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定位诊断学感觉系统的定位诊断,1,.,第四章感觉系统的定位诊断,1.感觉传导通路thesensorypathways2.运动传导通路themotorpathways,pathwaysofnervoussystem,数级神经元效应器effector,感受器数级神经元大脑皮质或receptor皮质下中枢,大脑皮质或皮质下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3,.,感觉传导通路,1.躯干浅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部皮肤脊神经节后角细胞脊髓丘脑束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后1/3中央后回,交叉,大脑皮质中央后回,2、面部浅感觉传导路面部皮肤粘膜半月节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丘系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后1/3中央后回下1/3,交叉,头面部痛温觉传导通路,感受器,头面部皮肤粘膜感受器,周围突,三叉N,第一级N元,三叉N节,中枢突,三叉N根,三叉N脊束,第二级N元,三叉N脊束核,交叉,第三级N元,丘脑腹后内侧核,投射纤维,丘脑上辐射(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下部,大脑皮质,三叉丘系,对侧,脊髓,中脑,脑桥,延髓,丘脑模式图,大脑皮质中央后回,2.深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肌肉肌腱关节脊神经节后根后索薄、楔束核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后1/3中央后回和顶叶皮质,感觉传导通路,交叉,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觉deepsensory、精细触觉finetouch传导通路,感受器,躯干四肢肌腱、关节、皮肤感受器,周围突,脊N,第一级N元,脊N节,中枢突,后根内侧部,薄束、楔束,第二级N元,薄束核、楔束核,交叉,丘系交叉,第三级N元,丘脑腹后外侧核,投射纤维,丘脑上辐射,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中央前回,大脑皮质,内侧丘系,对侧,(内囊后肢),S5,C8,T4,L3,延髓,脑桥,中脑,12,.,深浅感觉比较,共同特点:1.均有其特有的感受器2.均经神经节3.均包括三级神经元4.均有一个交叉5.第级神经元均在丘脑6.均经内囊7.均最后终止于皮层,深浅感觉比较,不同点:1、交叉水平不同2、传导束不同,感觉传导通路,3.触觉传导路(1)精细触觉的传导皮肤粘膜脊神经节沿脊髓后索上升(薄束核楔束核)在延髓交叉到对侧沿内侧丘系上行丘脑腹外侧核经内囊后肢后1/3大脑皮质中央后回。,感觉传导通路,(2)粗触觉的传导皮肤粘膜脊神经节进入同节,沿脊髓外侧束上升2-3个节段脊髓后角固有核脊髓丘脑前束到脑干沿内侧丘系外侧上行丘脑腹外侧核经内囊后肢后1/3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三、皮肤感觉的节段性分布,(一)脊神经后根与皮节的支配关系特征:皮节的神经支配表现为重叠性。,三、皮肤感觉的节段性分布,(二)脊椎骨与脊髓节段的关系1.脊神经与脊髓、椎骨关系脊神经将脊髓分为31个节段:C8、T12、L5、S5、Co12.脊髓与椎体关系,在临床上,申请X-ray、CT、MRI,都应以此解剖关系填写申请单,(三)脊髓神经根与周围神经的关系脊神经的前支形成神经丛:颈丛、臂丛、腰丛、骶丛,(四)脊髓神经根的体表标志,面部三叉神经传导后头部、颈部、枕部颈丛身体其他各部分代表标志,上C5上臂外侧C6拇指肢C8小指T1前臂内侧T2上臂内侧,躯T2锁骨下窝T4乳腺干T7剑突T10脐T12腹股沟,下L4拇指内侧S1小趾肢S2足跟L1-S1前面L5-S3后面,第二节感觉系统病变时的症状,感觉障碍分类主观感觉障碍客观感觉障碍一、感觉消失:二、感觉减退:三、感觉过敏:四、感觉过度:五、感觉分离:,1.浅感觉分离性障碍:2.深浅感觉分离性障碍:六、感觉异常:七、感觉倒错:八、疼痛:据部位及性质分1.局部疼痛2.放射疼痛3.扩散痛4.灼性神经痛5.幻肢痛6.牵涉性痛,第三节感觉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一、末梢型症状:四肢远端;对称性;手袜套型;远端重;各种感觉障碍;伴随症状:感觉异常;疼痛;植物神经症状;周围性瘫。,二、神经干型症状:呈神经干型;各种感觉障碍伴随症状:麻、痛、感觉异常;周围性瘫;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三、神经丛型丛性分布;丛区内各种感觉障碍;伴麻、痛、感觉异常;植物神经障碍;下单元瘫;感觉障碍范围小于丛区。,四、后根型症状:病变同侧;节段性;各种感觉障碍;剧痛(呈根性-节段性)放射痛;有冲击痛单一神经根损害时,可有剧痛,但无感觉障碍体征伴随症状:根性运动障碍;节段性反射障碍。,五、后角型症状:病变同侧节段性浅感觉分离伴随症状:节段反射减弱,六、脊髓白质前连合型症状:双侧对称性、节段性、分离性浅感觉障碍,触觉迟钝中央管病变,先影响痛温觉,后影响触觉,七、脊髓传导束型1.脊髓后索损害2.脊髓侧索损害3.脊髓半离断损害4.脊髓全离断损害,(一)延髓病变延髓深感觉传导束在后部,刚交叉过来的内侧丘系居中央,脊丘束居外侧,三叉神经脊束及核在脊丘束后侧。,八、脑干病变病损时易出现交叉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由于病变累及的组织略有不同,可出现以下四种感觉障碍类型:(1)同侧面痛温觉障碍累及三叉神经脊束及核(2)同侧面痛温觉障碍+对侧上下肢痛温觉障碍累及脊丘侧束+三叉神经脊束及核(3)对侧面痛温觉障碍+对侧上下肢痛温觉障碍累及脊丘侧束+三叉丘系(4)双侧面痛温觉障碍+对侧上下肢痛温觉障碍累及脊丘侧束+三叉神经脊束及核+三叉丘系,病变A,病变B,病变C,病变D,L,R,延髓病变感觉障碍特点:深、浅感觉分离;交叉性感觉障碍;半身型感觉障碍;两侧颜面及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一侧上下肢及躯干的痛温觉障碍。,(二)桥脑、中脑病变内侧丘系、脊丘束及三叉丘系已合并在一起,故当一侧损害时,则产生对侧半身感觉障碍。,九、丘脑病变受损时产生丘脑综合征:1.对侧半身感觉减退或消失2.自发性剧痛3.感觉过敏4.同向偏盲5.不自主运动6.对侧半身水肿,十、内囊病变对侧半身感觉障碍表现:对侧半身感觉减退或消失特点:四肢重于躯干,远端重于近端三偏征候: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十一、皮质型感觉障碍1.刺激性病变贾克森氏感觉性癫痫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银行2025本溪市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2025年3D打印的医疗应用
- 邮储银行2025南昌市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交通银行2025银川市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莆田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 反担保协议正规版8篇
- 工商银行2025四平市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
- 班组岗位安全培训表模板课件
- 邮储银行2025鞍山市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广东工业大学年《电机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 解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年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专题PPT
- 2019版外研社高中英语必修三单词默写表
- 食堂合作协议范本食堂档口合作协议.doc
- 直接还原铁生产工艺
- 建筑识图题库及答案
- 《幂的运算》习题精选及答案
- 异质结TCO设备:RPD与PVD比较分析(2021年).doc
- PPT汇报评分表(共1页)
- ESD防静电培训教材.ppt
- 《春》复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