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应对地震灾害.doc_第1页
怎样应对地震灾害.doc_第2页
怎样应对地震灾害.doc_第3页
怎样应对地震灾害.doc_第4页
怎样应对地震灾害.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应对地震灾害震前预防措施1.准备3日份的饮水、药品、干粮、手电筒、收音机、铁锥或斧头收纳在救急袋内,但须随时留意食物与电池的期限,放置在全家人便于取用位置,以防不时之需。2.准备消防设备,以面对地震后可能发生的火灾;留意灭火器的有效期限。3.熟悉住家环境,清楚那里是最好避难场所,预先想好逃生路线。4.家人问应互相约定地震后应该如何联系及安全后之会合地点。5.应经常举行避难演习,建立自卫编组,以防地震时惊慌失措。6.建筑勿任意违法加盖,或拆除墙、柱、梁、板,以免破坏房屋结构。7.较重物品应放置低处,并予固定,以防地震时掉落造成伤害。8.定期检查瓦斯、电线管路,瓦斯桶应予固定。全家人均应清楚总开关位置及关闭方法。9.地震时,应躲在坚固家具下,浴室也是安全的地方。10.应定期检查房子,如发现大裂缝应请专业人员加以检视或维修。11.需记忆自家附近之医院、警察局、救火队电话。地震来临时1.避免附带的灾害,尤其是火灾,所以应紧急关闭所有的火源,包括电源和瓦斯。2.顺手将门窗打开,避免因地震变形而无法逃生。3.就地寻找安全庇护处:千万不可慌张奔跑。若在室内,立即远离架子和柜子,背对窗户,躲入坚固的桌下。不可搭乘电梯。4.若在郊外,则找空旷的地点,远离崖边、水边、车子。5.若在街上,迅速躲到骑楼支柱旁,远离玻璃、加油站、建筑工地和天桥,并注意保护头部。6.徒步避难:若有避难需要,例如余震频繁时,一定要用徒步的方式前往避难场所,千万不可开车,免得造成阻碍了紧急救援。7.相互救助:地震容易引发火灾,若发现任何灾害,要紧急求援,并量力而为帮助救援。但千万不可在旁观看热闹,而妨碍了救援活动。8.若不幸受困,千万要保持清醒及冷静,以敲打器物代替喊叫,绝对不要放弃求生意志。地震逃生自救的9种方法1.选择夹角避震地震发生时,立即选择炕沿下、床前、桌下蹲身抱头,这些地方可形成遮蔽塌落物体的生存空间,以躲避房盖、墙砖等物体的打击。要注意切勿钻到床底下,床和桌子要坚固,衣柜不能是板式的,也不要太高,太高可能倾倒。2.选择厨房、厕所避震如果住的是水泥现浇板或水泥预制板屋顶的房子,地震发生时,应立即进入厨房、厕所等处。这些地方开间小,有上下水管道连接,既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又能找到维持生存的水和食物,能减少伤亡,其弊端是回旋余地小、人体缺少遮挡物。3.首先保护自己要尽可能多地保存有生力量。地震发生在一瞬间,不容多考虑,应当机立断,先保护好自己,有机会再保护别人。要记住只有保存了自己,才有可能去抢救他人。还要注意自己脱险后,先救人,原则是先救易救的、再救困难的,以争取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救更多的人。4.护住头、口、鼻如果自己已经被埋在了废墟下面,千万不要惊慌,保持冷静,先用手保护好头部、鼻子、和嘴,以免受伤和让灰土进入呼吸道。在手能动的情况下,先用手扒掉挤压身体的土石砖块,增大活动空间;如果四肢或上肢被压住不能动弹,就要注意保存体力。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千万不能绝望,要坚定自己能活下去的决心,以顽强的意志等待救援。面对危险,哭是没有用的,唯有自救互救才有活下来的可能。5.不要大声呼喊需要注意的是地震时被砸在里面后,要立足于自救,千万不要大声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你坚持的时间越长,获救的可能性越大。须知被压在里面的人听外面的声音清楚,里面发出的声音外面却不易听见。要积蓄体力,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大声呼救。6.积蓄水源节省使用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地震后受困在封闭空间时,要尽一切办法找水。没有水要找容器保存自己的尿液饮用,没有尿要找湿土吮吸。作长时间打算,液体只能润唇、小饮而绝不可大喝。如果困在里面时间过长,就要找一切可吃的东西充饥。7.巩固生存空间被埋在废墟里,首要的是保护好自己,尽快用砖块将头上身上的天花板顶住,防止在余震中把自己砸伤;要想方设法用棍子捅出一个出气孔,防止窒息。8.创造逃生条件地震受困后,只要能动,就要想方设法钻出去,寻找可以挖掘的工具,如刀子、铁棍、铁片等挖掘废墟。要凭眼睛和耳朵、感觉找准逃生方向,哪里可以看到光线就说明距离短、哪里可以听到声音就说明距离近、哪个方向感觉风大就说明距离近等等。9.坚持就能胜利需要强调的是,被埋在废墟里的人,只要坚持,生存概率是很高的。1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