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变压器磁芯气隙量的计算.pdf_第1页
开关电源变压器磁芯气隙量的计算.pdf_第2页
开关电源变压器磁芯气隙量的计算.pdf_第3页
开关电源变压器磁芯气隙量的计算.pdf_第4页
开关电源变压器磁芯气隙量的计算.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关电源变压器磁芯气隙量的计算 张忠仕,汪伟,陈文,李卫 ( 绵阳开元磁性材料有限公司,四川绵阳 6 2 1 0 0 0 ) 摘要:在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中,磁心气隙量的计算是一项重要工作,不同的文献、资料给出的气隙 量计算公式各不相同,往往使设计人员无所适从。对不同文献给 出的变压器磁芯气隙量的各种计算公式进行辨 别、分析、讨论,追踪它们的假设条件和导出过程。发现各种形式的气隙量计算公式皆由磁路定律导出,形式 的不同是由于使用的物理量或单位不同造成的。据此总结、归纳了各公式的前提条件和使用范围,以期为设计 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变压器;磁芯气隙;磁路定律;磁阻;有效磁路长度;有效磁导率 中图分类号:T M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 0 0 1 3 8 3 0 ( 2 0 0 8 ) 0 1 0 0 5 3 0 4 l引言 在开关 电源变压器的设计 中,初级电感量 1 是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当磁芯选定后, 与初级绕 组匝数 l 的平方成正 比,另外还与磁芯的磁导率 成正比,当 1 确定以后, 1 就只决定于磁 芯的磁 导率了。在初级电流从零开始上升的过程中,磁芯 材料的振幅磁导率 和可逆磁导率 都随着安匝 数的升高而有较大的变化,这就造成 的不稳定。 为此, 开关电源变压器磁芯需开一定量的气隙来承 受较大的安匝数 。 也就是说, 磁芯开一定量 的气隙 后 , 在一定的安匝数范围内, 磁芯的有效可逆磁导 率 、增量磁导率和振幅磁导率都趋于起始磁导率 了,不再随着初级电流 的升高而变化, 1 也稳定, 初级电流的上升速度也就稳定了。另外 , 磁芯开气 隙后的有效磁导率 比磁芯材料 的磁导率有所降 低 ,气隙越大,有效磁导率越低。 过低需要初 级绕组匝数 , 增大,造成线包体积增大。当 1 、 l 及磁芯 A 。 和 e 定下来后, 就是个定值 ,不可 随意改变了。 开气隙的直接要求就是要把磁芯的有 效磁导率 降到设定的值。 对于设定的 值,如何确定气隙量的大小, 各种资料给 出的有关气隙量的计算公式各不相同, 可谓五花八 门,使读者无所适从。本文对现 己广为 收稿 日期:2 0 0 7 O 1 1 5 修 回 日期 :2 0 0 7 0 2 1 3 作者通信:T e l : 0 8 1 6 2 9 7 1 7 6 2 磁 性材料 及器件 2 0 0 8 年2 月 流传的众多计算气隙量的公式进行分析讨论, 试 图 判断它们的真伪或适用范围、条件。由于很多资料 只是简单地给 出计算气隙量 的公式,既没推导过 程,又没注明来源 , 我们也就无法弄清最初是何人 给出、如何推导的,也只能根据公式本身分析它的 正确 与 否 。 2各种资料给出的气隙量计算公式 文献 1 给出两个气隙量计算公式: a: 二 ( 1 ) 、 式中: e 为磁芯的有效磁路长度, 为磁芯材料的 起始磁导率, 为开气隙后要求的磁芯有效磁导 率 。 