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文化的大学德育论文 一、大学德育的使命:厉行四“为” 德育使命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所承担的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任务,是决定德育工作发展的核心指南,是国家和社会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根本任务”大学德育使命较之中小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层次上中小学主要以“洒扫、应对、进退”等礼仪规范为基本内容而大学之道则“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大学);朱熹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二者之区别“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甚焉者他在小学辑说中强调二者具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由此可见小学重视形而下的行为规范和日常操守旨在品德的养成教育而大学则偏向于形而上的意义生成和价值认同以提升人的德行为鹄的不同于中小学德育的奠基任务大学德育应高瞻远瞩以一种“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贲卦)的姿态去肩挑伟大使命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英雄气概即引导社会建立一套以仁、义、礼等道德伦理为内核的精神价值系统;教导民众自觉选择其命运方向从而确立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恪守笃实的学术理想为先贤往哲继承和弘扬中断学统;坚定为天下后世开拓太平基业的政治理想“横渠四句”言简意宏不仅强化内容的经度涵盖了社会担当、生命追求、学术愿景、政治理想还拓宽内容的纬度递进式地涉及个人、民众、社会、国家、世界这与“三不朽论”交相辉映大学德育应当厉行四“为”直面“立德、立功、立言”的社会担当去完成亘古不变的历史使命 二、大学德育的信念:必有四“得” 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它的内在就包含了超越性”人们在接受大学德育之前心中往往有所期待这种期待建立在对自身变化的前瞻预测基础之上人们希望通过德育使现在的“实然的我”转变为将来的“应然的我”从而实现自我超越与自我升华易经蒙卦中有“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揭示了心诚则灵的道理因此大学生要始终抱有“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第七十九章)的信念心中常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观念;要始终坚信“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道德经第二十三章)的哲理心中常怀“我欲仁斯仁至矣”的能动性期待;要始终恪守“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的至理心中常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坚毅愿望康德说过“道德是配享幸福和自由的权力”所以“不应该把道德看成是目的的本身而应看成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德福一致的认同是人们追求道德、践行道德的重要推动力得道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可以理解为“得到”诚所谓“德者得也”孔子在中庸里说道:“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真正德行伟大的人必定得到高位必定得到厚禄必定得到名声必定得到长寿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德得相通”或“德福一致”的思想无形之中增强了“道德”的亲和力与吸引力自然也增加了人们遵守道德的心理倾向故而大学德育要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不仅仅是利他的而且是“利己”与“利人”的统一有大德必享“四得”这样才能让学生亲近道德践行道德 三、大学德育的境界:持经达变 道德是有境界的“没有深度的教育不会真正震撼人的灵魂”大学德育因其对象、目的、内容等因素的特殊性更应该追求一定的高度正如王国维所言“有境界者自成高格”因此大学德育在境界定位上要明白“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的道理只有笃信且领悟玄妙深邃的不变之经方能智圆行方、旁通四达“持经达变”是易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其内涵为“持不变之经达万变之易”时代更迭“经”字也往往用“常”、“方”、“道”等字互训总体而言“道”(即“经”)包括四个层次:本体论上的“道”道者万物之奥;秩序、规律之“道”阴阳、刚柔、仁义;政治主张与思想体系意义上的“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规范意义上的“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社会体系语境之下的“经”社会中的“不变之经”有两套体系一是以法律为基础的秩序法则和行为规范我们称之为“明线”;一是以道德为基础的价值观念和伦理标准我们称之为“暗线”前者是确保安身立命的底线准绳后者则是为学进道的心中标尺谈及到境界问题论述的重心自然放在秩序、规律之“道”上“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第一章)说明了持续性是“道”的一大本质特征所以孔子才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老子则从反面警示不守“道”的后果“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第十六章)这启示我们要从瞬息万变的纷繁事物中洞悉深埋其后的内在规律深谙“变易的是现象不易的是本质”的恒久之道做到既知权达变又权不离经;既圆通四达又恪守底线;既八面玲珑又曲中求直以“处世树为模本固任从枝叶动;立身钱作样内方还要外边圆”为人生格言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愈矩”(论语为政)的贤达境界 四、大学德育的目标:得“道”之人 德育目标的制定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根据其认知能力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与不同我点提出相应的、具体的培养目标大学阶段学生的“外在动机内化道德理想、社会理想开始形成理想的结构趋向完备、稳定”因此大学德育应当引导学生学会道德审美与精神享受关注个体道德境界的提升将“外适性”德育目标转化为“内生性”的德育目标凸显一定的超越性即便是具有少许令人激动的乌托邦色彩“离开理想主义的指引人类将陷入不可避免的平庸和乏味”鲁洁教授也认为“德育发展到最后就是信仰教育”大学德育不能脱离具有宗教性的私德基础“私德不同于公德的制度化和实体化它更关注人的精神生命强调个体自身通过体验和内化来实现价值生成和思想涅槃”中国古代强调“自修”、“悟道”具有一定的“僧侣气”还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着宗教的作用但因内心的虔诚与敬畏中国历史上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圣贤”“、君子”德育实效着实不差大学德育目标应当体现出一定的终极关怀培养“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的得“道”之人具备“上善若水”的儒雅人格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第十六章)善于选择合适的地方居住心思善于沉静交往善于仁爱言谈善于诚信为政善于治理做事善于达到既定的效果行动善于选择合宜的时机大学德育目标要具有前瞻性不能仅仅局限于工具理性的眼下之思更要登高望远培养“周于德者邪世不乱”(孟子尽心章句下)的宝贵人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民族心理、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前提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闲置码垛机转让合同范本
- 网签三方协议如何签合同
- 游戏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来料加工合同协议书模板
- 消防维保解除合同协议书
- 移门订货协议书合同范本
- 煤炭应急保供协议书模板
- 矿山水库出租合同协议书
- 湛江钢结构施工合同范本
- 自动售货机拍卖合同范本
- 食堂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方案
- 退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申请表
-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课件(马工程)
-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汇总
- (完整word版)中医学题库
- 英语音标拼读方法讲解
- MT 113-1995煤矿井下用聚合物制品阻燃抗静电性通用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 GB/T 27775-2011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城镇
- GB/T 16841-2008能量为300 keV~25 MeV电子束辐射加工装置剂量学导则
- GB/T 11264-2012热轧轻轨
- 眼镜镜架知识汇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