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工业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论文_第1页
浅论工业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论文_第2页
浅论工业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论文_第3页
浅论工业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论文_第4页
浅论工业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浅论工业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设计专业蓬勃兴起,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传统的工业设计教育,直接关系着工业设计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发展素质教育,传播人文精神,是21世纪教育的中心特征。 关键词:工业设计;人文;素质教育 一、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受到人们的推崇。发展素质教育已被认为是21世纪教育的中心特征。一个人如果具有坚实行为素质,无论在学习与生活之中都将具有更好的行动力与自主性。在教育目标层次的体现上,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其追求的目标层次为:态度和技能实用技术知识,在这之中,人格的培养是素质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人的素质受先天素质(由遗传与非遗传因素组成)与后天社会生活共同的影响,是一种既来自先天遗传,又源于后天塑造的有机结合体。人的素质潜能能否得到充分体现,一方面取决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教育。 工业设计是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大工业生产的技术、艺术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由于工业设计与特定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联系,这使得它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然而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又使得它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作为一种物质文化行为,工业设计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 工业设计是一项综合工程,它需要设计师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不仅要具备合格的技术知识,也应具备相当的人文素养。 二、自然科学与工业设计教育 七十多年前,德国包豪斯就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观点,开创了理性艺术设计的先河,第一次把不可靠的感觉变成科学的理性的视觉法则,这一点至今影响深远。目前在国内,很多设计院校在教育实施中仍然侧重于审美形式教育,对工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相对较少。这种教育的结果,没有给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知识结构残缺。对于艺术类的工业设计教育而言,学生多数来自文科,大多以一种“绘画”的态度来面对工业设计,只具有传统的美术基础思想,缺乏设计思想的培养和训练,缺少工业设计中理性思维的认知。另一方面,学生对数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科知识的欠缺,导致很多工业设计所必需的理、工科基础教育,诸如材料与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工程制图等均无法正常展开。最终,艺术类院校毕业的学生大多只能从事产品的外型设计,缺乏对产品进行科学的综合设计的水平。 工业设计对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要求非常深刻。技术和艺术只有相辅相成才能保持平衡。“重艺轻工”,是不科学的。技术需要人文为其提供精神指导,人文也需要技术提供物质保障。 三、 工业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 人文科学关注的中心、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自身,是关于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念的问题。人文科学的学科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宗教、美学、伦理学等。人文精神则是指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通假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之意。在今天,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实质上指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现在我们虽然不必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为文艺方面的全才,但也应该强调人文方面的素质教育。很多学生只学术而不学道,对学生的人性、人格教育没有好处。人文知识对于指导学生钻研本专业知识大有裨益,可缓解工业时代高科技发展对人性的扭曲,使设计、技术更趋于人性化。 对于工业设计而言,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围绕人的需要展开的,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设计以人为本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对传统人文的复兴、挖掘,使我们能与祖先进行精神的交流,也能洞察出中华传统设计中那精彩、深邃的内涵,我们是中华文明、文化的承继者,因而需要我们培养出的设计师不仅要有技术的素养,还要有人文的涵养。纵观国际知名设计大师,无不具有极深的文化底蕴: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融合了古今中外文化,是中西文化的集大成者;靳埭强设计中国银行标志是中国汉字文化和现代审美观的成功结合;中国联通的司标,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盘长”演变而来,富有信达畅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的文化内涵。 工业设计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整合,是知、情、意并重的教育,是使个体的精神道德和专业知识平衡发展的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艺术设计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设计具有强大生命力,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四、 结语 工业设计在艺术设计类的各个设计学科之中,对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当前信息时代,加大人文精神在设计中的地位和影响,实践设计为人服务的宗旨,在物欲横流的物质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遵循以人为本,遵循天人和一的传统准则,一方面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理念,另一方面注重传统人文精神,复兴人文精神中“重人”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使工业设计设计教育向良性的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和人文必将有所冲突,真正的融合还有待于我们做出努力。我们将进入更加成熟的现代设计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新时代,这就是二十一世纪高等工业设计教育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 马春东 工业设计应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 北京:中国装饰杂志社 1999; 2 何人可 工业设计史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3 尹定邦 设计学概论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4 周明宇 21世纪设计教育发展初探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5 林家阳 林家阳的设计视野 设计创新与教育 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