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教案备课.doc_第1页
《观潮》教学教案备课.doc_第2页
《观潮》教学教案备课.doc_第3页
《观潮》教学教案备课.doc_第4页
《观潮》教学教案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潮教学教案备课 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的不是老师教会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实效我们在设计教学时牢牢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且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出来比如朗读课文“潮来时”这一段我们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要读得让其他同学也能喜欢这些句子这样处理朗读学生就会读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加有兴趣改变了以往那种不管学生有无兴趣都必须按照教师所提的要求进行朗读的被动局面还比如学习新词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天经地义可是设计中我们让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学生既然都会读而且都愿意领读那为何不能让他们当老师教师来作学生呢这种角色的转换所得到的效果可能远远胜过学生被动跟读的常规做法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还应该体现在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上语文课上训练不能只面向个别尖子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所以教师必须仔细考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的难易度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可能课堂上的练习听课文写词语的练习朗读背诵课文的练习包括最后的说一段话练习都是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体现出面向全体的思想 二、注重积累和运用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果学生上完观潮只了解了钱塘江潮是回事那么这堂课就成了地理课语文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应该借助课文内容设计各种语言训练的情境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比较注重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比如课文语言的积累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大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比较轻松地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 对课文中的新词我们改变了以往一开始先集中教新词语的做法而是渗透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有机地让学生进行理解在读完课文后再让学生根据意思说出词语然后通过朗读让学生加深记忆这样教学词语不仅节约时间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词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因此教师教学词义时就要有这种意识尽可能考虑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这堂课中“人声鼎沸”和“闷雷滚动”两个词语的教学设计就力求体现出让学生会“运用”的思想教师先在课堂中创设出具体情境然后让学生根据情境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概括这样教学词语无疑为学生以后运用这些词语搭了一级台阶不仅解决了意思理解的问题更为学生以后的独立运用作好了准备 从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看积累和运用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级如果能创设新的情境将学过的词语、句子用一用给学生有语言实践的机会这样对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学生语言的发展极有意义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综合运用本堂课学过的部分词语、句子的练习由于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学到的词句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这个练习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最有兴趣的是在第一课时可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是第一课时扫除生字新词读懂读通课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在第二课时上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往往是第一课时“逛西湖”第二课时“打老虎”;从学生的兴趣看实际上是错过了学习课文的最佳时机因此如何优化第一课时的教学提高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很值得研究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教学中我们将这一段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且安排在第一课时教学以期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是这样安排课时的: 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第二课时:先用一小部分时间来读懂理解潮来前和潮来后几节课文然后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积累和运用课文的语言文字等训练上 事实说明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最大收获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 二、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23课:观潮课文写的是儿的潮 生:(齐答)钱塘江大潮 师:钱塘江在我们祖国的浙江省远离你们可爱的家乡云南有好几千里如果说云南的石林举世闻名那么浙江的钱塘江大潮就可称为“天下奇观”了 (板书:天下奇观) 师:“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 生:“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的“观” 师:快请教一下字典查查意思 (学生) 生:“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师:那么“奇观”的意思呢 生:“奇观”就是奇特的景象 生:“奇观”就是奇异的景象 师:谁能说说“天下奇观”的意思 生:“天下奇观”就是世界上奇妙的景象 生:“天下奇观”就是天底下奇异的景象 师:回答正确 “观潮”和“天下奇观”都有一个“观”字但意思却不相同教师及时抓住这个“观”字让学生不仅理解了“观”的意思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的习惯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先理解“观”字再理解“奇观”最后理解“天下奇观”由字到词一层进一层显得很扎实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师:昨天你们回家预习了课文自己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 生:作者先写潮来之前再写潮来之时最后写潮过之后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师:学得真不错你们对钱塘江大潮一定很感兴趣吧有没有见到过 生:(遗憾地摇摇头)没见过 师:别遗憾我呀把这大潮给录下来了想不想看 生:想 师: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观 (学生看钱塘江潮录像不时发出惊叹声) 四、突破重点指导朗读 师:刚才录像里潮水的景象咱们课文里也有在儿呀 生:课文3、4自然段 师:自己读读3、4自然段你觉得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的就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生:(自由读)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学生可以读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加有兴趣 生: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师:读得不错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越来越 生:激动 师:读出这种感觉来 生:(齐读) 生: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师: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多么壮观!