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西陵导游词范文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您来清西陵观光游览我是导游员旅途中您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尽管提出来我愿竭诚为您服务我们今天的日程是这样为大家安排的:首先参观泰陵,中午到行宫就餐下午参观崇陵 泰陵 清西陵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陵墓建筑群之一位于北京西南125公里处的河北省易县境内在800平方公里的陵区范围内建有帝陵、后陵、妃园寝、王爷、公主、阿哥园寝等十四座还有行宫、永福寺两处附属建筑及衙署营房遗址品种齐全、布局合理陵区内保存有古松一万五千余株这些树不但美化了西陵而且可以避免外界风沙的侵袭和热气、寒流的影响为西陵营造了一个特别的小气候使陵寝处于一个独立完整的自然环境之中使这里的建筑得以很好地保存清西陵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在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在年1月11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景区 清西陵中雍正皇帝的泰陵建筑最早、规模最大堪称首陵这是一处清朝盛世时期遗存下来的古建群体从它的选址、规划布局都反映出当时国家的强盛以及政局的稳定在建筑用料、工程技术传统工艺等方面也都非常考究 当代建筑学家讲泰陵是一处典型的风水宝地的模式站在大红门前五孔桥上环顾四周可以看到北面有连绵起伏的永宁山为靠山酷似屏障永宁山是太行山的余脉与东陵的昌瑞山属于同一脉系此山从山西过来如巨龙横卧中原;大红门两侧的东、西华盖山为天然门户;九龙、九凤山为环护左、右的低岭;南面形态端庄的元宝山为泰陵的朝山;在中间广阔的平原上座落着泰陵辉宏壮丽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易水河从五孔桥下流过形成山映于水水扶于山的格局“陵制与山水相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这里充分体现出来同时又展示出古代建筑学家巧夺天工的高超艺术正如美国景观建筑学权威西蒙德先生所说的:“埃及人是在他自己预定的一条不能改变的需求道路上一直走到底中国人在他的世界里独自徘徊时有友好的大自然来引导他拜谒上天和祖坟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地方风景会真正成为建筑艺术材料” 泰陵的建筑布局也非常考究完全依照帝王生前所居宫廷格局按礼制的需要而规划设计以神道为中轴线贯穿南北主体建筑安排在中轴线上一律座北朝南;地宫座落在中轴线的末端居中当阳其余建筑沿中轴线次第排开这些建筑都以准确的尺度适宜的体量斑斓的色彩灵活巧妙的手法进行配制和空间组合使陵寝的纪念性、礼制性主题有条不紊地展开并不断深化 石牌坊是泰陵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泰陵设三架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排列形式上都独具一格一架面南、两各东西与北面的大红门形成一个宽敞的四合院三架牌坊的大小、规制完全一样均由66块大小石料仿木卯榫结合而成每架牌坊高12.75米宽31.85米为五间六柱十一楼造型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打造各个部位还雕有丰富的纹饰画面布局合理造型生动雕工细腻玲珑剔透生机盎然这在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尚属孤品成为清西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最具有价值的建筑之一 整个陵区注重对门的处理门既可作为出入之用也可截断空间界面大红门是进入陵区的总门户单檐庑殿顶看上去质朴、凝重、敦实、稳重视若腾龙偃卧镇守陵前两侧有42华里的风水墙逶迤延展包护陵区愈发显出大红门的庄严气派 具服殿独成一院是供后代皇帝、后妃来谒陵祭祖时更换衣服的场所沿续明代拂座殿而建殿内有净房类似于现在的洗手间内有绣花墩马桶而今为了方便游人在净房的旁边建有一座水冲厕所 