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创建和谐校园.doc_第1页
弘扬传统文化,创建和谐校园.doc_第2页
弘扬传统文化,创建和谐校园.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弘扬传统文化,创建和谐校园邵绪红 山东省即墨市高级技工学校 山东 即墨 266200创建和谐校园,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创设和谐社会的必然。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始终有一条贯穿全程的主线“人文精神”,与教育的真谛相辅相成。历史与现实赋予教育的责任任重而道远,那么,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汲取养分,创建和谐校园,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最肥沃的土壤?为此,我们联系实际,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并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倡导文明礼仪,营造人文和谐氛围 “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是以亡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凝聚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传统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注重人文和谐,注重人格精神的建设。几千年风雨中,始终屹立不倒,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因而,铸就了中华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世代流传,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其强大的惯性,使社会形成相互认同的价值观,为和谐校园的创建提供了情感载体。一直以来,我们提倡以德育人,万事德为先。“德”作为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对于中学生而言,不能靠抽象的理论来灌输,而需要通过言行来实践。在传统文化中,怎样教化人才有成效,我们的祖先已发挥到臻境。如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人不学,不知义;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弟子规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等,就是将“德”转化成为具体行为,让大家照着做。其中既有纲略,更有具体行为实施,便于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因而,每年新生入校,学习进出校门礼仪,上下课问候礼仪,升国旗礼仪等,国旗下讲话,注重宣讲传统美德,切实发挥国旗下讲话的育人功能;上午、下午课前背诵弟子规及其内涵,引领学生知书达礼,懂得尊重谦让,先人后已。如学生食堂就餐知礼让,集会训练有素,鸦雀无声。整体上,形成文明礼仪的文化氛围,营造了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课堂有机渗透,学科教学有的放矢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节等进行传统文化宣传。如讲端午节的由来,通过搜集古诗词说明,如“国亡身殉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屈子冤魂终故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并制作手抄报展示。通过传统节日的沿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感受其思想深处沉淀的民族文化底蕴,进行情操陶冶,培养学生的敬慕仁爱之情心。同时,可因地制宜编写校本教材,如联系当地春节贴对联的风俗,探讨对联文化,让学生欣赏文字形式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品性,让我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得以传承,源远流长。 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可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其现实性,激发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如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唐诗宋词名言警句,很多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李白行路难中“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再者,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及“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其雄奇壮美的回味悠长。让传统文化的熏陶,内化学科知识,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也真正让学生做到“文道统一”。 三、丰富多彩活动,传统文化深入心中丰富多彩的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学生喜闻乐见,参与度高,于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如清明祭扫之际,组织学生缅怀先烈,回顾历史人物的事迹,从介子推到黄继光、邱少云等,如诗朗诵满江红,感悟岳飞的民族精神;诵读过零丁洋,品读文天祥的英雄气节让学生了解,正是他们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熏陶培养了一代代仁人志士,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星火相传,使国家团结统一、和谐发展得以延续。我国古有敬老爱老的传统,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佳节,写一则“感恩信”,表达自己最真挚的感激之情。让学生领悟 “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表达孝悌之心,营造和谐亲情。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心和理解,在温馨中和谐成长。 四、弘扬传统文化,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纵览古今中外,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而“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所以说,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也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弘扬传统文化,应努力体现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鉴于此,须大力倡导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创建和谐社会。这本身,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继承和弘扬。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因此,在学校德育实践中,我们必须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的内涵赋予时代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内在之精神力量,使之将来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