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成本控制,第一节成本控制概述第二节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第三节质量成本控制第四节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原理,第一节成本控制概述,成本控制的概念成本控制的分类成本控制的原则成本控制的程序,一、成本控制的概念狭义:使用一定的方法对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成本的一切耗费,进行科学严格的计算、限制和监督,将各项实际耗费预先确定在预算计划或标准的范围内,并通过分析造成实际脱离计划或标准的原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实现全面降低成本的目标。广义:不仅要控制产品生产阶段的成本,而且要控制产品的设计试制阶段的成本和销售及售后服务阶段的成本,如质量成本和使用寿命周期成本;与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规划、成本考核共同构成了现代成本管理的完整系统。,二、成本控制的分类,按控制的时间分类: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控制。1.事前成本控制是指在产品投产前的设计、试制阶段,对影响成本的各有关因素所进行的事前规划、审核与监督;同时建立健全各项成本的管理制度,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2.事中的成本控制是指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从投料起对成本的形成和偏离成本目标的差异进行的日常控制。3.事后成本控制是指在产品成本形成之后的综合分析与考虑。,按控制的原理分类:前馈性成本控制、防护性成本控制和反馈性成本控制。1.前馈性成本控制是指利用控制理论中的前馈控制原理对事前的产品设计、试制阶段所进行的成本控制。2.防护性成本控制是一种辅助控制形式,也称制度控制,它是通过企业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成本的支出,预防偏差和浪费的发生。3.反馈性成本控制是指利用反馈原理进行的日常或事后的成本控制。,按控制的手段分类:绝对成本控制和相对成本控制。按控制的对象分类:产品成本控制和质量成本控制。按控制的时期分类:运营期成本控制和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一)全面控制的原则1、全员的成本控制加强专业成本管理的基础上,要求人人、事事、时时都按照定额、标准或者预算进行成本控制。2、全过程的成本控制贯穿成本形成的全过程,扩大到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包括设计成本、研制成本、工艺成本、采购成本、制造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运行成本、维修成本、保养成本等。3、全方位的成本控制兼顾产品的创新,保证质量。处理好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三、成本控制的原则,(二)讲究效益的原则1、厉行节约2、广开财路3.核算信息成本(三)目标管理及责任落实的原则(四)物质利益的原则,(五)例外管理的原则,按例外管理是西方国家在企业经营管理上要求人们把注意力放到不正常的、关键性问题上的一种管理方法。确定“例外”标准有四条:判断例外的标准:重要性一贯性可控性特殊性,1、确定成本控制标准或目标,2、分解落实控制的目标,3、揭示和分析成本差异,4、进行考核评价,四、基本程序,第二节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概述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类型及其计算分析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一、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概述,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三方面内容。其中,标准成本的制定与成本的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与成本的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则与成本的日常核算相联系。,二、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的涵义标准成本的种类标准成本的一般公式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一)标准成本的涵义,标准成本,是指按照成本项目反映的、在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发生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标准成本不同于预算成本,标准成本是一种单位的概念,它与单位产品相联系;而预算成本则是一种总额的概念,它与一定的业务量相联系。,(二)标准成本的种类,理想标准成本它是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最佳状态为基础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它是根据过去一段时间实际成本的平均值,删除其中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异常因素,并考虑今后的变动趋势而制定的标准成本。现实标准成本它是根据企业最可能发生的生产要素耗用量、生产要素价格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实际中广泛采用,(三)标准成本的一般公式,(四)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应区分直接材料价格标准和直接材料耗用量标准预计制定。,【例101】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已知:A企业预计204年甲产品消耗的直接材料资料如表101所示。要求:制定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表101甲产品消耗的直接材料资料,解:,单位产品消耗材料的标准成本3250116032(元/件)单位产品消耗材料的标准成本4370230186(元/件)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16032+3018646218(元/件),(五)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应区分直接人工价格标准和人工工时耗用量标准两个因素予以制定。,【例102】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已知:A企业预计204年甲产品消耗的直接人工资料如表102所示。要求:确定单位甲产品消耗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表102甲产品消耗的直接人工资料,解,第一工序直接人工标准成本91.2504560(元/件)第二工序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14404560(元/件)单位甲产品消耗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456045609120(元/件),(六)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需要按部门分别编制。如果某种产品需要经过几个部门生产加工时,应将各部门加工的该产品的单位产品制造费用加以汇总,计算出该产品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由制造费用的价格标准和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两个因素决定的。,【例103】,【例103】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已知:A企业预计204年甲产品消耗的制造费用资料如表103所示。