万 4 一 1 (cm 式中: 1 为初级绕组的电感量 ( ) ,A L 为磁芯无 气隙时的电感因数 ( n H N ) , A 为磁芯的有效截面 积 ( c m2 ) ,N1 为初级绕组 匝数 ( ) 。 文献 2 收集有四个气隙量计算公式: :0 4 : L p I ( 3 ) Ae : :兰 2 一 ( 4) , 一 J 1 0 0 g =4 ,r t - ( 一 ( 5 ) 维普资讯 l :0 4 n L ,e I 1 0 ( 6 ) g 一 百 式中, 为磁通密度 ( 单位 G) , , 的单位为 c m, 为初级电流峰值 ( 单位 A) ,A L 的单位为 n H, ( 单位 H)为初级绕组电感量,A 。 的单位为 c m 。 文献 3 给出的气隙量计算公式为: , :0 4 xL e,I , ( c m) ( 7 ) 2 l:一J I , J S 。 式中,足 ( c m )为磁芯有效截面积,L p l ( H) 为初级 绕组电感量, l ( A) 为初级电流峰值, ( T ) 为磁芯 磁通密度峰值。 文献 4 在 3 3 1页给出: , : 丝 2 A ( 8 ) 式 中 , 的单位 为 mm,A 。的单位 为 n l l n , 肼 =4 n 1 0 ,L p 的单位 mH。在 3 3 7 页又给出一 个公式: 厶 : 墼 1 0 s ( 9 ) x y 。 4 式中, 的单位为 c m, A 。 的单位为 c m ,B的单位 为 G, 。 的单位为 H, K的单位 为 A。 文献 5 】 给 出的计算公式为: ,g = ( 1 0 式中,A 。 的单位为 c m ,L P 的单位为 。 3对气隙量计算公式 的推导和分析 由于气隙量的计算公式繁多, 我们不能武断地 说出谁是谁非,只有通过理论推导, 才能分辨出某 个计算公式 的正确与否。下面我们从磁路定律出 发,推出气隙定律,从气隙定律导出气隙量的计算 公式。 为了简便起见, 在推导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物 理量的单位,除特殊说明外,均采用国际单位制中 的基本单位及导出单位。闭合磁路的磁路定律: = G m ( 1 1 ) 式中: 为磁芯截面上的磁通量,磁通势 =N I ( 为匝数, 为电流) , 磁阻 = , e 。 ( 1 2 ) 在 ( 1 2 )式中,如果磁芯各段都是由一种材料组成 的, 即为该材料的磁导率。 如果磁芯各段是由两 5 4 种或两种以上磁导率不同的材料组成, 就由磁芯 的有效磁导率 取代 。磁芯开气隙后,把气隙看 成是相对磁导率等于 1的特殊磁性材料, 所 以把磁 芯开气隙后 的磁导率也称为有效磁导率 。 另外需强调指 出,具有 闭合磁路的磁芯常数 C l 、c 2 及其有效磁路参数 A 。 、, e 和 ,它们是由 磁 芯的大小和形状决定的结构参数, 与磁芯的材料 参数 或 等无关。所以磁芯开个小气隙后只能 使磁路的磁阻增大, 而不会使磁芯的有效磁路长度 变化。 设磁芯是由磁导率为 的同一种材料组成, 磁 芯的有效磁路长度为 , e ,有效截面积为 A 。 ,开的气 隙量为 , ,气隙以外部分的磁路长度为 , c ,即 l c = l 一 ,磁芯开气隙处的截面积为 A e 。于是根据磁路 定律可以写出开气隙后磁路的总磁阻 : : + = ( 1 1 )式可写成 : C r m即 N I= C r m ( 1 4 ) 设A B = K A e ,并把, c =e 一 代入 ( 1 3 )式可得: r: ( 1 5 )m lfl + ( 1 g l e ) ( t K- 1 ) o A e 把 ( 1 5 )式代入 ( 1 4 )式得到 M : : 二 ( 1 6 ) U A e 设开气隙后磁芯的有效磁导率为 ,磁路定律写 成 : M= po t o A 一 ( 1 7) 由 ( 1 7 )式与 ( 1 6 )式相比较可导出: ( 1 8 ) ( 1 8 )式表示磁芯开气隙后的有效磁导率 与磁 芯材 料 的磁 导 率 之 间 的 关系 。