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书主旨句写作探究.doc_第1页
应用文书主旨句写作探究.doc_第2页
应用文书主旨句写作探究.doc_第3页
应用文书主旨句写作探究.doc_第4页
应用文书主旨句写作探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用文书主旨句写作探究 应用文写作对语言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平实和简明二是要典雅平实大约相当于古人所说的“信”就是要表达出事物的面目或本质不务虚言;而简明则相当于古人所说的“达”要求写文章词句达意、通顺而明白即可;典雅则大致相当于古人所说的“雅”“雅”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要求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要文字和内容达到高度统一并呈现出某种程度上的美感“信”、“达”和“雅”显然可分为两类“信”、“达”为一类“雅”单独作一类用现在的专业术语来讲前者代表的是应用文的应用价值后者则代表其审美价值 在有关教科书和论文中“信”、“达”会被作为逻辑性很强的应用文语言来看待而“雅”则一般被认为只能出现在情感色彩或礼仪色彩很浓的文书中因此典雅被认为更接近艺术语言两者在应用范围上似乎井水不犯河水永远也不会发生矛盾或冲突这就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即:平实简明的应用语言可能与“雅”无缘或者说“雅”的语言似乎不需要以平实作为基础显然从逻辑上来讲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从常理来推论只要事物具有理性因素就会有美感存在于其中以此类推不管是在内容方面还是在语言或文章结构方面应用文都有其美的因素存在因而应用文之“雅”即审美价值无疑是存在的但是由于应用文写作和阅读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应用所以人们往往就忽视了应用文审美因素的存在加上一般人对文字之美有一种“先天”的偏见认为文辞之美只应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没有审美因素的存在便认为是应用文的先天缺陷了事实上即使是从事应用文写作或研究的人也会对应用文写作用语或其他因素作出不正确的评断有些人则硬是将“信”、“达”和“雅”断然分开从而严重影响了应用文写作和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那么应用文的语言之美到底表现在儿在写作过程中又如何实现其应用性和审美性的高度统一呢 应用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应用因而其写作自然应以应用为出发点突出其实用性和应用价值从这一角度来说应用文如果要有审美价值那它的审美价值也应体现在其应用的效用以及表现这种效用的过程方面也就是说应用文的本质决定了其语言之美应当区别于普通意义上的语言之美一般情况下一谈到语言人们就会联想到艺术语言而当人们谈到文章的审美价值的时候也往往不谋而合地指向艺术文体的语言之美这种简单化的审美态度和方法无疑具有很大的偏差性不利于人们对应用文的正确认识 文体的美的标准无疑首先应当是其得体之美生为东施却要效法西施结果会连自身固有的美都破坏殆尽而在现实中事物之间其美的差异大约亦如东施与西施虽然外形上因为用途、气质与风格的差异而大相径庭但内在之美却源出一脉各种体裁的文章之间的美感表现亦是如此应用文是一种文章体裁文学文体也是一种体裁这两种体裁各有其体态自然也会存在着不同的美质 显然与文学文体不同应用文体所表现的美是另外一种美是一种平实美和简明美这种美不是*修辞手法来实现的而是依*其自身的文体语言魅力来完成的能用最短的话将问题清晰准确得体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应用文之美我们经常惊叹于某些大科学家居然能够使用极其通俗的语言清晰准确且简明扼要地将深奥的科学问题讲解给听众这其实就是一种美必须强调的是这种美不是典雅美而是语言得体之美是语言服从应用文写作目的之美遵从主旨之美是应用语言效用之美一句话是充分体现该种文体的实用价值之美 人们常常将应用文之雅理解为典雅的“雅”所以便常常将“信”、“达”和“雅”对立起来这是因为这些人并不知道文章写作的“信”、“达”与“雅”的本质含义其实应用文中的雅并不是我们在教科书上所看到的“典雅”那么简单雅是一种内质而不仅是一种外在情态正因为如此不管是文学文体还是应用文体写作过程中“信”、“达”与“雅”都可以做到有机地统一起来 在学生考试交卷时监考老师经常会对考生的试卷折叠有所要求笔者经常监考在收卷时也经常听到有监考老师这样对学生说:“把有字的一面朝外将试卷折起来”这句表述没有任何语法错误但仍然有学生不明白老师的意思因为“把有字的一面向外”一句表述不够准确显得繁冗口罗嗦;“将试卷折起来”一句表意又不清折起来有许多种办法到底折学生无所适从而如果将此语换为“卷面向外对折”我们就会发现不但用语俭省而且表达极为清晰准确更为重要的是立即显得高“雅”起来相比之下前面的表述则显得有些拙劣和低效所以在应用文写作中如果写出了水平“信”与“达”就会表现出“雅”换言之如果在“信”、“达”方面下足了功夫“雅”便不求自得再换言之如果在表达其应用价值方面下足了功夫文章的审美价值也就随之出现了 