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初中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初中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初中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初中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学习成绩的提高,不可忽视的是平时上课做好的笔记和掌握好课本里面的知识点。初中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下文。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表引用 表讽刺或否定 表特定称谓 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 表插说 表声音中断、延续 表话题转换 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 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总分 现象本质 原因 结果慨括具体 部分整体 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前后矛盾 语序不当 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表内容省略 表语言断续 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表心情矛盾 表思维跳跃 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并列复句 转折复句 条件复句 递进复句 选择复句 因果复句 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第八部分 一、掌握说明方法。 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1分类别:把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诠释: 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 5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下定义: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7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8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具体说明了特点, 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0.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显得生动活泼. 二、感悟说明语言。 修饰性、限制性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更、也许、常常、在当时、绝大部分、主要、几乎)能否删除或替换,为什么? 语言准确类答题方法: 1.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这样的题目分四步: A:判断,一般是不能删 B: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C.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D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模式:不能删。因为词表示,删掉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这与文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三、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子、提建议、说看法或畅想未来. 1、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语文课时知识点之最后一课 同学们对于最后一课的语文知识点还记得吧,下面我们来学习哦。 最后一课 小说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踱du步 赚zhun钱 哽gng住 祈q祷do 气氛fn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2)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最后一课分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P47 注释 都德,法国作家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线索: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第2-3段)、社会环境(普法战争) 3.第20段:比喻把法语比作钥匙,普鲁士侵略比作监狱(P52) 4.第21段:讽刺手法(鸽子唱歌)、表达反感、留念之情(P53) 5.人物描写方法:动作(P54 第26-27段)、外貌、神态、心理 6.主题:爱国主义 以上对语文最后一课课文的知识点内容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的。 语文课时知识点之黄河颂 关于语文课本中黄河颂的内容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内容。 黄河颂 新诗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巅din 澎湃png pi 狂澜ln 屏png障 哺b育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2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魂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P.43 注释 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1.修辞:呼告(啊,朋友!)、反复(啊!黄河!)、比喻(摇篮、巨人、臂膀) 2.“望”字统领全诗 通过上面对黄河颂课时知识点的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对此课时的知识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考出很好的成绩的。 初中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二 关于伤仲永课时的知识学习,我们做下面的内容讲解,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内容知识。 伤仲永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仲zhng 谒y 称chn前时之闻 泯mn然 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 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3)父异焉 异:感到诧异。 (4)邑人奇之 奇:认为是奇才。 (5)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6)或以钱币乞之 乞:求取。 (7)环谒于邑人 谒:拜访。 (8)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相当。 (9)贤于材人远矣 贤:胜过、超过。 (10)父利其然也 利:认为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 解释为:牵,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 3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点拨:重点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然,的样子。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词语解释:P37 注释1、3、4、6、7、9、10、11;P38 注释2、3、5、6、7、9、10、11、14、15、16、17、18、19 通假字:“扳”通“攀”,牵,引 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37-38 六至八 1.仲永变化的三个阶段(根本原因:不使学) (1)五岁: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2)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2.第三段议论:通过说明“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以上对伤仲永课时的内容知识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哦。 诗两首课时知识点 下面是对诗两首知识点的内容总结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萋q 怀恋lin 幽寂j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2)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姜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点拨:此句蕴含深刻哲理,耐人寻味,需记住。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女口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2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告口吻,强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未选择的路:自然界道路象征人生道路,要慎重作出人生选择。 上面对语文诗两首课时的内容知识总结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 ,希望上面的知识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时知识点 下面是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