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安全隐患及对策_第1页
暑假安全隐患及对策_第2页
暑假安全隐患及对策_第3页
暑假安全隐患及对策_第4页
暑假安全隐患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暑假安全隐患及对策 暑假安全隐患及对策 轻松愉快的暑假即将到来,家长朋友们除了要费心陪孩子玩乐外,对于那些潜在的安全隐患也是 不得不严防杜绝。 安全隐患一、意外被卡 据多地消防部门表示,每年都要处置数十起异物卡身的救援,最常见的是戒指、指环卡手的情况,而被卡的 绝大多数都是小孩。 消防部门不得不提醒家长朋友们,容易卡手的物品存放时要格外注意,最好不要让孩子接触到,一旦被卡住取不下来, 一定不能生拉硬拽,可以先涂抹肥皂水、润滑剂或者油类物质进行润滑后再取,尽可能减少对肢体的伤害。如果效果 不佳,应立即就医或向消防部门求助。 安全隐患二、攀爬阳台 眼下高层楼房逐年增多,有的阳台、门窗、楼梯缺乏保护装置,儿童坠落事故有增多趋势。孩子的好奇心强,喜欢爬高,如果父母外出将孩子反锁在家,孩子很容易因恐惧而攀爬阳台或窗口,造成坠落。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尤其不能在孩子熟睡时盲目大意,因为一小会儿的时间就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2 / 10 消防专家表示,坠楼后 72 小时是关键。高楼的飘窗、较低的楼道玻璃窗等都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隐患。 “以往总认为 0—4 岁的儿童需要家长特别小心,实 际上,5—10 岁的孩子更容易发生意外。 ”消防部门介绍说,对于 5-10 岁的孩子,家长往往认为 “孩子大了,可以省心了 ”,哪知正是由于对孩子的能力估计过高,从而导致孩子发生跌落等意外伤害。 安全隐患五、火灾自救 消防安全手册指出,父母长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并教育孩子养成不玩火的好习惯。小孩记得一定不能玩火,不可以随身携带火种:一是不能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是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 平 时,孩子不要玩电气设备。不乱丢烟头,不乱接乱拉电线。此外家长要记住,家里不可存放超过公升的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 一旦发生火灾,在火灾现场,孩子们千万莫惊慌,要在成年人的指导下,有秩序地逃离。如果有避难层或疏散楼梯,可先进入避难层或由疏散楼梯撤到安全地点。要记住,任何单位、家庭不得组织未成年人扑救火灾。 3 / 10 小学生一般已懂事,能讲清楚情况,发现火灾要迅速拨打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最好是有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火灾袭来,要迅速疏散逃 生,不要贪恋身边钱财或物品。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裹着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撤离。如果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严防安全隐患,家长监管必须到位 针对学生暑假人身安全问题,不少老师表示,一方面要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让孩子懂得自我保护,另一方面家长监管要到位,了解孩子每日的行踪,及时询问情况避免意外发生。 “以往有学生结伴外出游玩,但是没有告诉家长,结果家长不知道情况, 四处找寻,还向老师和学校寻求帮助,十分担心。 ”一些老师表示,学生外出玩耍一定要告诉家长,让家长了解情况,并按时回家,最好是家长能够陪同学生一起外出,避免学生被绑架、拐骗或走失等意外情况4 / 10 的发生。 消防部门建议,家长最好不要让孩子骑机动车出门,孩子年龄小,对交通规则尚不熟悉,控车能力有限,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所以,家长务必将家中的机动车锁好,将钥匙收好,确保孩子的外出安全。家长要时刻教育孩子外出时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不要横穿公路,不要在公路上追逐打闹,不要搭乘超载车辆。若发生交通意外,要及时 通知家长,并拨打 120 救援。 给孩子制定一个假期计划 在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寒假安全时,一些家长巧用妙招化解难题。他们认为,经过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孩子非常渴望寒假里能好好休息,因此家长要做个 “有心人”,和孩子共同制订一个计划,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假期。 “假期是课外阅读的最佳时机,家长不妨给孩子开一个适合阅读的书单,让孩子多看点书增加知识。 ”市民余先生说。例如,可选读中外名著、名人传记或历史演义等,然后让孩子动手写阅读笔记,一个假期下来,孩子会 有很大的收获。 5 / 10 孩子平时要很早起来上学,可到了假期,不少家长就任由孩子支配时间,往往是深夜一二点还不睡,第二天很晚才醒来,平时有条理的生活习惯完全乱了套。 “家长要科学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孩子有足够充分的休息时间。”家长林女士认为,孩子的假期生活规律也不能乱,可以适当让孩子晚睡晚起一会,但要适度,不要与平常的生活习惯背离太远。 