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doc_第1页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doc_第2页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doc_第3页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doc_第4页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 篇一: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内容】 教材一开始就用一幅图画展示了古筝发声的情景再列举一些实例来启发学 生的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找到发声体的共同特征在学生通过讨论获得基本认识 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一些使物体发声的活动进一步探究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 点将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锻炼 学生的交流能力 声音的传播是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教材安排了“想想做做”由于学生刚 接触探究活动可结合引言课的经历向学生介绍探究物理问题所经历的过程 使整个探究活动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由师生共同完成且应突出教师的引导 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4、记住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5、了解回声是怎样形成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方法】“学做导合一” 教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声音在水里能不能传播宇航员在月球上能和地球上一样交谈带着各种对声 音的疑问今天开始我们将一同走进声音的世界首先要共同探讨的是声音 的产生与传播 明确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5、记住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6、了解回声是怎样形成的 课时1 一、按照自学提纲阅读 (一)学生阅读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教师巡视) 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再用手摸住自己的喉咙读一段文字仔细体会手的感觉然后停止读体会手的感觉两次一样 2、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声源: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 (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2)、人发声靠的是声带的振动;笛子发声靠的空气的振动;要使笛子发出声音必须用口来吹使管子里的空气发生振动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3)、扩展:录制声音 怎样保存声音: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 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 3、介质: (1)、如右图A同学轻敲桌子B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 上B同学能(选“能”或“不能”)听到声音从这 个实验可以得出: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2)、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这是因为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我们平常听到的声音一般是靠空气作为介质传播的 4、真空不传声 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中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 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注意声音的变化 (1)该实验的现象是逐渐抽出空气铃声减弱至听不到声音;随着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又逐渐增强 (2)该实验的结论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月球上的宇航员靠无线电交谈 5、声波:以击鼓为例: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的振动 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以波的形式对外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二)学生展示讨论提纲问题 (三)学生提问讨论生成问题 三、教师分析归纳知识点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声音传播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四、课堂训练 (一)、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 1、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摩擦产生的然后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2、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振动停止发声也 停止 3、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B、“土电话”靠固体传声 C、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D、真空不能传声 4、四川芦山县发生地震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抗震救灾被困在建筑 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 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B) A、传热B、传声C、通风D、导电 5、下列实验中不能够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是(B) A把一支短铅笔固定在大钟上敲响大钟拿一张纸迅速从笔尖上划过纸上留 下锯齿状的曲线 B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C在音箱上放一些塑料泡沫塑料泡沫会随着音乐起舞 篇二: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提高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并学习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2、实际感觉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4、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从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延伸到乐于探索自然现象5、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6、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的声现象【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难点】 1、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学生准备】 橡皮筋、直尺、铅笔、小闹钟、小石头、塑料袋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播放:古诗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引导提问:你能体会古诗意境知道古诗中 蕴涵了那些物理知识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怕得鱼惊不应人” 我们说话的声音及大千世界里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鱼是怎样听到声音 2 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为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我给大家准备了一张评价表评价等级分为五等(15)1最差5最好这节课结束我们将评出表现最好的同学和小组 课堂表现评价表 二、推进新课探究一:声音的产生分小组探究: 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这三个实验大家可以直接感知有利于理解振动的概念建立声音和振动之间的联系)教师演示: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接着让学生用手轻触发声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 让发声的音叉浸入水面少许观察水面变化情况(物理研究方法指导:转化法) 3 师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我们还有些实验来验证这个结果学生思考回答如:狂风吹过树叶会发出“呼呼”的声音树叶在振动(老师:你真棒!观察仔细!)?