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讲话稿_第1页
乡贤讲话稿_第2页
乡贤讲话稿_第3页
乡贤讲话稿_第4页
乡贤讲话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乡贤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父老、学生小朋友们: 大家好,我代表几位在外谋生宗亲,言发几句,首先向亲临指导的长布镇党委李永浩书记,镇长及各位政府领导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几位在外谋生的宗亲,受蒲江陇西乡贤会的邀请,带着十分高兴的心情回来,荣幸参加今天的奖学大会,并给了我们那么高的荣誉,深感受之有愧。谨此,我们非常感谢乡贤会的全体父老和在职理事们,您们辛苦了!今后我们同样一如既往,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和大家一道共同为我们的蒲江陇西乡贤会事业、发 展、尽自己的一份责任,让乡贤会的奖学精神,发扬光大! 蒲江陇西乡贤会风雨度过了十八个春秋,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奖学之时,此时,回忆起当年,在退休老干部李炳华、李建培;还有健在的李学思、李岳林等几位老前辈召集下,发动全体会员集资和各位乡贤的捐款,创建了本会,来激励蒲江李氏小家族的后辈学子,发奋读书,学好知识,多出人才报效祖国,服务社会,贡献人类,为宗旨的奖学之路!能走到今天了不起,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充分证明了我们当时走的路是对的!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小家族的团结精神。历届理事们无私、无怨、无悔、尽忠 尽责的付出,和2 / 7 各位乡贤志士的慷慨解囊,终于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与肯定,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但是,我们大家,特别是历届的受奖学生,要充分认识我们蒲江乡贤会的性质,她是一个民间小团体组织,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也没有造血补给机制,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的,要巩固,持久发展、壮大,是一条任重道远之路!为此,大家要群策群力,共同支撑,殷切希望后辈受奖学子们,走向社会有所建树之时,千万千万莫忘蒲江老家,还有一个陇西乡贤会,十分需要你们的资助和延续传承,我们要以李远标、李育浪、李新科、李国亮等受奖同学“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为楷模;以李远谋、李学思、李家万、李育谦、李素芳、李伯雄、李国源等等众多乡贤慷慨解囊、积极资援为标杆。大家齐心合力,携手并进,让我们的蒲江陇西乡贤会的奖学精神,光环持辉,这面旗帜永远飘扬!谢谢大家! 在宁都中学建校 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词 乡贤代表 严新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校友,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秋风送爽,高朋满座。今天宁都中学迎来了建校 100周年的隆重庆典。作为土生土长、喝梅江水长大的宁都人,我虽然没有机 会进入宁都中学学习而遗憾终生;但有机会在3 / 7 如此庄严神圣的时刻代表宁都父老乡亲发言,倍感荣幸。在这里,我想表达四重心愿: 首先,我要祝贺宁都中学。请允许我代表宁都 80 万父老乡亲热烈祝贺宁都中学百年华诞,向宁都中学全校师生员工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向出席校庆庆典大会的领导、嘉宾、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所有关心、支持宁都教育事业进步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宁都中学。宁都中学建校百年来,始终秉承“公勇诚爱”的校训,凝练了独特的育人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 誉,成为一所英才辈出、享有盛誉的全省优秀重点中学。据了解,学校共培养了 4 万多名初、高中毕业生,恢复高考后,为各级高校输送了 2 万多名新生。曾在 1992 年至 2001 年创造过连续十年升入各级高校人数位居全市重点中学第一的辉煌成绩。宁都中学一度成为家乡一张闪亮的名片。在这里,我由衷地感谢宁都中学为家乡赢得了荣誉,感谢宁都中学用知识改变了家乡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命运,感谢宁都中学用知识改变了家乡的落后面貌,感谢宁都中学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再次,我要祝福宁都中学。我希望全社会都 来关心支持宁都中学的发展与进步;希望宁都中学健康快速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群众,回报社会。宁中不仅是宁中校4 / 7 友的宁中,也是宁都人民的宁中,办好宁都中学是大家的事情,社会各界要同心协力,献计出力。从现在开始,我们所有宁都人都应该尽情焕发心中热情,充分展示自身的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尽心关注宁中发展,尽责推动宁中发展, 尽力资助宁中发展,力争早日把宁都中学建设成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管理上乘、质量一流的优质示范高中,造福桑梓,泽被后世。 最后,我也期盼宁都中学。我希望宁都中学以百年校庆为起点,以服务家乡发展为目标,以创建全省名校为抓手,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质,努力把学校创建成社会各界公认的省级示范性高中,为地方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 我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届校友、各位老师和同学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我衷心希望:宁都中学的未来,人才辈出,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 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家喻户晓的千古名句正是我们青峰中学 的老校长 杜光文最真实的写照。加减乘除,算不尽您对青峰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诗词歌赋,颂不完青峰人民对您无限的崇敬。虽然时隔多年,当年意气风发的老校长已经成为一位退休多年, 76 岁的慈祥5 / 7 的老人。但青峰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老校长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仍然评选他为乡贤。在 5000 多位居民中,官不是最大的,但在百姓的心目中,威望却是最高的。 时光穿越到 1959 年,毕业于江津师范专科学校的杜光文分配到吉安小学工作,学校领导就安排他任毕业班数学老师。区里组织统考,杜光文教班级考取了全区第一名,给他 的教育生涯来了个开门红。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且更加刻苦的钻研教学。时光飞逝, 1980 年他调到青峰初中担任教导主任,同是还任数学教学工作。他所教的 81 级、82 级所在班级在县统考时数学成绩均名列全县第一名。 1982 年他任青峰中学校长,任校长其间,他并没有放弃繁重的教学工作,在师生眼里,它既是一位和蔼可亲,管理有方的好校长,又是一位尽职尽责的优秀教师。有一次去上课时,由于路滑,他左手摔成了骨折。他硬是没住一天院,吊着绷带来给孩子们上课。学生老师都劝他回家休息几天,他都拒绝了。他说,马上就要期 末考试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出岔子,影响学生的复习! 在杜校长的领导下,青峰中学教学质量如芝麻开花 节节高。在上世纪 80 年代,永川县办学体制分为县、区、乡三级,县里有重点中学,区里没单设中学,乡里则只有初中。当时。初中毕业生以考上中专或中师为梦想,即使是单设中学,一个班能考上一两个就很不错了,还包括复读6 / 7 生。但是,青峰初中每年却能考上几十个,远远超过了单设中学。作为一个乡初中,不能说是一个奇迹,连续几年都这样,永川区城区和周围区乡的学生纷纷慕名前来就读,园自己的人生之梦。就是他 杜校长,创造 了青峰初中的鼎盛时期。由于他的教学业绩突出,青峰初中连续 7 年被评为先进集体,杜校长连续 7 年被评为先进个人。他担任了四届青峰镇人大代表,一届永川区代表,两届重庆市人大代表。他说:“我只是做了一个还算尽职的老师师,勇敢地扛起了自己的责任。每个人都应当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展现。”他正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虽然杜校长已经退休二线多年,但他拒绝搬进生活设施齐全的城里的小区,仍然居住在青峰中学的教师宿舍里。看着孩子们开心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在操场上和老师及现在 的校领导交流,谈心,对他来说是最幸福的事情。在杜校长的带领和感召下,现在的青峰中学仍然雄风不减当年。不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明显,还有史以来诞生了第一个永川区的中考状元!这在乡镇中学是从来没有的。 杜校长,你是我的恩师,更是全镇人民心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