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院校编号 07-02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院校名称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举 办 单 位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 管 部 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所 属 省 份 北京市 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工作办公室二八年四月填 写 要 求一、请依据批准立项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如实填写;二、各级项目进度均须明确年度目标、可监测指标及经费预算;三、请按照本任务书格式填写,其中第3A、3B、3C、4A、4B、4C、5表须按照立项项目逐项填写,分项分页;四、本任务书请用A3纸打印,一式20份(教育部、财政部各10份)上报。表格目录1项目基本情况12院校综合建设进度表83A-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103B-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123C-1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313A-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数控技术专业)363B-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数控技术专业)383C-2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数控技术专业)453A-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493B-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503C-3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583A-4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603B-4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613C-4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664A-1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金融保险专业)694B-1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进度表(金融保险专业)714C-1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金融保险专业)775院校其他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796资金投入预算汇总表867专家论证意见878院校举办方承诺889地方政府支持承诺8910审核意见90备注:页码根据项目填写的实际页数编制1项目基本情况院校基本信息法人代表信息姓 名部门及职务联系人信 息姓 名部门及职务办公室电话传 真办公室电话传 真手 机E-mail手 机E-mail通信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芍药居甲1号邮 编100029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一、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秉承“求实、创新、厚德、重艺”的校训,全面提升学院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创新“四能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提高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与企业合作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引进企业设备和技术人员,新建和扩建一批生产性实训基地,探索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新模式;注重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建立一支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求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学校、社会与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积极承担社会培训,主动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经过三年的项目建设,成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示范校和国际交流的窗口学校。二、建设目标学院立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向首都区域经济,深化内涵建设,强化办学功能,通过构建“1-4-1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模型”,创新“四能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双师”结构,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与行业企业“互设共建”,提升生产性实训基地水平;成为以服务于数控、汽车领域为主的北京现代制造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成为以服务于生物、IT领域为主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成为以服务于传媒、金融领域为主的北京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三年的建设,全面提升办学实力,使学院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双师结构队伍建设等方面为全国职业院校提供示范。三、建设思路(一)5个重点专业形成品牌特色专业,引领全院专业建设1通过构建“1-4-1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模型”,形成“四能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实现“四能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各专业进行“1-4-1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模型”系统设计。按照工学结合的思想改革公共基础课,利用1个学期实施,使学生形成基础学习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构建以工作过程为载体的职业课程体系,利用4个学期实施,使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利用1个学期顶岗实习,使学生形成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将企业引入学校,企业在学校建设实训工场,提供实训设备,校企联动,行业引导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校企合作共同选定教学与训练平台,教学内容、训练项目、训练装备、考核规范同步设计。课程采用“模块化、组合化、进阶式” 等方式,进行现场教学、项目教学,实现模拟训练、岗位轮训、顶岗实习有机衔接。学生从校内仿真训练延伸到企业内生产性训练,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由校企双方共同实施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全面培养。 顶岗实习是学生转变为职业人的关键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里既是技术的学习者,又是技术、技能的应用者。