圣德神功碑楼是记述皇帝生平功德的主要建筑之一俗称大碑楼建成于1739年花费白银十三万一千五百两大碑楼占地5.54亩高26.05米四面辟门为重檐九脊歇山顶稳中有变富丽典雅它座落在方形广场的正中四角各有一根高12米的华表相衬使碑楼显得更加庄严、肃穆、雄伟、壮观四根华表的柱身均用整块石料雕成呈圆柱形直径1.5米周身浮雕着朵朵云团一条巨龙于云朵间盘绕柱身扶摇而上带有呼之欲出的动态感华表也叫擎天柱又称墓表起源于远古时代初为木质为纳谏而设又叫诽谤木在陵墓神道上设华表在西汉时期就很流行是木质华表石刻华表在东汉时盛行华表装饰着象征皇权的云龙图纹作为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衬托出主体建筑的高大使其更加宏伟壮观 碑楼内矗立着两统巨大的石碑每统碑重56.55吨碑身阳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着雍正皇帝生前的丰功伟绩大约五千字这是一部给雍正歌功颂德的重要资料 绕过碑楼是一座七孔石拱桥这是清西陵四十九座桥梁中最长的长107米宽21米(栏板上是二十四节气望柱头又称火焰望柱头柱头上有二十四条阴刻线代表二十四节气因为有河才有桥而河位于田野之中大地与田野不可分与二十四节气有一定的关系耕种、浇灌都离不开二十四节气)像这样巨大而完美的石桥在中国是不多见的它对于建筑物的布局组合起着连接作用使组合群的层次明显过渡自然紧凑而不松散同时也显示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走下七孔桥可见在神路的两侧对称排列着的雕刻精美的石望柱、石狮、石象、石马、武将、文臣等五对石像生 望柱为六角形石柱柱身雕流云纹饰底部为六角形的须弥座在宋代以前石望柱置于墓道的最前面为主要建筑因为明、清陵时石牌坊作为陵墓前主要建筑所以石望柱退居次要位置纯属装饰 石像生是设置在陵墓前的由石人石兽组成的石雕群来显示死者生前的地位身份泰陵原来并未安设石像生乾隆登基后认为陵寝不设石像生与典制不符想在此泰陵增设石像生而臣工们(风水大师:高其悼、洪文澜)则坚持:“泰陵甬道系随山川之形势盘旋修理如设立石像生不能依其丈尺整齐安设而甬路转旋之处必有向背参差之所则于风水地形不宜安设”所以泰陵不设石像生并非违备典制而是与风水有关乾隆建议将大红门龙凤门向南展拓于是臣工们尊旨赴现场审核了原有计划并向乾隆奏议:“大红门正在龙蟠虎踞之间护北面随龙升这旺气纳南面特朝环抱之水前朝后拱天心十道时天造地设之门户不便展拓向外况石像生之设古制未详无大关典礼之处似可毋庸添设”一言九鼎的天子面对臣工的据理力争也无可奈何于是在奏折上批道:“知道了”此事不了了之事隔几年乾隆旧事重提最终在1748年大臣拗不过皇帝在泰陵前安设了五对石像生这样就失去了龙凤门横陈为底景的依托而又失去了石像生拱卫迎候于门前聚巧形而展示的效果所以泰陵石像生在所有建筑中是一个败笔但由于臣工们极端负责的态度与皇帝的据理力争所以也未伤及大雅 蜘蛛山是泰陵的案山据刘敦祯先生讲此山系人工所为可这里原有一座小山又往上放了一些施工中剩下的废料那么案山在陵区究竟起什么作用呢因风水讲无朝案遮拦未免飘散生气所以案山会使陵区生气发越 通向宝顶的引导大道神道在里突然拐弯是因为中国古建筑讲:贵含蓄忌直接 后面的建筑不能直接尽收眼底应该慢慢展开所以当我们漫步于弯弯曲曲的神道上就好像置身于意向深远的空间环境氛围之中 龙凤门是一座雍容华贵的建筑为庑殿顶火焰式石牌坊柱门黄色琉璃瓦的看面墙墙下有宽厚敦实的洁白色须弥座构成丰富细致色彩斑澜、华丽富贵的形体整座龙凤门充满了动势高低错落的轮廓线挺拔的石柱上雕刻云板、云墩和蹲龙横直如矢的大小额坊和顶部火焰宝珠看面墙上云纹腾龙的花心和岔角牡丹花叶墙顶蓝绿色三彩斗拱所撑托的金色琉璃庑殿顶等等都给人以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感受龙凤门的近形风姿与远视气魄巧妙溶汇相登相生出神入化给人以丰富的视觉艺术感受不愧是古代哲匠的精心杰作 三孔桥虽没有七孔桥那么宏大但工匠师们都把它建造的小巧玲珑优美动人将两侧的栏板用优雅的券形曲线组合站在三孔桥上驻足观看陵寝宫殿群在紫色的永宁山衬托下同时向东西两翼逶迤延展把一种统一性的内涵一种非同凡响的稳重、宁静、庄严肃穆的气氛充分体现出来 三路九孔桥并肩横跨于最后一座马槽沟上除自然形成的三条河以外后两道是人工开凿而成山陵环境质量的完善非常注重对水的处理水对于大地来说为血脉能够造就大自然的钟灵毓秀使生气发越;水还可以界分空间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及谐和的环境组合而且山水相得如方圆中之规矩山水相济如堂室之门户因此陵区所有随桥泊岸酌量地势修理不使浸湿地宫;修筑堤坎而且也使水流弯环免其激射有声破坏宁静的山陵气氛所以马槽沟弯如飘带柔如轻纱造成“来宜曲水向我去宜盘旋顾恋”的水势充分体现出水对帝穴的留恋之情所以陵区一山一水皆有义一草一木总关情 神厨库是座东朝西的小院内建神厨神库和省牲亭等建筑是祭祀时制作和存放各种肉食品的地方 神道碑亭又称小碑楼内矗立皇帝谥号碑重檐歇山黄色琉璃瓦覆顶四角翘飞形式与大碑楼相仿但规模缩减了二分之一左右内竖一统石碑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刻写着雍正皇帝谥号 