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 第6章第2节 的可持续发展实践.ppt_第1页
必修2 第6章第2节 的可持续发展实践.ppt_第2页
必修2 第6章第2节 的可持续发展实践.ppt_第3页
必修2 第6章第2节 的可持续发展实践.ppt_第4页
必修2 第6章第2节 的可持续发展实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提示】,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1手段:技术。2核心:提高生态效益。3方式:方式。4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5意义:推进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6实践(1)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发展。(2)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行。,环境无害化,环境友好,清洁生产,生态农业,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在目前以经济发展为重要任务的阶段,面临更多的压力,更有必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必然性和途径分析如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_,它是决定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根据不同时期人地关系的特点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土地农业文明(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3)工业文明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1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F表示资源利用F表示产业消费H表示废物排放H表示产品消费ABCD(2)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ABCD(3)我国目前提出的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相对短缺问题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ABCD,【解析】第(1)题,资源来自于环境,人类利用资源进行生产和生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第(2)题,E为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的过程。如果人类过度开发资源,会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第(3)题,我国虽然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再加上资源利用率低,故存在严重的资源相对短缺问题;所以我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答案】(1)A(2)A(3)D,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1)、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小农经营B集约化程度低C商品率高D科技水平低【解析】第(1)题,当地用冰雪融水灌溉作物,应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因此为水窖集雨。种苗培育属于农业技术研发。作物秸秆经过用于畜禽养殖,应为饲料加工。沼气是能源,应是供暖。沼渣用于作物种植,是肥料。进入沼气池,是作物种植的废弃物。第(2)题,该园区农业生产是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其特点是:科技水平高、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小农经营是传统农业生产特点。故C正确。【参考答案】(1)D(2)C,2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B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应形成一种环境伦理意识C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D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2)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A青海省B四川省C广东省D河南省【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需要具备玉米产量大、纬度不能太高等条件,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只有河南省。【答案】(1)C(2)D,(2009江苏高考)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增加区内降水量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D增加地下水储量3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出,废水经过a供给区内水体和供水系统,说明a表示污水处理;供水系统的水经过利用后通过b指向废水,说明b表示污水收集。第2题,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其数量是有限的,因此要增大供水量的重要措施就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第3题,针对水体富营养化,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控制污染物排放和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题目所给选项,主要是从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方面考虑的,故A选项是正确的。【答案】1.A2.C3.A,4(2010广东高考)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材料一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下图)。,材料二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下图)。,(1)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_分之一(填整数),该时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总体呈_趋势。(2)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O2排放?,【解析】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4%左右,即三分之一,而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除2004年略有下降外,总体呈上升趋势。第(2)题,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减少CO2排放的思路是: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发展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