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以降的艺术发展.ppt_第1页
十九世纪以降的艺术发展.ppt_第2页
十九世纪以降的艺术发展.ppt_第3页
十九世纪以降的艺术发展.ppt_第4页
十九世纪以降的艺术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九世紀以降的藝術發展,19世紀初浪漫主義畫風,浪漫主義,代表藝術家:泰納、德拉克洛瓦、哥雅,浪漫主義認為,只有透過文學藝術的直觀與想像,才能認識生命真理。重視主觀的感受、個性、原創性與熱烈的情感(印象派繼承此畫風)。,浪漫主義的主張,繪畫特色,愛用大幅的畫面,充分表現動感與力感;也喜歡用畫面來敘述故事。不論是當代的新聞或想像的故事,畫中人物的表情和色彩的大膽渲染都是浪漫的方式。強調色彩、質感、光線明暗對比,及不對稱的平衡,表現出情緒的力量和個人的自由風格。,(一)泰納(17751851),泰納生於倫敦,擅長風景畫。他讓油畫顏色像水彩畫一樣純淨、透明與絢爛,不用明暗色調,而用冷暖色的襯托,以求對比效果。喜研究光和空氣,人稱他為用彩色的蒸汽畫出空氣風景的畫家。所描繪的是自然壯麗的景色,落日餘暉、海上風暴等,畫面上往往有一層金黃色的迷霧。追求光與純色的特色,成為後來法國印象派畫家的先驅。,泰納暴風雨中的汽船1842,泰納雨、蒸汽和速度1844,這是泰納晚期的作品,畫中發出耀眼的光,好像畫就是光,色採十分鮮明,給人的感受十分強烈。,泰納諾漢堡的日出,1840,(二)德拉克洛瓦(17981863),曾到摩洛哥、阿爾及利亞西班牙旅行,異鄉情調刺激他,加上有點受英國畫風的影響,使他畫面用色強烈起來,作品中已有互補色並置的畫法,影響到後來的印象派畫家每一幅作品無不充滿強烈的色彩,及燃燒的熱情,高呼繪畫的自由解放,令人肅然起敬。,德拉克洛瓦自由領導人民1830,1861,德拉克拉瓦獵獅,作者利用大膽的筆觸,將主角的形象模糊化。希望更藉此凸顯萬獸之王獅子面對圍捕時,表現出強而有力的掙扎,不願屈服的姿態。,(三)哥雅(17641828),西班牙大畫家,宮廷畫師,畫了許多貴族畫像。他常把那些衣著華麗珠光寶氣的人物,畫得浮華膚淺而貪婪。除人像外,喜畫一些生死關頭的場面,如行刑等。由於色彩及光線的明暗效果處理得當,往往頗能扣人心弦,愈到晚年,由於目睹戰爭殘酷,變得愈加尖刻、嘲弄、冷酷、陰森,有夢魘般的恐怖。他認為在自然界裡沒有線條,只有在空間上顯出明暗、前後的色面,這種觀念影響到後來的印象派。,哥雅五月三日的馬德里1814,19世紀初浪漫主義畫風,1850年代寫實主義、印象派繪畫,1870年代後印象派、原始主義,20世紀初立體派,一次大戰後達達主義,1920年代超現實主義,寫實主義,代表畫家:杜米埃、庫爾貝主張:反對浪漫主義的色彩,以描繪社會與人生實況為主旨。非常關心貧困或受苦人民的生活。走出了浪漫主義過度個人、主觀及貴族化的籓籬,但也受到浪漫主義重視感受性的啟發,筆下充滿感情與個人生命體會。,(一)杜米埃(l8081879),杜米埃是法國畫家及生活和政治的諷刺漫畫家。繪畫大體上都是當代生活的見證,帶有諷刺的誇張作風。他同情都市的貧民,常以尖銳的筆調,諷刺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敗。並且毫無感傷地描繪當代的社會生活。水彩和黑白素描皆以栩栩如生的筆法來記錄印象,並有效地運用光和影。,1862,杜米埃三等車廂,杜米埃是19th法國最著名的寫實主義畫家,他把自己的藝術生命與其時代、社會與人民緊密的結合。此圖是藉著描繪出下層人民的生活寫照,表達出他的民主思想。,杜米埃暴動1860,(二)庫爾貝(l8191877),生於法國邊境,緊鄰瑞士的奧南。1840年來到巴黎之後,一面在羅浮宮臨畫,一面在瑞士畫室工作,自修畫藝。庫爾貝排除一切藝術的理想畫,也反對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文學題材及異國主題;主張唯有寫實主意才是真正的民主,宣言工農乃為藝術家最高貴的題材。