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意作文审题慢镜头.ppt_第1页
命意作文审题慢镜头.ppt_第2页
命意作文审题慢镜头.ppt_第3页
命意作文审题慢镜头.ppt_第4页
命意作文审题慢镜头.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命意作文审题指导,历年高考作文题发展走势,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意作文,所谓命意作文,就是给定材料或题目,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这种命意作文相对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来说,属于新生事物,其生命力是强大的。从形式上讲,“材料”给考生提供了构思的蓝本,“要求”给考生规定了构思的范围,免得考生思维无章法,成文太随意。,命题作文:(94年全国卷)作文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60分)材料作文:(95年全国卷)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此类作文要求从材料的寓意中提炼主题,自选角度写作成文。如上文材料的主旨是人应该怎样看待别人,人不应该只看到别人的缺点。文章离开了这个主旨就算是离题。,话题作文:(04天津卷)有一个木匠到山里选木材,看到一些奇形怪状的树根,觉得没用就走了。后有一位根雕艺术家发现这些树根后,如获至宝,将这些树根雕成了非常有价值的艺术品。请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供材料话题作文)(04上海卷)以“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1000字左右;3、不要写成诗歌,2006年全国卷、2007年全国卷、2007年北京卷的作文不是以往的话题作文,也不是原来的材料作文,而是介于材料与话题之间的作文,这种类型现在还没有正式的叫法,姑且把这种作文形式叫做“命意作文”(或变异话题作文)。,命意作文(变异话题作文):(06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材料思路慢镜头,第一步:读懂材料,全面把握材料,概括材料的整体话题:如:(06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整体话题:1、读书2、阅读,第二步:概括侧面(角度)话题,1、“没时间”读书(阅读);2、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读书(阅读);3、还有人说“买不起”来读书(阅读);4、“没地方借”来读书(阅读);5、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6、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以上这些侧面角度都在整体“话题”之内,可以作为作文的选材立意了。,第三步:确定材料正面话题后,看侧面话题。,根据材料,可以概括以下侧面话题1、“没时间”读书(阅读);2、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读书(阅读);3、还有人说“买不起”来读书(阅读);4、“没地方借”来读书(阅读);5、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6、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第四步:围绕“话题”设问探讨。,围绕“读书”进行设问:1、为什么要读书?2、怎样读书最好?3、读书有什么好处?4、现代人读书之我见?5、我见到那些成功的读书法?围绕“话题”从不同角度设问,可以发现适合自己写的角度,找到作文立意。,第五步:根据设问回答,找到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以此作为作文立意,选定角度,写出标题:1、读书的时间是自己挤出来的2、我觉得还是网上阅读好3、我觉得还是书本阅读好4、读书方式千万种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6、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写以上标题都在整体话题和侧面话题之内。看标题就可以知道观点了。,审要求思路慢镜头,其次,审要求。“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是今年作文的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是明确作文的构思方向;“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是作文的“三确定”原则;“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是作文的“三不”方针。,最后,确定话题。其中作文的构思方向是我们审题的焦点,也是我们立意的切入点。“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考生要对本材料作一个全面的理解,这个内容应该是“图书阅读率与网上阅读率”的问题,核心是“阅读”(或读书)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话题(立意)读书或阅读。通过思考,以上的“标题”(选择的立意)没有违反“写作的明确规定”。所以,可以确定作文的立意构思了。,广东调研题如何审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在近期发布研究结果。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6倍、16.5倍、55.5倍、218.55倍和323倍。著名重点高校,农村学生的比例逐渐减少。例如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2001年农村学生比例为16.3,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不过经过扩招,在2003年,一些高等学校例如唐山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理工学院等在校农村学生的比例占到60以上。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一步:读懂材料,概括材料主题话题,这是一道命意作文题,写作的关键是:准确审题、恰当立意。审题的焦点是“全面理解材料”。本题提供的这则材料的中心话题就是“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材料通过列举大量的数字和例子说明,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不公平的现象,尤其是城乡之间,出现的不公平现象越来越严重,当然,材料也讲了另一方面,那就是扩招后,一些高等学校在校农村学生的比例有所上升,既然材料主要是围绕“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来说,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用“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作为作文的话题,这样就不会偏离题义。主要话题:1、中国的教育不公平2、中国教育存在城乡差别3、部分高校实行“扩招”,第二步:概括侧面(角度)话题,1、“差别”2、“不公平”3、“高校扩招”4、“教育发展与时俱进”5、“中国农村教育落后了”6、“中国城市教育较先进”7、“城乡教育差别”以上“侧面话题”都在“整体话题”之内。所以,这个材料就一个主题话题。,为什么要搞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1、教育公平,社会和谐。2、教育公平,减少腐败。为什么会出现城乡不公平的现象?1、农民,谁来帮助你富起来?2、救救农村孩子!城乡教育不公平危害与影响如何?1、读书的悲剧2、不该发生的故事因为爱子而自杀的父亲,自问自答,找到我能写的作文立意,有什么办法才可以消除这种不公平的现象?1、为扩招较好!2、中国多几个从飞就好了。每个为什么都可以自问自答,这个“答”,就是你的观点,就可以确定作文的主题了。当然,我们不要求在一篇文章里要那么多的主题,也不可能在一篇文章里解决那么多的问题,选择一个你最有把握的主题写就可以了。,本题参考主题,1、高中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瓶颈研究表明,1998年至2002年,我国高中到高等教育的升学率从46.1%上升到83.5%,增加了37.4个百分点;而初中到高中的升学率从50.7%上升到58.3%,仅仅增加了7.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和县镇的普通中学数分别增长了0.6和6.4个百分点,而农村普通中学的数量却在逐年减少,降低了7个百分点。2002年,全国城镇人口占39.1%,农村人口占60.9%,但农村的普通中学却只占49.6%,城市中学数量首次超过农村。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中教育的发展的不平衡和滞后,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瓶颈。现实存在的各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整个教育体系结构性不均等的一部分,在相当程度上是高中教育阶段机会不均等的一种累积和延续。,2、教育公平受关注代表了国家的进步中国的教育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义务教育,都在进步”。人们现在关注的重心变了,原来大家不怎么关心的教育问题,现在教育公平被人所瞩目是好事,上上下下都注重教育,这说明国家在进步。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公平的实现,不会是一个简单线性的过程,不能要求绝对的公平,而且公平的代价或成本是相当高,是相当昂贵的。有大公平和小公平的问题,有一个选择问题,对于国家是这样,对于一个单位其实也是这样。,这种选择有的时候是需要勇气的,比方说我们现在发展尖端的航空航天技术,有的人可能会说现在我们还有很多贫困人口,用这些搞航天的钱可以解决多少贫困人口的问题等。这其实是一种抉择,不是简单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是一个长期公平与眼前公平取舍的问题,所以公平需要勇气。机械的一刀切的公平没有意义,从长期来讲可能更不公平,因为效率没了,不可持续,也不可能走向和谐。,作文训练:阅读以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调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等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惘,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镜头三:时至今日,广告已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