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 导学案_第1页
斑羚飞渡 导学案_第2页
斑羚飞渡 导学案_第3页
斑羚飞渡 导学案_第4页
斑羚飞渡 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 斑羚飞渡 导学案 27 斑羚飞渡导学案 02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现存珍稀野生动物的种类及有关情况,联系生活,培养学生 “ 珍视生命,关爱动物 ” 的观念。 2、学习描写 “ 斑羚飞渡 ” 的场面,从而体会本文叙述条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特点。 【学习重点】品读斑羚飞渡的细节描写,感悟老斑羚的牺牲精神。 【学法指津】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像斑羚飞渡前的恐慌心理、组织飞渡时的崇高心理和实施飞渡时的悲壮心理,想像镰刀头羊的动作神态等。之后运用评点的方法,抓取文章中精彩的细节描写 ,品析精彩的语言,记下感悟和心得体验。 【课时安排】 2 课时 【学习过程】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 1.导语 有一天,森林里发生了一场大火,火势很猛,一大群蚂蚁被大火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眼看他们就要被大火吞灭。这时在一只大蚂蚁的示意下,他们迅速地聚拢在一起,像滚2 / 16 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成了一个大球。大球快速滚出了火势的包围,大火烧死不少蚂蚁,但一部分因此得以存活。在生死关头,小小的蚂蚁这种牺牲一半保住另一半的举动深深震撼了我。今天,我们将来看看沈石溪笔下温驯可爱的斑羚经历的那令人触目惊心的悲壮的一幕 。 2.作者介绍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 1952 年生于上海。 1969 年初中毕业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有着丰厚的生活体验。1975 年当兵。 1980 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作品多次获奖。 3.知识链接 斑羚别名:青羊、山羊分布:东北、华北、西南、华南等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 110130 厘米,肩高 70 厘米左右,体重 40 50 千克。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长 15 20 厘米。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毛 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纹,喉部有一块白斑。 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极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跳跃、攀登,视觉和听觉也很敏锐。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等为食。秋末冬初发情交配。孕期 6 个月左右,每胎 1 仔,有时产 2 仔。 3 / 16 二、检查预习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悲怆()娴熟()逞能()肌腱() 2.解释下列词语 进退维谷:迥然不同: 一尘不染:略胜一筹: 三、整体把握 1.主题 2.结构 3.文章中详细描述了第一对斑 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试用自己的话加以复述。 4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四、研读赏析 1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 2从彩虹架起的虚幻的桥,到镰刀头羊 “ 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 , “ 彩虹 ” 在课文中出现过多次。 “ 彩虹 ” 有怎样的意义? 4 / 16 3课文描写 “ 斑羚飞渡 ” 的成功,近乎奇迹,是以斑羚们时间先后选择的精确、跳跃幅度控制的高超、跳跃技巧掌握的娴熟、对接时机衔接的吻合为前提的,从文章的交代来看,斑羚们此前并没有经过这样的 排练,那么,课文描写的 “ 斑羚飞渡 ” 是真实发生的吗?还是主要出自作者的想像? 4.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为什么说那座桥是 “ 用死亡做桥墩 ” ?) 2)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 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 一事为什么让 “ 我 ” 感到震惊?) 3)它(镰 刀头羊)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在这句话里, “ 灿烂 ” 只是指那一道弯弯的彩虹吗?) 五、体验反思 提出问题:假如你是飞渡过去的小斑羚,此时你会想些什么呢?又会对老斑羚说些什么呢? 学完这篇课文,我们人类应该深刻的反思自己的行为。 反思一: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到底是怎样一种角色呢? 5 / 16 反思二: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伤害野生动物的事例?我们人类应该如何与动物友好相处? 反思三:生活中如果人们遇到灾难,怎样珍爱生命?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在班级交流讨论情况) 六、拓展延伸 【课内语段精读】略 【拓展阅读】鹰志 王族 一只小鹰出生六七天后,母鹰为了防止它学会爬行,就会对它进行残酷的训练,让它生命的第一反应就是飞翔。因为爬行对鹰来说是耻辱,而飞翔则是高贵和勇敢的象征。等小鹰能飞起来了,母鹰就会把它们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折断,然后把它们从高处推下去。小鹰虽然因折断了翅膀中的骨骼而浑身剧痛,但它必须挣扎着飞翔,否则就会摔死。挣扎使它们的翅膀得到了供血,在短时间内便可痊愈,而痊愈后的翅膀将坚硬如铁,更具力量。 