,庫爾貝採石工人1849,印象派,(1)名稱由來:1874年,一群法國沙龍展落選的畫家不滿官辦美展的呆板形式與標準,自行籌辦一個畫展,其中因莫內作品日出印象畫得有點粗率,被嘲諷為那是印象派的畫展而得此名。,(2)特色:先驅浪漫主義畫風的泰納、德拉克拉瓦作品注重光影、色彩鮮明、對比強烈、筆觸大膽捕捉世上瞬間活動的印象形象較模糊,給人的感受卻十分強烈(3)代表:雷諾瓦、莫內,科學進步之結果,使藝術家對於自然界之現象,有更深入及合乎科學理論之瞭解。反應在畫家對於光線及色彩之重視上。印象派畫家在作品上表現的不是物體的本身,而是光線在物體上的變化,因而使作品呈現的僅是畫家主觀的視覺世界。此外,印象派的畫家主張在戶外陽光下直接描繪景物,以表現光與色,於是便不再去描繪歷史故事、宗教神話等具有文學性質的題材,而取材於大自然的景色或都市裡的人物、風光等。,印象派注重光和色的描繪,(一)莫內(18401926),莫內是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大畫家,而印象派名稱的由來,就是從莫內的一幅油畫標題日出印象中的印象一詞而來。作品中時常對同一主題反覆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寫生描繪,畫出不同的光景與氣氛,光和色的高明度及鮮明感交織成光與色彩的華麗交響詩。,莫內日出印象1872,莫內盧昂大教堂1894,莫內日本橋1899,這幅畫不只表現出沒內對日本文化的愛好,也表現出高超的繪畫技巧。圖中上與下、遠和近的分別消失,所有的只是滿滿綠油油的空間,以及一座橋身彎彎的日本橋,融合成一個和諧的世界。,莫內聖拉薩車站1877,(二)雷諾瓦(18411919),雷諾瓦是法國印象派畫家、雕刻家。莫內與雷諾瓦為好友,經常兩人出外旅遊寫生,將畫架並排架起對照同樣的風景作畫。雷諾瓦在人物造型上,不用很清楚的輪廓,或粗重的線條表現,而以自然寫實的筆調烘托出畫中的人、物與空間,使畫面有著似夢似幻卻又強烈感人的效果。陰影部分採用柔和的藍色調,而光亮處則帶著溫暖的粉色調。光影斑駁,透著幾許陶然的溫馨。,雷諾瓦對繪畫的看法非常明確,曾說:畫是用來裝飾牆壁的,因此色調應該盡量豐富多彩。對我來說,一幅畫應該顯得可愛、歡樂並且美麗。生活中醜陋的東西已經夠多了,我們不該再雪上加霜。我喜歡那種能讓我漫步其中去撫摩小貓的畫作。,雷諾瓦煎餅磨坊的舞會1876,雷諾瓦船上的午餐1881,雷諾瓦彈琴的少女1892,秀拉(1859-1891)-新印象派,秀拉是法國畫家,新印象畫派的創始人。於1880年曾向莫內學習繪畫技法,後將印象主義繪畫加以發展。以點描法作畫,整個畫面都是用極小的色點覆蓋,使之在視覺上產生驚人的色調過渡,他重理念、構圖規則,對後來的高更有很大的影響。,點描法,畫家依據當時有關光色原理的新發現,太陽光的顏色是由分光鏡所分析出的七色。新印象派的畫家就以七色作畫,將它們用點描在畫布上,發展新的用色理論和繪畫手法。他們用色彩和它的補色的不同組合,構成視覺上色彩的錯覺,形成更鮮明強烈的色感(如桃色是用白色和紅色調成的,畫家不直接在調上盤上混色而把調色的工作直接訴諸視覺)。並只以原色用點的形式有條理地點畫在畫布上,形成物件的形象(這種繪畫手法被稱為點描法)。,秀拉星期日午後的嘉特島1884-1886,秀拉阿尼埃爾浴場1883-1884,19世紀初浪漫主義畫風,1850年代寫實主義、印象派繪畫,1870年代後印象派、原始主義,20世紀初立體派,一次大戰後達達主義,1920年代超現實主義,後印象派(1870年代以後),(1)特色:將個人對外在景物的主觀感受發揮到極致(不刻意表現光線)色彩對比強烈線條扭曲,人物的形象舞動變形厭惡都市與現代文明與早期存在主義者排斥理性,回歸原始生命力的趨向呼應均長期為精神疾病或不安所苦(2)代表:梵谷、高更、塞尚,後印象派藝術是法國藝術史上繼印象派之後的美術現象,存在於十九世紀8090年代,非社團組織,也非派別,更不含有風格的意義。他們共同觀點是,反對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片面追求客觀表現及支離破碎的外光色彩,主張重新回歸作者的主觀感情,並回復到事物的實在性,重視形和構成形的基本元素線條、色塊和體、面,是他們創作的共同特色。