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孟浩然名片,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人称孟襄阳,一生怀才不遇,布衣终身,孟浩然集,过故人庄、宿建德江、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质朴明快,清新自然,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地位: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第二掌门人,与第一掌门人王维并称“王孟”。以其籍贯襄阳,故世称“孟襄阳”;以其一生未仕,隐居鹿门山,故世又称“孟山人”。生平:少有大志,然仕途潦倒困顿,以隐士终身。人格: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刚直不阿,卓然独立;独善其身,清白高尚。,诗风:体裁:擅长五绝和五律。题材:山水田园之美,隐居之乐,羁旅之愁。语言:清淡质朴,含蓄隽永。意境:清远幽美,自然平淡,超凡脱俗。,隐居的目的兼山水田园诗的主题,热爱自然,喜爱山水田园美景;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追求自由闲适生活憎恶黑暗现实,不愿同流合污,保持高洁人格仕途失意,用山水田园美景慰藉心灵,山水田园诗的祖宗:陶渊明东晋山水田园诗的继承者:谢灵运南朝宋盛唐山水田园诗主力阵容:王维、孟浩然、裴迪、储光羲、常建等。,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用典。,释题,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孟浩然,背景,鹿门,即鹿门山,在湖北襄阳,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眷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40岁赴长安求仕不遂,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寻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这首诗是孟浩然决心隐居绝意仕宦时写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夜归鹿门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黄昏时候,山寺里悠然传出报时的钟声。渔梁渡口,渡船边喧嚷着抢渡回家的人。,此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见闻,听到山寺报时的钟声,望见渡口争渡的人们,在山寺僻静与渡口喧闹的对比中,使人联想起诗人潇洒超脱的情怀。,沉缓的钟声嘈杂的人声,佛门清静尘世纷繁,对比,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沿著水边的沙岸,人们走向江畔的乡村。我也乘坐着船儿,却是回到我隐居的鹿门。,此二句,写世人回村,诗人却离家归鹿门,在两种归途中,表露诗人的隐逸自得之志趣。,同是乘舟,两个方向归宿不同,心境不同,江边场景,侧重写世俗。,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朦胧月光下,鹿门山的树木都烟云缭绕。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到庞公的隐居旧地。,此二句,写上鹿门山的山路上,月光照耀着树林,朦朦胧胧,美妙无比,诗人陶醉在这景色中,不禁与大自然化为一体,不知不觉到了目的地,原来这就是庞德公的隐居处,这两句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岩石上的门和松林间的小路,幽长寂寥。只有庞德公和我这样的隐士,独来独去。,“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隐居鹿门,心慕先辈。,山中场景,侧重写隐居。,此二句,写隐居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世隔绝,与山林作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合作、探究,诗歌描写了哪些景(意象)?山寺黄昏的钟、渡头争渡、月照烟树、岩扉松径。,诗歌描写了哪些事?村民归家、我去鹿门、幽人独行。,思考: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请找出两个场景中的意象。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两个场景。,钟声渡头,月亮烟树岩扉松径,下面请同学们置身诗境把这首诗读一读,黄昏江景图,月夜山景图,景物的特点,钟声渡头,山寺的超然僻静世俗的杂乱喧嚣,黄昏江景图,画面一,悠然,人声嘈杂,诗人形象,闲望冷观,诗人形象,闲望沉思,神情,世俗的喧嚣世人回家,钟声的悠然我归鹿门,两种归途两种选择对比表现出诗人,潇洒超脱,归心似箭,情感,?,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怡然自得的心情,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缘景明情,现景呈现诗中所绘之景,析景分析特点,摹形描摹形象,溯情推求感情,画面二,烟树树影朦胧夜月皎洁清冷岩扉幽深僻静松径清幽寂寥,静景寂静,月夜山景图,诗人形象,神情,情感,对隐逸生活的喜爱,欣喜沉醉迷恋,下面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诗中所写“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在写什么?,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隐逸的道路。,这首诗写“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作者以清淡干净的笔墨,抒写了归隐的情怀志趣,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士形象,构成了一种独到的意境。,小结,请同学们选取一个意象来讨论,说说这个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山寺黄昏的钟。清净、钟声绵长,山寺更是精神的向往、黄昏时节更是引人思绪。月开烟树明朗冷清岩扉松径(幽静冷清孤寂)清幽冷寂渡头争渡(热闹嘈杂,充满生活气息)喧哗嘈杂,把握诗歌的意境,诗中首先描绘了江边傍晚山寺不时传来悠然的钟声,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的动态景象。诗人在船头凝望沉思一叶扁舟飘然归向鹿门。接着又描绘了一幅朦胧的山树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美妙。而岩穴的山门和松间的小路也显得格外寂寥的静态景象,诗人陶醉了。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营造出的意境。,屏弃世俗生活而安于孤独隐逸,幽美恬淡,拓展、迁移,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王维(701761),字摩诘,人称“诗佛”,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也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望中景色和车马动态,都反映出诗人归山出发时安详闲适的心境。,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之情。“流水”喻“一去不返”之意,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含“鸟倦飞而知还”意,流露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的图画黄昏野外的秋景图。,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对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加以渲染,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悲苦。,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且含有闭门谢客之意。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感情又趋向冲淡平和。,末联写山之高,点明归隐之高洁和与世隔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饭煲使用规定
- 心理调适方案
- 2025重庆市万州区大周镇人民政府招聘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社会招聘120人考试含答案
- 农业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
- 2025浙江宁波江北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编外工作人员录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煤矛石矿山地质环境公示规定
- 时尚配饰搭配技巧分享手册
- 心理辅导与情绪调节探索
- 2025锡林浩特招聘5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笔试含答案
- 2025年江西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年征地拆迁考试题及答案
- 巡游出租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芜湖市繁昌区卫健系统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6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广告字安装制作合同协议
- 2025年秋季学期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三篇)
- 2025至2030中国方竹笋市场经营方向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 2025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三篇)
- 2025年高考政治(安徽卷)真题评析
- QGDW11447-202410kV-500kV输变电设备交接试验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