东、西朝房是为祭祀准备奶茶和瓜果的地方又叫茶膳房是根据关外奶房果房的遗制而制造的 东、西班房均为布瓦卷棚顶为值班房也叫守护房清代皇帝继位之后便大兴土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之修陵筑墓因而皇陵的保护便成为重要任务这一任务由深受皇帝信任的八旗兵来担负他们采用换班的方法沿着陵院外的更道昼夜巡逻如阴雨天气可在值班房内躲避休息 隆恩门是进入宫殿区的门户是整个陵寝组合群引导建筑的结束与主体建筑的开始两侧是宽厚高大的朱红围墙把宫殿区的所有建筑包围起来使其形成结构严谨的两层院落 焚帛炉又叫燎炉是为皇帝祭祀时焚烧五色纸和金银锞的地方炉高4米单檐歇山顶周身用黄琉璃瓦构件制成炉基为须弥座炉内四壁及上下均为铁板下面是三个铁槽顶部两角各有一出烟孔底座下部两侧各有一扒灰口整座建筑比例适中色调合协雍容华贵精巧秀致 东配殿是存放祝板和制帛的地方同时又是临时存放神牌的地方每当大修隆恩殿时帝、后的神牌就移到这里安放在维修期间如遇上祭祀也在此进行西配殿则是喇嘛念经的地方每当帝、后忌辰大祭之日由永福寺派十三名喇嘛到此念经为死去的皇帝超度亡灵 正面的隆恩殿是陵寝地面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为祭祀的主要场所整座建筑建在巨大的汉白玉基座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式建筑黄色琉璃瓦盖顶显得庄严肃穆其建筑结构非常牢固所有的木件全部采用卯榫对接形式梁、柱、檀、椽结合不死板禁锢有灵活移动的余地具有很强的防震功能在发生强烈地震时榫卯之间具有活动性能将外部力量缓冲分解震后仍可恢复原位因此雍正八年以来的多次地震和一九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都没使清西陵的大木结构受到显著破坏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水平 三座门也叫琉璃花门中门比较高大两侧墙上有琉璃岔角花和中心花檐端用琉璃斗拱装饰这种门占地面积较小看上去显得较厚重图案丰富雍容华贵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而且材料非常坚硬耐高湿有一劳永逸之功效两侧分别接卡墙阻隔南北使宫殿区形成两层院落清代建筑学家不仅注重陵区单体建筑的形象与外观而且更注重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组群布局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种组群布局的实现依靠门户和墙体将各单体建筑有效地组合分割形成一个个院落并将院落形成复杂的整体给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 二柱门横跨神道石柱上架额坊建筑形式为斗拱夹山顶作为方城明楼的屏障清朝前五代皇帝陵寝都在三座门以后建二柱门自道光以后则裁撤因为建筑中缩短了三座门与方城明楼之间的距离 石五供是一组象征永久性祭祀的供品基座是由三块巨石雕成的须弥座这是我国传统建筑的台基样式上面刻有八仙、八宝、八卦、琴棋书画等图案所有这些都象征着吉祥如意对研究中国古代的雕刻艺术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明楼属于纪念性的建筑物高高地耸立在方城之上使人置身于仰崇桥山的氛围之中它与朱红色的墙体、金黄色的瓦顶与湛蓝的天空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 当我们踏上明楼在向南方远眺时心中升起一种无比自豪的感觉正前方五里之外的东西华盖山九龙九凤山形成的自然门户郁郁葱葱的古松树弥漫于30里内外座座殿宇、桥梁、门房、树木山川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气势北京的故宫、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明十三陵大有过之无不及清陵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人民的骄傲所以英国著名科学家里约瑟说:“皇陵在中国建筑制式上是一重大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雍正在选定易州境内天平峪时说这里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合会之所龙穴砂石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风水宝地而历经180年十四座陵寝完工以后自然景观又加之人文景观就形成了:“山自太行来巍峨耸拔脉秀力丰峻岭崇岗远拱于外灵岩翠岫环卫其间迄下山岗无数如手之有指每两岗之平坦开拓处诸陵在焉花之瓣笋之箨层层包护”的人间胜境是“龙蟠风翥源远流长左右回环前后拱卫实如金城玉笋的秀美风光” 朋友们到次为止西陵的参观就告一段落谢谢大家的合作请您留下宝贵的意见真诚的欢迎您的再次光临祝大家归途愉快再见! 