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流计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pdf_第1页
海流计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pdf_第2页
海流计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pdf_第3页
海流计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pdf_第4页
海流计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 6卷第 1 期 2 0 1 7年 2月 船 海 工 程 S HI P 0 CE AN E NGI NE E RI NG V o 1 4 6 No 1 F e b 2 01 7 D O I : 1 0 3 9 6 3 j is s n 1 6 7 1 - 7 9 5 3 2 0 1 7 0 1 0 2 4 海 流计发展 现状 与发展趋势展望 宋大雷 , 周相建 , 陈朝晖 , 周丽芹 。 郑金明 ( 1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2 6 6 1 0 0 ; 2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2 6 6 0 0 3 ) 摘要 : 从机械海流计、 电磁海流计、 声学多普勒海流计、 声学时差海流计 4方面总结国内外海流计的发 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 分析比较各种海流计的技术特点和适用场合。展望海流计的发展趋势 , 为海流计的设计 开发和研究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 流速测量; 机械海流计; 电磁海流计 ; 声学多普勒海流计 ; 声学时差海流计 中图分类号 : P 7 1 6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1 - 7 9 5 3 ( 2 0 1 7 ) 叭- 0 0 9 3 - 0 8 1 机械 海流计发展及现状 机械海流计的发展水平。 海流计是一种测量海水流速和流 向的仪器 , 安装在 a r g o浮标 、 锚定资 料浮标 、 潜 标、 海 床基、 自治水下机器人 ( A U V) 、 水 下滑翔机 、 调查船等 海洋测流平 台上用于海流观测。 机械海流计在所有类型的海流计 中出现的时 间最早 , 是过去海洋观测 的主要装备。最早 的机 械海流计是 1 9 0 5年瑞典物理海洋学家 V WE k m a n发明的纯机械 自容式厄克曼海流计 , 使用一 个带屏蔽壳 体的螺旋 桨和记 录转 盘测量平均 流 速 , 通过 向盒 中抛金属 球测流 向 。2 0世纪 2 O 年代 , s J S a v o n iu s 发 明了萨沃纽斯转子 , 起初用 于测量风速 , 6 0年代初才 出现萨沃纽斯转子海流 计 , 从此机械海流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6 0年代 末 7 0年代初 , Wo o d s H o l e 海洋研究所为表面系泊 深海测流 的需要研制 了萨沃纽斯转 子 V A C M 矢 量平均海流计 , 后来 A MF公司( 今 E G &G ) 制造 了 商业化的V A C M产品, 成为 6 O年代主要的测流 仪器 。7 0年代末 , S cr i p p s 海洋研究所的 We l l e r 为 测振荡流使用 旋桨研制 了 V MC M, 不久 E G &G公 司制造了商业化的 V MC M产 品。这一时期 , 挪威 A a n d e r a a 公司研制了著名的转子式 R C M机械海 流计 ( 见图 1 ) , 后来该仪器经过多次升级 , 流速测 量精度高达 1 cm s , 流向测量精度 -4- 5 。 , 代表了 收 稿 日期 : 2 0 1 61 1 1 6 修 回 日期 : 2 0 1 61 1 2 8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4 1 5 2 7 9 0 1 ) 第一作者: 宋大雷( 1 9 7 l 一) , 男 , 博士, 教授 研究方向: 海洋观测仪器检测技术 图 1 Aa n d e l a a公司 RC M 一7机械海流计 我国机械式海 流计 的发展始 于 1 9 5 8年 国务 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海洋组领导的中国近海海洋综 合调查 ( 简称全 国海洋普查 ) , 为了满足海洋普查 的需要, 制造 了纯机 械式 的厄克曼 海流计 J 。6 0 年代中期和 7 0年代初 , 我 国经历了 2次全 国海洋 仪器大会战, 并成立 了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 所 ( 今 国家海洋技术 中 ) 、 青岛仪器仪表研究所 ( 今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等海洋 仪器设备研究机构 , 促进 了机械海流计 的进一步 发展和提高 。