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部分测量系统分析,(MSA),6培训之四,2,1、测量(Measurement)以确定实体或系统的量值大小为目标的一整套作业。包括过程、产品、服务的输入、输出及性能/绩效的定量化信息。,术语及其定义,3,2、Gage任何用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特别指基层使用的量具,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3、测量系统(MeasurementSystem)用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作业、方法、步骤、量具、设备、软件、人员的集合。为获得测量结果的完整过程。,术语及其定义,4,测量方法,测量环境,仪器设备,被测量对象的特征,测量人员,计量基准,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的要素,5,测量系统的组成,传感器:感受被测物理量/特征量的变化(长度、温度、重量、磁场、均匀性、舒适度等)转换器:物理量/特征量的转换/放大(磁-电、光-电、热-电等)读出:模拟显示、数字显示、磁记录、观测记录等(显示器、记录器、观测人员等)阻尼器:减少测量系统的高频振荡,有助于测量结果的平稳输出(滤波、磨擦、阻抗等)校准:系统验收、周期校验/使用前校验、溯源,6,数据的真实性系统的稳定性结果的精确性,测量系统的基本要求,7,观测值=真值,?,观测值,测量误差,真值,观测值,测量误差,真值,数据的真实性,8,系统的稳定性,不同的时间、环境、人员、仪器设备对测量结果影响如何?系统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9,反映被测实体/系统微小变化的能力。测量误差与被测量的变化范围(总变差)相比,是否可以接受?,测量结果的精确性,10,分辨力(Discrimination),概念:指示装置可以有效辨别所指示的紧密相邻量值能力的定量表示。分辨力的要求:1、最小测量单位/容差10%(用于计量型合格判定)2、最小测量单位/过程变差10%(用于计量型过程控制)影响分辨力的因素:1、传感器的灵敏度2、读出装置的最小显示单位,11,控制只有下列条件下才可用于控制:1、与规范相比过程变差较小2、预期过程变差上的损失函数很平缓3、过程变差的主要原因导致均值偏移,分析1、对过程参数及指数估计不可接受。2、只能表明过程是否正在产生合格零件,1、依据过程分布可用半计量控制技术2、可产生不敏感的计量控制图,1、一般来讲对过程参数及指数的估计不可接受2、只提供粗劣的估计,1、可用于计量控制图,1、建议使用,不重叠的过程分布的数据分级对控制与分析活动的影响,分辨力,12,讨论,试举一种实际使用的测量仪器,分析其分辨力,13,准确度(Accuracy),表示测量结果(单值或平均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数量上,准确度可以用相对误差数表示:准确度=基准值多次测量平均值,14,精密度(Precision),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重复测量或试验,其结果相互间的一致程度。表示测定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精密度常用测量的标准差来表示,标准差越大,精密度越低。,15,ReferenceValue=.010,.015xxx.014xxxxxxx.013xxxxxx.012xx.011,.014x.013xx.012xxx.011xxx.010 xxxxx.009xxxx.008xx.007x,.011xxx.010 xxxxxxx.009xxxxxx.008xx,准确度与精密度,16,观测值=真值,?,总变差,测量误差,过程变差,观测值,测量误差,真值,数据的真实性,17,不合格产品被接收合格产品被拒收难以识别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控制图失真,不能提供正确信息,测量误差可能导致,18,随机误差-突然发生、不可预测、可通过重复测量避免;可能源于:环境因素的波动测量位置的不同人员作业的偶然性仪器、设备的重复特性,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19,系统误差:不可能通过重复测量避免:可能源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因素不同的测量方法(程序)人员素质的差异校准错误仪器设备内在偏差,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20,测量系统误差的类型,1)偏倚(Bias):测量值或估计量的分布中心(平均值)与真值(基准值)之差。偏倚属于系统性误差,直接影响测量系统的准确度。,偏倚,21,2)重复性(Repeatability)相同的测量人员、使用同一设备、在同一次校准期间、同一实验室、采用相同的方法,在较短时间内,对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测量的结果,其相互接近的程度。,测量系统误差的类型,22,3)再现性(Reproducibility)不同的测量人员、使用不同设备、在不同实验室、在不同时间,采用相同的方法对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测量的结果,其相互接近的程度。,测量系统误差的类型,23,4)稳定性Stability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单一零件单一特性时,测量值的总变差。,测量系统误差的类型,24,5)线性Linearity量具在预期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6)线性度%Linearity在预期工作范围内线性误差的变化率。,测量系统误差的类型,观测的平均值,基准值,观测的平均值,范围的较低部分,范围的较高部分,无偏倚,25,重复性与再现性,GR&RGageRepeatability&Reproducibility-对测量系统随机误差的综合评定,目前已成为测量系统分析的主要指标。,26,系统性误差:偏倚、线性、稳定性随机性误差:重复性、再现性、GR&R,测量系统误差的类型,27,计量型测量系统误差的估计,28,选定基准值重复测量并记录观测平均值偏倚量=偏倚百分比:偏倚量/过程变差100%,确定偏倚Bias,29,产生偏倚的原因,校准环境不符合规定的要求不合理地延长了校准的周期测量人员变动、测量程序未形成文件测量时间规定不严、条件变动疏忽与失误,30,测量前仪器/量具未校零忽略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要求测量位置不正确,常见的疏忽与失误,31,(1)小样法ShortMethod(2)大样法LongMethod(3)图法GraphicalAnalysis,GR&R的研究方法,32,GR&R研究中的主要因素,应根据测量系统不同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GR&R研究相应的测量条件。