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活动打社火范文.doc_第1页
民俗活动打社火范文.doc_第2页
民俗活动打社火范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俗活动打社火范文 打社火是南京溧水的一种民间文化遗产以双人抬鼓、鼓鼓相对见长表演内容丰富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打社火”就是旧时春节期间乡村社会在酬神、祈神时进行的一种民间文娱活动以欢庆丰收祈望来年一方百姓平安健康社即古代祭祀土地神的仪式社火也叫社鼓 内容简介 南京市溧水区柘塘镇至今还流传着“打社火”活动 相传五代南唐时今南京溧水柘塘镇东南一公里处建有一座大山庙供奉着“祠山大帝”所以每年从除夕开始直至元宵节南京溧水柘塘镇各村村民都要到大山庙去敬香同时安排“打社火”活动除夕这天由社火会会头在神堂挂起“祠山大帝”画轴在香几、供桌上摆放着香炉、烛台、供碟桌下放置拜垫等物下午首先由会头燃烛、点香、放爆竹、烧纸马、磕头酬神接着村民陆续来神堂敬香磕头祈祷祝福此后每天都要到神堂敬香直到社火会结束 过程 “打社火”活动主要是打锣鼓第一次的叫“起圣”起圣时由社火会会头敲神锣为号一般为三遍(头遍报信二遍准备三遍去神堂集中)村民来神堂集中到齐后烧香磕头在神堂起鼓然后几个会头敲着神锣拎着香篮提着神灯鸣起开道村民们扛着三角形、长方形、方形的各色或绣花期伞打着锣鼓数十人到百余人的打社火队伍排成一条长龙循着各村打社火的路线到大山庙敬香同时对沿途的土地庙等其他寺庙也要敬香社火进入大山庙后会头到各佛殿敬香磕头社火队伍中有的放爆竹有的放铳子(用金属做成的一种打眼的火器器具)打着锣鼓成为社火活动高潮敬香完毕仍打着锣鼓回到神堂结束(也称“落圣”)落圣后需到来年再行活动 装饰 “打社火”在正式演出时以三声锣响、鼓声大震开场随后身着白衣脚踏白鞋腰扎红腰带的“武士”们举着华盖队旗敲着鼓、锣、铛、钹演奏起威武豪放的“打社火”打击乐随着八面铛铛的“当当”响鼓手肩抬16面大鼓锣手手持八面大锣与大钹跳起“起鼓舞”、“行鼓舞”、“队列鼓舞”和“闹鼓舞”等各种竞技表演“压鼓”对打声“野鸡蹦”吆喝声此起彼伏在震撼人心的鼓声中在欢乐的舞步里生动地展现了“太平盛世”的壮丽画面表达了人们欢庆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那粗犷、豪放、刚毅的动作矫健的舞姿赢得观众们的阵阵喝彩 历史 溧水柘塘地区的打社火活动抗战期间因日军的入侵而停止全国解放初社火曾有恢复后由于广播影视的发展打社火活动再也没有开展直到1991年纪念溧水建县1400周年活动中柘塘镇整理编排了社火节目到县城演出开始引起了各方关注1993年溧水“打社火”参加南京“93春节金陵文化庙会”演出同年6月应台湾电视剧梅花三弄剧组邀请在南京梅花山参加拍摄外景1994年参加江苏省电视台彩虹颂春节农民文艺专场演出1995年“打社火”作为郊县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参加了金陵民艺专题录像片的录制该片在国家文化部、民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首次民俗民艺录像片汇映中获奖被文化部列入对外交流的专题片 “打社火”作为南京溧水保留的一种民间文化遗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