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法学专业学生 沈 婕指导教师 曾玉珊摘要:违约责任是合同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不同的归责原则的确定对违约责任制度的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确立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有严格责任与过错责任之分,我国学术界对此长期存有较大的争议。本文试在对归责原则、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严格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等方面进行层层概括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适用情况,得出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以严格责任原则为主、过错责任原则为辅。关键词:归责原则;违约责任;严格责任 ;过错责任Discuss our country, “Contract Law” Responsibility of Breach of Contract go back to Duty PrincipleStudent majoring in law SHEN JieTutor ZENG YuShanAbstract: Breach of contract law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a very important system, a different set of default attribution principles of accountability elements have played a decisive role, and therefore the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established by the principle of extremel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By the imputation of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of strict liability and fault liability hours, my academics in a long controversy. The ban on attribution principles, by the imputation of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strict liability, the principle of fault liability for each summarized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contract law to explore our responsibility imputation default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contract law that my default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is the principle of strict liability principles-based, fault liability principle subsidiary.Key words: principle of responsibility ascertainment; liability of breach of contract; strict responsibility; fault responsibility违约责任是合同法的一项重要制度,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该制度的核心内容。归责原则是确立违约责任的准则,它贯穿于整个合同法并对合同法规范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反映了法律的价值判断标准。基于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就会不同。对此,法学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一、归责原则的概述(一)归责原则的概念 “归责”,是指“负担行为之结果,对受害人而言,即填补其所受之所害”。1归责原则是确定行为人的民事责任的根据和准则,是贯穿于整个民事责任制度并对规范起着统帅作用的立法指导方针。民事责任的认定必须依循一定的归责原则。有学者指出:“责任。是归责的结果,但归责并不意味着必然导致责任的产生。责任的成立与否,取决于行为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是否符合责任构成要件,而归责只是为责任是否成立寻求根据,而并不以责任的成立为最终目的。”2归责原则应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它是确定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根据、事由、标准。但是,能够成为归责事由、根据的因素是众多的,其中带有评价性的根本事由才是归责原则。(2)、归责原则是归责的根本准则,它具有高度概括性和一定的普遍性。(二)归责原则的地位归责原则是民事责任理论的核心。研究民事责任,首先必须研究归责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全面研究。司法实务归责者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案件,首先也必须准确掌握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不然,就无法正确运用法律。因此,归责原则不但具有理论研究上的重要意义,在司法实务上,也是处理民事纠纷的基本准则,尤其是在民事立法不甚完备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功能,更为重要。(三)归责原则的分类和主要区别1、分类归责原则主要分为三种:过错归责原则(主观归责原则)、无过错归责原则(客观归责原则)和公平责任归责原则。2、主要区别三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适用范围不同。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一般侵权行为和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仅适用于特殊侵权民事责任,但不可抗力、受害人过错或第三人的过错所致损害除外;公平责任原则适用于当事人双方都无过错的损害。(2)构成责任的要件不同。过错责任原则一般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以主观过错为必要条件;无过错责任原则不以行为人过错为构成责任的条件;公平责任原则致害人于受害人都无过错,但受害人之损失得不到弥补又显失公平。(3)要求举证的责任人不同。过错责任原则是受害人负举证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是致害人负举证之责;公平责任原则是双方当事人举证。二、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概述违约责任,又称为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所应承担的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民事责任。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当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时,应依何种根据来使其承担责任。这种根据体现了法律的价值判断标准。根据各国的立法,在合同责任的归责原则方面,主要采纳了过错责任原则或严格责任原则。 (一)归责原则对违约责任的作用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对违约责任的承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归责原则直接决定着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意味着过错乃是构成违约责任的一般要件;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则表明其责任的构成不以过错为要件,违约方是否存在过错并不影响其对违约责任的承担。