要求:确定单位甲产品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表103甲产品消耗的制造费用资料,解,第一车间: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316800/21120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422400/2112020(元/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152035(元/小时)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5602100(元/件),第二车间: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394240/2816014(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619520/2816022(元/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142236(元/小时)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6802880(元/件),单位甲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210028804980(元/件),【例104】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的编制,已知:例101,例102和例103中有关A企业甲产品各个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资料。要求:编制该企业204年甲产品的标准成本单。,解,依题意,编制的A企业204年甲产品的标准成本单如表104所示。,表104204年甲产品标准成本单,例1.已知:某企业生产A产品,有关资料如下:(1)生产A产品,耗用甲、乙两种材料。其中甲材料标准价格为每千克20元,乙材料标准价格为每千克32元。单位产品耗用甲材料标准为每件5千克,乙材料为每件9千克。(2)甲产品单位标准工时为13小时,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为7.5元。(3)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数为61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数为38000元。标准总工时数为10000小时。要求:制定A产品的标准成本。,1.解:直接材料标准成本205329388(元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7.51397.5(元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38000/10001349.4(元件)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61000/10001379.3(元件)A产品标准成本38897.5+49.4+79.3=614.2(元件),例2.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1)全年生产能力40000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工资总额24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90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30000元。,(2)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工、料定额见表所示。甲、乙、丙、丁的单位产品工、料定额表,要求:分别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2.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24000/40000=0.6元/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30000/40000=0.75元小时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率=90000/40000=2.25元/小时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2000.5+180(0.6+0.75+2.25)=748元/件乙产品单位标准成本=1501.5+160(0.6+0.75+2.25)=801元/件丙产品单位标准成本=802.2+200(0.6+0.75+2.25)=896元/件,三、成本差异的类型及其计算分析,成本差异及其类型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一)成本差异及其类型,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成本差异类型:按成本差异构成内容不同进行分类按成本差异形成过程进行分类按成本差异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进行分类按成本差异是否可以控制进行分类按成本差异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差异直接人工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用量差异价格差异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效率差异耗费差异耗费差异能量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价格差异+用量差异,【例105】,【例105】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已知:A公司的甲产品标准成本资料如表104所示,204年1月份实际生产400件甲产品,实际耗用A材料200800千克,其实际单价为30元/千克;实际耗用B材料280000千克,其实际单价为45元/千克。要求:计算甲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表104204年甲产品标准成本单,解,A材料成本差异30200800-32501400-388800(元)(F)其中,价格差异(30-32)200800-401600(元)(F)用量差异32(200800-501400)12800(元)(U),B材料成本差异45280000-43702400525600(元)(U)其中,价格差异(45-43)280000560000(元)(U)用量差异43(280000-702400)-34400(元)(F)甲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388800+525600136800(元)(U),以上计算结果表明,甲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形成了136800元不利差异。其中,A材料发生了388800元的有利差异,B材料形成了525600元的不利差异。前者是因为A材料实际价格降低而节约了401600元成本和因耗用量增加而导致12800元的成本超支额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是因为B材料实际价格提高而增加了560000元的成本开支和因耗用量的减少而节约34400元的成本共同造成的。可见,该企业在对A、B两种材料耗用方面的控制效果是不同的,应进一步进行分析评价,以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例:假设某公司2005年6月份实际生产了A产品500件,实际使用直接材料4150千克,每千克实际价格为10.10元,其直接材料的标准消耗量为8千克,每千克标准价格为10元。计算直接材料的成本差异。