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藤野先生,鲁迅,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线索。2.学习抓住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形象特点、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3.感受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第一篇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他的作品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主要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历,重点回忆了与这段经历有重要关系的藤野先生。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1906年秋,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他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1926年,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的时期,在反动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鲁迅离开北京,来到厦门。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藤野先生。,背景资料,1.文体知识散文概念: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主要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写作方法灵活多变,叙事、写景、状物各呈异彩,不受时空限制。“神不散”指所运用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以某个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分类(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知识链接,2.相关人物介绍藤野严九郎,藤野严九郎(18741945),日本福井县人。其家族世代行医,而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1896年从爱知医学校毕业,留校作解剖学教师奈良坂的助手1901年10月,27岁的藤野应聘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1904年7月6日,即大约鲁迅到仙台前两个月,藤野由讲师升为教授;1915年,决定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迫于6月底提出“请求免职”;1917年,回故乡自立诊所;1945年8月11日,在福井逝世。,(1)订正字音绯红()发髻()驿站()解剖()顿挫()畸形()匿名()诘责()教诲()瞥见()油光可鉴()杳无消息()深恶痛疾(),检查预习,fi,j,y,pu,cu,j,n,ji,hu,pi,jin,yo,w,(2)词语释义油光可鉴:掌故:匿名:凄然:杳无消息:抑扬顿挫:深恶痛疾:,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文中指学校里去发生的一些事情。,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厌恶、痛恨到了极点。,1.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的结构,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整体感知,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交代去仙台的原因。(在东京)第二部分(第435段):详细描写“我”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交代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在仙台)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与藤野先生分别后的状况,抒发了对先生的感激、崇敬和怀念之情,表达了作者要为正义事业而不懈奋斗的心声。(离开仙台后),2.重点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将其分成四个层次,并概括每一层的内容。,第一层(第4、5段):写作者去仙台途中的所见所感,及作者在仙台受到的优待。第二层(第623段):记述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人物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令鲁迅十分钦佩并永远怀念。第三层(第2431段):写“我”弃医从文的原因。第四层(第3235段):写“我”与藤野先生告别的情景赠照片、题字、叮嘱,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爱和牵挂。,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课文中所写的事件。,内容探究,清国留学生学跳舞。“我”在仙台受优待。初见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藤野先生为“我”纠正解剖图。藤野先生关心“我”的实习情况。藤野先生问“我”中国女人裹脚的事。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我”与藤野先生惜别。“我”回国后,忆藤野先生。,2.作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受到的“优待”?,优待:“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原因:写“我”受到的优待,而这种“优待”与关心和后文藤野先生对于“我”真诚的关怀、教诲是截然不同的。藤野先生丝毫没有民族偏见,他对“我”的关怀完全是真心的,他希望中国进步。作者对藤野先生也是十分崇敬、感激的。因此,写这些“优待”只不过是出于礼貌,从正面衬托也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3.鲁迅为什么要离开有很多“清国留学生”的东京,独自一人去仙台学医?,文章开头三段写了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这一环境的失望、厌恶之情。作者本是怀揣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东渡日本的,却没料到东京竟也像南京一样乌烟瘴气,失望、痛苦、愤懑之情和强烈的报国热望,使他百感交集,远大的抱负和恶劣的环境形成尖锐的矛盾,因而,他不得不离开东京,寻求一个有利于实现理想的环境。所以,作者在文中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4.谈谈“匿名信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想想“匿名信事件”说明了什么。,起因:鲁迅上年的解剖学考试成绩较好,一些同学疑心藤野先生向鲁迅漏题。经过:学生会干事翻检“我”的讲义,邮差送来匿名信。结果:“我”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我”将匿名信退还了那些干事。“匿名信事件”说明弱国的人民在国际上没有地位,遭受凌辱;所谓的日本“爱国青年”对中国人怀有偏见;鲁迅为了自己和祖国的尊严进行的斗争。,5.鲁迅先生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六十分以上是由于藤野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从骨子里看不起当时的中国人(当时的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做侦探而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观景的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诬蔑。正因如此,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他也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就在这时,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若是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鲁迅先生决定弃医从文。,1.作者开篇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有何作用?,品味赏析,作者在东京的见闻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引出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为下文写自己离开东京,与藤野先生认识埋下伏笔。,2.如何理解“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这句话的意思?,作者到达仙台后,受到免交学费的优待和生活上的关照。对于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特殊待遇,反映了日本人民善意的心地和友好情谊,而作者却把这些善意统统推断为“物以希为贵”,是因为作者当时日本正在侵略中国,作为受侵略的“弱国国民”来到日本,往往是受轻视的,所以,作者不认为自己受到“优待”就是对中国人的尊重。而自己确实是仙台惟一的中国留学生,由此推断,这所受到的“优待”不过是因为“物以希为贵罢”。这包含了一个弱国国民内心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3.作者为什么说“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运用了反语。“当然”加以强调,用来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作者的愤慨和不平。“也无怪他们疑惑”表现了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各愤懑的感情。因为考试风波使作者的人格和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之后他便写下了这句极为愤慨的话,这句话并没有直接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歧视中国人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的:在那些“爱国青年”看来,贫弱的中国国民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是因为老师漏题,而不是凭借个人能力获得的。