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选聘调研实践报告.doc_第1页
“大学生村官”选聘调研实践报告.doc_第2页
“大学生村官”选聘调研实践报告.doc_第3页
“大学生村官”选聘调研实践报告.doc_第4页
“大学生村官”选聘调研实践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村官”选聘调研实践报告 1、选聘“大学生村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动机不纯、素质不高、作风不实、形象不佳等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即失业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大学生考任村官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了优惠政策为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大学生报考村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甚至出现了大学生退学争选村官博士后争聘村官的现象但跟一些报考村官的大学毕业生谈心他们最直接的动机就是考任村官有相对诱人的工资待遇相对安稳的工作岗位有的大学生刚被考录为村官就急着托关系找门子要求直接进入条件较好的乡镇机关工作根本不想去农村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接受艰苦条件的磨练经受农村工作得历练显然心里准备不足考任村官无非就是先找一份相对安稳的工作获取一个考任公务员加分的难得机会将其作为将来跳出农村的有效踏板合同期满后再通过考取公务员重新回到城里工作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即使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大学生由于一直忙于学业对农村的事情也知之不多了解甚少光有书本理论没有实践经验心高能低眼高手低用理论指导实践不会用不管用又不愿付苦、不肯屈身向广大群众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向基层实践学习致使工作无起色与大学生能力素质不相符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需要老同志领着适应一下农村工作环境调整一下角色定位也在情理之中有的甚至入村一年多没有撰写过一篇有价值、有见地的调研报告大学生村官的应有价值没有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出来有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不高却摆谱派头十足没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就把尾巴翘到天上不知天高地厚;有的大学生村官对村情不十分了解就乱发议论品头论足甚至拉帮结派人为制造矛盾影响班子团结;有的不去在提高“知民度”上下真功夫、苦功夫、实功夫而是挖空心思攀龙附凤、攀权结势提高“知名度”千方百计为自己登高升迁搭梯子、找路子群众戏说现在大学生村官不是来“炼金”而是来“镀金”的与咱群众心离得远指望不上高攀不起 2、“大学生村官”岗位作用发挥难;具体体现在: (1)大学生村官自身的因素感到专业不对口、所学东西用不上、村里矛盾很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的分别占3.73%、6%、5.22%、3.73%、3.73%、1.5%、0.7%、2.23%,合计占26.84%,超过了关注收入的21.6%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农村人际关系、利益纠葛纷繁复杂,农村工作琐碎、敏感、环环相扣,作为新来者,大学生“村官”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一下子接纳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刚上岗时理想化、贪大,就想上来就做件大事,而且一定要做好,这种个性和大学生的理想化和年轻人容易冲动等因素是分不开的开始一来真是想做出一番大事业,但是刚来情况还不熟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应该更务实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步步夯实(2)人为的因素部分村干部心胸狭隘,自己的担心,大学生村官有学识、有见解,他们的到来,为农村带来了新气象、新观念,农业技术和发展思路是大学生“村官”的优势领域,大学生“村官”的务实高效、求新求变给农村工作注入了活力,这些也使村干部感到工作能力等各方面的差距很大,所谓的优势就是农村工作经验和人脉关系或者说是那份霸气,自己会被淘汰,因此压制大学生村官的发展,不支持、不给他们机会(3)现有体制的因素目前中央、市、区县、乡镇各级领导都很重视此项工作,大多数区县此项工作虽有章可循,但管理僵化一是不能把拔尖大学生选*二是配备的管理干部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三是大学生“村官”待遇大锅饭四要还没有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导向机制,不能给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定心丸,使他们在犹豫徘徊中,不能集中精力开展工作 成因 大学生村官呈现“三冷”、“三热”现象上级热、下级冷;媒体热;家长冷;村民热村干部冷不少大学生村官成了“困置设备” 农村经过这么多年人力资源的单向输出而不输入农村人力贫困已是事实但这并不说明派下去的大学生村官就一定能真正派上用场叫大学生村官但实际上又不是官处于一种十分尴尬位置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呈现“三冷”“三热”现象:上级热、下级冷;媒体热;家长冷;村民热干部冷的局面 第一个热冷现象是:中央政府很热要选派十万大学生村官下基层各级县以上政府也层层加码好不热闹但你去问一问乡镇领导不少人会大倒苦水说你编制要五年只减不增目前还要把已有大批的乡镇干部大大缩减让他们如何开展工作他们心里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其实是冷冷的挺为难的 第二个热冷现象是村民热村干部冷村民热是村民认为比起原有的村干部大学生可能更有热情也更愿意为村民做实事村民与村干部本来就是一对怨家不少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抱有新鲜的感觉但村干部的压力就大了可能会觉得这些大学生村官迟早会抢了他们的位置所以不少当地村干部表面也可能赞成但内部却很是惧怕 第三个冷热现象是媒体热家长冷媒体对大学生村官一般都是重墨浓抹因为大学生村官是新生事物所以要多多宣传不少媒介也大炒热炒明星村官却对这个群体的大部分无所作为不愿或者不敢披露而与此对照的是家长冷得出奇许多家长尤其是农村的家长是特别不愿意孩子当村官的好不容易鱼跃龙门通过考大学跳出了农村这个“穷炕”现在学了几年又跑回农村来了搞得许多家长在众乡友面前抬不起头有无法交待的味道而城里的家长更不愿让孩子到农村当村官了因为农村那么穷那么苦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苗苗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苦现在大学毕业了却要到农村吃苦去城里的家长们那能放心 大学生村官岗位职责模糊与大学生知识结构欠缺是两大成因 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设置不清楚非官非民角度很模糊“大学生村官”既不是村民又不是村官对村级管理没有监督权也没有组织管理权工作岗位不明确基层没有指派具体任务大学生村官一般选聘结束后也没有多少实际的培训与指导不少大学生村官被扔进“茫茫人海”让他们自己去“玩”面对农村复杂的工作不少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感到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应对 不少大学生知识结构欠缺也不知道如何做农村工作大学生在校学到的各种知识与农村实际相脱节也是造成他们无用武之地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后当“村官”的越来越多但是对大学生“村官”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却没有进入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过程 解决对策 1.思想上的“扎根”问题 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近年来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数据显示XX年毕业的495万大学生中有144万当年没有找到工作另一方面为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各地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解决户口、考公务员优先录取、考研加分等等XX年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57%的毕业生认为担任“村官”是自己在就业压力下的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占到24%最近的一份全国调查结果显示对于3年届满后的工作趋向39%的大学生“村官”想考公务员5%想考研可以看出到农村担任“村官”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选择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引导大家在思想上扎下根来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2.工作上的“深入”问题 大学生“村官”进入农村社会与村民密切联系是他们发挥优势、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调查发现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问题:感到专业不对口、所学东西用不上、村里矛盾很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的分别占3.73%、6%、5.22%、3.73%、3.73、1.5%、0.7%、2.23%合计占26.84%超过了关注收入的21.6%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农村人际关系、利益纠葛纷繁复杂农村工作琐碎、敏感、环环相扣作为新来者大学生“村官”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一下子接纳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因此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尽快了解农村融入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3.能力上的“提高”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是关键但大学生“村官”知识的结构性欠缺阻碍着他们优势的发挥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人际沟通能力较弱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业绩三是组织管理经验缺乏从目前大学生“村官”构成来看大部分刚刚离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