车公司开发出来的系统: VTC、VVT-i、VTEC、VVTL-i、Valvetronic、i-VTEC一VTC1日产汽车公司称为气门正时控制(VTC),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仅改变进气门的气门正时。组成如图33所示,由进气凸轮轴前端之控制器总成、气门正时控制阀、 ECM及各传感器所构成。3ECM由各传感器信号使气门正时控制电磁阀OFF或ON。 当气门正时控制电磁阀OFF时,电磁阀打开,油压从电磁阀泄放,进气门正常时间开闭,由于无气门重叠角度,故怠速平稳;且由于进气门较晚关,故高转速时充填效率高。 当气门正时控制电磁阀ON时,电磁阀关闭,油压进入控制器,使进气凸轮轴位置改变,进气门提前20打开, 如图35所示,在较低转速时,即可得到较高转矩,如图36所示。二VVT-i1丰田汽车公司称为智能型可变气门正时(VVT-i),为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系统,首先应用在丰田汽车的高级房车LEXUS上,目前国产COROLLA、ALTIS及CAMRY也已开始采用。不同的排气量与发动机时,进气门的开启度数有不同变化,例如COROLLAALTIS在2-42BTDC时进气门开启,50一10ABDC时进气门关闭。 2VVT-i的设计理念与VANOS相同,都是移动凸轮轴的位置,以改变气门正时与气门重叠角度,只是移动凸轮轴的机构有点不同。3 VVT-i的气门正时连续可变,只针对进气门而设计,排气门的气门正时是固定的。气门正时虽然连续可变,但举升是固定的。4VVT-i的控制如图38所示,ECM接收各传感器信号,经由修正及气门正时实际值的回馈,确立气门正时目标值,以工作时间比的方式控制凸轮轴正时油压控制阀,改变油压之方向或油压之进出,达到使进气门正时提前、延后或固定之目的5VVT-i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电脑接受到下列信号, 发动机 ECU 计算一个最佳的气门正式关闭时间。三VTEC 1本田汽车公司称为电子控制可变气门正时与举升系统(VTEC),当改变气门之举升时,气门正时与气门重叠角度随之改变。 21980年代中期,本田汽车公司在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最早开发成功,并应用在量产丰上,以现代每缸四气门发动机为例,驱动进气门的凸轮轴上有两种不同高度的凸轮,利用气 门摇臂内活塞位置的切换,以决定低或高凸轮顶开进气门;甚至每缸凸轮轴上有三种不同高 度的进气凸轮,也是利用气门摇臂内活塞位置之切换,使两支进气门一微开一中开、两支均中开或两支均大开,以达到低速时省油、转矩高,中速时转矩与功率输出兼具,高速时功率大的特点。四VVTL-i 1.TOYOTA最新的VVTL-i,为连续可变气门正时与二段举升系统,与VVT-i功能相同外,气门并可做二段式举升变化,与VTEC相似。2.VVT-i的二段举升变化,是在凸轮轴与气门间加入摇臂,利用油压,使摇臂销移动,以决定是顶到低、中速凸轮或高速凸轮。当无油压时,摇臂销不动,低、中速凸轮顶到摇臂,气门开度较小;当有油压时,摇臂销向右移动,高凸轮顶到摇臂,气门开度较大。五Valvetronic 1.BMW最新的Valvetroni ,为连续可变气门正时与举升系统,除了气门正时为连续可变外, 举升可以连续微调变化, 2.举升连续变化,是使摇臂驱动时,非固定圆心转动,而是微偏中心点,虽然量不大,但再经过摇臂的杠杆作用,气门举升即为连续可变,六i-VTEC1.HONDA最新的i-VTEC,为连续可变气门正时与阶段式举升系统,系VTEC+VTC+ intelligent的结合,与VTEC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