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关新年手抄报范文 北方过年习俗 “小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老北京的民谣是否唤起了你儿时的记忆? 北京人过春节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就开始了故有“送信的腊八粥”之说腊八过后就要准备过年了写春联、剪窗花、买挂钱虽然这些过年的礼俗如今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我们却不能忘记 今年春节又恰逢西方的情人节在这个中国人举家欢庆日子里又增添了为爱人送上美好祝福的浪漫气息可谓双喜临门这不但可以为大家扫去过去一年落在身上的倦怠也预示着虎年喜事连连的好年景 过年的老礼儿 春节前奏曲腊月 进入腊月便标志着距离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只有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各种迎接新年的民间习俗悉数登场 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古时候也称“蜡月”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汉应劭风俗通义谓:“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因为接踵而来的祭祀活动腊月又成为“祭祀之月” 而一年当中为什么只有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十二月称为腊月?这要追溯到秦代“秦人岁终祭神曰腊故至今以十二月为腊始皇当年御讳曰政故至今读正月为征”这段文字的意思是之所以把十二月叫腊月是因为古时候这个月是用腊肉祭拜祖先的日子;之所以把正月叫征月是为了避讳秦始皇的名字嬴政的“正”音 腊月是一年之岁尾正值寒冬民谚云:“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正是言其冷这时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闲”之说农事上是“闲”了但人们生活的节律并未因此而放慢人们怀着愉悦而急切的心情加快了向春节迈进的步伐 春节是中国人传统的三大节中最为隆重的一节而腊月正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在这个前奏曲里有着丰富的内容首先从喝腊八粥开始然后人们要扫房、请香、祭灶、封印、写春联、办年货直到除夕夜广义地说过年应该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甚至可以说从喝腊八粥就开始了一直要过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而过去一些官宦人家甚至还有拖至二月二“龙抬头”那天过年才算结束 饺子的历史 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此后人们便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 春节进行曲正月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 如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十月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职前一天南京参议院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民国纪年但阴历相沿已久且有利于安排农事因此民间仍偏重阴历 第一乐章拜年 正月初一这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里祝贺新春这在旧时称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倘若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这个习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的燕台月令曾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大户人家还会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如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另外古时还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则是平辈相互道贺早在清朝时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曾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团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第二乐章聚财 为什么守岁可能很多人不知其中“味”大年三十吃完年夜饭放炮仗全家要团圆守岁、接神、包饺子不到天明拜年不许睡觉这在老家儿有新旧交替之际珍惜光阴的意思小孩儿则是为父母尊长延寿 值得一提的是北方人过年吃饺子也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同时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吃完饺子长辈就要给孩子们分“压岁钱”了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曾写到:“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长辈给晚辈红包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早年间送压岁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此外每到过年人们还会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清代顾禄清嘉录写到:“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正月初五也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俗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正月礼俗 除夕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放爆竹、祭祖、给压岁钱 正月初一拜年、开门炮仗、占岁、贴画鸡、聚财 正月初二祭财神 正月初三为天庆节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正月十五元宵节 春节变奏曲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男女老幼看花灯的场面非常热闹往往这时家家户户、商店铺户、城里城外张灯结彩赏灯看戏、火树银花 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因此又称灯节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有资料显示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做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也有资料显示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揭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后来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的影响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也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古时元宵还有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5万盏花灯花样繁多唐玄宗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10天 到了清代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5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新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精神科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医患关系翻译指南
- 2025年心内科实验室技术应用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营养学膳食指导专业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小儿科疾病护理知识应用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民族团结道德与法治
- 2025年家庭医学临床实践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医学针灸治疗技术操作规范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风湿科风湿免疫疾病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精神科药物治疗应用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烤肉自助项目融资计划书
- 加油站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表及全套记录表模板
- 合作银行遴选评分标准
- 钢构雨棚施工方案
- 钢结构及旧楼加固工程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耳尖放血疗法课件
- 交通运输概论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入团积极分子团课共青团课件
- 中国健身秧歌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 2023年浙江省重点高中自主招生数学试卷及答案
- 烤烟生产沿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