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 的产品是天 津气象海洋仪器厂生产 的厄克曼海流计和印刷海 流计 J 。8 0年 代 以来 , 我国机械 海流计 逐渐成 熟 , 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海洋 研究所、 山东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 中国海洋大学 等多个科研机构都研制了各 自的机械海流计, 尤 其是 1 9 9 3年青 岛海洋大学( 今 中国海洋大学 ) 研 制 的 S L C 9 2型机械海流计 , 流速测量精度达到 满量程 的 - I- 1 5 , 流 向测量 精度达到 4 O , 代表 了当前 国内机械海流计 的发展水平 , 至今仍在我 93 2 0 1 7年 第 1 期 宋大霄, 等: 海流计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 船海T程 第 4 6卷 同广泛使用 , 见图 2 。 图 2 中国海洋大学 S L C 92机械海流计 由于机械海流计存在接触测量扰流 、 低流速 下转子或旋桨停转 、 机械转子惯性大等问题 , 机械 海流计测流精度不高 , 且无法测量低速流和快速 变化的湍流。由于原理 的限制 , 机械海流计无法 测量三维流速。此外 , 机械海流计 的运动部件枉 海水 中容易发生 锈蚀 、 卡死等故 障 。I 大 l 此 , 随 着声学多普勒测流仪器的推广应用 , 机械海流计 不再是主流的测流仪器 , 关于机械海流计 的研究 也逐渐减少。但是 , 机械海流计 由于其性能可靠 、 结构简单 、 使用方便 、 价格低廉 , 目前仍被应川 于 水文测量 中对流速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在 科研方面, 机械海流计也用于声多普勒 流速剖 面 仪 ( A D C P ) 、 声多普勒流速计 ( A D V) 等其他类型 测流仪器的标定 。 式 和凸出式 2种类型。6 0年代起 , 科研人员探讨 了圆柱形 、 球形 、 圆盘形传感器的扰 流问题 , 美 困 C u s h in g 公 司的 V in ce n t C u s h in g比较 r不同传 感器外形 、 电极形式的电磁海流计在灵敏度 、 线性 响应和余弦响应等方 面的差异 “ 。 _ L 八 十年代 , 人们先后深入探讨 了均匀流 、 震荡流和组合流场 中电磁海流计 的性能 , 误差分析发现电磁海流计 在纯均匀流和纯震荡流场中性能 良好 , 但在均匀 流和震荡流 同时存在 的组合 流场 中测量误 差较 大 。1 9 8 3年 , 美 同 I n t e r O ce a n S y s t e m s公 司研 制了 s 4型电磁海流计( 见 3 ) , 其流速测量精度 为测量值的 2 4 - 1 e m s , 流向测量精度 4- 2 。 , 是 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 的电磁海流 _ 。此后 , 为 进一步了解电磁海流计 的特性 , 研究人员又开 展 了电磁海流计与 V M C M、 A D C P , A D V等其他类型 海流计 的比测研 究 ”, 比测结果表 明, 各类型 海流计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 2 电磁 海流计发展 及现状 图3 I n te r o S y s t e m 公 司s 4 型电 磁 海 流 计 国外利用法拉第 电磁感应定律测流已有近百 年的历史。Y o u n g , G e r r a r d和 J e v o n s 在 1 9 1 8年的 海试 中发现地磁场 中海水 的运动会 产生 电气干 扰 , 不久又设计实验验证 了流速 和感应电动势之 间的定量关 系 。这个 现象迅速 引起 了人们 的 关注 , 但 由于地磁场强度较弱 , 更多的研究人员利 用人工交变磁场测量 海水流速 , 并 取得 了成功。 1 9 4 7年 。 R WG u e l k e和 C A S ch o u t e V a n n e ck 首先系统地阐述了利用 电磁感应原理测海水流速 的方法 , 并基于这种方法设计 了一种流速测量装 置 , 其流速测量精度仅为测量值的 4-1 0 。 。此 后 , 各科研机构和海洋仪器公司都研制 了有各 自 特色的电磁海 流计 , 如美 国 Ma r s h McB im e y公 司 的 O E M 5 1 2 、 日本 A L E C株式会社 的 A E M 系列电 磁海流计等, 普遍采用的传感器外形有球形、 圆柱 形 、 圆盘形 3种形式 , 电极 的安装形式主要有嵌入 9 4 我同对电磁海流计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六七十 年代 , 经过 2次全 同海洋仪器大会战 , 我同m现 了 电磁海流计 , 用于第二次太平洋调查和其他海洋 调杏 , 它 是 当 时大 洋 走 航 测 表 层 流 的惟 一 仪 器 。I 9 6 3年 , 我同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研制成 功 H L L 2型地磁场电磁海流计。