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市县人口密度现状研究——基于2000-2010年广西地理信息绘图色度分析.pdf_第1页
广西市县人口密度现状研究——基于2000-2010年广西地理信息绘图色度分析.pdf_第2页
广西市县人口密度现状研究——基于2000-2010年广西地理信息绘图色度分析.pdf_第3页
广西市县人口密度现状研究——基于2000-2010年广西地理信息绘图色度分析.pdf_第4页
广西市县人口密度现状研究——基于2000-2010年广西地理信息绘图色度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广西广西市县市县人口人口密度密度现状研究现状研究 基于基于 20002000- -20102010 年广西地理信息绘图色度分析年广西地理信息绘图色度分析 韦冬艺韦冬艺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人力资源是一个地区及一个经济体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 充分了解广西近十年来 人口密度的变迁和流动人口的状况, 对今后广西的长远发展极为必要。 本文通过图文并茂的 方式,用颜色在广西各市辖区、县行政区划图像中精确地标注出当地的人口密度状况,从而 一目了然地观察出近十年来广西人口变迁和流动情况。 这种方式更加地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 表达生动,也更能体现出统计在反映经济社会情况的创造力和能动性。 关键词:关键词:人口密度;流动人口;地理绘图;色度分析 一、广西人口现状和流动情况 (一)人口密度的现状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 齐。桂东地区和桂南地区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是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 以及东盟大市场的重要枢纽, 经济较为发达, 吸引劳动力大量增加, 并且呈较强的增长态势, 有西江黄金水道之称。而桂西和桂北地区多为山区,由于自然环境及历史原因,社会生产力 落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后经不足,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人口聚集力偏低。广西人口 分布呈现东多北少,人口密度由东向西逐级递减。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经济条件较好的 地市区域中心人口增长幅度较大,并且人口和经济分布变动总体趋向集中。2010 年第六次 人口普查显示,广西总人口 5159 万人,常住人口 4610 万人,同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 4489 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 121 万人,增长了 2.70%,年平均增长率为 0.266%,低于全国 0.3 个百分点。广西行政面积 23.76 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 194 人/平方公里,比全国多出 54 人,而东部沿海经济大省人口密度要比广西高出 23 倍。 (二)流动人口的情况 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存在, 人口的地区流动可区分为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种, 人口流 动是只发生了空间变动而没有户口的相应变动 1 。 改革开放以来, 流动人口规模的迅速膨胀 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特别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人口的流动更是势不可挡,人口 的流向逐渐突破小城镇而大量涌入大城市, 流动人口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随着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广西正经历着史无前 例的、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与迁移。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广西流动人口的规模、速 度都大幅提高,并且以青壮年的农村人口为主,流入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大,外出人口已经大 2 大多于外来人口 2。广西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由 2000 年的 3.55%下降到 2010 年的 3.44%,是人口净流出的省区。 二、绘图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 2010 年广西人口数和户籍数来源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 和 广 西统计年鉴(2011 年) ,2000 年人口数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2000 年人口普查资料 , 2013 年人口数来源于 广西统计年鉴 (2014 年) 。 土地面积来源于 2003 年广西要情手册 , 行政区划轮廓现势性为 2002 年水平。因此本文对近年来行政区划发生变化的县区人口进行 了调整,以确保十年来地区人口的一致性。 (二)绘图原理 因为全区的密度图是在县、 市辖区水平下的划分, 呈现出来的图像并不能最为准确反映 出人口的密度分布。 我们可以将这些图跟居民分布矢量图进行对比, 只能说所做的人口密度 图在一定程度较为把握广西的人口分布状况。地理区划越细,再进行人口密度的测度,就能 更加准确地把握广西人口的分布状况。 如若再向矢量图中添加地理信息、 经济信息和其他因 素情况,就能分析出人口分布状况与当地诸多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本文所用的统计软件是 R。由于六大市辖区(各指标排名前六)与其他地区的人口密度 过于悬殊, 因此将这六大市辖区做特殊颜色处理。 这些地区一律用黑色填充, 表示数字较大。 其 他 地 区 的 人 口 密 度 用 颜 色 的 深 浅 反 映 出 来 。 由 于 色 度 的 表 示 为 )255025502550(,RGB,为了观察区别方便,本文将BLUE定为 255 不变值,这 样图像将以蓝色为背景色,而RED和GREEN依据人口密度数值的变化反向对应,蓝颜色 越深,表示的是人口密度越大。 