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采用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校企共同管理的模式,建立实习过程考核与总结性考核制度,引入企业评价,实习内容与专业对口,使学生形成就业能力,完成预就业。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以“生产车间”为平台,依据生物工艺的典型工作任务重构课程体系,创建“生产+检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数控技术专业:以“教学工厂”为平台,以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和数控机床维修的实际工作内容构建“项目化”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遵循IT企业运营规律,融合客户项目开发,创建“项目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按照现代传媒业“准职业人”的标准,构建“工作室”运行机制下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进阶式人才培养模式。金融保险专业: 以“营业厅”为平台,整合典型工作任务,构建教师与企业岗位能手相结合的“双导师制”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2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建设优质核心课程继续加强以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为重点的课程建设,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通过对真实岗位(群)或岗位技术工艺流程的分析,确定各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确定相应的技能或能力模块,设置对应的训练课程或项目,形成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能力)训练课程(项目)构成的教学体系。1项目基本情况(续表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3加强实训条件建设,服务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源于企业,高于企业,具有整合教育、服务社会功能,体现先进性、模拟性、开放性、综合性、层次性和生产性,服务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适应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建设学院实训基地。把握技术发展的前沿,集成先进的器件和设备,做到适度超前并留有可发展的空间;提供大量模拟或真实的设备,设备元器件可拆装、连接,可以进行模块化组合和故障性设计诊断;不仅能承担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基本技术技能实训,而且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基于完整的工作任务创造工作环境,可实现“演练、编程、模拟、虚拟”一体化,实现全方位的综合能力训练;实现单项技术、综合技术和创新活动的进阶式训练;引进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或建立展现企业真实生产过程或工艺过程的实训基地(车间),将实训基地变为车间,将学生变为“工人”。与行业、企业合作创建“生产车间”、“教学工厂”、“项目工厂”、“工作室”和“营业厅”新型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管理模式。4加强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副院长主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各系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具体组织与实施;指导教师根据实践大纲制定顶岗实习计划及任务指导书;教务处进行教学常规检查;督导处进行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实习企业负责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按企业员工的标准对学生进行管理。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由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担任, 考核由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两部分构成,企业和学院共同负责完成。(二)5项支撑工程建设,提升学院综合办学能力1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建立专兼职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以培养为主的原则,调整教师结构,重视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引进、培养在国内相关行业和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技术大师或行业专家。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密切校企联系,建立人员双向互动机制,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来自行业企业兼职的专业教师与学院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到1:1。2加强制度建设工作,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学院将继续加大制度建设工作改革的力度,在人事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科研管理、社会培训、示范校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为示范校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3创建“发展中心”,扩大产学结合与社会服务功能,为北京市经济发展做贡献拓展学院实训中心功能,创建“发展中心”,对校内外资源进行集成、调配和利用。重点专业建立校企合作有效机制,促进校企深度融合,进一步建立以知名企业冠名的校企合作机构,搭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平台。2010年学院与开发区内相关企业签定产学合作协议的数量不低于开发区内相关企业数量的20%,30%以上的毕业生在开发区内相关企业就业。努力开展横向的课题研究、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让和社会培训,学院为合作企业提供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获得经费收入年均1000万元,为社会培训年均15000人次。4建设资源管理平台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最大共享建立统一管理的教学资源共享中心,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形成系统完整、高效管理和便捷应用的教育资源集群化系统平台。5进行数字化校园和图书馆建设,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学院数据中心和以教学管理为核心的系列化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应用系统; 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建设,学院新增各类纸质图书22万册,2010年达到生均80册。(三)2项配套工作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1加强国际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与主要国际教育组织机构合作与交流的机制,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管理与服务等办学环节中引入国际化成分,并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国际合作办学。