昌陵 昌陵位于泰陵西侧1公里处葬有嘉庆皇帝和孝淑睿皇后自1796年开始修建到1803年峻工距今已有190多年的历史 昌陵是东、西陵中较有特色的一座是研究清代陵寝制度不可多得的实物见证在清代所有陵寝中昌陵是唯一一处由太上皇选定的陵址1796年乾隆在当满了60年皇帝之后履行自己继位之初的诺言让位于嘉庆自己当上了名副其实的太上皇并根据自己曾有谕旨:“嗣后吉地各依昭穆次序;在东、西陵界内分建”把自己在泰陵西侧1公里处选定的陵址赐给了儿子嘉庆这对嘉庆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殊荣同时也体现出太上皇的威严 嘉庆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五代皇帝为乾隆的第十五子37岁继承皇帝位但仍由乾隆皇帝训政嘉庆四年太上皇驾崩此时40岁的嘉庆才有了实权而大清帝国也已从鼎盛的巅峰跌落下来开始走下坡路当时清王朝已危机四伏内创累累嘉庆皇帝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励精图治革除弊政全力维持祖宗留下的基业但却墨守成规遵循守旧所以一生中没有什么特殊的政绩昌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造起来的 尽管如此昌陵的建筑规模与规制仍能与泰陵相媲美除没有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和七孔桥外其它建筑的种类与式样均等同而宝顶比泰陵宝顶还要高出数尺圣德神功碑楼与隆恩殿也比泰陵的更为壮观 昌陵隆恩殿的地面更独具特色全部采用珍贵的紫花石铺墁紫花石产于河南每块62厘米见方呈正方形磨光烫蜡不滑不涩缝细如线平亮如砥石面呈黄色缀以天然形成的紫色花纹图案其状如竹笋、似春蚕、若芙蓉、像绒球千姿百态在阳光照耀下似满堂宝石熠熠生辉令人叹为观止所以昌陵有“满堂宝石”之称 隆恩殿内东暖阁的佛楼仍保持着当初的模样其它各帝陵隆恩殿的佛楼经过战争的毁坏只剩下空间唯独这座佛楼至今整体完好佛楼分下、下两层上层有木雕垂花精湛优美涂金闪亮;下层有木制边饰朱红底色鲜丽耀眼按清代建陵规制东暖阁均为佛楼佛龛里供奉着金、银、玉、翠的佛像 据现存的“雷氏图纸”中考证昌陵地宫结构比泰陵还要宏大雕刻也十分精美为“四门九券”且有佛像经文雕刻与现已开放的清东陵境内乾隆的裕陵地宫规模装饰相近而裕陵地宫为现已考证的清帝陵地宫中最为壮观、珍贵的一座既是一座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宝库又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同样昌陵地宫也具有诱人的魅力券顶外的宝顶封土内也有石雕其结构造型与陵寝宫殿的瓦脊、勾滴等相同先按地面建筑的要求营造好地宫然后再覆土掩埋形成清代皇帝陵寝地宫结构中独具特色的风格 慕陵 慕陵位于陵区的最西端始建于一八三一年完工于一八三五年内葬道光皇帝及孝穆、孝全、孝慎三个皇后慕陵建筑面积虽没有泰陵那样广阔建筑也不如泰陵那样宏伟布局更不如泰陵那样完善但它那别出新裁的设计以及独特的建筑手法却成为清代帝王陵寝中绝无仅有的艺术珍品 按照乾隆开创的父、子分葬选定东、西的“兆葬之制”道光皇帝应该在清东陵境内选选址建陵所以道光于1821年即位后花费了七年的时间在东陵的宝华峪营建了陵墓但后因施工质量问题造成地宫浸水于是道光皇帝便下令拆掉原陵又于1831年来西陵祭祖之际亲自选定了一块高平之地龙泉峪作为自己的万年吉地第二次营建了陵墓 这次建陵道光皇帝一改其它帝陵的建筑特点裁撤了石像生、圣德神功碑楼、方城明楼等项建筑而且主体建筑的三大殿全部采用昂贵的金丝楠木制作不施彩绘保持了木本色外面烫蜡虽看起来不是那么富丽堂皇但却赋予人们古朴典雅的感觉最令人惊叹的是在三座殿的门窗膈扇、梁柱、雀替、天花、藻井上布满了形态各异的木雕龙尤其天花板上都以高浮雕的手法制成向下府视的龙头有的地方还采用高出平面半尺有余的透雕手法走进殿内举目上望但见龙头济口张口鼓腮栩栩如生整个雕刻构思严谨线条流畅刀法娴熟制作精巧形象生动充满着详和气氛成为稀世珍品使人仿佛来到了一座雕龙博物馆难怪有人说:“慕陵是座雕刻艺术的殿堂” 隆恩殿后面的三座门由一架天然汉白玉石牌坊代替牌坊正中刻有“慕陵”二字背面刻有道光皇帝亲笔诛谕:“敬瞻东北永慕无穷云山密尔呜呼!