2、归责原则决定了举证责任由谁承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非违约方仅就违约方不履行义务或履行义务的不符合约定的事实负举证责任。并且同时采纳过错推定的方式,要求违约方承担反证自己主观上没有过错的举证责任;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则一般不要求违约方负上述之举证责任,也即一般不考虑其违约方的主观过错。3、归责原则决定了免责事由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不可抗力是主要的免责事由,但债务人因遭受意外事件且不存在个人过错时也可以免责;适用严格责任原则,法定的免责事由主要是不可抗力。4、归责原则对违约责任的大小有一定影响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要以过错为违约责任的一般要件,因此对于违约后损失的承担上也必然要参照双方当事人过错的大小;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则一般不考虑双方的过错程度。(二)我国关于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争议在我国,对于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法学界历来存在较大争议。有些学者认为,我国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应为严格责任原则,即违约方即使无过错,但只要有违约行为,便应承担违约责任,将过错排除在违约责任构成的要件之外。这种观点认为,“无过错则无违约”是对我国原经济合同法的误解,这将必然在司法实践中造成违约者不受法律追究的现象。而民法通则第111和第106条对违约责任的规定,未强调违约方因过错违约,才承担民事责任。同时,民法通则第106条所指的过错责任,仅仅是指过错侵权责任,而非违约责任。第106条是这样规定的:“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这个条文中,三句话分别作为三个款项。而第2款的过错,实指侵权责任中的过错。有些学者认为,我国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这种主张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已经废止的我国经济合同法第29条以及涉外经济合同法第19条的规定。经济合同法第29条规定:“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过错,造成经济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如属双方的过错,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别承担各自应负的违约责任。”由此,违反经济合同,只有在违约方主观上存在过错时,才能责令其承担民事责任,“无过错则无责任”。还有些学者认为,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应为二元化的归责原则:严格责任原则与过错责任原则并存;严格责任原则为主,过错责任原则为辅。这种主张主要是依据归责目的和法律价值目标,国际归责演变趋势,确定责任的有效公平合理性,过错责任原则在合同法中的体现等方面得出。(三)我国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适用情况现在,我国新的合同法正式颁布了。在这部合同法中,已经明显的体现出了我国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严格责任原则。我国合同法第107条明确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合同法第121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盒第三方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由此可见,只要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就应承担违约责任。即使这种违约行为是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也不能免除违约方应向对方承担的违约责任。实行严格责任原则,并非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债务就必然承担违约责任。我们还应结合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综合考查。若违约方具备免责事由,则仍可部分或者全部免除其责任。同时作为违约方还享有抗辩权,若具有合法的抗辩事由,证明违约行为与违约后果之间无因果关系,则仍可不承担责任。如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违约即可作为抗辩事由。三、严格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又称无过错原则,是指违约发生以后,确定违约当事人的责任,应主要考虑违约的结果是否因为违约方的行为造成,而不考虑违约方的故意和过失。也就是说,违约方不履行合同义务,不管其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均应承担违约责任。(一)英美法系中国家多采用严格责任原则英美法系国家以严格责任作为违约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违约责任不以违约方有过错为构成要件,只要违约,就应承担责任,除非有约定或法定的免责事由。在英国的判例中,法官往往主张,因违约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的请求毋需考虑过错。被告未能履行其注意义务是无关紧要的,被告也不能以其尽到注意义务作为抗辩理由。在英国法上,许多合同义务是严格的,确定当事人是否绝对地受有拘束去做约定的事情或者他们只是受有拘束尽可能地保障合同的履行;换言之,问题在于合同当事人是否对非因自己的过错发生的违约负责。在英国合同法上,这被认为是一个合同解释问题,即解释当事人合同义务的范围。在一般意义上,此一问题的答案是,合同债务是绝对的(absolute),而过错的欠缺不成其为抗辩。3“因违约引起的损害赔偿责任的请求不考虑过错,一般来说,被靠未能履行其注意义务是无关紧要的,被告亦不能以其尽到注意义务作为其抗辩理由。”4在美国法上,强调违约损害赔偿不具有惩罚性,合同法在总体的设计上是严格责任法(a law of strict liability),相应的救济体系的运作是不过问过错的。5美国合同法重述(第2版)第260(2)条规定:“如果合同的履行义务已经到期,任何不履行都构成违约。” 其采取严格责任原则昭然若揭。(二)严格责任原则的优点严格责任的优点,也是确立以严格责任为主的原则的理由:1、方便裁判,有利于经济诉讼在严格责任原则下,原告只需向法庭证明被告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事实,而不用证明被告在主观上是否有过错;被告的免责的可能在于证明有免责事由。由于不履行和免责事由均属于客观存在的事实,其存在与否证明起来相对比较容易。而过错属于主观的心理状态,其存在与否证明起来相对比较困难,所以采用严格过错责任有利于方便诉讼。2、有利于增强当事人遵守合同的意识在严格责任原则下,如果没有免责事由,违约行为直接导致违约责任的承担,因此,严格责任原则可以避免在过错责任原则下违约方总是寻求无过错的理由以期 逃脱责任的理象,有利于当事人认真严肃地对待合同。3、严格责任原则更符合违约责任的本质当事人双方通过充分协商建立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数。违约责任是由合同义务转化而来,本质上出于当事人的预定而非法律的强加。在一方不履行时追究其违约责任,不过是执行当事人的意原和约定而已,这已使违约责任具有充分的合理性的说服力,因此无须再要求使违约责任具有合理性和说服力的其它理由。(三)我国合同法确立严格责任归责原则的合理性我国合同法将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确定为严格责任是合理的,原因如下:1、对已有法律规定的继承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是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111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并要求赔偿损失。”