1 9 8 0年 , 同家海 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 ( 今 同家海洋技 术中心) 在 H L L 2的基础上研制 了 HL L 2 A型地磁场 电磁海 流计 , 利用地磁场强度的垂直分量测海流 , 只能测 表层 海流 , 测 量精 度仅 为 ( 1 0 4-1 0) cn Cs , 、 在 1 9 8 4年举办的全同江河湖海仪器交流产 品展 销会 一 L, 国 家 海 洋 局 海 洋 技 术研 究 所 研 制 的 S I c4 1型电磁海流计 , 是当时深海 区表层测流惟 一 的仪器 。1 9 8 5年 , 天津气象海洋仪器厂研制 了 S L C 3 2型船用电磁海流计 , 可测 2 0 0 m以内各 流层的流速、 流向 。虽然 8 0年代后期以来国 2 0 1 7年 第 1 期 宋大雷, 等: 海流计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 船海工程 第 4 6卷 内关于电磁海流计 的研究成果很少 , 但是电磁海 流计仍被我国科研工作者广泛采用 。 电磁海流计没有机械磨损部件 , 对海水 中的 微粒不敏感 , 故电磁海流计有性能可靠 、 鲁棒性好 等突 出优点。但电磁海流计的传感器结构影响被 测流场 , 海水中存在 的电磁干扰和海水 电导率 的 变化会导致测得的 电压产生零 漂, 故电磁海 流计 测流精度不高。此外, 电磁海流计测量前需校准, 故操作 比较繁琐 。实验研究表 明 , 电磁海流计在 5 2 0 H z的低频宏观湍流 中频率响应 良好 , 但在 大湍流强度的环境中测量误差较大 , 故适用于测 量表面波控碎波区和内陆架等环境 中的流速 , 不 适用于近底浅水环境和近岸沉积物运输等大湍流 强度场合的流速测量 。近年来 , 关于电磁海流 计的研究以应用 为主, 国外学 者将 电磁海流计用 于地形拦截波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强潮 口落潮 三角洲沙坝动力地貌行为 、 近岸沙洲形成过程 、 大 洋表层环流等方 面的研究_ 1 墙 J , 国内的王爱军使 用 日本 A L E C电子株式会社研制 的A E M H R研究 了台风对 沿海盐 沼沉积物 动态 响应 的影 响 。 总之 , 国外对 电磁海流计的研究 比较多 , 且已形成 商业化的电磁海流计产品 , 我 国 目前用于科学研 究 的电磁海流计以国外产品为主。 3 声学多普勒海流计发展及现状 3 1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国外对声学多普勒测流技术 的研究 比较早。 1 9 6 3年 , 美 国迈 阿密大学 的 K o cz y等人首先提 出 用声学多普勒技术测 量流速 的思想 J 。6 0年代 末到 7 0年代 初 , 美 国 白橡树 海 军武 器实 验 室、 C h e s a p e a k e B a y 研究所 、 国家海洋调查局工程开发 实验室、 S p e r r y 海洋仪器公司等都开展了多普勒 测流技术 的研究。8 O年代 , 美 国 A ME T E K S t r a z a 公司首先 研制 出 3 0 0 k H z的 D C P 4 4 0 0窄带 A D C P 。此 后 不 久 , 美 国 R D I 、日本 F u r u n o 、 法 国 T h o ms o n 、 挪威 A a n d e r a a等相继推 出了成熟 的窄 带 A D C P产 品。窄带 A D C P只能发射简单脉冲且 带宽很窄 , 应用 有局限性。9 0年代初 , 各大海洋 仪器公司和科研机构开始研究宽带多普勒测流技 术 , R D I , S o n T e k , N o r t e k等公 司不久后相继研制 出 宽带 A D C P产品, 见图 4 。 宽带 A D C P能够发 射复杂的超声 波脉冲串 , 提高了流速测量 范围和测量精度。此后 , 为 了进 露静 v 1 1 蕾 , _ _ 图 4 T R D I 公司 Wo r k h o r s e Mo n i t o r A DC P 一 步增大 A D C P的作用距离 , 各 海洋仪器公 司和 研究机构又研制 出低频率 的宽带相控阵 A D C P 。 此外 , 为提高流速测量的效率 , R D I , N o r t e k等研制 了走航式 A D C P , 能高效地测出大面积海域的流 场。R D I 研制的工作频率低于 3 0 0 k Hz的 A D C P 流速测量准确度为测量值的( 1 4 - 0 5 )cm s , 工 作频率超过 6 0 0 k H z 的 A D C P流速测量精度为 0 3 cm s , 代表了当前 A D C P的技术水平 。 国内对声学多普勒测流技术的研究以科研院 所为主, 主要靠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 8 6 3计划等科 研基金 的资 助。国家海洋局 海洋技术研究所从 2 0世纪 7 O年 代开始研究船载多普勒测流技术 , 9 O年代后期研制成功测量水深 1 5 0 m的 2 0 0 k H z 走航式 A D C P , 并安装在国家海洋局 3条监测船 上。