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浅谈科技教育的实施_第1页
总结:浅谈科技教育的实施_第2页
总结:浅谈科技教育的实施_第3页
总结:浅谈科技教育的实施_第4页
总结:浅谈科技教育的实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总结:浅谈科技教育的实施 总结:浅谈科技教育的实施 内容摘要:科技教育是启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经验的过程,使幼儿获得有利于终身发展的乐学、会学这种长远教育价值,在充分挖掘幼儿潜能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形成自主、自信、独立、创造的精神。 蒙台梭利曾经强调,要在充分挖掘儿童潜能的基础上,帮助儿童形成自主、自信、独立、创造的精神,经过一年的实践,我本人认为,这种精神在科技教育中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新纲要中第二部分内容与要求中提出 “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 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的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 科学教育不同于以往的常识教育,而是成为启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经验的过程,使幼儿获得有利于终身发展的乐学、会学这种长远教育价值。那么,怎样开展这项教育活动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中点点滴滴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2 / 7 一、根据探究内容的不同,创设不同的环境 环境分为自然和人为创设的环境,我们生活的周围,从地上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到天空的太阳月亮 、风雨雷电等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都是幼儿感兴趣的,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现象,并积极思考,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例如:雨后组织幼儿去捉蜗牛,观察蜗牛活动的地方及爬行方式:再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颜色、身体有几部分,有没有眼睛?嘴是怎样的?头上有什么?触角有什么用?用手触摸蜗牛的壳和身体,让幼儿直接感知壳很硬,身体很软。并讨论:蜗牛为什么爬得很慢?最后,比较蜗牛喜欢哪一种环境,分别将蜗牛装在四种不同的瓶子里,即装有水的瓶子,铺有干沙的瓶子,铺有湿沙的瓶子、空瓶子,带回活动室,继续观察。孩子学起来无拘无束 ,自然而有趣,大自然是幼儿科学教育最好的课堂和材料,大自然生机勃勃,变化万千,对幼儿充满魅力,为幼儿科技教育提供了最充分、最直观、最生动的材料。 又如:硬币游戏。为了认识 5 分、 1 角、 1 元,在科技教育实验角投放各类硬币,幼儿随意地玩,于是有的让硬币站起来,有的让硬币转起来,有的让硬币走起来,方法多样,在玩中发现这些硬币是不一样的,从而认识硬币,让幼儿边玩边发现边认识边找,面值越大的硬币越容易站起来;转起来也有多种方法,用尺子引着硬币转,用硬币带着硬币转,用3 / 7 手带动硬币转,而且小面值硬币转得又快又久,走起来可用尺子推、嘴吹、拍着走等,让幼儿融入到这个人为创设的环境当中,创设科技教育实验角,为幼儿提供实验材料、实验工具、实验方式,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认识在 “ 小天地 ” 里大胆操作,大胆尝试,使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如:玩磁铁时,不急于将磁铁能吸铁这一特性直接告诉孩子,而是提供纸张、木头、石子、塑料、铁片、回形针、小鸡、小兔等材料,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最终了解什么东西能被磁铁吸起,什么东西不能被磁铁吸起。以至活动的延伸,怎样使小鸡会走,小兔会跳?孩子在愉快地探索中兴 致盎然,虽然还不懂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 不论自然环境还是为人为创设的环境,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在活动过程中,始终贯彻 “ 四前四后 ” 原则,即 “ 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活动在前,讨论在后;操作在前,结论在后 ” ,而后三个都是为第一个原则而展开的 记得在有趣的螺旋桨一课中,通过比较直升飞机与其他飞机的不同,引出主题螺旋桨,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范例螺旋桨,思考制作的材料,并说说是怎样做成的?