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明寺导游词.doc_第1页
扬州大明寺导游词.doc_第2页
扬州大明寺导游词.doc_第3页
扬州大明寺导游词.doc_第4页
扬州大明寺导游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大明寺导游词 大明寺位于扬州西北郊的蜀冈之上它既是一座佛叫庙宇也是一方风景名胜由大雄宝殿、平远楼、平山堂、御园、鉴真纪念堂、栖灵塔、天下第五泉等组成 大明寺殿内迎面坐着释迦牟尼等三尊大佛;背面为海岛上有观音脚踏鳌头的立像殿内东西两侧分列着十八罗汉这里常年香烟缭绕经声不断每年元旦前夕常有日本客人来此撞钟以求幸福 栖灵塔 西隋朝时隋文帝杨坚笃信佛教仁寿元年(601)他过生日曾下诏在全国建立三十座供养佛舍利的塔扬州栖灵塔便是其中之一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登临此塔赞叹道:“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称赞宝塔气势磅礴 白居易、刘禹锡同游该塔两人同龄都是55岁的人了但精神很好兴致很高在扬州玩了半个月登栖灵塔是他们这次游览的高潮白居易写诗道:“半月腾腾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尤堪任上到栖灵第九层”刘禹锡写诗道:“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忽然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 他们是以登上栖灵塔为自豪的现在该塔修复塔身方形总高度为70米共9层塔为仿唐式塔东西南北每面四柱三间一门二窗平座腰檐出檐深远屋面平坡腰鼓形柱直棂形窗塔雄踞蜀岗之上气势雄伟古朴典雅远观似孤峰耸秀矗入云霄;登临则眼界顿开胸襟旷达 鉴真纪念堂 扬州鉴真纪念堂是为纪念唐朝律学高僧鉴真而建鉴真是当时淮南地区极有名望的佛教首领他拜唐代律宗祖师道岸为师受请东渡日本传法于奈良东大寺设坛传戒又创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律宗初祖鉴真是友好使者他曾六次东渡历时十年虽双目失明而矢志不渝在日十年不仅辛勤传法而且把唐代绘画、书法、雕塑、医药、工艺、印刷、建筑等成就的文化带至日本实际上是一僧团形式的文化代表团他使魏晋以来中日两国人民互相友好的夙愿和以圆满的实现1963年鉴真圆寂1200周年中日双方商定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我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和日本佛教首领大谷莹润分别代表两国鉴真纪念委员会商定在此建造纪念堂1973年动工1974年竣工 纪念堂由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设计他接受任务后专程赴日参观奈良唐招提寺和日本其他一些古建筑回国后又对我唐代庙宇建造风格进行研究精心设计这座纪念堂体现了1963年中日两国商定的精神:不仅从意义上而且建筑物本身也要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纪念堂分为两组一组为四松堂构成的清式四合院南为纪念馆北为门厅由游廊周接天井内有四棵古松廊悬云板、木鱼精舍巧建清幽雅洁另一组为仿唐式四合院由纪念碑亭、纪念堂再由超手游廊将两建筑周接园内植佳兰芳卉其中樱花为1980年鉴真大师像回故里探亲时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所赠这两组纪念堂一为清式一为唐式分之为二但同处一条中轴线上又合之为一 纪念碑是梁思成一夜之间设计而成的他设计成功后高兴地告诉陈从周教授说是我国传统的纪念碑以竖碑为多碑面光滑天花饰边框而鉴真纪念碑采用横式周围边框突出中间阴文镌字正面为郭沫若题“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背面刻赵朴初在纪念堂奠基典礼上写的文章这就打破传统格局在传统基础上创新有了时代感底座的花饰采用莲花座作底莲花座托碑因莲花独具神圣“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空外直不枝不蔓且莲的丝长(思长)象征佛教思想天下众生所以莲花一直成为佛教的象征莲花座之上有卷叶草为主题的纹样花饰原来梁思成在快设计完毕时感到“唐”这个字不好体现陈从周立刻提议用该草为纹饰因其是唐朝特有的草以象征鉴真生活的年代正堂完全仿照日本招提寺主体建筑金堂样式只是型制由七楹变为五楹金堂是鉴真当年亲自设计保持了中国盛唐的建筑风格又揉和了日本当时建筑的特点现在纪念堂又仿照金堂其用意当然是体现中日文化互相交融的特点 