2建立学生服务中心,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落实以服务为宗旨的学生工作理念,建立为学生提供全面服务的服务中心。1项目基本情况(续表2)项目建设目标及年度建设要点创新人才培养 模 式,建立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模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项目建设目标:通过构建“1-4-1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模型”,形成“四能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念与企业共同进行课程开发,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学习过程。5个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完成86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优质核心课程开发,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生产车间”、“教学工厂”、“项目工厂”、“工作室”和“营业厅”等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建设要点2009年建设要点1完成公共基础课课程整合方案,建立为专业服务的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和考核方法。25个重点专业按照“1-4-1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模型”的要求,用4个学期,搭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结构,制定出2008级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试点。3设计可操作的课程开发流程、方法与技术规范,制定出优质核心课程标准。45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与企业合作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30门,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校本特色教材24套(本),公开出版核心课程项目化教材和学习手册20套(本)。5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以完成具体项目为教学任务与目标,以项目技术人员和学生组成“工学小组”,以项目进展阶段为学习单元。6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考核方法,将工作态度、职业道德、项目工作过程、任务完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7设计与制作5个重点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和已开发的核心课程的网络学习课件。85个重点专业制定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的顶岗实习实施方案。9制定学分制试行办法,在5个重点专业试行学分制。1完成重点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5个,在相关专业群中推行“1-4-1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模型”和“四能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25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与企业合作继续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56门,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校本特色教材52套(本),公开出版核心课程项目化教材和学习手册28套(本)。35个重点专业继续扩大“1-4-1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模型”内涵,构建起基于工作过程的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生产车间”、“教学工厂”、“项目工厂”、“工作室”和“营业厅”等人才培养模式。4 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制订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运行管理办法,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实现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实现学校与企业联合签发“学生企业实习合格证书”。5完善学分制管理办法,在5个重点专业相关专业群中推行学分制。6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考核方法,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并实施。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建设目标: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学术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加强校企联系,建立人员双向互动机制,5个重点建设专业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到1:1。2008年建设要点2009年建设要点1制定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和制度,包括教师师德标准、教师职务聘任实施办法、教师职务岗位设置、教师职务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教师到企业实践管理办法、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骨干教师引进与培养管理办法、兼职专业教师资格标准和选聘管理办法、专业带头人标准和选聘管理办法、双师型骨干教师标准和选聘管理办法等。2培养专业带头人11人,引进和聘请专业带头人10人,培养骨干教师34人,引进和聘请骨干教师15人,聘请企业兼职教师66人,教师到企业实践58人。1培养专业带头人11人(续培养10人),聘请专业带头人8人(续聘5人),培养骨干教师26人(续培养2人),引进和聘请骨干教师21人(续聘3人),聘请企业兼职教师115人(续聘35人),教师到企业实践57人。2专业课教师与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60%,主讲教师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80%以上;90%的教师取得现代教育技术证书并熟练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取得企业实践经历的专业教师达到85%;每个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时间三年内不少于一个学期。 1.项目基本情况(续表3)项目建设目标及年度建设要点实训条件建设项目建设目标:与企业共同构建体现先进性、模拟性、开放性、综合性、层次性和生产性,服务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适应课程改革思路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单项技术、综合技术和创新活动的进阶式训练,引进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将企业车间或工作室搬进学校,达到校内生产性实训80%的目标。2008年建设要点2009年建设要点1新建实训室15个,改扩建实训室5个,开始建设生产性综合实训基地5个。 2完成中央资金698万元、地方资金2088.62万元设备投入的论证、招标采购工作,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4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学时)比例达到65。