公式: 行政区划面积 常住人口数 )人口密度(Density 户籍人口数常住人口数)人口流动(-Move 年人口密度年人口密度)十年密度差(2000-2010Cap 255255& 7 DensityDensity Density i Density i MinMax MinDensity GREENRED 255255& 7 MoveMove Move i Move i MinMax MinMove GREENRED 3 255255& 7 CapCap Cap i Cap i MinMax MinCap GREENRED 注:由于特殊化处理了六大市辖区,所以 7 Max代表排位第七的最大值。 (三)图例 图图 1 1 广西市县行政区划图广西市县行政区划图 2000-2010 年, 广西人口密度略有上涨。 2000 年人口密度为 1.89 百人/平方公里, 2010 年为 1.94 百人/平方公里, 2013 年人口密度达到 1.99 百人/平方公里。人口 密度上涨地市中南宁市、北海市和玉林市上涨绝对值量都超过了 0.2 百人/平方公里。 河池市、来宾市和崇左市的人口密度下降,超过 0.03 百人/平方公里,这也在一定程 度上说明经济发展越好的地区,人口聚集越高。广西全区十年人口密度差为 0.048 百 人/平方公里 。 2010 年广西人口流动情况除了柳州市和防城港市其余各市都是人口净流出。 全区 流动人口数为 556.51 万人,说明广西为外出务工农民工的来源省份。其中,玉林市 流动人口 122.50 万人,贵港市为 91.43 万人,钦州市为 71.14 万人。主要说明广西 创造的就业岗位普遍不足,收入水平较低,大多数的青壮人口更愿意出省打工。柳州 市作为广西的工业生产基地,能够提供较多的工作就业机会,从而吸引外来人口,流 动人口数为 20.43 万人。而防城港市在岗职工人数比率全区最高。 4 表表 1 1 主要年份广西各地市人口密度情况主要年份广西各地市人口密度情况 所属地市 2013 年 人口密度 (百人/平方 公里 ) 2010 年 人口密度 (百人/平方 公里 ) 2000 年 人口密度 (百人/平方 公里 ) 2010 年 人口流动 (万人) 十年密度差 (百人/平方 公里 ) 南宁市 3.10 3.01 2.81 -20.39 0.205 柳州市 2.07 2.02 1.94 20.43 0.083 桂林市 1.76 1.71 1.70 -24.04 0.010 梧州市 2.35 2.29 2.27 -39.11 0.023 北海市 4.77 4.61 4.35 -7.82 0.260 防城港市 1.45 1.40 1.21 0.69 0.191 钦州市 2.91 2.84 2.74 -71.14 0.098 贵港市 3.98 3.88 3.71 -91.43 0.169 玉林市 4.38 4.27 4.06 -122.50 0.210 百色市 0.98 0.96 0.94 -35.95 0.014 贺州市 1.69 1.65 1.66 -27.79 -0.010 河池市 1.02 1.01 1.07 -62.26 -0.067 来宾市 1.60 1.57 1.60 -39.85 -0.031 崇左市 1.17 1.15 1.18 -35.34 -0.035 总计 1.99 1.94 1.89 -556.51 0.048 注: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 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广西壮族自治区 2000 年人口普查资料;广西统计年鉴(2014 年);2003 年广西要情手册。 三、结论 (一)2000、2010 和 2013 年人口密度图 图图 2 2 20002000 年人口密度图年人口密度图 5 图图 3 3 20102010 年人口密度图年人口密度图 图图 4 4 20132013 年人口密度图年人口密度图 2000-2013 年,广西人口密度呈现出来的特点也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变。总体而言,广 西人口分布呈现出六大地市聚集,从西北向东南三级递增的现象。随着城镇化人口的流动, 6 市辖区的人口密度高度聚集,在南宁市(16.05 百人/平方公里) 、柳州市(23.55 百人/平方 公里) 、桂林市(16.48 百人/平方公里) 、梧州市(17.31 百人/平方公里) 、玉林市和北海市 表现得极为明显。除此之外,广西人口分布西北稀少,东南稠密,图 3 中呈现出一个过渡地 带。第一个分界线从靖西到柳州,再至桂林和贺州一带的人口汇集地,在鹿寨、金秀、永福 和昭平出现一个人口稀疏区; 第二个分界线从东兴邕宁贵港平南北流, 包括以玉林 市为中心的辐射带,这也是广西人口较为集中的广阔地区。 (二)2000-2010 年各市县密度差 图图 5 5 20002000- -20102010 年各市县密度差年各市县密度差 2000-2010 年从广西人口密度差图 5 所显示的颜色深浅来看,第一级人口集中区域为六 大市辖区,其人口密度情况较其他地区差异值依然较大,说明人口高度集中在市辖区内。第 二级人口集中区域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一是东兴、防城港、钦州地界;二是以玉林为中心 的辐射带,主要包括贵港市辖区、平南、桂平、北流和博白县。除此之外,柳州南部的柳江、 来宾,桂林北部的灵川以及贺州地区也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人口趋向集中。另外还能观察到 一个突出现象,随着南宁市辖区人口的聚及,也造成了周围的县份人口的逐渐稀疏。譬如邕 宁、宾阳、上林和武鸣人口密度下降较大。此外,贺州和梧州市辖区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造 成了钟山、苍梧人口密度的下降。在广西 12 个市辖区及所有县份中,发现一个较为有意思 的现象。在五个指标中分别排序,前六位必然是市辖区, 而第七位是县份。譬如“人口密度” 为陆川县, “十年密度差”为东兴市, “流动人口”为邕宁县,这在无形之中将广西 12 个市 辖区划为了两个集团。 7 (三)2010 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流动人口情况) 图图 6 6 20102010 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 流动人口指的是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外地居住的人口, 多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 图 6 中颜色越 浅, 表示人口流失越严重。 2000-2010 年流动人口显示的颜色深浅来看, 六大市辖区发生了变化, 百色市取代梧州市进入前六之列, 而梧州市排位第八。 图示最为明显的现象是以玉林为中心的辐 射地区成为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其中包括平南、横县、桂平、灵山和博白县。由于地理就近的 缘故,这里的居民成为去广东的农民工的主要来源地。 参考文献: 1广西区统计局研究所,广西财经学院信息与统计学院.”2013 年广西人口战略研究”课题组. 基于”六普”人口数据的广西人口发展态势研究.2013(11):20-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