,33,GR&R研究的准备,确定(方法、人员、被测零件数、重复测量次数)。被测零件应为生产线上的产品,变差范围能代表允差范围,最好由不同日期的产品中每天选一件,并予以编号标识。由日常从事该测量活动的人员进行并事先进行培训。,34,测量注意事项,盲测随机抽取估读最小刻度的1/2记录防止混淆,35,小样法实例,36,计算平均极差:,=1.4,量具综合误差(GRR)=,注:,d,2,查表,-,-,*,容差百分率(设容差为20)%GR&R=GR&R/容差=6.1/20100=30.5%,小样法实例,37,大样法,至少2名测量人员至少10个零件每人对每个零件至少重复测2遍,38,步骤:10个零件逐一编号量具校准人员A对零件进行测量(随机顺序),记录员记录读数人员B、C对零件进行测量(随机顺序),记录员记录读数。上述循环重复3遍,测量顺序打乱。,大样法,39,确定重复性Repeatability,选取样件(n)和评价人(r)确定测量次数(m)重复测量并记录(xijk)I=1,rj=1,nk=1,m,40,子组极差:平均极差:标准差:重复性变差:(概率99%),重复性计算,41,确定再现性Reproducibility,选取样件(n)和评价人(r)确定测量次数(m)重复测量并记录(xijk)I=1,rj=1,nk=1,m,42,再现性计算,i=1,r,再现性变差:,(概率99%),校正后的再现性:,43,评价人标准差:,测量系统标准偏差:,测量系统(重复性与再现性)变差:,GR&R=5.15m(概率99%),GR&R,44,容差百分率过程变差百分率,%GR&R,判断测量系统可否接受的量度,在MINITAB统计工具软件处理结果中以(%SV)表示。,45,测量系统可接受条件,容差百分率10%过程变差百分率10%,46,容差百分率30%或过程变差百分率30%,测量系统拒绝条件,47,需考虑:被测特性的重要程度测量系统的复杂程度成本因素,10%30%,测量系统有条件接受,48,小样法:简单、快捷、综合反映测量系统重复性与再现性(GR&R)误差大样法:数据量大、更具可信性、可区分重复性与再现性误差(GR&R)的比重,有助于寻找原因,制订改进措施。,两种方法比较,49,当重复性误差比重较大时,可能表明:,测量设备需要保养测量设备刚性不足测量过程中零件的定位方式有待改进零件内变差影响过大,当再现性误差比重较大时,可能表明:,需对测量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应更明确规定校准测量的方法和要求,经验分析,50,(1)小样法ShortMethod(2)重复性与再现性GR&R,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51,小样法研究,确定基准零件(n=20)确定评价人r确定重复测量次数m=2判定准则:所有测量结果一致接受否则不接受,52,设计试验:,30个零件事先经权威判断作出结论选择3个检验员,每人对每个零件检查2次(顺序打乱)并给出接收/据收判断结果计算:3人判断结果的一致率(R&R)3人判断结果一致且正确率(总体有效性),计数型测量系统R&R研究实例,53,产品:缓冲器,质量特性:喷漆表面质量,计数型测量系统R&R研究实例,54,案例:胶印机零件测量系统分析,GageR&R%ContributionSourceVarComp(ofVarComp)TotalGageR&R4.87E-0644.31Repeatability1.07E-069.74Reproducibility3.80E-0634.57C13.54E-0632.25C1*C22.54E-072.32Part-To-Part6.12E-0655.69TotalVariation1.10E-05100.00,55,StdDevStudyVar%StudyVarSource(SD)(5.15*SD)(%SV)TotalGageR&R2.21E-031.14E-0266.57Repeatability1.03E-035.33E-0331.21Reproducibility1.95E-031.00E-0258.80C11.88E-039.69E-0356.79C1*C25.04E-042.60E-0315.22Part-To-Part2.47E-031.27E-0274.63TotalVariation3.31E-031.71E-02100.00,案例:胶印机零件测量系统分析,56,案例:胶印机零件测量系统分析,57,应用,产品质量改进时,可以进行MSA分析;对测量系统有所怀疑时,可以进行MSA分析;对检验人员进行评价时,可以进行MSA分析;,58,小结,测量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快健康大数据平台在个性化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智能制造与目标成本管理的融合创新路径
- 网络平台在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 2024年金华市兰溪市市属国企招聘考试真题
- OBE模式下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机制
- 2024年随州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
- 2025年伊春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 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传统民族文化在美育中的传播
- 提升氢能装备运营可靠性与生命周期管理
- SCAMPER创新思维模型
- 乡镇庆中秋迎国庆活动方案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港区泊位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图文)
-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
- DL∕T 1281-2013 燃煤电厂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 思念混声合唱简谱
- 胸外科讲课完整全套课件
- 《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规范》
- 家庭健康指导员培训方案及流程
- 产品知识培训-汽车悬架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