5校企合作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制订生产性实训标准、实训手册,制订生产性实训管理办法。6. 探索与行业、企业合作创建“生产车间”、“教学工厂”、“项目工厂”、“工作室”和“营业厅”新型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合作进行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的编制。7. 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构建顶岗实习的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1新建实训室10个,改扩建实训室4个,建设完成生产性综合实训基地5个。2完成中央资金246万元、地方资金1127.1万元、行业企业及自酬投入87万元设备投入的论证、招标采购工作,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3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学时)比例达到80。4完善校企合作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完善生产性实训标准、实训手册,制订生产性实训管理办法。5. 完善与行业、企业合作创建“生产车间”、“教学工厂”、“项目工厂”、“工作室”和“营业厅”新型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合作完成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的编制。6. 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完善顶岗实习的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发展中心建设项目建设目标:拓展学院实训中心功能,吸收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创建“发展中心”,对校内外资源进行集成、调配和利用,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开放式办学。学院“发展中心”下设“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 三个分中心,推进利用校企两种资源进行现场教学、实习实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产品生产、产品鉴定、人员培训、社会服务等工作。2008年建设要点2009年建设要点1三个发展分中心形成校企合作组织雏形,包括2-3家企业、1-2个行业、1-2个相关政府部门,达成合作契约。2三个发展分中心在校内对全院办学资源进行逻辑分区,强化功能,并根据各专业教学需要和为企业、为社会服务的需要统筹协调各实训基地的运行、实训场地安排等,提高资源利用率。3三个发展分中心制订出校内外实训基地发展规划。1三个发展分中心形成校企合作组织 ,包括4-6家企业、2-4个行业、2-4个相关政府部门,达成合作契约。 2三个发展分中心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建设需要,与企业、行业、政府部门等社会各方联合建设区域共享型、具有职业环境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100的学生顶岗实习需要。3三个发展分中心利用校内资源,为企业、行业、社会提供服务。1.项目基本情况(续表4)项目建设目标及年度建设要点产学结合与社会服务项目建设目标:在专业设置、实习、教师、招生、就业、培训等方面与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与企业结成产学联合体,积极参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开展新技术推广、科技项目联合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活动,达到学生顶岗实习100%的目标。2008年建设要点2009年建设要点1校外实训基地数达到400个,其中重点专业(群)达到170个;校企合作签约企业数达到300个,其中重点专业达到154个;每个专业保证90%以上的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2学院与开发区内相关企业签定产学合作协议的数量不少于开发区内相关企业数量的15%,毕业生人数20%以上在开发区内相关企业就业。3努力开展横向的课题研究、技术服务和技术成果转让工作,为合作企业技术服务获得经费收入950万,其中重点专业(群)达到510万。4为社会和企业培训人员14000人次,其中重点专业(群)达到3500人次,北京市职业院校加工制造类师资培训基地为职业院校培训教师2000人次,其他各类培训8500人次。5开展对口支援中西部院校工作,对口支援院校新增2个,联合培养学生203人。6校内职业技能鉴定站或考点3个,双证书取证率达到97%。1校外实训基地数达到500个,其中重点专业(群)达到276个;校企合作签约企业数达到400个,其中重点专业(群)达到240个;每个专业保证100%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2学院与开发区内相关企业签定产学合作协议的数量不少于开发区内相关企业数量的20%,毕业生人数30%以上在开发区内相关企业就业。3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获得经费收入1050万元,其中重点专业(群)达到690万。4为社会和企业培训人员16000人次,其中重点专业达到(群)5480人次,北京市职业院校加工制造类师资培训基地为职业院校培训教师2500人次,其他各类培训8020人次。5继续开展对口支援中西部院校工作,对口支援院校新增3个,联合培养学生188人。6校内职业技能鉴定站或考点3个,双证书取证率达到98%。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建设项目建设目标:搭建统一管理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和使用,形成管理高效和应用便捷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为教学服务。2008年建设要点2009年建设要点1实现各校区网络的互联互通。2构建覆盖全院的网络安全系统:布置网络版反病毒软件、高性能防火墙。3构建配有2台高性能服务器及4TB海量存储系统的系统平台。4项目管理、建设人员培养、培训,完成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的设计和教学资源库数据标准制定。5网络视频教学、监控系统平台以及视频制作工作室和演播室为主的教学资源制作平台的一期建设。6搭建精品课及专业课件资源管理平台。1网络核心设备更新换代,建设万兆的校园网络。2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布置多功能网络监测与管理系统。3构建配有由4台以上高性能服务器及12TB海量存储系统的系统平台。4培养、培训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管理及维护人员,完成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实施报告及相关运行、管理、使用规章制度的制定。5以网络课程录播教室、为主的教学资源制作平台的二期建设。62 TB共享型视频教学视频资源库建设。7课件资源库的丰富和管理平台的完善。8基础课程学习平台的搭建及自主学习资源库的整合。9职业技能学习平台的构建及5个重点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1.项目基本情况(续表5)项目建设目标及年度建设要点数字信息化校园建设项目建设目标:建立信息化标准和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办公等应用系统,建成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全校教学管理信息的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并以校园应用门户网站的形式将各系统提供的服务集成在一起,实现统一门户和统一身份认证。图书馆建设项目,主要完成纸质图书建设,使馆藏纸质图书达到生均80册。2008年建设要点2009年建设要点1学院统一门户平台的建设。2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设。3学院数据中心平台的设计和搭建。4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一期建设和整合。5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的一期建设。