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在谱估计方面进行了 大量的研究 , 7 O年代后期研制出拖拽式 A D C P样 机 , 8 0年代初开始研究宽带 A D C P技术 , 1 9 9 7年 与海洋技术研究所共同承担 8 6 3计划 8 1 8 - 0 3专 题 , 目标是研制剖面深度为 6 0 m和 3 5 0 m的船用 宽带多功能 A D C P _ 2 。哈尔滨 工程大学水声工 程实验室从 9 0年代就开始 了关于多普勒测速技 术的研究 , 成功研制出多普勒计程仪等声学多普 勒测速仪器 , 在多普勒测速理论和相控 阵理论方 面具备较强的基础 。另外 , 国内在声学多普勒 流速剖面仪方面有研发基础 的单位还有中船重工 第 7 1 5所等。 A D C P是 目前应用最广泛 的流速测量仪器 , 声学多普勒测流技术是 国内外流速测量领域研究 的热点。2 0 0 8年 , 日本古野公司发明了一种测量 多普勒频偏的装置, 降低了噪声, 提高了测量精 度 J 。T R D I 、 S o n T e k Y S I 和 N o r t e k公 司针对海 洋观测 、 油气勘探、 导航安全等不同应用研制专用 产品, A D C P呈现出专用化、 系列化、 布放形式多 样化的特点 。近年来 , 国内科研机构也从未停止 对声学多普勒测 流技术的研究 , 东南大学 的韩宁 95 2 01 7定 第 1 期 宋大雷, 等: 海流计发展现状 与发展趋势展望 船海 程 第 4 6卷 和方世 良提出用正弦信号组合脉冲调制的方法可 以提高 A D C P测流分辨率和精度 , 中科院声学 所改进 了宽带声学多普勒技术中模糊速度处理方 法 , 后来 又研制 出与 目前水 文系统 中用于流量测 验的主流设备性能相 当的河流型声学多普勒流速 剖面仪 。 。此外 , A D C P也 被用 于湍流耗 散 、 潮 汐观测 、 波浪测量等方面的研究。总之 , 同外一直 主导着声学多普勒测流技术的发展 , 虽然我国很 多单位都研制成 功 了声学 多普勒流 速剖面仪样 机, 但是在通过项 目验收后进一步开发形成产 品 的较少 , 导致国外测流仪器依然 占据着国内市场。 3 2单点声学多普勒海流计 单点声学多普勒海流计安装在浮标 、 潜标 、 锚 定的船等海洋测量平 台上 , 用于定点测量海水流 速。单点声学多普勒海流计也是基于声学多普勒 测流技术发展而来的, 其发展历程与 A D C P相似。 单点声学多普勒海流计又可分为普通声学多普勒 海流计和声学多普勒流速仪( A D V) 2种类型。 目 前 国外 比较有 名 的普 通 多 普勒 海 流计 有 挪威 A a n d e r a a的 R C M B l u e ( 见 图 5 ) 、 N o e k的 A q u a d o p p等 。声学多普勒流速仪最突 出的特点是测 量精度高、 响应速度快 , 能精确测量快速变化的湍 流 , 目前 代 表 产 品有 美 国 S o n T e k公 司研 制 的 A D V和挪威 N o e k公 司研 制 的 V e ct o r , 见 图 6 。 其 中, V e ct o r 流 速测量 精度 最高 , 可 达测量 值 的 ( 0 5 1 ) m m s 。 图 5 A a n d e r a a公 司 RC M B l u e 声学 多普勒 海流计 国内在单点声学多普勒海流计研究方面起步 较晚,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于上世纪 8 0年 代末研制成功 S L Y I 1型声学多普勒海 流计 , 南京水利水文 自动化研 究所 于 9 0年代初研制成 功 L S w 1型超声多普勒流速仪 , 流速测量精度为 全量程 的 1 5 , 并于 9 0年代末被推广应用到 含沙江河 _ 2 。近年来 , 国家海洋技术研究所研究 9 6 图 6 N o r t e k公司 V e ct o r声学多普勒流速仪 了声学多普 勒海 流计 数据 采集控制技 术 砷 。此 外 , 华北电力大学在该方面也有所研究 。在声 学多普勒流速仪方面 , 清华大学能源重点实验室 的卢浩等使用 A D V研究 了粗糙元展向和流向间 距不同的壁湍流流动特性 , 清华大学的何奇峰 通过水槽实验系统分析和检验 了 A D V的适用性 , 并将 A D V用于测量水流紊动特性 、 泥沙浓度和泥 沙浓度紊动 , 河海大学 的吕升奇等研究了水体 颗粒特性对 A D V信号强度的影响 。在 8 6 3计 划的支持下 , 中科院声学所于 2 0 1 5年研制 了 A D L 样机 。可见, 目前我国对 A D V的研究 比较多。 3 3声相关流速剖面仪 声相关流速剖 面仪( A C C P) 是在声相关计程 仪( A C L ) 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 的一种 新型测流仪 器。与 A D C P相 比, A C C P使用 更小 、 更轻 、 更廉 价的换能器阵测量更大剖 面深度 的流场。2 0世 纪 7 0年代后期 , D ick e y和 E d w a r d提出了声相关 测速理论 , 并用于测量船相对于海底的速度 。 R D I 于 9 O年代首先研制成功频 率 7 5 k H z剖面深 度为 4 0 0 I l l 的 A C C P样机 , 在海试 中与 A D C P比 测结果一致 , 后来又研制成功 2台频率 2 2 k H z 、 剖 面深度为 1 0 0 0 m的大深度 A C C P 。由于声相 关技 术能够 测量接 近海底 的流速 剖 面, 荷 兰的 R o b e F v a H U n e n等人将声相关技术用于测量 悬浮沙浓度 。 