如 果磁 导率 t K,开气隙处的磁芯截面积 A B又非常接近磁 芯的有效截面积 A 。 ,使 1 ,( 1 8 )式可写成: = ( 1 9 ) , ( 1 9 )式即为经常使用的气隙定律 。 J M a g n M a t e r De v i c e s Vo l 3 9 No 1 维普资讯 在实际应用中, 一般情况下 K这个条件是 能满足的,所以 ( 1 8 )式中的 ( 一 )用 取代, 再解出 l g : :l ( k t - k ) K ( 2 0 ) ( 2 0 ) 式适用于各段磁路横截面积差别比较大的磁 芯气隙量计算。如果磁路各段截面积非常接近 ,K 可当作 1 处理,于是 ( 2 0 )式可简化为: n : ( 2 1 ) b e ( 2 1 )式即为 ( 1 )式 。 根据磁导率的计算公式 = LI 而 I O 7 ( 为开气隙 之前的电 感量) : L J 而 x l 0 7 ( 。为开气隙后的电感量) 把 和 代入 ( 2 1 )式,并把 。 的单位化为 c m , e 的单位用 c m,L 。 的单位用 H,电感因数的单位 用 n H,整理后就得到 l g =4 ; rr A( 一 ( 2 2 ) ( 2 2 )式就是 ( 2 )式。( 2 2 )式 中 L 。 的单位若改 为 H,( 2 2 )式就应改写成 ( 5 )式。在 e 的单位 用 c m, 单位用 c m ,电感单位用 n H 的条件下 磁导率的计算公式为 = _ - e- A L 商 所 以 1 : 一 ( 2 3 ) AL 4n ,u A ( 2 2 )式中的 。 若改用 n H,则 ( 2 2 )式可写 成 : N 2 一 1 = 一 警 把 ( 2 3 )式代入 ( 2 4 )式得 , :4A N 2 一 ( 2 5 ) L e 若上式 中的 。 的单位改用 H, ( 2 5 ) 式可写成: n:4 r r A N 2 一一l e ( 2 6 ) Le 1 0 00 由 ( 2 6 )式 与 ( 4 )式相 比较 ,( 4 )式中的 c 若代 表有效磁路长度,它实际上就是 ( 2 6 )式。 磁性材料及器件 2 0 0 8 年2 月 文献 2 在解释 ( 4 )式时,引入了一个磁芯开 气隙后磁路有效长度 e 的计算公式: e = c + ( 2 7 ) 式中: c 是磁芯磁路长度 , 是相对磁导率。 原作者从 ( 2 7 )式 出发,最后证明说 ( 4 )式与 ( 5 ) 式是一致的。关于 ( 2 7 )式,文献 3 】 也给出一个同 样的公式 , 并指出: 如果在磁芯通路中开一个气隙, 将建立起一个有气隙的磁路, 它会改变磁路的有效 长度 。因为空气隙的磁导率为 1 ,所 以磁路长度 。 为: e = |i + ( 2 8 ) 式中, i 为磁性材料的磁路长度 , 为空气隙的磁 路长度, 为磁性材料的磁导率 。 有效磁路长度 e 原本是磁路的结构参数, 它与 磁路本身的材料参数无关,在 ( 2 8 )式中 e 与材料 的磁 导率 的关系非常之大,这使人非常难 以理 解 。 关于 ( 2 8 )式或 ( 2 7 )式的最初来历,我们无 法考证。既然有不少人在引用它,推广它,这就引 起 了我们对 ( 2 7 )式进行考察的兴趣,我们试图从 理论上来证明它的真伪。 我们根据磁路定律推 出了开气 隙后磁路 的总 磁阻 如 ( 1 3 )式所示。在 ( 1 3 )式中,如果气 隙的截面积与磁芯的有效截面积 。 相等,则 ( 1 3 ) 式变成: r : ( 2 9 ) : 二 m 0 Ae 不开气隙时的磁阻应为: , = 一 ( 3 0) k to k t A 比较 ( 2 9 )式和 ( 3 0 )式得 出 e = c + ( 3 1 ) 此乃 ( 2 7 )式 ,这似乎证明了 ( 2 7 )式的正确性。 