其慕与慕也”依清朝规制帝、后陵名一般由后继皇帝钦定但是慕陵名称却是道光皇帝生前亲自默定道光十五年他来西陵谒陵顺便阅视了正在修建的陵寝工程并赴隆恩殿至孝穆、孝慎梓宫前奠酒而后立于月台上仰望东北方感慨地写下了这道诛谕道光驾崩后咸丰即位重读诛谕见“其慕与慕也”一句便心领神会于是立刻命雕工把“慕陵”二字雕于牌坊之上 无论从规划布局还是建筑风格方面慕陵处处体它的独到之处成为清朝入关后皇帝陵寝建筑中的珍品 崇陵 崇陵是中国封建皇帝最后一座陵墓始建于1909年完工于1915年内葬光绪皇帝和孝定景皇后 崇陵工程是在光绪皇帝死后第二年才开始修建的这与清朝建陵典制完全不符大清皇帝在承袭了明代陵墓制度的同时又不断完善陵寝制度不仅活着的时候讲究安逸奢侈而且死后在建筑陵寝上也要表示出至高无尚的尊贵地位所以生前就选好陵址并建好陵墓 据考证崇陵陵址是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选定并定陵名但由于当时的清王朝国库空虚外债累累加之光绪和慈禧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陵寝的营建就不可能了直到1909年光绪死后第二年崇陵工程才开始动工修建其间又值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工程被迫停止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向民国宣布退位时向民国政府提出了八项优待皇室条件其中第五条要求:“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付”1913年春民国政府根据这一条件经协商之后立即拨款并于1915年全部完工 崇陵在建筑规模上比其它帝陵均小没有大碑楼、石像生、二柱门等项建筑但基本上沿袭了明、清两朝的陵寝制度并集清代各陵的建筑经验于一体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用料考究主要建筑的三大殿全部采用质地坚硬的铜藻、铁藻木料构成素有“铜梁铁柱”之称隆恩殿内的四根明柱采用沥粉贴金盘龙装饰为皇帝陵中的独到之处檐下增设了通风孔可使殿内空气流通以防木料腐朽就其建筑群体而论设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宫殿四角设有散水坡便于雨水的排放明楼与三座门前分别挖砌了御带河地宫内凿有十四个漏水眼与之相通为地宫排水之用 崇陵虽建于清末民初但建筑规制仍宏伟壮观在众多的建筑物中地宫工程最为浩大崇陵地宫如同其它帝陵的地宫一样为拱券式石结构建筑共有四门九券墓道全长63.19米面积349.95米空间2170.65立方米四道石门是地宫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扇石门上浮雕菩萨立像一尊佛像大小与真人差不多各个头戴佛冠身披伽裟足蹬莲花座手持法器分别代表力量、智慧、愿望、富贵等过了四道门便是地宫九券中最大的一个券金券这里是地宫的主体建筑高大宽敝内有宝床上面安放着皇帝、皇后的梓宫 1938年一伙不明身份的军人盗掘了崇陵地宫1980年由政府将其清理并对外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二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数学试卷(2)含答案
- 公司内部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第一季度医保知识培训考核考试试题库及答案指导
- 2025年传染病管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创新驱动2025年半导体清洗设备工艺技术革新分析
- 证据劳动合同(标准版)
- 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 邮政基础试题及答案
- 基础医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案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光大金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沐足行业严禁黄赌毒承诺书
-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 《输电线路防雷保护》课件
- 手榴弹使用教案
- 培智三年级上册生活数学全册教案
- 高考作文卷面书写
- 三效并流蒸发器的换热面积计算
- 船舶驾驶台资源管理bridge team management
- 心律失常介入培训教材课后练习及答案
- 大小球分拣传送机械控制系统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