你们能读出壮观的感觉 生:(分组比赛读) 生:(齐读) 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既能帮助理解又能帮助记忆 生: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喜欢这句的举手 (学生全体举手) 师:(举手)再加上我一个我也特别喜欢多精彩的语句呀!不过要把它读好还真不容易你们在下边也再准备一遍待会儿我们来比赛看谁把这种雄伟的气势给读出来了 (指名学生个别赛读教师加以鼓励并与学生一起为朗读进步者、优秀者鼓掌) 师:你们读得真不错能让我试试 (学生高兴地点头叫好教师朗读这一句学生热烈的掌声响起) 师:谢谢鼓励该你们了让我为你们喝彩行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棒极了! 教师转变角色作为学生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改变一种形式进行朗读示范使学生感到亲切融洽了师生感情加上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愿读、乐读、爱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生:我特别喜欢这句“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师:闪雷滚动的声音样儿的谁来学学看 生:轰隆隆隆 师:还学得真像雷的声音比较的沉闷我们一起学学看 生:(一齐模拟)轰隆隆 师:这声音作者用个词来形容 生:闷雷滚动 师: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潮水的声音用得多形象啊!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学生齐读) 师:读得真好再来一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学生闭眼齐背) 熟读后紧接着让学生背诵强化一下记忆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生:我特别喜欢这一句“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师:人群又沸腾起来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沸腾的咱们来演演看好 生:好! 师:准备开始! 生:(跳着叫着挥舞着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来啦!”) 师:沸腾了!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 生:(齐答)人声鼎沸 师:来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 生:(齐读) 让全体学生用具体生动的表演来体现对“沸腾”这个词的理解然后又从这一情境中巧妙地引出另一个词语“人声鼎沸”从概念到形象又从形象到概念这样学词语学生印象深刻理解正确也便于今后运用 师:把出现白线和白线横贯江面这两个句子连起来读读 生:(齐读) 师:这些语句写得多精彩!正如课文提示中所说作者把钱塘江的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 五、听听读读体会顺序 师: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师: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生:(动笔在练习纸上填写)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教师用投影打出一位学生的作业集体反馈校对) 师:发现没有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 生:作者从远到近描写潮水 师:是啊!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水的变化来王老师和你们一块儿读读这段话再来体会一下 (师生齐读这段话) 师:现在我只留下括号中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刚才那段话 (学生自由准备背诵) 师:能行的起立! 生:(全体起立) 师:真有信心!给你们配上录像好 生:(兴奋地点头) 师:配着录像让我们带着对钱塘江大潮的无限赞叹之情来背诵这些描写潮水的精彩语句 生:(有感情地看录像背诵) 师: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先读后背先扶后放先分解再综合最后学生水到渠成很轻松地将这一段课文背诵下来这样达到了及时将学到的精彩的语言积累起来的目的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 生:想! 师: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学生跃跃欲试) 师:形容人的说话声喊叫声欢呼声如锅中之水一片沸腾 生:人声鼎沸 师:风和浪都很平静 生:风平浪静 师:形容水面辽阔远处和天似乎连接在一起 生:水天相接 师:形容同时出发同时前进 生:齐头并进 师: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地也裂开来形容声音很响很响 生:山崩地裂 师:形容气势很大 生:(一时说不出有个别学生答“白浪翻滚”师提示“浩浩荡荡”) 这个复习词语的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根据词义说出词语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二是用比赛的形式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师: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遍 (学生纷纷举手) 师:都想当老师那看来只有我当学生了 生:领读师跟读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天经地义可是王老师却让学生当老师自己当学生!学生既然都会读而且愿意领读那就不妨自己来作学生这种别出心裁的形式得到的效果可能远远胜过常规的读法这样做表面看只是一种简单的角色变换然而从深层次分析可以反映出教师对主体意识的深刻认识 师: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发言) 生: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风平浪静)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像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一浪一浪(像千万匹白色战马)潮水声犹如(山崩地裂)海堤上尽管(人山人海)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很远)的地方 (师生共同评价) 师:这个词语用得真有水平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浩浩荡荡)一浪一浪(齐头并进)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一浪一浪(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漫天卷地地涌来) 师:真有水平第5自然段的语句也能用了! 师:“人山人海”这个词的运用有问题 生:(思索)应该用“人声鼎沸”因为后边写的是“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所以应该和声音有关 这段师生共同评价非常精彩教师没有满足于让学生填写正确而是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在同一个括号内运用不同的词语对于运用正确的予以肯定运用错误的加以纠正既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师:每个人再练习说这段话 (学生自由说这段话进行巩固) 整个练习过程中先让学生讨论统习再指名个别学生交流然后师生评讲指导最后再让每一个学生自己练习说话虽然整个环节占用的时间比较多但是训练很扎实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追求的目标应该大力提倡 师: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潮过后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附板书: 潮来前 雄伟壮观 观潮潮来时 如临其境 (钱塘江大潮)有声有色 潮过后 天下奇观 总评: 这堂课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出以下一些教学思想 一、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教师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整堂课中教师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自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并且在训练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民主意识也比较强经常转换角色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