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与妻书,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文言词汇。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在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做出抉择的情感历程。3.了解文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学习目标,新课导入,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同盟会骨干会,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但是起义失败,黄兴负伤逃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被捕杀,死难的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86人,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走近作者,林觉民(18871911)辛亥革命先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字意洞,号抖飞,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人。十四岁进福建高等学堂学习时,即深受民主思潮影响,倾向革命。1907年赴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1911年春,得知黄兴、赵声将发动广州起义,即归国返乡,组织几十名革命志士赴广州参加起义。起义时,领先袭击总督衙门,负伤被捕。在督衙受审时,他毫无惧色,且当众演说,声讨清廷反动罪行,宣传革命思想,后从容就义。与妻书是他在起义前三天在一块白方巾上写给妻子陈意映的的一封诀别信。,相关介绍,原书共两封,一封是给他父亲的,这里所选的一封是写给他夫人陈意映女士的,信里充满了牺牲一己,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的革命精神。他给父亲的信和与妻书是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的,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两封信(绝笔书)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两封信,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不久生下遗腹子仲新。两年后(1913)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林觉民一家,字词积累,如晤婉解双栖嗟夫虐民使之肖我依依旁汝,w,wn,q,ji,n,xio,bn,整体感知,结构梳理,按主线“吾衷”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忍悲为汝言吾衷”交代写信的原因和心情。(1自然段),(1)为什么要悲呢?“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2)为什么要诉“吾衷”?“恐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这两个为什么就引出了全文的主旨“忍悲为汝言吾衷”。那么“吾衷”到底是怎样的呢?就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从情理、事势、后事等几方面具体阐述“吾衷”。(24自然段),(1)从感情上来说:“吾至爱汝,使吾勇于就死也。”(2)从理义上来说:“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3)从事势上来说:“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今日事势观之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4)从后事上来说:“吾今死无余撼,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汝清静过日而已。”,情说得真切,理说得深刻,事势说得形象,后事说得感人。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对“吾衷”作了真实、深刻、详尽的阐述,感人肺腑,教人激奋,慰人勿悲,从而达到了作者写信的目的。,第三部分:加深言情,情深永相旁;深入说理,志高不幸生。,这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和加深。加深言情:“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恐日日为吾担忧”。,深入说理:“吾爱汝至”“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这样就全面地阐明了“情至生死永相旁,志高不幸生中国”的真情实理,使全文的言情说理达到了至善至深的地步,显示了作者的情操、理想之高尚,突出了作者文笔之精粹。,细节感知,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2.作者为什么勇于就死,又为什么“忍舍汝而死”?,“吾至爱汝!”爱妻之至情“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报国之至理,3.作者与妻子有着怎样的深情厚意?(文中回忆了哪几个生活场景?),(1)忆某夕关于夫妻先死、后死的争议;(2)忆两人双栖之所;(3)忆远行欲告又止的前情景。,林觉民故居,4.当时国事如何?,(1)“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2)“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3)“离散不相见”“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5.作者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妻子,希望与妻子“相守以死”,甚至希望妻子先自己而死,但为什么最终却决意离开妻别子、慷慨赴死?,作者写这封遗书的时候感情是非常矛盾而又激动万分的,“至爱”妻子又“忍舍汝而死”似乎充满矛盾。为了安慰妻子,为了使妻子对他的舍生赴义能够理解,在信中反反复复倾诉他对妻子真切的爱,说明正因为非常爱妻子,并由此推及爱天下的人,所以忍心舍生赴义的道理。,6.思考:贯穿全文的是哪个字?,情,对妻子的爱恋和怀念之情;死别的悲哀和伤痛之情;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献身革命的豪迈之情。,(儿女情长,英雄志坚),人物形象理解,忠诚革命的大英雄!挚爱妻子的好丈夫!,多情不必不丈夫,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文言字词,词类活用,(1)汝幸偶我,名词“偶”用作动词,“嫁”,(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老”为形作动,“尊敬”,后“老”作名词,“老人”,(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幼”为形作动,“爱怜”,后“幼”为名词,“孩童”,(4)称心快意,“快”,使动,使意快,(5)卒不忍独善其身,善,形容词作动词,保全,至,吾至爱汝,极,最,副词,吾爱汝至,到了极点,副词,竟,竟日不出门,全、终,形容词,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完毕,动词,一词多义,与,与妻书,给,动词,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与“无宁”组成表选择的固定结构,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跟,介词,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和,连词,用典:司马青衫、太上忘情望眼欲穿、骨化为石、破镜重圆引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了解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为了表达“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思想感情,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遗书中非常自然地综合运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艺术特色,(1)抒情是这封遗书的主要表达方式。通览全文,很多语句都是直接抒情的。从开头的“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到末了的“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这些话语,正是面临为革命英勇献身之时,从内心汹涌而出的强烈的感情浪涛。,(2)为了抒情,烈士很自然地记叙了一些往事。如第三段里对于夫妻生活的三个回忆,深深地抒发了对妻子的爱恋和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之情。,(3)烈士在记叙抒情的基础上发表议论。通览全信可知,一、五段基本上属于抒情,第三段基本上是记叙,二、四、六段则是在抒情、记叙的基础上说理。既抒革命之情,又说革命之理。正因为烈士对妻子的“情”是那样深挚,他忍心舍掉妻子英勇赴义的“理”就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人力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唐山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装饰材料设计师职业技能评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计算机硬件工程师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员岗位换新安全知识题库
- 机电设备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机电行业外贸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广播节目主持人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特殊教育师资格模拟题
- 2025年安全长助理笔试通关模拟题
- 2025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素质测试卷
- 机器人学导论 课件全套 王伟 第1-5章-绪论 -操作臂的控制方法
- 2025至2030年中国稀奶油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DB11T 695-2025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高考补习学生管理制度
- 检验科三基培训
- 占用林地补偿协议书
- 信息技术智能办公教程 课件 任务5-邮件合并
- 中建三局项目商务策划书(23P)
- 高一数学必修一必修二各章知识点总结
- 《拆装液压系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