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地下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了作者极大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仅是因为个人的人格受到了侮辱,更是因为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受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所以,这句话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企盼祖国强盛的愿望。,4.怎样理解“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段文字主要在于说明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对作者的影响。而正是藤野先生的那种治学严谨、教学认真的品质,那种探求真理的执着态度以及对作者的热情诚恳和殷切希望,促使作者奋发努力。其中“良心发现”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革新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各种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正人君子”是反语,指敌对势力。结尾这句话表明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与敌对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为中国的光明前途而奋斗。,5.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深刻含义。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偏”字一方面写出当时作为弱国国民的中国人处境的悲惨,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作者对中国国民的愚昧的批判态度。“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说明作者没有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或旁观者。影片的内容始终牵动着作者的爱国心,此时,他内心的痛楚可想而知。,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酒醉似的喝采”指日本学生看到枪毙中国人时兴高采烈的表现。“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在中国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都幸灾乐祸、麻木不仁,这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写法探究,1.本文是如何运用明、暗两条线索把材料贯穿起来的呢?,(1)明线(叙事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相知、相别的过程,表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崇敬和怀念。(2)暗线(感情线索):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是作者忧患情绪的一种表现,也可以看出作者到日本学习的目的。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和“水户”也透露作者的爱国情感。对初到仙台受到优待不以为然的心情,对艰苦的生活条件不以为意的态度,也是作者爱国精神的体现。对藤野先生表示敬仰,是由于他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学生;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懑,是由于他们歧视中国人;看电影之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更是由于拯救民族危亡的考虑。最后把怀念之情转化为多写揭露黑暗现实的文章,则是当年弃医从文的目的,是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指导下的实际行动。可见,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是统摄全篇的红线。,2.本文是如何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的?达到了怎样的效果?试举例说明。,反语是依靠语言环境,运用与说话人本意相反的词语和句子表达本义的修辞手法,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运用反语能引人深思,起到嘲笑讽刺的作用。本文中的反语非常生动、精彩,如:“实在标致极了。”“标致”本义为漂亮,这里意为“丑陋到了极点”,用来讽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这里“精通时事”是反语,这些人“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爱国青年”是反语,指的是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自私狭隘、狂妄自大的日本青年。,“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此名是议论句,是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日本“爱国青年”的观点,这里运用反语,表现了鲁迅的满腔义愤。“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正人君子”是反语,指的是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怠为“正人君子”的文人。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本文中的反语不仅具有强烈的讽刺作用,而且透过反语还可以体味出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1.作者描写“清国留学生”的生活与表现藤野先生的精神与品质这个中心是否一致?,鉴赏评价,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是对弱国的帮助,一个外国人,还那样关心中国的进步,可作为中国人的“清国留学生”却对国家的命运前途漠不关心,二者对比之下,更见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所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留学生活是与文章的中心意思一致的。,2.说说“我”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件典型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1)“添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工作认真负责的品质(2)“纠正解剖图”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品质。(3)“关心我实习情况”表现了藤野先生对人热情诚恳的品质。(4)“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况”表现了藤野先生求实的精神。,拓展延伸,阅读阿累的一面,说说它与藤野先生一文的异同。,同:一面和藤野先生这两篇文章都是写人的。异:(1)一面一文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经过,表现了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表现出来的;藤野先生一文写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是一个正直的学者,它不完全按时间来叙述,而是选择几个有关教学活动的片断来表现。(2)在对人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时,一面采用了细描的手法;藤野先生采用了白描的手法。(3)在结构上,一面以作者与鲁迅的一面之交为线索组织材料,从正面着笔;藤野先生主要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用了许多与藤野先生有间接关系的材料,作为侧面烘托。,本文是一篇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前庭蜗器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陕西省宝鸡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山西省大同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CN222963691U 一种三维边坡监测雷达支架 (四川天府新区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
- 2025年铁路抢答题目及答案
- CN120108607B 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智能材料性质预测系统 (广东铂崛科技有限公司)
- CN120106525B 基于跨模态数据对齐的无人设备自主任务优化方法及系统 (江苏飞睿得科技有限公司)
- CN120102030B 气象驱动的危化品泄漏智能示踪方法 (南京和电科技有限公司)
- unit1艺术课件教学课件
- twi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立杆方法分类普通电杆的组立系列课件
- 2024年农艺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学校食堂运营管理职责与分工
- 会计师事务所公司质量控制制度范本
- 实习生劳务合作合同6篇
- 2025《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库及答案(共4套)
- 环境监测业务流程
- 房屋提前移交免责协议书5篇
- DB36-T 954-2024 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 《环境保护法》知识参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 食堂食材配送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