此外,假期是未成年人意外伤害事故的高发期,家长可以把安全知识、防护知识及自救技巧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避险意识 ,并学会在遇险时冷静应对,及时求助与自救。家长每天还可以为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暑假安全隐患及对策 轻松愉快的暑假即将到来,家长朋友们除了要费心陪孩子玩乐外,对于那些潜在的安全隐患也是 不得不严防杜绝。 安全隐患一、意外被卡 6 / 10 据多地消防部门表示,每年都要处置数十起异物卡身的救援,最常见的是戒指、指环卡手的情况,而被卡的 绝大多数都是小孩。 消防部门不得不提醒家长朋友们,容易卡手的物品存放时要格外注意,最好不要让孩子接触到,一旦被卡住取不下来, 一定不能生拉硬拽,可以先涂抹肥皂水、润滑剂或者油类物质进行润滑后再取,尽可能减少对肢体的伤害。如果效果 不佳,应立即就医或向消防部门求助。 安全隐患二、攀爬阳台 眼下高层楼房逐年增多,有的阳台、门窗、楼梯缺乏保护装置,儿童坠落事故有增多趋势。孩子的好奇心强,喜欢爬高,如果父母外出将孩子反锁在家,孩子很容易因恐惧而攀爬阳台或窗口,造成坠落。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尤其不能在孩子熟睡时盲目大意,因为一小会儿的时间就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消防专家表示,坠楼后 72 小时是关键。高楼的飘窗、较低的楼 道玻璃窗等都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隐患。 “以往总认为 0—4 岁的儿童需要家长特别小心,实际上,5—10 岁的孩子更容易发生意外。 ”消防部门介绍说,对于 5-10 岁的孩子,家长往往认为 “孩子大了,可以省心了 ”,哪知正是由于对孩子的能力估计过高,7 / 10 从而导致孩子发生跌落等意外伤害。 安全隐患五、火灾自救 消防安全手册指出,父母长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并教育孩子养成不玩火的好习惯。小孩记得一定不能玩火,不可以随身携带火种:一是不能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 是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 平时,孩子不要玩电气设备。不乱丢烟头,不乱接乱拉电线。此外家长要记住,家里不可存放超过公升的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 一旦发生火灾,在火灾现场,孩子们千万莫惊慌,要在成年人的指导下,有秩序地逃离。如果有避难层或疏散楼梯,可先进入避难层或由疏散楼梯撤到安全地点。要记住,任何单位、家庭不得组织未成年人扑救火灾。 小学生一般已懂事,能讲清楚情况,发现火灾要迅速拨打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 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最好是有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8 / 10 火灾袭来,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身边钱财或物品。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裹着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撤离。如果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严防安全隐患,家长监管必须到位 针对学生暑假人身安全问题,不少老师表示,一方面要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让孩子懂得自我保护,另一方面家长监管要到位,了解孩子每日的行踪,及时询问 情况避免意外发生。 “以往有学生结伴外出游玩,但是没有告诉家长,结果家长不知道情况,四处找寻,还向老师和学校寻求帮助,十分担心。 ”一些老师表示,学生外出玩耍一定要告诉家长,让家长了解情况,并按时回家,最好是家长能够陪同学生一起外出,避免学生被绑架、拐骗或走失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消防部门建议,家长最好不要让孩子骑机动车出门,孩子年龄小,对交通规则尚不熟悉,控车能力有限,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所以,家长务必将家中的机动车锁好,将钥匙收好,确保孩子的外出安全。家长要时刻教 育孩子外出时注9 / 10 意遵守交通规则,不要横穿公路,不要在公路上追逐打闹,不要搭乘超载车辆。若发生交通意外,要及时通知家长,并拨打 120 救援。 给孩子制定一个假期计划 在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寒假安全时,一些家长巧用妙招化解难题。他们认为,经过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孩子非常渴望寒假里能好好休息,因此家长要做个 “有心人”,和孩子共同制订一个计划,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假期。 “假期是课外阅读的最佳时机,家长不妨给孩子开一个适合阅读的书单,让孩子多看点书增加知识。 ”市民余先生说。例如,可选读中外名著、名人传记或历史演义等,然后让孩子动手写阅读笔记,一个假期下来,孩子会有很大的收获。 孩子平时要很早起来上学,可到了假期,不少家长就任由孩子支配时间,往往是深夜一二点还不睡,第二天很晚才醒来,平时有条理的生活习惯完全乱了套。 “家长要科学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孩子有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