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学习策略.doc_第1页
阅读理解学习策略.doc_第2页
阅读理解学习策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理解学习策略 阅读理解是阅读者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编码获得知识意义的活动过程人类知识的传递大量的是通过阅读理解活动来实现的因而阅读理解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人类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没有阅读理解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理论的系统掌握和应用因此对阅读理解策略的研究和应用较早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近年来更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一、对阅读理解策略的研究 对阅读理解问题的关注在古代社会就大有人在但现代意义的、系统的阅读理解问题的研究则始于一百余年前普遍认为对这一问题最早进行科学研究的是罗曼尼斯(romanes)他于1884年报告了第一个关于阅读理解研究的成果在研究中他要求成年人在规定时间之内读一段有十行文字的文章并在读后写下他们能够记得的内容他发现被试在阅读速度方面的差异是4:1即读得快的被试读同样内容的材料只需读得慢的被试所用时间的四分之一并且读得快的被试起来的内容也更多 由罗曼尼斯带来了一个关于阅读理解研究的良好开端但在他之后的数十年间对阅读理解问题的研究是不活跃的尽管偶而有一些研究成果发表但其研究是不够深入的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艾宾浩斯对记忆的实验研究占了统治地位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就冲淡了人们对阅读理解问题研究的兴趣 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对阅读理解策略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许多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整个阅读理解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阅读理解的过程和结果主要受三个因素的直接影响一是读者的认知能力二是读者的语言知识三是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依据对这三个因素的理解和强调的重点不同创立了不相一致的阅读理解的模式这些模式大体可归纳为三类:(1)以高夫(gougho,1972)为代表的自下而上模式这一模式是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阅读过程(2)以古德曼(goodman1976)为代表的自上而下模式这一模式认为人们在阅读过程中通常是利用语言知识和有关经验的作用对课文进行加工的即阅读的起点是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而不是印在纸上的文章(3)以鲁墨哈特(rurnelhart1977)为代表的相互作用模式这一模式吸取了前两者的合理之处不再偏颇文章提供的信息或学习者已有的经验而是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认为成功的阅读离不开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以上可视为西方国家对阅读理解研究的一个轮廓同样在国内从70年代中期以来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文的阅读理解策略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如在中文认知中的大脑偏化问题、中文的语言转录问题、字优与词优效果以及中文句子和课文的阅读理解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其中句子和课文的阅读理解策略的研究更有代表性 除刘英茂(1982)分别以成人为被试和以儿童为被试研究了他们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特点、儿童对句子理解的发展过程以及唐建(1984)研究了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对汉语主动句、被动句转换的理解以外更须一提的是缪小春等人(1984)研究了词序和词义在汉语语句理解中的作用实验用6个名词和3个动词组成各类型的句子让被试听完一句话后用玩具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结果发现:(1)中国人在理解汉语的简单句时既依据词序又依据词义不过词义的作用相对地大于词序的作用;(2)总的来说词序和词义对各年龄阶段的人理解句子意义都有作用没有明显的年龄差异但57岁儿童在对某些类型句子的理解时词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