在这两条对违约责任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我国实际上已采取了严格责任原则。新合同法把归责原则确定为严格责任,是对已有法律原则的继承。2、适合合同法发展趋势的需要对合同法的制定极具参考价值的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及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均规定了严格责任原则,新近制定的欧洲合同法原则亦肯定了该原则,这“应该被认为是两大法系的权威学者在经过充分的斟酌权衡之后所达成的共识,反映了合同法发展的共同趋势”。6四、过错责任原则所谓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义务,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应当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的要件和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这里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过错责任原则要求以过错作为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的一般构件,即确定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即要有违约行为,也要有违约方主观上的过错,两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过错责任原则要求以违约方主观过错的程度来确定违约方违约责任的范围。(一)大陆法系中国家多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大陆法系各国,秉承罗马法的传统,均以过错责任作为违约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法国民法典第1147条规定:“凡债务人不能证明其不履行债务系由于有不能归究于其本人的外来原因时,即使在其本人方面并无任何恶意,如有必要,均因其债务不履行,或者迟延履行而受判支付损害赔偿。”学者指出,这个条文在规定违约责任的条件时,并未提到当事人的“过错”。对此,可以理解为该条文所规定的当事人“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中,已当然地包含了当事人的过错。8因为债务人尽管不能期待每一个合同都能够得到完好的履行,在某些情形下甚至不能期待合同能够得到履行,但有权期待债务人将竭力做到使之能履行。如果因债务人的过错致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适当履行,则债务人应当对其过错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法国现代合同理论对合同责任进行了限制,即对债务人责任的追究,须根据其过错的严重程度。为此,过错被分为欺诈性过错、不可原谅的过错、重过错以及一般过错。9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第276条规定:“(1)除另有其他规定外,债务人应对其故意或者过失负责。在交易中未尽必要注意的,为过失行为。于此适用第827条,第828条的规定。(2)债务人因故意行为而应负责任,不得事先免除。”德国学者认为,债务人承担责任的条件是,违反履行义务必须是由债务人的行为造成的,而其行为必须具有过失性。102002年1月1日施行的德国债法现代化法对第276条未作大修订。仍坚持过错责任原则,具体规定是:“1、债务人对故意和过失承担责任,但既未规定更为严厉的或较为轻缓的责任,也无法从债务关系的其他内容中,特别是从承担担保或购置风险的事实中,推知应加重或减轻债务人的责任。为限。准用第827条和第828条的规定。2、过失是指没有尽到交易中应当尽到的注意。3、不得事先免除债务人因故意而产生的责任。” 1992年生效的新的荷兰民法典沿用了德国法的过错责任主义,只不过其免责体系是在过错责任中加入了危险责任。(二)对我国合同法分则中关于过错问题的剖析在我国合同法分则中,多处使用“故意”、“重大过失”、“过失”、“过错”等概念,并规定因这些主观因素,当事人一方承担或者不承担民事责任。而这些概念均属于民法中的过错范畴,这与违约责任的严格责任原则是否相冲突呢?纵观合同法分则,关于过错问题的条款可以分为两大类:1、因一方过错造成对方损害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具体可分为:(1)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损害的,违约方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2)因过错造成对方损害的。违约方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针对这类情况,要求违约方有过错才承担民事责任,并不是对我国合同法所确认的严格责任原则的否定,而应看做是法律对于特殊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其民事责任的特殊规定,是严格责任原则的一种例外和补充。112、因对方过错造成的损失,违约方可以不承担责任针对这类情况,并非是依据违约方无过错才允许其不承担责任的,即不能将违约方有无过错作为违约方是否承担违约责任的构成条件。而是在这种情况下,法律赋予违约方以抗辩权。违约方可以证明该违约后果系对方过错行为所致,与自己的违约行为无关,即违约方的违约行为与违约后果之间无因果关系,因而不应承担违约责任。(三)我国合同法以过错责任原则为辅的重要意义1、体现了违约责任的道德属性强调违约责任过错原则的补偿功能的同时,重视违约责任的惩罚和教育功能。通过对过错违约行为的否定,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发挥了合同法惩罚和教育当事人的作用,有助于淳化道德风尚,保证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活动中的贯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适应鼓励正当交易和竞争的需要将过错责任原则作为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当事人一方面必须对自己的过错违约行为负责,另一方面只要尽到合理的注意,就可以依法不承担违约责任。这位市场主体从事正当的交易和竞争提供了明确的范围,不仅能够避免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1000-4-34:2005/AMD2:2025 EN Amendment 2 -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Part 4-34: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Voltage dips,short interruptions and vo
- 防暑降温工作方案(供参考)
- 秘密花园阅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岩土面试题目答案及答案
- 2025年复数题型试卷分析及答案
- 结核防治培训试题及答案
- 移动公司营销试题及答案
- 中药熏蒸烫伤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家具搬家建模试题及答案
- DB1309T 332-2025 黄骅旱碱麦小麦粉
- 送手术患者流程
- 2025年诗词大赛考试指导题库300题(含答案)
- 曹冠玉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唱探析
- 《金属冶炼安全培训》课件
- 《言语语言障碍概论》课件
- 医院病人信息管理制度
- 残疾人航空运输培训
- DB22T 1718-2012 木材生产劳动定额
-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和文言文默写
- 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合同
- 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江西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