国内对声相关流速 剖面仪 ( A C C P ) 的研究以 中科院声学所为主, 该所于 9 0年代初开始研究声 相关测流速理论, J 9 9 7年承担 8 6 3计划 8 】 8 - 0 3 - 0 2 课题 , 研究船用 声相关海流剖面 ( A C C P) 测量关 键技术 , 1 9 9 9年研制成功 7 5 k H z的 A C C P原理样 机 , 2 0 0 1 年 底研 制 出 2 3 5 k H z大深 度 A C C P样 机 , 并在 2 0 0 2年初成功完成海试 。 。 盯 J , 之后又在 2 01 7正 第 1 期 宋大雷, 等: 海流计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 船海工程 第 4 6卷 声相关测速理论和信号处理方法方面进行了深入 研究 , 并讨论了使用 A C C P观测深水散射层 的 可能性 。此外 , 中船重工 7 2 6研究所 、 7 0 7研究 所九江分部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单位也对声相关测速技术进行 了研究 。 总之 , 声学多普勒海流计采用遥测的测量方 式 , 不扰流 , 且一次可 以测量 整个流速剖面 , 故流 速测量精度和效率都很高 。声学多普勒海流计频 率响应特性很好 , 特别适用 于测量快速变化的湍 流 , 尤其是 A D V能对边界层做非常精确 的测量 。 但是 , 声学多普勒海 流计存在一定 的测量盲 区。 此外 , 由于声学多普勒海流计是通过测 量散射体 的速度测海水流速的, 故只能用于测量沿海等散 射体浓度高于一定值海域 的流速 , 在极深水和极 地等散射体 浓度过低 的海水 中无 法应用 。近年 来 , 声学多普勒海流计仍 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 的 流速测量仪器 , 其 中关 于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的研究最多 , 关于单 点声学 多普勒海流计 的研究 次之 , 关于声相关流速剖面仪的研究成果最少。 4 声学时差海流计的发展及现状 国外从 2 0世纪 7 0年代就开始了声学时差法 测流技术的研究 , 关于时差海流计的研究主要 出 自美国 Wo o d s H o l e 海洋研究所 、 N O B S K A公 司和 F S I 公 司。1 9 7 5年 , G y t r e和 T r y g v e 提 出用声学时 差法 测 量 流速 可 以达 到很 高 的精 度 j 。1 9 7 7 年 , Wo o d s H o l e 海洋研究所 的 A J Wil l ia m s 将声 学时差传感器搭载在 自由落体探头上 , 用于测量 水平速度 的垂直剪切 。A J Wil l ia ms 在 O N R 和 N S F的资助下 研制 出深海声学 压力计 B A S S , 在海底边界层 的研究 中用于测量雷诺应力 , 在海 水 表 面边 界层 的研究 中用 于研 究 海气 相 互作 用 J , 在近底混合方面的研究中用于测量物质通 量 、 热通量、 盐通量 、 输沙量等参数 , 在海浪过 程 的研 究 中用 于研 究 波 浪对 沉 积 物运 输 的影 响 。此外 , B A S S还被用 于测 量旋量和里查逊 数 _ 4 J 。在海底风暴试验未获得资助 的情况下 , AJ wil l i锄 s在 B A S S的基础上研 制出体积更 小 、 成本更低的 M A V S , 期望能够以模块的形式嵌 人海洋观测系统 。1 9 9 7年 , N O B S K A成立 , MA V S ( 见图 7 ) 开始商业化 , 至今 已形成 5代产品, 广泛 应用于海洋渔业 、 油气勘探 、 科学研究等领域 中。 在美国海军研究局 的资助下 ,Wo o d s H o l e海洋研 究所的 N L B r o w n和 K D L a w s o n提出基于声信 号相位差的流速测量方法 , 并详细阐述了一种新型 声学时差海流计 的计方法 , F S I 基于该技术于 2 0世纪9 O年代先后开发出商业化的3轴声学时差 海流计 3 D A C M和 2轴声学时差海流计 2 D A C M。 图 7 N OB S KA公 司 MA VS - 4声 学时差海流计 图 8 F S I公 司 2 D ACM 声 学 时 差 海 流 计 我国对声学时差海流计 的研究 比较少 , 国家 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 ( 今 国家海 洋技术 中心) 于 2 0世纪 8 0年代研制成功基于时差法的声学矢 量平 均海 流计 , 安装 在资料 浮标 上用 于测表层 流 。近年来 , 哈尔滨工程大学王 向红等人在声 学时差法测流技术方面做 了大量研究 , 提出了互 相关 时延估计 、 时间电压转换等声传播微小时差 精确测量方法 引,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声学时差 海流计的设计方案 。 声学时差海流计频率响应好 、 无测量死区、 测 速不依赖反射体、 对气泡不敏感 , 能够测量三维流 速 , 特别适用于湍流、 低速流 、 纯净流 、 碎波区的流 速测量。虽然声学时差海流计也存在 扰流问题 , 但在测流时舍弃了受 干扰最大的测量声轴 , 因此 仍有很高的测流精度。此外 , 声学时差海流计无 活动部件 , 性能可靠。