6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7新增纸质图书9万册。1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2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3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二期建设。4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的二期建设。5完善教材管理信息系统。6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7完成一卡通建设方案及与数据中心平台的接口设计。8新增加纸质图书13万册。学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目标:适应以服务为宗旨的学生工作理念,建立为学生提供全面服务的综合场所和机能,加强学生服务中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保障制度建设,使服务中心成为职业素质训导、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第二课堂,促进校园和谐,为全面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2008年建设要点2009年建设要点1心理咨询中心建设:新建个案治疗及团体咨询室2间,心理宣泄室1间。2就业指导中心建设:建就业信息查询室2间,建就业指导室1间,面试室1间。3社团活动中心:建公用办公室1间、活动室5间。4素质拓展中心:建公益实践活动室5间,学术科技活动室2间,理论学习活动室2间,话剧排演室1间,美术室1间。5困难救助中心:建常设办公室1间。 6助学贷款与保险事务中心:建常设办公室1间。7学生事务代办与学生权益服务中心:建常设办公室1间。8辅导员工作中心:建办公室1间,资料室1间,党务工作室1间。9建设300平米多功能厅1处。10建设可容纳300人的报告厅1处。11建设舞蹈排练厅1处。12建设乐队活动室2处13建设电视台1处。14中心的服务设施与服务项目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机制,发挥出应有作用,使用率达到80%。1建设可容600人的大礼堂1处。2建设公共会议室1处。3建设乒乓球室1处。4建设台球室1处。5建设书店1处。6建设商店1处。7建设阅览室1处。8建设健身房1处。9建设广播台1处。10建设医务室1处。11中心所有服务设施与服务项目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机制,发挥出应有作用,使用率达到100%。1.项目基本情况(续表6)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制度建设项目建设目标:建立起完备的制度体系并认真实施,推进学院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学院管理水平,发挥出管理示范作用。1深化学院人事制度改革,制定教师职务聘任实施办法、教师职务岗位设置、教师职务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教师到企业实践管理办法、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骨干教师引进与培养管理办法、专业带头人标准和选聘管理办法、双师型骨干教师标准和选聘管理办法、教学名师条件及推荐办法等符合高职教育的,有利于调动实践教学、科研、名师、双师型教师成长的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2制定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学分制试行办法、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办法、校外实习教学管理办法、校外实习学生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和考核方法、教材编著申报与审批管理办法、生产性实训项目标准、生产性实训教学指导手册、生产性实训管理办法、精品课程建设与评选标准、精品教材建设与评选标准、重点专业建设标准、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组织与教改项目立项管理规定等提高教学成果水平的制度,促进我院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3制定系部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毕业生质量跟踪与社会评价机制、教学督导的组织与专家督导的聘任条件、教育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调控处理机制等系列制度,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一体的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测评体系。4制定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管理办法、技术职务人员科研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科研课题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管理办法、科研经费使用管理规定,建立科研工作激励机制,明确责权利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使全体教师努力投身于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务中,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5制定学生服务中心管理制度汇编,规范学生服务中心的各项活动,办成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场所。6制定社会培训市场开发与项目开发管理办法、社会培训市场开发与项目开发指标体系与管理协调运行机制、制造类师资培训基地管理章程、培训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规定等制度,同时制定社会培训中短期发展规划,使继续教育学院与各院、系、专业明确培训指标,各负其责,协调联动。7制定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数据技术标准、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管理与应用规范、校园网运行管理办法、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管理信息标准等管理制度。8制定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建设项目任务书、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建设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建设项目验收书、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专网管理办法等,进行示范校建设信息和成果的采集、编辑、传播和实时监控。9制定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关于项目库建设和管理的有关固定、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关于项目执行和绩效考评工作的有关规定、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关于签署采购类合同及支付专项资金程序的有关规定、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关于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模式及职责的有关规定、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大型设备考核及闲置设备管理办法、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固定资产损坏丢失赔偿办法、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一整套示范校建设财务管理制度,保证示范校建设的顺利实施。