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容大作用一.doc_第1页
小电容大作用一.doc_第2页
小电容大作用一.doc_第3页
小电容大作用一.doc_第4页
小电容大作用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利润开发板EasyARM-iMX283静电接触放电10000V测试纪实 EMC,即电磁兼容,是指电子、电气设备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ZLG致远电子对于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非常重视,即使EasyARM-iMX283开发平台是一款零利润的产品,对于其EMC性能的要求也不会有所降低。 以静电为例,第一版EasyARM-iMX283开发平台仅能通过IEC61000-4-2:2001标准中的2kV接触放电测试,在经过反复测试并进行两次硬件改板后,EasyARM-iMX283开发平台最终通过接触放电10KV(IEC最高等级为8kV)测试。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多么昂贵的器件或复杂电路,而是一颗小小的电容! 在EMC整改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定位敏感源 敏感源即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可能会造成系统工作异常、复位或死机的信号。复位、晶振、电源和高速等相关信号等是常见的敏感源。这些敏感源有可能是单独或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应对这些敏感信号进行逐个测试,观察记录其信号变化。 对EasyARM-iMX283第一版硬件进行ESD测试时,测试电压上升至4kV后系统就会复位。仔细分析后原因归结两点: 1. 复位相关的信号线布线过长,且周围无敷地保护,易受外界干扰; 2. USB信号线离晶振过近,外界干扰易耦合到晶振,引起系统复位。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第一次改版,元器件重新布局,缩短复位和晶振信号的布线,并在这些信号线周围敷地保护,同时优化电源的布局。 令人失望的是,第二版电路仅能通过4kV接触放电测试,测试电压升至6kV时系统依旧会复位,抗干扰能力没有显著提高。 经过两个星期探索性测试,复位信号线和晶振信号线并不是主要敏感源,造成系统复位的应该还有其他信号。品管部经理在研究所有的测试步骤与分析方法后,将示波器探头接到PSWITCH信号线上观察静电干扰时线路状态,在进行4KV接触放电测试时,发现系统会复位,将探头移开则系统正常工作。将该信号线割断后再次测试,测试等级为4kV和6kV时,系统均能正常工作,8kV时系统偶尔会复位,表明PSWITCH是造成系统复位的“罪魁祸首”! 滤波电容位置不对,也白劳一场! 敏感源定位后,需要考虑如何保护敏感信号以减小外界干扰对其产生的影响。常见的方案包括:接地、屏蔽、滤波、接口电路保护、PCB布局布线设计等。iMX283芯片参考手册指出:“当PSWITCH上出现小于15ns的下降沿时,系统就会向片上DCDC发出掉电请求。但我们已经在PSWITCH上添加滤波电路,为何测试仍不能通过? PSWITCH从核心板引到底板按键上,走线较长。原电路中PSWITCH的滤波电路设计在底板上,当干扰信号耦合到该信号线上时,一部分干扰被滤波电容滤除,一部分进入CPU,造成系统复位,滤波电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若将滤波电容焊接至CPU引脚底部,PSWITCH上的干扰在进入CPU前大部分被滤波电路滤除,从而保证系统能够正常工作。这种猜想经过实际测试得到了验证:当我们将滤波电容焊接至PSWITCH引脚下再进行8kV接触放电测试时,系统能够正常工作,未发生复位现象。 EMC,就是这么神奇。一个小小的电容出现在了恰当的位置,直接决定了产品整体的性能。静电接触放电测试10000V达标的背后,是ZLG致远电子0利润EasyARM-iMX283开发平台设计团队的辛勤奉献与完整的试验室设备的检验保证。 小小的电容决定产品的EMC性能 EMC,即电磁兼容,是指电子、电气设备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对于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非常重视,即使EasyARM-iMX283开发平台是一款零利润的产品,对于其EMC性能的要求也不会有所降低。本文谨通过介绍EasyARM-iMX283开发平台的EMC整改过程,以期抛砖引玉,共同学习。 第一版EasyARM-iMX283开发平台接口仅能通过IEC61000-4-2:2001标准中的2kV接触放电测试,在经过不断的测试、整改,并进行两次硬件改板,EasyARM-iMX283开发平台最终通过ESD接触放电最高等级的8kV测试。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多么复杂的电路,而是一颗小小的0.1F电容!想知道为什么? EMC整改过程,首要任务就是定位敏感源! 敏感源即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可能会造成电路系统工作异常、复位或死机的电路。复位、晶振、电源和高速信号处理电路等相关电路都是常见的敏感源。这些敏感源有可能是单独或相互作用的,给EMC整改带来了非常多的困难。因此,在EMC整改过程中,要对这些敏感信号进行逐个排除性测试,观察并记录其信号变化。 对第一版开发平台进行ESD测试时,测试等级为2kV,系统工作正常,当测试等级上升至4kV后系统就会复位。经过多次测试后,我们将系统复位的原因归结到两点: 1. 复位相关的信号线PCB布线过长,且周围没有敷地保护,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2. USB信号线PCB布线离晶振过近,外界干扰容易通过USB信号线耦合到晶振,引起系统复位。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第一次PCB改版,元器件重新布局;缩短复位信号和晶振信号的布线,并在这些信号线周围敷地保护;优化电源的布局,调整电源信号线的走线方向。 令人失望的是,测试第二版电路时,硬件接口仅能通过4kV接触放电测试,测试等级升至6kV时系统依旧会复位,抗干扰能力只有一点点提高,并为达到公司对工业产品的设计要求。 经过两个星期探索和排除测试,复位信号线和晶振信号线并不是主要敏感源,造成系统复位的应该还有其他信号。在工程师绝望无助的时候,尝试性将示波器探头接到PSWITCH(该管脚用于控制iMX283内部集成的DC-DC电源启动和关闭等功能)信号线上再进行4KV接触放电测试时,系统会复位;将探头移开则系统正常工作。将该信号线割断后再测试,测试等级为4kV和6kV时,系统都没有复位,8kV时系统偶尔会复位,表明PSWITCH也是造成系统复位的“罪魁祸首”! 滤波电容放置位置不对,也白劳一场! 敏感源定位后,就该考虑如何保护信号以减小外界干扰对其产生的影响。常见的方案有:接地、屏蔽、滤波、接口电路保护、PCB布局布线设计等。iMX283芯片参考手册指出:“当PSWITCH上出现小于15ns的下降沿时,iMX283就会向片内DC-DC发出掉电请求。”可是我们已经底板的PSWITCH信号线上添加了滤波电容,可是为什么测试还是不通过? 图 1 整改前后PSWITCH滤波电路效果分析示意图 PSWITCH从核心板引到底板按键上,走线较长。原电路中PSWITCH的滤波电路设计在底板上,当干扰信号耦合到该信号线上时,一部分干扰被滤信号会被底板的电容滤除,一部分直接进入CPU,影响iMX283的片内电源的稳定性,造成系统复位,滤波电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若将滤波电容焊接至CPU引脚底下,PSWITCH上的干扰信号在进入CPU前大部分被滤波电容滤除,从而保证系统正常工作。这种猜想经过实际测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