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撑起一片纯净的天空 撑起一片纯净的天空 松阳三中叶翠云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最主要的品质就 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 学生的心灵是一片净土,需要我们教师用一颗爱心去精心的播种和耕耘。而能否挑选优质的种子,用什么方式,在什么季节播种,是我们作为一个献身于教育工作的 老师平时经常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在此,本人就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是提供倾诉的机会 我们的学生,虽说年龄不大,还不到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候,但面临着升学的竞争,压力也是相当大的。我曾任教的两个班级,他们都经历了一次失败 学校为了升学,组建了年段重点班三 (8)班,而不能进入三( 8)班,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很多学生在开学初的一个月里,沉浸在自卑、自责和自怨自艾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他们有太多的委屈和失落,有太多的负担和压力,有太多心理话想倾诉。作为语2 / 6 文老师,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 就是每周的日记。一开始,要学生交日记,学生们就有想法了: “ 日记是我们的秘密,怎么能随便交给老师看呢? ” 因此,我把日记改名为随笔,学生的解释是:可以随便写什么内容的作业。我说,对的,随笔,就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成段、成篇就成。你可以摘录人家的好文章,也可以写自己的感想、自己的喜怒哀乐。因此,学生交上来的随笔,内容五花八门,有的是摘抄,有的是自己的作文,有的是自己的心理感受。对于写自己真实感受的学生随笔,我都精批细改。我对他们的喜表示祝贺,对他们的怒进行疏导,对他们的哀同情劝解,对他们的乐理解分享。有时自 己的评语是一行两行,有时评语是长篇大论,甚至比学生的随笔还要长。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下来,学生写心理话的人多了,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倾诉出来的同学多了,这成了老师和学生交流的一个平台。说实话,每个星期 120 本随笔, 240 篇文章,要一一看过来,要写上评语,是多么大的工作量。但只要有一个学生还愿意跟我交流,我的评语对一个学生还有用,我也会坚持下去。因为新课程理念中的人文关怀不就是通过这些方式体现的吗?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 “ 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 而老师提 供的这个交流机会,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获得了学习的信心。一个学年的真心倾诉,3 / 6 学生们重新扬起了前进的风帆,在升学考中,有一位同学甚至挤入了全县前二百名。二是教给减压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压力同样不逊于学生。平时的日常教学工作,已是非常琐碎,也来不得半点马虎。再加上一些教研活动,一些事务性工作,有时真觉得会有不胜负荷的感觉。压力一大,在教育教学中可能会有一些不够理智的教学行为,甚至方式方法都会变得简单粗暴。怎么办?我们教师要学会减压。一是给自己减压,二是给学生减压。教 师自我减压,曾经有一篇很精彩的文章。叫做做个“ 四不倒 ” 老师。分别是 “ 问不倒、难不倒,气不倒、累不倒 ” 。其中做个 “ 气不倒 ” 老师,确实很难。学生的行为可能经常不如人意,学生的成绩可能很久都没有起色,学生的表现可能总是让人不满意。如果我们的教师一味的生气,一味的指责,不但与事无补,还可能使事情演变成恶性循环。所以,我们首先要来点阿 Q 精神,把自己先放松出来,然后再去寻找对策,改变现状。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被气倒了,不要说想对策,可能连饭也吃不下去了,那不是连革命的本钱也没有了吗,这未免也太不划算了,不划算的事情我们 干嘛还要去做吗? 教师自己能释放出来了,还要帮学生也减减压。课前的一个小笑话、一个哲理性的小故事,能帮助学生进入课堂,放松情绪。可以让学生在课前的一分钟讲演中选用,也可以在点4 / 6 评学生的讲演时补充。效果不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体现了语文课程 “ 大语文 ” 的观念,何乐而不为呢?而要教给学生减压的方法,真诚是一剂最好的良药。真诚既是良好教养的人应备的品质,更是 教师应有美德,是教师亲和力的核心。学生最反对的是生硬的说教。真诚地对待他们,才能赢得他们的真诚。到那时即使是一些道德训诫的话语,如果是发自你的内心,是充满你的信念的,这些话语也会像磁石一样,强有力地吸引着你的学生,而你就会成为他们的支柱和指路明灯。美国教育家罗杰斯曾说: “ 当我如实地表现自己时,当我不必带上盔甲去比试,而是无所顾忌出现时 当我能接受这个事实:我有许多缺点和错误 这时,我就能更为真实。 ” 今天,当我们为冷漠、敌对甚至悲凉的师生关系不断的抱怨和哀叹的时候,我们应该用罗杰斯的这段话躬身拷问:我们是 否付出了真情?是否献出了真知?是否展现了对善的追求和对恶的憎恨?当真诚成为了我们的思维,融入了我们的教学生活,我们的亲和力便真正拥有了。这对学生们来说,何其幸运,对我们老师来说,更是一种幸福 ! 三是创造沟通的机会 随笔中的师生沟通是停留在纸上,不能互相反馈。有时,一段评语后就失去了下文,学生的思想到底有没有发生变化,他们的小矛盾是否已解开,他们的疙瘩有没有消除,教师心里都没数。教好书的前提是教好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5 / 6 帮助学生调节好自己的学习状态,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负起的教育教学责任 。目前我采用的方法还只是停留在课前与学生的一些简单对话,课后找一部分学生谈话,晚自修结束后到寝室的聊天。虽然话题可能不够系统,随想随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指向性。但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记得有一次,看到一篇这样的随笔,里面写道:老师,我一开始不喜欢你的语文课,觉得你上课太严肃,因此爱乌及屋,我也不喜欢你这个人,总觉得你难以接近,甚至很讨厌你,但是,你到我们寝室来,跟我们聊天,是那么亲切,那么平易近人,我觉得你真的离我们很近。我希望你上课时也能带着笑意。看了这篇随笔,感觉真像打翻了五味瓶。首先是酸的,我怎么成了 这样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了呀;还有一丝怨恨,现在的学生怎么了,都敢这么随随便便地指责,那让老师还怎么教呀;反过来想一想,涌上一丝甜意,学生敢说,不也说明了平时老师的形象还不是那么令人恐怖的吗?看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吧!虽然利用阿 Q 精神让自己获得了心理平衡,但接下来最重要的还是脸上多一点微笑,话语中多一些鼓励,举止中多一点柔和。所以说,平时与学生的沟通也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 鲁迅先生有句话: “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 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6 / 6 的精神。学生是敏感的,当他们意识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后,所暴发出来的能量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意,就会 “ 亲其师、敬其师 ” ,从而 “ 信其道 ”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水泥钢板仓施工方案
- 2025年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员继续教育系统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南沙深水井施工方案审查
- 2025年口腔助理副科题库及答案
- 潼南餐厅铝扣板施工方案
- 涵洞出口导流堤施工方案
- 浙江瓦楞幕墙板施工方案
- 临床医学检验士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煤矿电气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标准解读
- 法院起诉收款账户确认书范本
- 一道美丽的风景作文500字
- 食堂菜品出品管理方案
- 现网终端问题分析报告
- 中国历史时期疆域变迁
- 第十五章巷道与井筒施工测量
- GB/T 15415-1994炉用高温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FZ/T 07019-2021针织印染面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