,解:直接材料实际成本=415010.10=41915(元)直接材料标准成本=500810=40000(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41915-40000=1915(元)(不利差异),(三)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价格差异+效率差异,【例106】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已知:同例105,204年1月份A公司为生产甲产品,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实际耗用人工小时分别为19980小时和162000小时,两个工序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包括直接工资和计提的应付福利费)分别为1838160元和1782000元。要求:计算甲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表104204年甲产品标准成本单,解,第一工序实际人工价格1838160/1998092(元/小时)第二工序实际人工价格1782000/162000110(元/小时),第一工序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838160-91.25040014160(元)(U)其中:人工价格差异(92-91.2)1998015984(元)(U)效率差异91.2(19980-50400)-124(元)(F),第二工序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782000-11440400-42000(元)(F)其中:人工价格差异(110-114)162000-64800(元)(F)效率差异114(162000-40400)228000(元)(U)甲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4160-42000-27840(元)(F),以上计算表明,甲产品直接人工成本的有利差异为27840元,是由于第一工序的14160元的不利差异和第二工序的42000元有利差异构成的。前者是因为该工序实际人工价格的提高而超支的成本15984元和因实际耗用工时减少而节约的成本1824元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是由于该工序实际人工价格的降低而节约的成本64800元和因耗用工时的增加而超支的成本228000元所造成的。,例: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800元,属于节约差。要求:(1)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2)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3)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价格差异,解:(1)单位标准成本=310+58+123+83+123=30+40+36+24+36=166(元件)(2)实际工资-1231300=-800实际工资=1231300-80046000(元)(3)效率差异=12(4100-31300)=+2400(元)价格差异=46000-124100=46000-49200=-3200(元),(四)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成本差异=实际费用-标准费用=耗费差异+效率差异,【例107】,【例107】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已知:同105,204年1月份A公司为生产甲产品,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的实际耗用的机器小时分别为25000和31000小时,两个车间的实际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均为14.5元/小时。要求:计算甲产品的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表104204年甲产品标准成本单,解,一车间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4.525000元)(U)其中:耗费差异(14.5-15)25000-12500(元)(F)效率差异15(25000-60400)15000(元)(U),二车间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4.531000元)(U)其中:耗费差异(14.5-14)3100015500(元)(U)效率差异14(31000-80400)-14000(元)(F)甲产品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2500+15004000(元)(U),以上计算表明,甲产品变动性制造费用形成了4000元不利差异。其中,一车间发生了2500元的不利差异,二车间发生了1500元的不利差异。前者是因为费用分配率降低而形成的12500元的有利差异和因为效率降低而增加了15000元的不利差异;后者是因为费用分配率提高而形成的15500元的不利差异和由于效率提高而形成的14000元的有利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见,这两个车间对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控制效果是不同的。,例:假设某公司2005年6月份在实际生产500件A产品的生产水平上,实际用直接人工5200小时,实际工资率为3.8元/小时。生产每件A产品的直接人工标准工时为10小时,标准工资率为4元/小时。要求:(1)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2)生产A产品实际发生变动性制造费用4472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1500元。实际生产量500件,实际使用人工5200小时,已知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为0.8元/小时。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例:(1)直接人工实际成本=52003.8=19760(元)直接人工标准成本=500410=2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9760-20000=-240(元)(有利差异)(2)变动费用成本差异=4472-50000.8=472(元)(不利差异),(五)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费用-标准费用=预算差异+能量差异=耗费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两差异法预算差异能量差异三差异法耗费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两差异法与三差异法之间的关系,预算差异=耗费差异能量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两差异法,【例108】,【例108】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两差异法),已知:同105,204年1月份A公司甲产品的预计生产能力为352件。为生产甲产品,两个车间实际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分别为423000元和619000元。要求:用两差异法计算甲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表104204年甲产品标准成本单,解,一车间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423000-2060400-57000(元)(F)其中:预算差异423000-2060352600(元)(U)能量差异20(60352-60400)-57600(元)(F),二车间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619000-2280400-85000(元)(F)其中:预算差异619000-2280352-520(元)(F)能量差异22(80352-80400)-84480(元)(F),甲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57000-85000-142000(元)(F),以上计算表明,甲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有利差异为142000元,是由一车间的57000元有利差异和二车间的85000元有利差异形成的。