引导解决:我们能把声音记录下来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点拨)知识应用: 如图: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生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探究二:声音的传播 提出问题: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呢课件播放:宇航员在月球行走的资料片断观察宇航员交流的方式与人们在地 球上的交流对比有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太空比地球表面缺少了什么 教师引导: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介质)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呢固体、液体是否都可以传播声音呢实验探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探究固体、液体、气体能否传声(教师引导 点拨、确定研究方案) 1、把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然后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2、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3、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旁边的人能听到声音 4、甲同学在课桌一端用铅笔在纸上用力均匀写“一”乙同学把耳朵贴近课桌的另一端听声音的情况然后乙同学将耳朵离开桌面再听和刚才比较有什么不同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并及时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4 师生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由此联想:太空中宇航员在舱外的对话途径:利用电子通信设备;用哑语;写字 对话等舱内有空气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大家现在会从物理角度解释我们刚上课时提到的“怕得鱼惊不应人”了(大家积极发言教师给与肯定)知识应用 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的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探究三: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提出问题:既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课件展示:振动源可在水槽中激起水波并不断向外围扩散 类比说明:指导学生看图216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物理 研究方法指导:类比法)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如何传播激发兴趣突破难点)探究四: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口马上就听到声音了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 间你知道的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 1、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为什么2、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能马上听到回声3、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4、有时候在电影里看见演员的口型与观众听到的话不是同一时间的听到的声音要比演员的口形慢半拍这说明什么 共同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小组讨论: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指导学生读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学生讨论:在读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特点(教师指导)1、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2、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15时V声=340m/s25时V声=346m/s3、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知识应用 1、古代士兵为了及时发现敌人的骑兵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下面说法正确的 5 篇三: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面向学生:初二学科:物理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自主预习教材内容完成学案中的“课前预习” (2)搜索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5、教师课前准备: (1)教学多媒体课件 (2)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有关的实验用品例如音叉、小锤等教材分析: 声音是我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讲述的是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以及科学态度都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本课题研究的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从知识和技能上应该掌握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和声音的快慢三个问题为了体现“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和“物理现象就在我们身边”的新课程理念教材中设计了一些探究实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声速在固体中最大、气体中最小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罩中的闹钟”的实验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播放一段音乐:泰坦尼克号(主题曲MV)在线视频观看土豆网视频原声歌曲泰坦尼克号席琳迪翁 泰坦尼克号中的主题歌曲非常动听男女主角的最后对白催人泪下但是假如没有声音把男女主角的真情对白改为打手势来表达那感情表达的还能那么准确还能那么催人泪下由此可见声音对人类有重要的意义是人类思想与感情交流的基础并且与我们的生活也有密切关系你听过些既美妙又神秘的声音呢 经典古筝曲B:38梁祝音乐视频在线观看视频下载56网视频百度搜索萨克斯曲茉莉花还有狮吼、虎啸、鸟鸣、青蛙叫、流水潺潺、呼呼的风声?那么这些美妙的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一、声音的产生 探究并举例:让全班同学都摸正在发声的音叉然后讨论回答讨论后再举出其他声音产生的例子(注:让同学自己探究比如摸自己发声的喉咙?最后看书上的图片并填空) 点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过渡:物体正在发声但是物体发声你就能听见声音你是听见声音的钓鱼的人为什么不愿意旁边的人大声说话呢 自主探究:声源振动发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传到人耳中反映到人脑中我们就听见了声音鱼之所以会被吓跑是因为声音由空气中传入水中把鱼吓跑了 点拨引导:声音是传播的呢以什么形式传播的呢 二、声音的传播 自主学习:大家看课本31页后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声源振动引起空气振动最后传到人耳由于空气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声波就像水波波纹一样有高有低 点拨提升:声音以声波形式传播(注:半数以上学生能说出此过程)点拨: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实验探究: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些物质中传播呢有什么例子可以证明呢 请看视频:百度图片搜索液体能够传声的图片百度图片搜索固体能够传声的图片百度图片搜索气体能够传声的图片 请同学们讨论后举例回答 学生讨论后小组发言: A: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例:钓鱼时大声说话会把鱼吓跑;把一根管子伸进海水下可以听见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海豚在海中的叫声能被人听见)B: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例:在某一间教室敲暖气管一座楼的每个教室都能听到敲击声;古代人打仗先锋官把耳朵贴地听一下就能听到远处敌军行进的声音;在课桌一端很轻的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桌面就可以清楚的听见敲击声而不贴桌面就听不见)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例: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要靠无线电百度图片搜索宇航员用无线电交流图片的搜索结果) 点拨提升: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如水)固体(如钢铁、木头、土壤)等物质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声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请看图片:百度图片搜索刘翔比赛图片 大家讨论:(1)百米赛跑时运动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后起跑还是听到枪声后起跑 (2)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3)若给你一个秒表采用什么做法你能估测出枪声从百米起点传 播到终点所需的时间 (4)通过这种做法你能估测出声每秒传播的距离与同学交流合 作进行回答(见课本33页) 学生讨论结论:有同学可以说出s=100mt是从看见冒烟到听见枪响的时间则声速v=s/t但有同学对未计算光传播所需要的时间提出质疑也有同学说光传播速度极快所以短距离内光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点拨:声速比光速慢的多所以光速在短距离内传播所需要的时间不计故v=s/t 此计算方法可行 过渡:声音既然是传播的那就涉及到一个快慢问题也就是声音有速度介质 有很多种各种介质性质都不一样所以传播声音的速度也不一样自学课本表格中列出的声音在各种介质中常温下的传播速度大家看表格后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看表格后得出结论: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