文学艺术作品的“信”“达”“雅”问题其实也是如此有人将文学作品写成了应用文批评家会说这种文章只有信达而已没有雅的因素这种批语显然是错误的如果有人将文学作品写成了应用文就说明他们没有做到信和达因为文学作品的信和达有自己的标准不能光以是否表达得准确明白为判断标准文学是表情文体是否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情意才是判断其信达的标准事实上用应用语言是无法准确表达人的复杂情感的就是说它做不到“信”和“达”自然也不会“雅”了 不管是应用文体还是文学文体只有追求本色才会求得更多外在的奇异色彩如果失掉本色那就等于失掉了一切本色是主骨血肉异彩是皮毛只有本色健康皮毛才会顺溜因而历史上的文章写作有一个无一例外的情形那就是只要不顾内容而追求雅结果都会陷入形式主义连最起码的文章魅力都没有了 所以文章尤其是应用文的应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换言之由于应用文写作从来都不是以审美作为其写作目的的所以审美性自然必须服从于应用性既然应用文写作不以追求审美价值为目的它也就不应对写作过程中是否具备美感承担责任此其一其二读者阅读应用文由于其明确的应用目的性也较少以审美为出发点去阅读应用文所以应用文的应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应用文的自身运作中得到了自然而然的调和再次即使应用文确实有相当丰富的美学因素在内这些美学因素也是以潜在的方式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读者那就是说阅读应用文的过程也就是读者接受其审美影响的过程只不过是由于传统审美思想的影响这种类型的美并没有引起读者的注意而已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关于这一问题春秋时期的老子就也有过自己的观点而且这一观点影响深远那就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著名论断毫无疑问这一论断直到现在都影响着人们的对这一问题的正确判断老子之所以将这两个问题对立起来是因为他对“美言”的理解失之偏颇老子所谓的美言显然只是简单的停留在文学意义之上即用巧妙的语言来表达某个意思因此也可以推断出在他看来应用语言并无美感可言显然这种理解或观点并不科学或者至少不是一种科学的论断而非科学的论断原则上是不可*的理论意义上的美学其实并非如此学习应用写作的人切不可受这种观点的影响 如果“信”、“达”与“雅”是一种递进式的逻辑关系那么“信”“达”“雅”的统一自然会变得简单起来如果它们之间递进式的关系成立的话“信”、“达”应是应用语言表达的正常状态而“雅”是“信”、“达”的高级状态或者说是“信”、“达”的升华状态从这一逻辑推理下去“信”、“达”体现出来的是应用价值的美感“雅”体现出的是审美价值美感继续推理的结果是没有什么文体能够表现出应用文文体写作和欣赏过程中应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内在统一性 讨论这一问题对应用文写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而对汉语应用文写作的指导意义尤大我们知道现代汉语的前身是古代汉语严格地讲古代汉语较少规范的应用语言古代汉语中的应用文体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文学语言的同种由于语言的继承性原因现代汉语应用文写作过程中仍然难以摆脱古代汉语用语典雅的影响加上中小学语言教育处于严重地向文学倾斜的状态初学应用文写作的人均不同程度地带有用语典雅的习惯以致写作过程中重文采而轻概念重句法而轻推理使成文不伦不类既不中看也不中用严重违背了应用文写作的原则更甚者初学者选择从典雅开始致使文章写作连基本的文从字顺也做不到以学生请假条的写作为例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容易碰到的应用文就是学生的请假条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些请假条多数都存在着上述问题请假条是所有应用文中事由最简单者之一内容几乎是一定的:主张及主张的理由主张是请假然后是请假的理由然而就是这样一张简单的请假条却不能达到通顺的程度原因非常简单学生写作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典雅要么企图用一个漂亮的句子写完所有的内容要么追求整齐的规则的古典句式要么追求工整的文法要么追求优美的文字结果往往导致语法有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