其中前者是由600元不利的预算差异和57600元有利的能量差异共同作用形成的;后者是由520元有利的预算差异和84480元有利的能量差异共同作用形成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三差异法,【例108】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三差异法),已知:204年1月份A公司甲产品的预计生产能力为352件。为生产甲产品,两个车间实际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分别为423000元和619000元。为生产甲产品,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的实际耗用的机器小时分别为25000和31000小时。要求:用三差异法计算甲产品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表104204年甲产品标准成本单,解,一车间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423000-2060400-57000(元)(F)其中:耗费差异423000-2060352600(元)(U)能力差异20(60352-25000)-77600(元)(F)效率差异20(25000-60400)20000(元)(U),二车间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619000-2280400-85000(元)(F)其中:耗费差异619000-2280352-520(元)(F)能力差异22(80352-31000)-62480(元)(F)效率差异22(31000-80400)-22000(元)(F)甲产品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57000-85000-142000(元)(F),以上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三差异成本分析法能将成本差异的原因划分的更加具体,如在两差异法中只能看出两车间由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脱离实际产量形成的有利的能量差异分别为57600元和84480元,在三差异法中又将该差异分为由于实际工时未能达到生产能量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一车间和二车间均为有利差异,分别为77600元和62480元)和由于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所形成的效率差异(一车间为不利差异20000元,二车间为有利差异22000元),这样更便于分清责任,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例:假设某公司本月实际产量500件,实际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11500元,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为4800小时,固定性制造费用的预算总额为19200元,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10小时/件。要求:(1)用两差异法计算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2)若实际耗用直接人工5200小时,用三差异法计算有关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例:(1)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19200/4800=4(元/小时)固定性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11500-19200=-7700(元)(有利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4800-50010)4=-800(元)(有利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1500-500104=-8500(元)(有利差异)(2)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1500-19200=-7700(元)(有利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5200-50010)4=800(元)(不利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能力差异=(4800-5200)4=-1600(元)(有利差异),例: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资料如下:,甲产品标准成本单,甲产品正常生产能量为1000小时。本月实际生产量为20件,实际耗用材料900千克,实际人工工时950小时,实际成本分别为:直接材料9000元;直接人工3325元;变动性制造费用2375元;固定制造费用2850元,总计为17550元。要求:分别计算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和分差异,其中固定制造费用采用三因素法。,2.解:(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9000-450200(元)直接材料价格差异=(9000/900-9)900=900(元)直接材料用量差异=9(900-5020)=-900(元)(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3325-18020-275(元)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3325/950-4)950=-475(元)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950-4520)=200(元)(3)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2375-13520=-325(元)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325/950-3)950=-475(元)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950-4520)=150(元)(4)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28509020=105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850-21000=85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950-4520)=1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能力差异=2(1000-950)=100(元),四、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直接处理法递延法稳健法年末一次处理法,1.广义的成本控制区分为前馈性成本控制、防护性成本控制和反馈性成本控制所依据的分类标志是()。A.成本控制的时间B.成本控制的原理C.成本控制的手段D.成本控制的对象2.将广义的成本控制区分为产品成本控制和质量成本控制所依据的分类标志是()。A.成本控制的时间B.成本控制的原理C.成本控制的手段D.成本控制的对象3.在日常实施成本全面控制的同时,应有选择地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抓住那些重要的、不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成本差异作为控制重点,该项成本控制原则是指()。A.全面控制原则B.责权利相结合原则C.讲求效益原则D.例外管理原则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前提和关键的是()。A.标准成本的制定B.成本差异的计算C.