近年来 , 有研究表明声学时 差海流计在气泡浓度超过 2 5 的环境 中测量误 差较大 。美 国的 N O B S K A公 司和 F S I 公 司 目 9 7 2 01 7往 第 1 期 宋大雷, 等 : 海流计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 船海工程 第 4 6卷 前在声学时差法测流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 都 有商业 化 的声 学 时差 海流 计产 品 , N O B S K A 的 M A V S 一 5 流速测量精度为 0 3 cm s , 流向测量精 度为 2 。 , 代表着 当前声学时差海流计 的发展水 平。 目前 , 国内从事声学时差海流计研究 的科研 单位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主, 我国至今并没有 出 现商业化的时差海流计产品。 5 海流计的发展趋势展望 度远高于机械海流计和 电磁海流计 , 声学多普勒 海流计与时差海流计精度相 当; 从测量效率方 面 看 , 声学多普勒海流计测流效率最高; 从适用海域 方面看 , 声学多普勒海流计在散射体浓度过低 的 海域中无法使用 , 声学时差海流计却不受此限制 ; 从适用海流深度方面看 , 电磁海流计在表 面边界 层海流观测中表现 良好 ; 从成本方面看 , 机械海流 计价格最低 , 在测流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有优势。 因此 , 每类海流计都有各 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 见 各类海流计各具特色 , 未来 流速测量仍会保 表 1 。声学多普勒海流计仍将是未来 的主流测流 持以声学多普勒海流计为主、 多种类 型海流计并 设备 , 声学时差海流计优势明显 , 有较大的发展潜 存的局面。从测流精度方面看 , 声学海 流计 的精 力。 表 1 各类海流计优缺点 比较 分类 优点 缺点 机械海流计 结构简单 , 性能可靠, 价格低廉 , 使用方便 精度低, 有测量死区, 频率响应差 , 无法测三维流速 电磁海流计 鲁棒性好, 频率响应一般, 对气泡 、 颗粒不敏感 扰流严重, 易受电磁干扰, 精度不高, 能耗高 声学多普勒海流计 不扰流, 精度高, 三维测速, 测量效率高 有测量盲区, 无法测量不含散射体的清水流速 声学时差海流计 精度高, 频率响应好, 三维测速, 不依赖反射体 轻微扰流 , 水温影响声速, 气泡、 颗粒浓度不宜过高 未来海流计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1 ) 海流计 发展将呈现 专用化。声 学多普勒 海流计正向专用化方向发展 , 针对油气开发 、 海洋 渔业 、 近岸海洋工程 、 可再生能源、 导航安全 、 河流 水文监测等应用设计专用海流计 。 2 ) 仪器体 积将逐渐小 型化。海 流计 通常作 为一个独立的仪器外挂在海洋测流平台上, 若能 将其简化成一个测流传感器 , 同时将电子舱集成 在载体内部 , 那么将会大大减轻载体负担 , 这一点 尤其对基于 A U V、 水下滑翔机等移动平台的流速 测 量有 重要 意义 。 3 ) 海流计布放方式更加多样化。 目前 , 海流 计能够布放在浮标 、 潜标 、 海床基、 水下机器人 、 调 查船及海洋工程结构物等平台上 , 实现单点测流 或向上 、 向下 、 向两侧等形式 的剖面测量 , 随着新 型海洋测流平台和应用需求的出现, 将会 出现更 加多样的布放形式。 4 ) 海流计性能将会进 一步提高 。海流计作 为重要的海洋观测仪器一直是海洋工作者研究的 课题 ,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 海流计的测流精度将 会更 高, 功耗将会更低 , 剖面作用距离将会更大 , 可靠性将会更高。 6 总结 综上所述 , 国外一直主导着测流技术的发展 , 98 我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海流计研制方面已 取得 了可喜的成绩 , 但与国外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 总体来讲 , 各类海流计都有其优缺点 , 适用于不同 的场合和应用需求 , 海流计正在向着专用化、 小型 化、 布放形式多样化 、 高性能 、 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 参考文献 1 J E N K I N S A D, B Y E J A T S o me a s p e ct s o f t h e w o r k o f V WE k m a n J P o l a r r e co r d , 2 0 0 6 , 4 2( 2 2 0) : 1 5 22 2 惠绍棠, 霍树梅 中国海洋仪器设备研究发展的历史 回顾 J 海洋技术, 1 9 9 8 , 1 7 ( 4 ) : 1 - 6 3 张正惕, 杨世伦, 谷国传 我国海洋测流仪器 的发展 与现状 J 海洋技术, 1 9 9 9 , 1 8 ( 2 ) : 1 7 - 2 1 f 4 HO S E G O O D P,H A R E N H V E k m a n