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年龄_第1页
劳动合同年龄_第2页
劳动合同年龄_第3页
劳动合同年龄_第4页
劳动合同年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劳动合同年龄 劳动者到法定退休年龄合同是否可终止 从 1951 年开始,我国政府机关、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便实行了退休制度。根据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职工达到退休年龄男 60 岁,女 50 岁,女干部 55 岁、工龄年限连续工龄满 10 年和身体健康状况的条件,即可以申请退休。从批准退休的第二个月开始,停发工资,按照工龄及其他条件支付个人工资一定比例的退休金,直至退休人员死亡。劳动法未对退休年龄作出规定。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涵义的复函劳社厅函 2001 125 号的解释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男年满周岁,女工人年满周岁,女干部年满周岁。” 我国劳动法并没有规定劳动者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即终止。而劳动合同法只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在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并没有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其劳动合同是否终止?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该规定在目前的环境下适用是存在障碍的,根据国家有关规 定,只有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费 15 年以上的,劳动者才可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于实践中执2 / 8 法不严,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根本就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假如劳动者已经五十五岁以上,如果现在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达到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时可能年龄已经 70 有余了,但根据我国一直沿用的法定退休年龄规定,社保机构一般是不可能再接受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这就会导致一部分劳动者无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终止的尴尬局面。对此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作了补充规定,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尚不能依法享 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也可以终止劳动合同,实践中更具有操作性。以往司法实践中基本上均认为劳动合同应当终止,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丧失了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劳动合同法第 44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不必然导致劳动合同终止,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劳动合同才终止。 【典型案例】何某是深圳某电子公司女清洁工,在公司已经工作了 8 年, XX 年 6 月份,公司与何某签订了一份劳 动合同,合同期限为 1 年, XX 年 6 月份到期。 XX 年 11 月份,何某年龄已经 50 岁。同年 12 月份,公司向何某出具了一份终止劳动 合同通知书,通知书称何某已经年满 50 周岁,已经3 / 8 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不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身份,公司决定终止劳动合同,并不予支付经济补偿金。何某不服,认为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公司终止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公司坚决认为何某已经达到退休年龄,公司有权终止劳动合同,不同意支付经济补偿金。何某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其解除劳 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此案以后,经审理认为,本案事实清楚,争议的焦点在于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时,如劳动合同尚未到期,用人单位能否终止劳动合同。何某与公司签订的合同至 XX 年 6 月份到期。鉴于何某在 XX 年 11 月份已经年满 50 周岁,已失去我国法律规定的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不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合法的主体资格,因此,该劳动合同自 XX 年 11 月份后的部分无效,公司提出终止劳动合同不违反有关法律规定,遂驳回何某的申诉请求。 【评析】此案的裁决结果代表了以往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 的普遍性认识,司法实践中认为劳动者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已经不再具有劳动者身份了,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且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正是由于司法实践中存在该认识,导致了与本案何某一样的众多劳动者被企业“无情”地辞退,这些劳动者大多数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被辞退后找工作更加不易。劳动合同法对此作了全新的4 / 8 规定,明确了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才终止。 【风险提示】实践中应当区分“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达到退休年龄”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根据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 ,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 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因此,“达到退休年龄”的,如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 15 年,将无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其劳动合同不能随意终止。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是否需支付经济补偿?关于这个问题,法律未作任何规定,用人单位可不支付经济补偿。 【法律链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一条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涵义的复函劳社厅函 2001 125 号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你局关于请求对“法定退休年龄”概念予以解释的请示京劳社办文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年月我部下发的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5 / 8 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号中,“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即:“男年满周岁,女工人年满周岁,女干部年满周岁”。请你 们按此精神解释执行。 关于如何处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终止劳动合同的说明及建议 何总: 1、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 ,无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是固定期限还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也无论劳动合同期限是否届满 ,只要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用人单位均可与其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2、如果按法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者,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 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6 / 8 3、以前处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终止劳动合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工龄大于 12 年的员工,以 12 年为基数减去已交养老保险的年数乘以 870 元基数为经济补偿金。工龄小于 12 年的员工,以实际工作 年限为基数减去已交养老保险的年数乘以 870 元基数为经济补偿金。 4、以前处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终止劳动合同者有特殊情况的根 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处理。 5、不能具体写出处理方案,因有许多变数。而且不符合法规。 抄报:刘书记、潘总、李总、 喻老师、双经理、财务李总、建议人:唐志抡 2016年 12 月 8 日 超过退休年龄的人可以成为劳动合同关系的主体 来源:华律网整理 | 时间: 2016 年 05 月 31 日 | 浏览: 6851 次案情:原告胡某系当地 的个体诊所的医生,因多年从事中医,具有一定的中医技术和经验, 1997 年 3 月被告某乡卫生院为了填补其医生力量的不足,将当时已经 66 岁的原告聘为本院的医生,双方未订立书面合同,只是口头言定了工资每月多少钱。 XX 年 7 月原告在上班期间,突发脑中 . 案情: 原告胡某系当地的个体诊所的医生,因多年从事中7 / 8 医,具有一定的中医技术和经验, 1997 年 3 月被告某乡卫生院为了填补其医生力量的不足,将当时已经 66 岁的原告聘为本院的医生,双方未订立书面合同,只是口头言定了工资每月多少钱。 XX 年 7 月原告在上班期间,突发 脑中风疾病,当时到被告处治疗,后又到其它地方进行治疗,但原告至今未能痊癒,丧失了继续工作的能力。原告多次与被告协商,要求医院支付医疗费、护理费及医疗期间的工资等,而医院则不同意支付,期间原告还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劳动仲裁部门以本案不属劳动争议为由不予受理。故原告于 XX年 10月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承担各种费用。 评析: 针对上述情况,法院应如何处理,主要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对原告的诉请不予支持。理由是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退职退休暂行办法,对限制和丧失劳 动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在年龄上作出明确规定,该办法规定,男满六十周岁,应该退休。本案中原告虽然具备从事医务的身体条件,具备继续工作的能力,但从法律意义上讲,已不具备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只能签订劳务合同。据此,认为原告与被告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劳务合同关系,不受劳动法调整和保护,原告要求被告按照劳动合同方面的法律规定来支付各项费用,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8 / 8 第二种意见认为原告诉请正当,法院应予支持,理由是原、被告之间已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原告虽已年过退休年龄,但其从事中医工作来说完全能够胜任,仍 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国务院颁布的退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