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doc_第1页
壮族三月三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doc_第2页
壮族三月三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doc_第3页
壮族三月三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doc_第4页
壮族三月三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壮族三月三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 壮族岁时习俗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广西境内不少壮族聚居的农村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歌节 届时四面八方的壮族男女老少聚集于约定俗成的地点畅怀对歌在桂西巴马、都安等地每到歌圩前夕姑娘们相约到“歌圩点”搭歌棚用自织自染的黑、白、蓝各色土布盖棚、围棚比赛个歌棚搭得宽敞个歌棚的布织得工艺精美歌棚内设座、备茶款待前来对歌的小伙子们“歌圩点”四周邻近的村寨民众蒸五色糯饭、做米粉、备菜肴以接待远方来客届时不论认识不认识进家都会受到热情款待歌圩当天天蒙蒙亮男女青年们就梳洗打扮染红鸡蛋蒸五色糯米饭把饭装进精巧的小布袋里把蛋装进玲珑的丝网络袋里赶歌圩去 老歌手做年轻人的艺术指导来唱歌和看热闹的年轻人往往以村屯为单位打扮得齐齐整整特别女青年同一个村屯的便同一打扮梳同样的发辫发辫上系同样的头绳、花结同样的刘海发式包同样的花头巾同样色彩、样式的上农、长裤和花鞋众人进入歌场先游逛一周物色对象然后入棚对歌你问我答通宵达旦连唱三天有的女坐一排男坐一排也有男女共坐一排但保持一定距离在不流行歌棚的地方便在野外对歌也有些地方日间在野外对歌夜间转到村寨对歌在村寨对歌的有些地方女歌手在室内男歌手在户外有些地方男女双方都在户内厅堂对唱各地对歌大都有一定的歌路如“初会”、“探情”、“赞美”、“热恋”、“定情”、“离别”以及“相思”、“重逢”、“责备”等有些地方还有“抢歌”与“斗歌”的风习如靖西、德保一带男方甲向女歌手唱歌求答女方乙答唱后双方便展开对歌;倘若这时另一男方丙来晚一步又想与女方乙对唱便唱歌把甲方挤出去这便是抢歌抢歌是否能成功要看甲、丙两方的歌才与歌艺甲、丙两方用不同歌韵的歌向乙方献殷勤乙方若仍用甲方的歌韵答唱丙方便抢歌不成乙方若改用丙方的歌韵答唱丙方便胜利而甲方便告失利了斗歌是甲、乙两方在对唱中出奇制胜斗歌才、歌艺的歌在三月三歌节中倘若男、女双方越唱越有情往往双方互赠礼品互约今后相会之期姑娘所赠多为自制布鞋 三月三是壮、汉、瑶、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当地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 1、汉族 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汉族有吃地(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当天民间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汉族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 2、壮族 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盛大的节日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歌圩一般以唱山歌开场展示能歌善舞的人文风情千人共跳竹竿舞每个方块都很有壮乡特色人们捧着五色糯米饭抱着壮乡的美酒扛起劳作的锄头精致的簸箕也被举在手中 3、侗族 侗家传说古时侗家的原始属地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了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初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清晨姑娘们到菜园采来半篮蔬菜洗净穿戴打扮好聚在莫嘎树下等在那里的小伙子们伺机向意中人讨篮得到者便与姑娘约定还篮日期届时回赠水果与布料从前有对青年男女相爱而女方妈妈将她许给一富商定于三月初四出嫁初三这天相爱的这对情侣在莫嘎树下悲愤欲绝跳潭殉情为纪念他俩每年三月三当地青年便来到这里吹笙对歌挣脱了包办婚姻的枷锁 4、苗族 “三月三”又称“挑葱节”是从苗族古老的男女青年恋爱节日演化而来据传每到三月三这天男男女女以挖野葱为名汇集在一起在山坡上相亲相爱边挖野葱边说话边唱苗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这一天苗族姑娘穿着盛装来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展示她们的美丽小伙子们也等着这一天他们有机会认识很多姑娘和她们对歌如果相互喜欢的话马上就可以拉回家去所以歌会散了之后就可以看到很多男男女女拉拉扯扯的 5、瑶族 “三月三”又名“干巴节”即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都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守猎、捕杀野兽、下河捞鱼摸虾并且烤成干巴带回家里妇女们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四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年复一年一直传到今天 瑶族也以三月三为歌节除唱序歌、茶歌、散歌外还唱诉苦歌和谢仙歌但很少唱情歌吃喝少不了酒呀、茶呀之类的 三月三是个民族的节日?除了以上的民族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也过三月三不妨来看看 6、布依族 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这一带的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月初三这天都用炒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祭毕人们沿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 北部坝王河一带因气温较低此时枫叶尚小未能着色以三月十三日为“枫叶节”节日这天人们到山野踏青游春儿童们摘嫩枫叶做成圆球抛打妇女们则摘几匹嫩枫叶插在头髻上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吃青年们到山坡上吹木叶、唱山歌如遇上称心如意的对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达旦地对歌临别时主人家用芭蕉叶包着花糯米饭和鸡腿肉分送歌手作为节日的礼物 7、畲族 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传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节日里吃乌米饭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 相传在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各族人民起义在一次战斗中被困在山上由于没有粮草起义军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他们靠吃一种叫“乌稔子”的野果充饥坚持了几个月在次年的“三月三”冲出包围反败为胜为了纪念这些畲族英雄以后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就吃“乌米饭”作为纪念“三月三”前后是春耕所以吃“乌米饭”也有祷祝丰年之意 8、黎族 三月三是黎族传统的郊游节相传洪水时期天妃和观音兄妹飘泊在五指山区幸免于难为了传宗接代妹妹脸刺花纹使兄认不出来配成夫妻生儿育女刀耕火种使五指山富饶起来此后每年三月三黎族青年便带上竹筒香饭手打花伞来到五指山上迎接春天 每逢“三月三”各村寨的黎族同胞聚会于旷野上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饭举行打粉枪、射箭比赛以及中老年黎族男女吟歌对唱、跳竹竿舞等特色浓郁的民俗民风活动届时还可以看到青年男女成双成对进行“山恋”这一独特的恋爱方式 9、土家族 土家族的三月三则是土家族的情人节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