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CASS工艺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运行分析的论文_第1页
某CASS工艺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运行分析的论文_第2页
某CASS工艺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运行分析的论文_第3页
某CASS工艺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运行分析的论文_第4页
某CASS工艺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运行分析的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某CASS工艺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运行分析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分析了某cass工艺污水处理厂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的运行现状,提出了系统脱氮除磷效率难以提高的影响因素有污泥负荷、系统的溶解氧浓度和选择区的水力条件,并提出了改造措施,经过改造,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有所加强。 关键词: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 脱氮 除磷 1 工艺运行现状 某污水处理厂位于北方地区,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处理工艺,设计规模为2万吨/日。 根据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的监测数据,污水厂月均进水量为万吨/日,平均进水量为万吨/日,最高值出现在2009年2月,最低值出现在2009年6月。 在进出水水质方面,bod5进水浓度为/l,平均浓度为/l,出水浓度为/l,去除率在90%以上;codcr进水浓度为/l,平均浓度为/l,出水浓度为/l,去除率在83%以上;ss进水浓度为/l,平均浓度为/l,出水浓度为/l,去除率在90%以上;nh3-n进水浓度为/l,平均浓度为/l,出水浓度为/l,去除率在85%以上;tn进水浓度为/l,平均浓度为/l,出水浓度为/l去除率在53%以上;tp进水浓度为/l,平均浓度为/l,出水浓度为/l,去除率在60%以上。 从上述水质分析可知,系统的碳化、硝化效果较高,脱氮除磷效率不高。 2 脱氮除磷状况分析 污泥负荷的影响 生物脱氮和除磷是一对矛盾,脱氮需要长泥龄、低负荷,而除磷需要短泥龄、高负荷。而污泥负荷同进水浓度、污泥浓度密切相关,进水浓度越高,排泥量越少,cass池内污泥浓度越高,污泥负荷越低,脱氮效果较好,而除磷效果不理想,供氧量越高。因此,控制合适的污泥负荷,是保证系统脱氮除磷效果、节约能耗的关键因素。 从本厂的实际运行来看,每组cass池配置一台剩余污泥泵,且没有刮泥机和泥斗,在刚开始排泥的几分钟内,排出的剩余污泥浓度较高,但当泵边缘的污泥抽完之后,池内清水也被吸入到泵中,导致剩余污泥浓度明显降低,最终cass池污泥浓度降至约4000mg/l无法进一步降低,污泥负荷也难以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除磷效果。根据本厂实际情况,污泥负荷的取值应优先满足生物脱氮,兼顾生物除磷,据统计,污泥负荷在 /(kgmlvssd)时,系统具有良好的硝化和反硝化效果,此时除磷效率也较高,因此,应改善系统的排泥设施,由单点吸泥改为多点吸泥,保证系统的排泥效果,控制合适的污泥负荷。 溶解氧的影响 选择区溶解氧的影响 选择区的主要功用是在其中进行磷的释放,为后续主曝气区磷的过量吸收创造条件;同时污泥回流液中含有的硝酸盐也可在此得以反硝化,因此选择区应该维持缺氧-厌氧状态。但根据现场实测,选择区内溶解氧较高,多数时段维持在3mg/l左右,最高可达5mg/l。通过调研,原因有两点:一是选择区内采用粗孔曝气搅拌,二是配水井的两级跌水富氧。根据本厂实际,将选择区内原来的连续搅拌方式调整为间歇小气量搅拌,或设置搅拌器,此外,需对配水井渠道上设置消能板,对跌水进行缓冲,防止富氧。 主曝气区溶解氧的影响 cass池主曝气区内主要完成降解有机物、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吸磷过程。对于同时硝化反硝化过程,要求控制供氧强度并维持主曝气区内溶解氧在/l范围内,使絮体外周能保证有一个好氧环境进行硝化,同时由于溶解氧浓度得到控制,氧在污泥絮体内部的渗透传递作用受到限制,而较高的硝酸盐浓度则能较好地渗透到絮体的内部,从而实现有效地反硝化过程。 实际运行发现,主曝气区内的溶解氧无法精确控制在/l范围内,鼓风机在最小气量情况下,主曝气区内的溶解氧一般在/l左右,系统难以保证较好的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根据本厂实际,可在鼓风管道上设置排入大气的放泄口,同时利用阀门来调整气量。 水力条件的影响 在选择区内主要进行磷的释放和反硝化过程,需要保持泥水的充分混合,停留时间一般应在1h左右。根据理论计算,本厂选择区内停留时间应为50min,然而实际停留时间达不到50min。根据设计,由于选择区内设有挡板,污水的流动状态应该是在左右和上下方向同时出现s型,能使泥水实现充分混合。然而由于挡板底部通道很容易被污泥堵塞,水流很难在上下方向形成s型流动,因此污水在选择区内只能实现在表面的s型流动,出现短流,停留时间大大缩短,严重影响了磷的释放和反硝化过程。根据本厂实际,应对选择区挡板进行改造,使泥水实现充分混合,保证停留时间。 3 改造效果 本厂2009年11月按照上述要求对系统进行了改造,2010年1月改造完毕,经过调试运行,系统在污泥负荷为 /(kgmlvssd),选择区溶解氧在0/l,主曝气区溶解氧在/l的情况下,系统的脱氮率提高了10%,达63%以上,除磷率提高了5%,达65%以上,改造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沈耀良,王宝贞.循环活性污泥系统(cass)处理城市废水.给水排水.(11):5-8. 2陈滢,彭永臻,杨向平,等.低氧sbr除磷工艺研究.中国给水排水.(8):40-42. 3王洪臣主编.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控制与维护管理,科学出版社. 4张统,侯瑞琴,王守中,等.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