,梵谷他把印象派的筆觸改變成像緞帶一般滑潤的渦狀畫,他以激動的顏色和筆法表現出他內在的苦悶和激情。曾在友人處看到日本浮世繪,對他作畫所用的筆觸和用色影響很大。曾和高更同居過,因意見不合而分開,他則因忍受不了孤獨而精神病爆發,最後舉槍自殺而死。窮苦潦倒一生,死後才成名。代表作吃馬鈴薯的人、自畫像、夜間咖啡屋、麥田與柏樹、星夜。,(一)梵谷(18531890),梵谷吃馬鈴薯的人1885,梵谷向日葵1888,梵谷割耳後的自畫像1889梵谷後期作品中所展現的心靈世界,十分狂亂迷惑,自陷自溺,憂鬱痛苦。,梵谷極端不穩定和焦躁的情緒,畫中粗獷狂放的濃重筆觸,不安定而騷動的天空、色彩濃烈如赤火般的柏樹等,在在顯出梵谷有別於傳統穩定的繪畫表現,也由於他畫面中赤裸情緒的表現,對於20th的繪畫影響甚深。,梵谷星夜1889,梵谷星夜1889,梵谷麥田群鴨1890,高更,曾跑過船,當過股票經紀人,後來醉心於繪畫創作,甚至拋妻離子跑到大溪地去捕捉原始的美感。在大溪地發展了他獨特的風格:含有濃厚的象徵性(用感情的形式表現思想),例如作品:我們來自何方?我們是什麼?我們走向何方?。追求藝術表現的原始性,例如:兩個大溪地婦女、白日夢。追求色彩的平塗法,以取得綜合的效果,例如:做完禮拜後的幻景。,(二)高更(18481903),高更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什麼?1897這幅畫繪製期間,高更曾因女兒之死導致的絕望自殺過,結果獲救。高更將其困頓與疑問,透過這幅畫想尋到解答。其解答幾乎可以說是西方似的遁世主義。畫中高更要表白:人只有棄絕文明,回返原始,才有救贖的希望。,高更海濱兩女人大溪地的女人1891,1897,高更白日夢,畫中描繪南太平洋大溪地不受現代文明污染的自然生活。,高更戴芒果花的大溪地年輕姑娘1899,原始主義,從後印象派時代就開始從大洋洲、非洲藝術汲取靈感表現未受現代文明污染的生命原動力,塞尚,主張繪畫擺脫文學性和情節性,充分發揮繪畫語言的表現力,推動了歐洲純繪畫觀念的流行和形式主義繪畫的發展。他要求強烈地感受對象,反對冷漠地對待自然,強調主觀感受的重要性,還堅持發揮思維的作用,把客觀物象條理化、秩序化和抽象化。他提出要用圓柱體、球體和錐體來處理形象,以表達一種超越自然的理想概念。在畫面處理上,塞尚追求平面感,用色彩表現空間。代表作蘋果和柳橙、浴者、聖維多利亞山。,(三)塞尚(18391906),1885-1887,塞尚聖維克多山,圖中可發現同一方面的筆觸畫成的山脈,以及以不同色彩層次交叉點綴出的原野,呈現出塞尚筆下的自然美景是如此的壯麗,如此的清新,塞尚靜物1895,補充:十九世紀繪畫發展的省思,1.可看到理性與感性的交織文明進步與自然粗野的互動2.受東方的影響中國儒家的現世主義,道家的崇尚自然,以及日本的哲理與繪畫。3.掙脫都市與文明如高更遠走大溪地,以當地純情的少女、豔麗的花木,對照西方禮教的虛偽,19世紀初浪漫主義畫風,1850年代寫實主義、印象派繪畫,1870年代後印象派、原始主義,20世紀初立體派,一次大戰後達達主義,1920年代超現實主義,、立體派,時間:20世紀初代表人物:畢卡索、勃拉克特色:將一切事物分解成幾何形體,大膽將世界分割重組打破了傳統重視透視等技法以模仿自然的畫風,畢卡索(1881-1973),畢卡索由於受到非洲雕刻和塞尚作品的影響,主張破壞自然原本的物形,而用線條結合成部份的畫面,然後再依自己的個性發展,進而夠成立體形狀。打破傳統單一視點的透視法則,嘗試同時呈現多個視點結合而成的畫面,認為如此更能接近事物的本來面貌。立體主義後來更進一步發展出一種獨特的技法,即拼貼藝術。,畢卡索亞維農姑娘1907,畢卡索亞維農姑娘1907,由這幅畫可看出兩種觀念的融合,一為從非洲民族面具上領悟出,如何運用線條、色塊等,來組成一張臉或一個形體。第二個觀念則來自後期印象派的塞尚,他曾說:自然不只是表面,而是有它的深度。自然的一切,皆可由圓形、圓錐形、圓筒形表現出來。此話經畢卡索的理解後,他決定不再按照事物眼前的模樣來描繪,也不願像印象派那般,把瞬間的印象固定在畫布上;而是要追隨塞尚,追求一種永恆穩定的畫面。