i n d u ce d t u r h u l e n ce o v e r t he co n t in e n t a l s l o p e in t h e Fa e r o e S h e t l a nd C h a n n e l a s in f e n re d f r o m s p ik e s in cu r r e n t me t e r o b s e r v a t i o n s J D e e p s e a r e s e a r ch I ,2 0 0 3 , 5 0( 5) : 6 5 7 - 68 0 5 O B E R G K,MU E L L E R D S V al id a t io n o f s t r e a m fl o w me a s ur e me n t s ma d e wit h a co us t ic Do p p l e r curre n t pr o fi l e r s J J o u r n al o f h y d r a u l ic e n g in e e r i n g ,2 0 0 7, 1 3 3 ( 1 2 ) : 1 4 2 1 1 4 3 2 6 R E H ME L MA p p l i ca t io n of a co u s t ic d o p p l e r v e l o cim e t e r s f o r s t r e a m fl o w m e a s u r e m e n t s J J o u r n a l of h y d r a u l ic e n g i n e e r in g , 2 0 0 7 , 1 3 3 ( 1 2 ) : 1 4 3 3 1 4 3 8 7 Y O U N G F B, G E R R A R D H, J E V O N S WO n e l e ct r i ca l 201 7 正 第 1 期 宋大雷, 等 : 海流计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 船海工程 第 4 6卷 d i s t u r b a n ce s d u e t o t i d e s a n d w a v e s J P h i l o s o p h i ca l m a g a z in e s e tie s 6 ,1 9 2 0 , 4 0 ( 2 3 5 ) : 1 4 9 1 5 9 8 G U E L K E R W, S C HO U T E - V A N N E C K C A T h e me a s u r e me n t o f s e a wa t e r v e l o cit ie s b y e l e ct r o ma g n e t ic in d u c t io n J J o u r n a l o f p o w e r e n g in e e r i n g ,1 9 4 7, 9 4 ( 3 7 ) : 71 7 4 9 R O S H K O A E x p e r i m e n t s o n t h e fl o w p a s t a ci r cu l a r cy l i n d e r a t v e r y h i g h R e y n o l d s n u m b e r J J o u r n a l o f fl u i d m e ch a n i cs ,1 9 6 1 , 1 0 ( 3 ) : 3 4 5 - 3 5 6 1 0 C U S H I N G V E l e ct r o m a g n e t ic w a t e r ct t rr e n t m e t e r C P r o ce e d i n g s o f t h e OC E AN S 7 6 C o n f e r e n ce ,Wa s h i n g t o n D C: 1 9 7 6 1 1 A U B R E Y D G,T R O WB R I D G E J HK i n e m a t ic a n d d y n a mic e s t ima t e s f r o m e l e ct r o ma g n e t ic cu r r e n t me t e r d a t a J J o u r n a l o f g e o p h y s ica l r e s e a r ch ,1 9 8 5 , 9 0 ( C 5 ) : 9 1 3 7 9 1 4 6 1 2 B E A R D S L E Y R, B R I S C O E M, S I G N E L L R, e t a 1 A VMCM s 4 cu r r e n t me t e r in t e r co mp a r is o n o n a s u r f a ce m o o tin g in s h a l l o w w a t e r C P r o ce e d in g s o f t h e 1 9 8 6 I E EE T h ir d W o r k in g C o n f e r e n ce o n C u r r e n t Me a s u r e - me n t ,1 9 8 6: 7 - 1 2 1 3 MA C V I C AR B ,B E A U L I E U E,C H A MP A G N E V,e t a1Me a s u r in g