有很多小鹰在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被折断后,没有挣扎着飞翔起来,便坠落 到山谷中摔成了一朵朵血淋淋的骇人之花。 有的小鹰长到了可以爬行的时候,母鹰就把它推到巢边,让它向悬崖下张望。崖下的冷风和暗淡的光线使它浑身发6 / 16 抖,想缩回身子进入母鹰的怀抱。这时候母鹰突然从巢中飞出,在崖边上下起伏,让身躯画出漂亮的弧线。母鹰是为了让小鹰看看飞翔是怎样的。作为一只鹰,是不应该恐惧悬崖和黑暗的。 母鹰盘旋一会儿后,回到巢中,用身体将小鹰一点一点向巢外推去。小鹰吓得缩紧了身子,岩壁布满荆棘,有棱角尖利的岩石,还有深不见底的河流和尖叫着跑来跑去的土拔鼠。母鹰长鸣一声,用力将小鹰推了出去,小鹰哀 叫着,身体在空中飘来飘去。母鹰将小鹰推向崖谷的同时,振翅而起,飞向山谷后面去了。小鹰在坠落中想攀住树枝和藤蔓,但都没有成功。眼看就要落地了,它突然在挣扎中展开了双翅盘旋出一条漂亮的弧线,向上飞起。 它缓缓地向上飞行,最后落在山顶的一块石头上。崖谷依然幽暗而无声,小鹰看着深崖,好像刚刚才认识它似的,久久没有转动一下头颅。后来,小鹰发出一声鸣叫,从石头上向远方飞去。天空高远,阳光炽烈,它慢慢变成了一个小黑点。 鹰的生存中充满很多游戏规则。鹰时常会对捕获的猎物抓而又放,放而又抓,一直到将它们折腾得筋疲力 尽。鹰有时会毫无惧色地扑向比它大数倍的动物,追逐和吓唬它们,以此验证自己的胆量;有时还会从巢中兴奋地飞到空中追逐飞行的昆虫,学习这些飞行小动物进攻和逃避进攻的方法,以7 / 16 增强自己的捕食技巧。天气好的时候,鹰会在天空中翱翔、翻飞,速度疾如箭矢,令人惊叹。大多数鸟儿都喜欢阳光、草地、鲜花和河流,喜欢从中寻找快乐,享受幸福。鹰却不,它们总是待在光线昏暗的山林里,或隐身于洞穴中,不管外面怎样热闹,它们从来都不会张望。 鹰不会等死,它感到自己快不行了的时候,就飞到悬崖中,在岩壁上把自己撞死。悬崖深不见底,所以谁也不会 见到鹰的尸骨。 鹰的寿命与其他鸟类相比可谓最长它可以活到七十岁。而要维持如此长的寿命,它就必须在四十岁时为自己的生命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无比痛苦的,却可以让它的生命获得新生。原来在高空飞翔、在荒野中抓捕猎物的鹰到四十岁左右时,它那尖利的双爪便开始老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伸展自如地抓捕猎物;它的喙上也已经结土一层又长叉弯的茧,一动便可碰到胸膛,对进食阻碍很大;最让它痛心的是双翅上的羽毛也厚厚地堆积在一起使它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在天空中轻盈地飞翔。 这时候,它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等死, 要么经过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让生命获得新生。 鹰都会选择让生命新生。首先,它会在飞翔中突然撞向悬崖,把结茧的喙狠狠地磕在岩石上。它会用很大的力气,一下子便把老化的喙和嘴巴连皮带肉磕掉。它满嘴流着血飞回8 / 16 洞穴,忍着剧痛等待新喙长出。 新喙终于长了出来它立刻进行第一道工序,用新喙把双爪上的老趾甲一个个拔掉。那同样又是一次血淋淋的更新。不久,新的趾甲长出来了,它紧接着进行第三道工序,用新的趾甲把旧的羽毛扯掉,再等五个月,新的羽毛又长出来了。只有经过这一系列残酷的更新,鹰才可以再次在蓝天上飞翔,并收获三十年 的生命。 它的这一系列生命更新充满了危险,极有可能使自己疼死或饿死,但它依旧勇于向自己挑战,勇于让自己在死亡的边缘获得再生。(摘自散文 XX 年第 10 期,有删改) 26本文让我们对雄鹰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第 段写道:“ 只有经过这一系列残酷的更新,鹰才可以再次在蓝天上飞翔。 ”“ 这一系列 ” 的 “ 更新 ,且体指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 分) 27文章第 段说 “ 等小鹰能飞起来了,母鹰就会把它们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折断,然后把它们从高处推下去。 ” 揣摩一下母鹰此时的心理,试将其心理活动写在下面。( 2 分) 28认真阅读下列各句,体会作者在加点词语里所蕴含的情感。( 2 分) (1)有很多小鹰在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被折断后,没有挣扎9 / 16 着飞翔起来,便坠落在山谷中摔成一朵朵血淋淋的骇人之花。 (2)眼看就要落地了,它突然在挣扎中展开了双翅,盘旋出一条漂亮的弧线,向上飞起。 29文章题目为鹰志,可第 段中写了大多数鸟儿喜欢寻找欢乐,享受幸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分) 30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聪系本文,谈谈你的感悟。( 3 分) 链接材料: 链接一:漫画宠儿。 链接二:解 除紧张的办法。 一个年轻人找到动物园的园长说: “ 我想做一名驯虎师! ” 园长说: “ 这可是一份相当危险的工作。 ” 年轻人说: “ 我神经总是很紧张。医生告诉我惟一治疗的方法,就是去找一份需要高度紧张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忘记其他的恐惧! ” 后来,这个年轻人不仅成了著名的驯虎师而且他的毛病也好了。 10 / 16 我的感悟: 斑羚飞渡导学案答案 二、 1chungxinchngjin 2.进退维谷维:相当于 “ 是 ” ;谷:比喻困境。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迥然不同:迥然:相距很远或 差别很大的样子。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一尘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略胜一筹: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三、整体把握 1.主题 课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 2.结构 开端:身处绝境 发展:彩虹出现 准备飞渡 11 / 16 高潮:斑羚飞渡 结局:走向彩虹 3.文章中详细描述了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试用自己的话加以复述。 