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学经典为话题的作文.doc_第1页
以国学经典为话题的作文.doc_第2页
以国学经典为话题的作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国学经典为话题的作文 国学是那寒冷冬日里一缕温暖的阳光;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以国学经典为话题的作文供参考阅读!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中有许许多多的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其中有一句让我感受颇深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 我觉得在我们日常学习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味的读书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为了学习而学习缺少必要的思考大脑却一片空白有的人只读“死书”而不去深入理解书中的含义这样就会导致学习的基础不扎实;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学习只为了追求数量而不在乎质量结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学习在于思考也在于吸收二者缺一不可 还有一句让我感触最深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它的意思是: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能者为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树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嫌弃每一块小石子;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汇集他们点滴之长我们必须具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逆境中不怨不怒的平和心态并且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世界有新的的认识新的发现并且有所领悟有所感动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着的一部军事经典着作 孙武的生卒年月现已不可考他本是齐国人后移居吴国因擅长兵法被吴国大臣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庐孙武将其所撰兵法13篇献给吴王阖庐遂以孙武为将出兵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扬名诸侯之间孙武最后终老于吴国葬在吴都巫门外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和内容出自孙武但后人因汉书艺文志着录吴孙子兵法有82篇图9卷而多认为13篇是曹操削除繁冗取其精粹而成又有人因汉书艺文志着录的齐孙子即孙膑兵法久已失佚后世流传的只有一部孙子兵法而认为13篇出自孙膑之手不过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部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的残简以及记载孙武言行的70余枚竹简后学者们已多倾向于13篇应出自孙武之手82篇则是孙武后学所着是用以补充和解释13篇的 孙子兵法共有13篇各篇均有其主题思想但又构成一完整的思想体系 计篇论述的是能否进行战争的问题孙武指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道”、“天”、“地”、“将”和“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五项基本要素“道”指使人民与统治者同心同德;“天”指昼夜、晴雨、寒暑等气候时节和天命、人事、道义;“地”指土地和地势、地形的高下、险要、平坦、距离的远近攻守进退的利弊;“将”指将帅的智谋、赏罚必信、爱抚士卒、英勇果断和军纪严明;“法”则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职责的划分和管理以及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孙子认为从这五要素出发根据国君是否贤明将帅有无才能“天”、“地”二方面的条件如何法令能否贯彻实行兵力强弱与否军队是不是训练有素和赏罚是否分明可以预知战争的胜负从而采取适当的对策和相应的行动 作战篇主要阐述的是如何进行战争孙子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