其实不然 ,上面的推导只是推演了一下 ( 2 7 )式的 来源 。在 ( 3 1 )式的推导过程中犯了一个错误 ,即 把开气隙前后的磁阻都用 代表 ,所以就由 ( 2 9 ) 式与 ( 3 0 )式相等得出 ( 3 1 )式。实际上开气隙前 后的磁阻是绝对不会相等的,所以 ( 2 9 ) 式和 ( 3 0 ) 式也就不能相等, 无法得出( 3 1 ) 式。 文献 2 用 ( 2 7 ) 式推 出 ( 4 )式来,其推导过程中是出了错误的。 现在考察( 8 ) 式的来历 。 对于( 1 ) 式 , 当 维普资讯 时可用 代替 ( 一 ) ,于是 ( 1 )式就可写成: l = ( 3 2) 根据 的计算公式 : L e l e Po i v Ae ( 3 3 ) 把 ( 3 3 )式代入 ( 3 2 )式得到 : ( 3 4) ( 3 4 )式是使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推导 出来 的。但是如果同时把式中 的单位换成 1 T I I l l ,A 。 换成 1 T l m , 。 换成 mH,( 3 4 )式仍成立,即变成 了 ( 8 )式 。 现在对 ( 9 )式进行考证。众所周知,电感 通上 电流 后,电感器的储存能量为: = 去 ( 3 5 ) 磁介质被电流的磁场 磁化后,磁介质中的磁能 密度为 1 明 ,若均匀磁化,磁介质的体积为 V , 则电流 在磁介质中的总储能为 Wm= ,、 -B HV ( 3 6) 对于闭合磁芯, 内圈与外圈部分之磁路长度是不一 样长的,考虑到这一差异,磁芯的尺寸使用有效参 数,磁场 也使用有效尺寸值计算。( 3 6 )式可写 成 : W m = B H e V e ( 3 7 ) 对于变压器磁芯来说,初级电流从 0升到 , 同 时从 0升到 时, 在初级绕组电感 中储存的能 量也就是磁芯中储存 的能量,比较 ( 3 5 )式与 ( 3 7 ) 式可得: 1 , o 1 2: 2 B mHe V e ( 3 8 ) 式中 也可能由两种磁导率不同的材料构成,空 气隙也可 以看成一种相对磁导率等于 1的磁性材 料。 是由磁化电流 产生的磁化场。 与 的关系是: :生 ( 3 9 ) e 式中:P o=4 r e x l 0 _ 。 H m,为真空磁导率, 是 开气隙后磁芯的有效磁导率。把 ( 3 9 ) 式代入 ( 3 8 ) 式得: : 如前所述,在 的条件下 ( 3 2 )式成立, 把 ( 3 2 )式代入 ( 4 0 )式得 = = 由 ( 4 1 )式可导 出: 4 2 一 ( 4 21 ) ) o- x l 0( 4 2 。 如果 ( 4 2 )式中, 单位仍用 H, 单位仍用 A, 的单位换为 c m,B 换用 G,A 。 换用 c m ,( 4 2 ) 式可改写成 41 r Lp I 2 ( 4 31 ) ) o- x l 0 。 ( 4 3 )式就是 ( 9 )式 。可见 ( 9 )式仍来源于 ( 1 ) 式近似的结果。 文献 4 推导 ( 9 )式时从气隙储能开始,认为 磁芯开气隙后能量是储存在气隙中, 即气隙中的磁 能密度乘以气隙的体积就等于初级电感 储存的 能量。 我们认为, 说能量只存在气隙中是不正确的, 能量应储存在包括气隙在 内的整个磁芯中, 气隙中 的磁能密度仍然与磁性材料 中的磁能密度相等, 应 为 I B H。 , 而 不 是 寺 , 因 为 气 隙 中 的 磁 场 它 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由安匝数 M 直接产生的 磁场 ,另一部分仍然是磁芯的磁化强度 所引 起的散磁场 。 是 的组成部分, 而不是电流 直接产生的磁场 ,所 以气隙中的磁能密度只能是 = 是, 而 不 是 鲁。 