成本差异的分析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5.下列各项中,经常在制定标准成本时被采用的是()。A.理想标准成本B.稳定标准成本C.现实标准成本D.正常标准成本,BDDAD,6.与预算成本不同,标准成本是一种()。.总额的概念.单位成本的概念.历史成本.实际成本7.成本差异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A.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B.纯差异和混合差异C.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D.可控差异和不可控差异8.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A.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B.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差C.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D.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差9.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脱离预算而形成的差异称为()。A.能量差异B.预算差异C.效率差异D.生产能力利用差异10.某企业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其中A材料价格标准为3元/千克,数量标准为5千克/件,B材料价格标准为4元/千克,数量标准为10千克/件,则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为()。A.15元B.40元C.55元D.65元,BCABC,第三节质量成本控制,研究质量成本控制的意义质量成本的构成质量标准的选择在传统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一、质量成本的构成,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持或提高产品质量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和因产品质量未达到规定水平所产生的各种损失的总称。,质量成本,预防和检验成本,损失成本,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外部质量损失成本,二、质量标准的选择,传统质量观现代质量观,美国学者提出,日本学者提出,恰当的质量标准,应是可接受的质量水平,简称AQL,AQL允许生产并销售一定数量的缺陷产品。,传统质量观认为,现代质量观包括:零缺陷模式健全质量模式,该模式要求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降低到零。,该模式认为即使实际产品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在设计允许范围内,仍会因产品的生产而产生损失。,三、在传统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寻找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适宜质量水平寻找在最适宜质量水平下的最低质量成本,传统的质量成本控制包括的内容:,边际分析法合理比例法,【例1010】,边际分析法以产品合格率代表质量水平,利用微分边际理论进行推导,确定能使质量成本最低时的产品合格率,此时的质量成本为最优质量成本。,合理比例法,是根据质量成本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一个合理的比例,从而找出质量水平的适宜区域,而不是确定最优质量。,【图103】,【例1010】边际分析法的应用,已知:某企业上半年铸件合格品率为90%,年产量为200吨,预防检验成本为8000元,每吨铸件的废品损失成本为440元。要求:计算最优质量和最优质量成本。,解,依题意Q90%,F440元Y240(元)KY2404.44,最优质量Q090.91%最优质量成本Y04404.4488.39(元/件),可见,当合格品率为90.91%时,质量成本最低,单位质量成本为88.39元/件,企业应以此作为最优质量成本控制的目标。,四、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现代质量成本控制内容质量成本的计量作业管理条件下的质量成本控制,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现代质量成本控制内容,在健全质量模式下,由于紧缩了缺陷性产品的定义,只要产品生产偏离目标价值,就存在损失成本。因此,质量成本的最优水平存在于产品达到目标价值之处,不必像可接受的质量标准下需要在各种质量成本之间进行权衡选择。,【图104】,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的计量,显性质量成本隐性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按其表现形式,显性质量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从企业会计记录中取得数据的成本。,可以计量,包括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和内部质量损失成本,隐性质量成本是指由不良质量而形成的不列示在会计记录中的机会成本,如:外部质量损失成本,采用乘数法和市场研究法计量,在现代质量观指导下的质量成本控制-作业管理条件下的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分为预防和检验成本与质量损失成本两大类,与之对应的作业也可以确认。可利用作业成本法将这些作业区分为增加价值作业和非增加价值作业。,一般来说,内部质量损失作业和外部质量损失作业及其相关的成本均为非增加价值作业,应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例1012】,预防作业因其能增加产品价值应作为增加价值作业予以保留,检验作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预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动车经销协议5篇
- 2025年区块链行业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商场安全办主任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电影产业全球市场格局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旅游行业全球旅游市场分析及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汽车行业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2025年网络安全技术在智能家居设备中的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宜宾市2025四川宜宾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第一次招聘雇员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商圈安全培训资料内容课件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药学会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产品开发生产合同8篇
- 篮球场围网施工方案
- 盘柜安装施工方案
- 中医面瘫护理个案汇报
- 《水基路用聚合物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规程》
- 快递柜租赁合同
- 产品研发流程管理指南
- 《车刀与切削原理》课件
- 2024高考物理全国二卷
- 2024-2030年中国猎头公司市场发展前景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注塑检验员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