纪念堂座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高大的台基上粗可两人合抱的檐柱柱为腰鼓状柱头斗拱三重线条浑圆飞动正殿中央坐像为鉴真干漆夹像是我市雕塑艺术家刘豫按照日本招提寺“模大和尚之影”而造结跏趺坐合闭双目神态安祥殿前石灯笼是鉴真大师象回故里时现招提寺住持森木孝顺长老所赠已经十多年长明不灭站在灯前不由使我们想起郭沫若先生对鉴真的赞誉:“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平山堂 平山堂是游目骋怀的好地方堂前古藤错节芭蕉肥美通堂式的敞厅之上“平山堂”三个大字的匾额高悬这是名闻遐迩的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贬谪扬州太守时所建可敬的是欧公不为世俗所羁一到扬州就爱上了蜀岗于是在此建堂史载每到暑天公余之暇他常携朋友来此饮酒赋诗他们饮酒方式颇为特别常叫从人去不远处的邵伯湖取荷花千余朵分插百许盆放在客人之间然后让歌*取一花传客依次摘其瓣谁轮到最后一片则饮酒一杯赋诗一首往往到夜载月而归这就是当时的击鼓传花如今悬在堂上的“坐花载月”、“风流宛在”的匾额正是追怀欧公的轶事 欧阳修最爱莲花其后调任安徽阜阳到任第二天他就来到该城的西湖之滨见湖面开阔但杂草丛生于是遍植瑞莲和黄杨使西湖顿改旧观夏日时接天莲叶映日荷花于是他写诗道:“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不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可见他是按照扬州瘦西湖的景致安排阜阳的山水堂前朱漆红柱上的楹联:“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是清太守伊秉绶所作上联以山喻人显现当年高朋慕名而至谈古论今的盛景;下联借欧公醉翁亭记中句表现欧公无法施展抱负的郁闷和乐观自适的落宕情怀造句既佳书法古朴为平山堂楹联之冠 天下第五泉 扬州人爱喝茶喝茶先得种茶扬州种茶历史悠久 五代毛文锡茶谱中称“扬州禅智寺隋之故宫寺旁蜀岗有茶园其茶甘香味如蒙顶”(蒙顶是四川峨嵋蒙山之顶山顶之茶是唐珍品白居易曾作诗云“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当时蜀岗茶还作为贡品进贡至今蜀岗有茶树五百亩其茶以芽尖鲜嫩条索紧密汤色明亮清香浓重为宇内称道扬州不仅茶叶好而且讲究泡制首先是水最好的冲茶水当为五泉水唐代状元张又新写煎茶水记说唐代宗时李秀卿出任湖州刺史路经维扬逢陆羽李早闻陆之大名十分倾慕相聚甚欢当他们的船泊于扬子江边准备吃饭时李秀卿说“陆君善于别茶天下闻名而扬子江南零水又殊绝难得今日二妙千载一遇岂能错过”陆羽欣然应允于是李秀卿令谨慎可靠的军士携瓶操舟深入扬子江南零取水陆羽准备好茶具相候不一会水取来了陆羽以杓扬其水说:“这是扬子江中水不假但不是南零水而是近岸之水”军士说“我划船深入而且有百人做证”陆羽不言语让他端起盆把水倒入另一盆中倒及一半时又以杓扬之说“以下都是南零水了”兵士惊吓不已跪地请罪原来他最初确实是在南零取的水可惜近岸时舟荡水泼了一半于是就近以江水加满李秀卿和宾客都大为惊叹恳请陆羽口授天下之水的优劣陆羽说:扬子江江南零水第七惠山水第二虎丘水第五丹阳水第十一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陆羽之后的刘伯刍也是位学识渊博者把江淮最宜于烹茶的水分为七等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苏州虎丘寺石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吴淞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扬州蜀岗中峰大明寺水名列第五北宋欧阳修守扬州时曾品尝该泉水并在井上建“美泉亭”还撰大明寺泉水记称赞泉水之美苏东坡守扬州时曾记道:“大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