国际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建设目标:建立与主要国际教育组织机构合作与交流机制,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管理与服务等办学环节中引入国际化成分,并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国际合作办学。加强国际劳务市场紧缺专业人才的调研与培训,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制定有关政策,支持以建设项目为主体,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包括与港澳台及国外院校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1继续与德国奔驰公司合作订单培养学生,办好“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技术培训中心”。2与法国雪铁龙公司开展培训合作,办好“北京雪铁龙汽车技术培训中心”。3与芬兰赫尔辛基技术学院互派教师和学生,开展合作交流。4派学生去韩国京畿机械高等职业学院学习。5派30人到德国参加职业教育培训。6每年外派20名教师与教学管理骨干参与国外各类职教学术活动和培训,了解国际职教动向,改善教改软环境。7聘请外籍教师授课,保证外籍教师的数量在5名以上。8有计划地引进一批国际优质原版专业教材,或直接使用,或有选择地注释使用,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知识结构更直接地与国际接轨。2院校综合建设进度表考核项目现有基础2008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09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186 万元预期目标:新增2314万元,达到11500万元验收要点: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帐预期目标:新增2500万元,达到14000万元验收要点: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帐经费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1.55 万元预期目标:当年达到1.90万元验收要点:北京市财政局拨款资料预期目标:当年达到2.00 万元验收要点:北京市财政局拨款资料地方财政专项拨款4500 万元预期目标:当年拨款7000 万元验收要点:北京市财政局拨款资料预期目标:当年拨款8000 万元验收要点:北京市财政局拨款资料行业、企业专项投入250 万元预期目标:新增100万元,达到350万元验收要点:合作协议书预期目标:新增100万元,达到450万元验收要点:合作协议书其他300 万元预期目标:新增100万元,达到400万元验收要点:学院财务台帐资料预期目标:新增100万元,达到500万元验收要点:学院财务台帐资料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室数注:“/”栏目需分别填写数据(下同)10 个 / 65个预期目标:新增0个/ 15个,达到10 个/ 80个验收要点:学院实训基地(实训室)台帐资料预期目标:新增5 个/ 10个,达到15 个/ 90个验收要点:学院实训基地(实训室)台帐资料校内生产性实训(学时)比例42 %预期目标:新增23%,达到65%验收要点:人才培养方案、实训使用记录预期目标:新增15%,达到80%验收要点:人才培养方案、实训使用记录校外实习基地数230 个预期目标:新增170个,达到400个验收要点:合作协议书预期目标:新增100个,达到500个验收要点:合作协议书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占应届毕业生比例81 %预期目标:新增9%,达到90%验收要点: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习统计表预期目标:新增10%,达到100%验收要点: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习统计表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8 %预期目标:新增0.2%,达到98.2 %验收要点:毕业生就业三方协议书预期目标:新增0.3%,达到98.5 %验收要点:毕业生就业三方协议书产学合作有合作协议的企业数167 个预期目标:新增133个,达到300个验收要点:校企合作协议书预期目标:新增100个,达到400个验收要点:校企合作协议书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专业比例数100%预期目标:当年达到100%验收要点: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名单、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记录与资料预期目标:当年达到100%验收要点: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名单、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记录与资料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专业比例数100 %预期目标:当年达到100 %验收要点:校企合作协议书预期目标:当年达到100 %验收要点:校企合作协议书合作企业接收实习实训学生 5430 人月预期目标:当年达到7650 人月验收要点:合作企业接收实习的记录与资料预期目标:当年达到8100 人月验收要点:合作企业接收实习的记录与资料合作企业接收就业学生数721人预期目标:当年达到950人验收要点:毕业生就业三方协议书预期目标:当年达到1150人验收要点:毕业生就业三方协议书2院校综合建设进度表(续表2)考核项目现有基础2008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09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产学合作合作企业对学校投入的设备价值1576 万元预期目标:新增300万元,达到1876万元验收要点:合作企业对学校投入设备协议书预期目标:新增200万元,达到2076万元验收要点:合作企业对学校投入设备协议书为合作企业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经费数920 万元预期目标:当年达到950万元验收要点:学院财务台帐资料预期目标:当年达到1050万元验收要点:学院财务台帐资料对口支援地区数/院校数2 个 / 2 个预期目标:新增2个/2个,达到4个/4个验收要点:对口支援合作协议预期目标:新增2个/1个,达到6个/5个验收要点:对口支援合作协议总数30人预期目标:当年达到40 人验收要点:培训培养教师名册与记录预期目标:当年达到50 人验收要点:培训培养教师名册与记录联合培养学生总数120人预期目标:当年达到203人验收要点:联合培养学生协议与培养学生记录预期目标:当年达到188 人验收要点:联合培养学生协议与培养学生记录招生情况本省录取批次(含单独招生)北京市高招第4批(高职高专批次)、单独招生预期目标:北京市高招第4批(高职高专批次)、单独招生验收要点:北京市教委批复的招生计划预期目标:北京市高招第4批(高职高专批次)、单独招生验收要点:北京市教委批复的招生计划跨省招生比例3.3 %预期目标:新增13.7%,达到17%验收要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无人机遥控操作)
- 2025年电梯维修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校合同审计报告模板(3篇)
- 高清柔性屏采购合同模板(3篇)
- 高空瓦匠施工合同范本(3篇)
- 爱婴医院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合同
- 汽修厂汽车维修工人劳动合同与职业发展规划
- 专业市场店铺股份收购及供应链整合协议
- 地下商场商铺产权转让协议
- c2考驾照科目一试题及答案
- 送气工配送管理制度
- 湖北省圆创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四次联合测评化学试题及答案
- 安全文化课件
- 企业运营管理学习课件
-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培训
- 基础课程改革试题及答案
- 蓝藻治理打捞管理制度
- 2025年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苏州市建设工程档案立卷程序与标准
- 2025年上半年湖北十堰竹山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聘用为事业单位人员1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