幼儿根据操作材料,以及自己的想法进行制作螺旋桨,教师在适当时帮助4 / 7 能力差的幼儿, 处处体现 “ 尝试在前,指导在后 ” 指导思想,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让幼儿想办法使螺桨转动起来,幼儿边玩边想,有的让叶片在同一平面上,去试试能否转动;有的让叶片一个前一个后的方向去试;有让叶片同时朝前或同时朝后的方向去试,最后大家一起来讨论:螺旋桨什么时候转动最快?通过活动,幼儿获得了知识体验,即一边的叶片向前,一边的叶片向后时,螺旋桨转动得最快,从而使 “ 活动在前,讨论在后 ” 原则得到了体现。又如 “ 不同路面的汽车赛 ” 中,教师引导幼儿提问:汽车在怎样的路面上跑得更快?引起幼儿的兴趣,有的说下坡时跑得快,有的说在高速公路上跑得快,有的说在桥面上跑得快,为了找到答案,请幼儿用自带的小汽车试验,教师事先准备了不同质地的斜坡面,如地毯、木板、玻璃、橡胶等多种材料,幼儿在玩汽车比赛中就发现了汽车下滑的速度与斜坡面,以及斜坡面的质地有关,从而体验到速度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在积极地玩耍、主动地探索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设法思考问题,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在玩中学,玩中发展。 在会变色的萝卜中,先认识紫的萝 卜,观察其外部和内部特征,切开萝卜,发现里面是紫色的 “ 与众不同 ” ,然后动手试一试,将开水倒入装有紫心萝卜碎块的杯子中,萝卜水变成了紫色。紫色的萝卜水倒入装有白醋的杯子中,由紫5 / 7 红;倒入装有碱的杯子中,由紫 绿,两杯水合在一起,即红 +绿 紫色,如在 “ 怎样使笔和纸立起来 ” 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大小、轻重不同的积木、纸盒、沙等大量可供操作的材料,操作前,教师只提了一个问题:你是怎样做的?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选材进行实验,他们有的把笔靠着积木,有的把笔插进橡皮泥,有的将彩笔的大头朝下,笔就立起来了,相反则倒了。将 彩笔插进酸奶瓶里,容易倒,放进装有沙的瓶里则站稳了。使 “ 操作在前,结论在后 ” 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在前,教师有后,才能不断激发幼儿尝试、探索、发现,习得的兴趣;幼儿的自信、自主、自立,创造才得以发展,这样的学习才是有创造性的发展,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 三、提供丰富可供选择的活动材料 在科技活动中,幼儿只有通过观察,实际操作,才能获得相关的认知,所以我说活动材料犹如科技教育活动的左膀右臂,密不可分,紧密相关,如:为了引导幼儿探索 “ 摩擦起电 ” 现象,我提供了纸屑、塑料笔杆、竹筷、玻璃 棒、不锈钢勺子、布等材料,又如: “ 找空气 ” 活动中,除了提供纸片、塑料袋、吸管、瓦片、手绢、气球,还提供电吹风、扇子、气筒等工具,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探索充气的方法,使幼儿的创新思维更活跃。在科技实验区投入了棉花、6 / 7 弹簧、泡沫、木头等各种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认识弹性的功能和用途,同时还提供了装有醋、水、牛奶、药水、酱油等能发出较浓气味的小瓶,各种装有米、黄豆、沙、小石子、纸屑等发出不同的声音的小罐子,训练他们的嗅觉、听觉。提供制作放大镜的材料:薄膜、皮筋、纸杯、水,通过不同的方法制作 “ 放大镜 ” ,并与平面 镜、凸凹镜、三棱镜、万花筒进行比较,探索他们的奥秘。总之,材料的投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中自发学习,主动探索,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科技活动的延伸在区角活动中得以继续,满足幼儿的个别需要在区角活动中得以落实 在科技活动中,集体教育和个别教学活动是形式上的不同,。而实际上都是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表现、自由学习、自由探索的教学活动,但区角活动则更灵活、多样,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活动,即活动的延伸与幼儿的个别需要能得以更好的继续发展。 “ 神奇的变化 ” 这一集体活动中,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知道了红 +兰 紫,红 +黄 橙 ,黄 +兰 绿,红 +黄 +兰 黑,课后,少数幼儿还意犹未尽,想了解颜色的秘密,于是将所有操作材料留在区角活动中,留给幼儿一个解谜的环境和条件,使活动的延伸得以继续,也满足了还留有强烈探索欲望的孩子,给他们一扇开启奥秘之门的钥匙。 7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