wa t e r v e l o cit y in h ig h l y t u r b u l e n t fl o ws : f ie l d t e s t s o f a n e l e ct r o m a gne t i c cu rr e n t me t e r( E C M) a n d a n a co u s t ic d o p p l e r v e l o ci me t e r( A D V) J E a a h s u r f a ce p r o ce s s e s a n d l a n d f o r ms , 2 0 0 7 , 3 2 ( 9 ) : 1 41 2 1 43 2 1 4 海洋仪器研究所 2 0 5组 HL L 2 : A型电磁海流计及 其使用的几个问题 J 海洋技术 , 1 9 8 0 ( 1 ) : 1 1 3+ 6 0 1 5 王凤玲 基于倾角法的海流计设计 D 青岛: 中国 海洋大学 , 2 0 0 8 1 6 I G E T A Y,K I T A D E Y,MA T S U Y A MA MC h a r a ct e r - is t ics o f co a s t a l t r a p p e d wa v e s in d u ce d b y t y p h o o n a l o n g t h e s o u t h e a s t co a s t o f H o n s h u , J a p a n J J o u rna l o f o ce a n o g r a p h y , 2 0 0 7 , 6 3 ( 5 ) : 7 4 5 - 7 6 0 1 7 R O B I N N,L E V O Y F, MO N F O R T O B a r m o r p h o d y n a mic b e h a v io u r o n t h e e b b d e l t a o f a ma cr o t id al in l e t ( N o r m a n d y , F r a n ce ) J J o u rna l o f co a s t a l r e s e a r ch , 2 0 0 7, 2 3 ( 6 ) : 1 3 7 0 - 1 3 7 8 1 8A A G A A R D T,K R O O N A,H U G H E S M G,e t a 1 F ie l d o b s e r v a t io n s o f n e a r s h o r e b a r f o rm a t io n f J E a a h s u r f a ce p r o ce s s e s a n d l a n d for m s ,2 0 0 8 , 3 3 ( 7 ) : 1 0 2 1 1 0 3 2 1 9 WA N G A, G A O S , C H E N J , e t a 1 S e d i me n t d y n a m ic r e s p o n s e s 0 f co a s t a l s a l t ma r s h t o t y p h o o n“ K AEMI ”i n Q u a n z h o u B a y , F u j i a n P r o v i n ce ,C h in a J C h i n e s e s cie n ce b u l l e t in , 2 0 0 9 , 5 4 ( 1 ) : 1 2 0 - 1 3 0 2 0 K O C Z Y F ,K R O N E N G O L D M,L O E WE N S T E I N J A D o p p l e r cu r r e n t m e t e r M N e w Y o r k :P l e n u m Pr e s s,1 9 63 2 1 王长红, 朱敏 , 何平 , 等 声相关流速剖面仪( A C C P ) 原理样机研制 C 武汉: 中国声学学会 1 9 9 9年青 年学术会议 , 1 9 9 9 2 2 朱光文 我国海洋探测技术五十年发展的回顾与展 望( 一) J 海洋技术 , 1 9 9 9, 1 8 ( 2 ) : 2 1 7 2 3 马淳燕 宽带相控多普勒测速技术研究 D 哈尔 滨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 0 0 9 2 4 K A WA N A MI S ,O I L I M O T O K, M U S HIA K E M D o p p l e r me a s u r in g d e v ice f o r w a t e r cu rre n t me t e r ,h a s b a r y ce n t ri c e q u e n cy d e t e rm in e r d e t e rm in i n g b a r y ce n t r i c f r e q u e n cy o f r e ce iv e d e ch o s ig n a l ,a n d Do p p l e r s h if t d e t e r mi n e r d e t e rmin in g D o p p l e r s h i f tP J a p a n : GB 2 4 3 7 6 1 9 - A , 2 0 0 7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