,畢卡索小提琴與葡萄1912,畢卡索小提琴與葡萄1912多個視點結合而成的畫面,以小提琴為例小提琴的某些面或許可以凸顯而出,使我們可以觸摸操弄;有些面則稍微模糊難辨。然而由這奇怪的意向混合而成的小提琴,卻比任一單純的照片或拘泥的繪畫所包容的小提琴更為真實。,畢卡索三樂師1921,二、達達主義,時間:第一次大戰後達達的意義:不知所云特點:a.把弄各種離經叛道、匪夷所思的新奇手法b.顛覆一切既有的藝術風格例子:a.曼瑞將大頭釦黏在電熨斗底部b.杜象將蒙娜麗莎印刷品,貼上兩撇鬍子目的:表達大戰後的苦悶及渴望革命的情緒,(一)達達主義的由來,達達主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的藝術流派,產生於191516年間,一群詩人和畫家因不滿大戰用機器殺人,心生悲觀的看法,共同創造一種反抗性的藝術運動叫著達達(Dada)。達達的意思是玩具馬,是那群藝術家在法德辭典中偶然翻到的詞,便以此為社團的名稱。,(二)達達主義的觀念,它的目標是告訴世人,由於世界大戰的災難,一切道德或美學的價值都沒有意義。運用一種仇視文化的態度,宣揚無意義的胡說和反藝術的藝術。並非完全否定藝術,其實在它經過設計有意義的反理性行為中,也含有一種解放的因素,一種走向未知的創造心理的旅程。達達主義唯一所尊重的法規是偶然的機緣,唯一尊重的真理是他們自己的幻想。,(三)達達主義的作品(杜象、曼.雷、阿爾普),杜象泉1917,1917年杜象把男生用的小便池簽了個名,放到展覽會上展出,取名叫做“泉”作為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反對戰爭,對社會的墮落的一種反諷與否定。,杜象LHOOQ之拷貝1919為蒙娜麗莎加了鬍子,在此藝術品的再製被當作一種觀念的實踐和對藝術的反思。,曼.雷禮物1921,這是將一個熨斗的底部焊接加上許多的釘子,企圖挑戰人類對於傳統熨斗的印象,把熨斗燙平一幅的意象完全摧毀,取而代之的式一排可以將衣服穿破,甚至於撕爛的尖銳釘子。可以說是完全表現出達達主義的諷刺性格。,阿爾普襯衫的前胸與叉子1922,達達派的創始人之一,其作品中最能表現出達達藝術的精髓:反戰與反對傳統的審美觀,以及對人類文明的墮落,表現出消極的反抗。這幅作品中的衣服和叉子,都是自己想像,自由自在毫不受到任何限制。其創造出來的美,既背離傳統,也懷疑現存一切被世人所接受的美,(四)達達主義的影響,本想破壞藝術,卻為藝術開闢了許多新的途徑新的可能性,使人們的精神從過去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迫使人們重新檢討對於美醜的觀念,仔細去看原本不被認為屬於藝術的東西。使得種種現代藝術的成立變成可能。,三、超現實主義,時間:1920年代以後特色:a.繼承達達主義的虛無與革命色彩b.從潛意識出發,將現實重組c.特別注重魔幻性、偶然性、非理性、象徵與夢境,達利(1904-1989,超現實主義),西班牙人,廣泛涉獵各種風格,從印象派、立體派到1924年後的超現實主義,他那偏執狂的批判方式,將自己內心世界的妄誕、怪異加入和替代外在的客觀世界。他在繪畫中用分解、綜合、重疊、交錯的方式,來反映潛意識的過程。,達利內亂的預感1936以一個巨大的人體和象徵受難的群眾,對一切破壞人類生存的戰爭進行有力的鞭撻,1931,畫中呈現的輕盈與靜然,達利將懼怕與慾望隱蔽其中,緩緩滲出。時間被處理得具象物化,軟弱而又易於崩潰,達利流淌出對時間的抗爭與緬懷,達利記憶的延續,達利海灘上的臉孔與水果盤之幽靈1938,達利海灘上的臉孔與水果盤之幽靈,畫中達利試圖模仿人類夢中飄渺奇妙卻又有些真實的感覺,及景象錯綜呈現的複雜特質。這一幅畫,乍看之下會以為右上角的風景(波動的海灣、隧道、山脈)是一隻狗的頭部,而狗的項圈又是跨海鐵橋,畫作的中央有一個少女的臉孔等等,彷彿夢境般的虛幻,但又能精確地反映出人們心中對該物體的具體印象。,四、抽象畫風,特色:將一切印象化約成具有特殊感染力量的線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