式 的 推 导过程中可以看到, e 与 e 约掉后才得到 ( 4 1 )式 右端 ,虽然 ( 4 1 )式右端含有 A 。 e 因子恰好代表气 隙 体积, 但 堡 不 代表 气隙中 的 磁能 密 度, 另 外 , z Po 1 n 如果 真的代表气隙中的磁能密度,那么 ( 4 1 ) z Po 式就不是近似公式,是个准确公式,由 ( 4 1 )式导 出的 ( 4 2 )式也应是个准确公式。事实上 ( 4 2 )式 是在 的条件下近似得来 ,用它计算气隙与 f 下转 6 8 页1 JM a g nM a t e rDe v i c e s Vo l 3 9 No1 维普资讯 6钕铁硼永磁体 的稳定性 ( 1 )普通钕铁硼永磁体的剩磁温度系数为 - 0 1 0 0 1 3 。 以重稀土元素取代部分钕可降低 此温度系数,但随之成本上升,磁性能下降。 ( 2 )钕铁硼永磁体的内禀矫顽力温度系数为 - 0 5 0 - 0 6 0 。 ( 3 )钕铁硼永磁体的最高使用温度与内禀矫 顽力相关: 磁体牌号 下 限 0 e 最 高使用温度 普通 1 1 0 0 0 1 2 0 0 0 6 0 8 0( 保 守的冒险的) H 1 7 0 00 1 0 01 20 SH 21 00 0 1 2 01 50 UH 25 00 0 1 5 01 80 EH 30 00 0 1 80 2 00 ( 4 )钕铁硼永磁体在常温下也要变质老化 , 故必须有表面涂层加 以保护 。 ( 5 )不仅酸碱会腐蚀钕铁硼永磁体,而且水 分子也要腐蚀它。所 以表面涂层是十分必要的。 ( 6 )对于振动冲击和核辐射的承受能力,与 钐钴永磁体相 同。 ( 上接 5 6页 ) 无关 了。如果 ( 4 2 )式是绝对成立的,我们就可 以得出气隙量与磁芯材料磁导率 绝对无关 的错 误结论。 这就反证了磁芯开气隙后能量只储存在气 隙中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关于 ( 7 )式,它与 ( 9 )式没有本质的差别, 只 是 的单位 用 T而 不是 G。 把( 9 ) 式中 。 的单位改用p H,就变成( 6 ) 式。 ( 3 )式与 ( 6 )式相比较 ,明显的错误是少了 个 l 0 因子,而且把 写成 了 。 把 :4 万1 0 1代入 ( 3 4 ) 式, 就可得到 ( 1 0 ) 式。( 1 0 )式和 ( 8 )式可看作同一 一 个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 有时线圈部已绕好密封 ,匝数 未知, 只指定用的磁芯材料和型号, 要求开气隙, 把初级绕组的电感量降到指定值 。 这时可用下式计 算气隙量: : ( L- L o )( 4 4 ) pL 式中, e 为磁芯的有效磁路长度, e 为开气隙后要 求的电感量, 三为气隙量为零时的电感量, 为磁 芯材料的磁导率。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使用( 2 ) 、( 5 ) 和( 4 4 ) 式时, ( 7 )铁器接触和磨擦不会使钕铁硼永磁体退 磁 。 ( 8 )关于钕铁硼永磁体的使用寿命,还没有 公认 的确切的数据。 ( 9 )老化的钕铁硼永磁体,经重新充磁,其损 失的表磁和磁通量大部分不能恢复,只能恢复小部 分 。 7老化 ( 磁 损失 )的原 因 充磁后的永磁体内,百分之九十几的区域被磁 化至特定方向, 但还有一些小磁畴的磁化方向是混乱 的 ( 称为 “ 反磁化核” ) 。 在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下,原 有的反磁化核会长大,新的反磁化核会产生并长大, 于是永磁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