复述时要引导学生记住主要内容,把握重点,抓住主要动词来复述:半大斑羚朝前(飞奔),同时,老年斑羚也快速(起跑),到悬崖边缘,半大斑羚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年斑羚(紧跟)在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半大斑羚在老斑羚背上(猛蹬)一下,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也再度(升高),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而老斑羚则笔直(坠落)山崖。 4镰 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情节,从细节描写入手分析斑羚形象特点。 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第一次,当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的斑斓光带时,镰刀头羊发出 “ 咩 ” 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羚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迅速实施;第三次,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两队数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一声,这12 / 16 表示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 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了。这叫声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充注定死亡队伍的命令。 镰刀头羊的形象: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 四、研读赏析 1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我们不必回避这个问题。因为这篇文章恰恰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机会。 人类自诩为高等动物 自己给自己定义为 “ 人科 ” ,在这个世界中是独一无二的,是世界的主宰。人类拥有强劲的思维能力,拥有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 改天换地,所以我们常提起的一句话是: “ 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 对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人类是蔑视的。人类肆意屠杀它们,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灭绝。 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反思人类社会,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斑羚那样,不害人,不苟活,视死如归呢? 2从彩虹架起的虚幻的桥,到镰刀头羊 “ 消失在一片灿烂13 / 16 中 ” , “ 彩虹 ” 在课文中出现过多次。 “ 彩虹 ” 有怎样的意义? 彩虹是虚幻、美丽的。虚幻而美丽的东西,可以给人带来幻想、希望,让人陶醉其中, 产生精神上的迷恋、依赖。美丽的彩虹和残酷的现实成为鲜明的对比,镰刀头羊 “ 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 ” ,也是向往投身于美好的理想世界吧。 3课文描写 “ 斑羚飞渡 ” 的成功,近乎奇迹,是以斑羚们时间先后选择的精确、跳跃幅度控制的高超、跳跃技巧掌握的娴熟、对接时机衔接的吻合为前提的,从文章的交代来看,斑羚们此前并没有经过这样的排练,那么,课文描写的 “ 斑羚飞渡 ” 是真实发生的吗?还是主要出自作者的想像? 首先,在动物界,确实有牺牲部分成员的生命以取得种群中大多数的生存机会的事实;其次,依我们自身的经验可以知道,人类在困难时 往往会激发出以前从未展现的潜力,做出平时无论如何也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当斑羚群陷入种群灭绝的危机时,强烈的求生欲望会导致奇迹的发生。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推论本文中叙述的事情就一定是百分之百真实的。不过,真实与否又有什么要紧呢?任何出现在作品中的素材,都是作家进行艺术剪裁和合理加工的结果,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我们没有必要追究事情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篇动物小说来读,抛开表层的坠饰(艺术虚构),体会文章震撼人心的力14 / 16 量来源,阅读的乐趣将充盈读者的心间。 4.联系上下文,品味下 列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参考答案: 1)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的斑羚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是这些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是 “ 用死亡做桥墩 ” 。 2) “ 我 ” 是个猎人,参照人类在此种情景下常有临阵脱逃的表现,所以震惊。 3)不只是指那道彩虹,更是象征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五、体验反思 提出问题假如你是飞渡过去的小斑羚,此时你会想些什么呢?又会对老斑羚说些什么呢? (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或许有些学生会谈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自己应如何报答。) 引导点拨同学们谈得很 好,在动物世界中有真情、有奉献,我们人类汗颜之余,不免反思,当父母为我们付出爱的时候,我们为父母做了些什么? 学完这篇课文,我们人类应该深刻的反思自己的行为。 反思一: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到底是怎样一种角色呢? 反思二: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伤害野生动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