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合作组织存在问题研究_第1页
当前农村合作组织存在问题研究_第2页
当前农村合作组织存在问题研究_第3页
当前农村合作组织存在问题研究_第4页
当前农村合作组织存在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农村合作组织存在问题研究对梅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研报告李 颖 第一作者简介:李颖(1982 ),女,汉族,华南农业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法学系学生。 吴抒航 徐淑玲(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0)指导老师:戴育滨【摘要】当前,农民增收困难甚至生活水平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农村大力探索和推行一种新型的生产制度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势在必行。倡导建立农村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合作化程度,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通过对对梅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研,分析其存在问题,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借鉴其他地方的成熟经验,从而找到适合梅州山区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模式,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对策。【关键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存在问题 模式构建 对策Research on Current Problems of R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Report on Rural Specialty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of Meizhou(Li ying Wu Shuhang Xu Shuling)(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0,China)【Abstract】 Its undeniable that there are difficulties in income increasing and even decline of living standard of peasants life. As a result, its inevitable to search for and adopt a new productive system, “rural specialty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The Founding of r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will help improve peasant cooperation, maintain peasants legal right, increase their income and achieve the harmony of socialistic new country. This paper, by investigating the rural specialty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of Meizhou, analyzing its problems, comparing and using mature experiences of other areas, will find out the mode suitable for the rural specialty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Meizhou and put forward some practical methods. 【Key Words】 Rural Specialty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Problem Mode Method【正文】一、引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民为主要成员,以利益为纽带,围绕某个专业或产品组织起来的,在技术、资金、购买、销售、加工、储运等环节开始互助合作的经济和技术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专业技术研究会或专业合作协会等。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推进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实践也证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我国农村经济走向市场、适应世界、逐步实现繁荣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建设。二、梅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调研情况(一)基本情况1、发挥地方特色,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梅州市发挥地方特色,积极扶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生产者组织起来,形成整体合力,在龙头带领下共同应对复杂的市场,增强闯市场的能力,以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成效显著。据统计,至2004年底,全市已有各类农民专业组织76个,协会会员11789人,协会拥有固定资产总额967.6万元。76个协会中,种植业协会48个,占63%,养殖业协会16个,占21%,渔业协会4个,占5%,其他专业协会8个,占11%。2004年各类专业协会共带动农户7.8万户,代销农产品总量7.3万吨,代购农用物资2445吨,培训成员2.67万人次,上缴国家税金35.2万元。目前,成员因参加专业合作组织增加收入达2112.8万元。全市有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单位1个,省农业厅试点单位4个。2主要做法是:(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全市各级党政都把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摆上议事日程,并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和措施,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意见的通知下发后,梅州市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积极宣传引导,在全市逐步形成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良好氛围。去年8月,市委市政府在蕉岭县召开了全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会议,对梅州市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出部署,提出了具体工作意见,并组织参会人员参观了省试点单位三圳招福蔬菜专业合作社。去年10月,又组织全市试点单位到惠州参加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单位经验交流会,使参会单位受益匪浅。(2)加大培植力度,落实扶持措施在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方面,梅州市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政府部门不全面包办,不随意干预,着重在加强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落实扶持资金、解决实际困难等方面,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是落实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如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要给予信贷支持。二是对专业合作组织实行税收优惠。三是给予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用地和运输政策的优惠。(3)加强引导一是发挥社会能人的作用,鼓励有一定销售渠道、有生产加工技术、有一定资金实力和一定市场拓展能力的能人牵头联合农民创办;二是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建立起“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组成模式;三是发挥村级集体组织的作用,由村集体组织牵头,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传统,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专业合作组织。(二)2004年情况总结2004年,梅州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市委、市政府于今年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把它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的“民心工程”来抓,促进了梅州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梅州市拥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25个,协会会员2500个,协会拥有固定资产总额达500万元。其中列为农业部试点单位1个,即是市金柚流通协会,列为省厅试点单位4个。3三、梅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问题梅州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虽然得到了蓬勃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专业合作组织缺乏相关立法和政策支持,缺乏合作社立法及相关的法规法律地位不明确,缺乏统一标准的价值评估系统。据调查,梅州乃至我省还没有出台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专业合作组织成立、登记注册、解散和组织的性质、宗旨、服务无法无规可依,造成法人主体不明确。其次,以股份制组建的合作组织,对技术、劳务、土地、设备为股份的虚拟股份缺乏统一标准的评估系统,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影响分配的不公平、不公正。梅州的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缺乏一些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也缺少了一些方向性的指导和帮助。致使农村合作组织在梅州的发展,没有对其的法律地位有一个具体详细的规定,其发展模式也没有一个大致的规范。既影响了专业合作组织的充分发展,也影响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发展。因此,在此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了出来。 这里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合作组织立法,合作组织就缺乏法律地位。由此导致合作组织难以独立的法人身份与各方主体进行交易,影响其活动的正常开展,其合法权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二是缺乏有关合作组织的法规,合作组织缺乏赖以遵循的统一规则。这就为各式各样“所谓的合作组织”的存在提供了土壤。合作组织也就难以做到规范化发展。42、有些政策落实不到位,资金扶持少,部分地方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认识不足在建设梅州的政策中,农业并未被放到最重要的位置,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政府的文件对农业是重视的,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当事者的农民,并未对农业投入足够的信心和精力。3、从全市的情况看,梅江区、梅县、兴宁等农业经济较发达的县(市、区)发展较快,带动作用较大,而其他县。如五华、丰顺等,则相对发展较慢,带动作用也较弱,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4、覆盖面不够宽目前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覆盖率只有1.75,还有绝大部分的农户没有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们的意识相对而言还比较落后,对这方面的信息了解还不够,也是因为有关部门宣传的不够。笔者认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程度还不够,最终要归咎于:政府和相关部门不够重视农村专业组织的建设,缺乏相关的立法和规范。或者说,重视的程度不能达到市场的需求。譬如,作为一个山区城市,应发挥梅州的一些农产品优势。山区城市并不一定要靠山吃山,而是要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一些特色的产品。很多人都知道梅州是“金柚之乡”,但是,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超级市场,水果摊位里有柚子,但打上的品牌,却是福建、江西等地方的,甚少见过广东梅州的。这些问题,农业部门未必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如果由农村专业组织来建设,其效果将会好很多。事实上,在调查中发现,已经存在的一些专业组织确实是如此目的。 四、比较分析目前梅州市参加到农业合作组织的农民参与到农业合作组织的人数不多,大部分农民都仍处于农业合作组织之外,处在单打独斗的独斗的孤立状态。这与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将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宽广的程度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是不能适应的。针对以上梅州合作组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查阅其他地方,甚至其他其他国家的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做法,对其进行比较,希望可以寻求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案。1、与国外比较从国外来看,国家80以上的农场主都加入到农业合作社当中。法国农民中90以上加入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德国的合作组织在世界上是最发达的,有一套完整的农业合作组织体系。丹麦、荷兰的农民几乎全部都加入农业合作社。日本的农民是百分之百地加入到农协当中,无一例外。我国台湾省地农民加入到农会当中的也占到95左右。从各国农业合作的经验看,各国的成功经验主要总结是:以家庭农场为基础,以流通领域合作社和服务合作社为主要形式,以现代企业的组织管理方法为手段,以政府的扶植为坚强后盾,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组织的程度。52、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较从沿海发达地区来看,他们也正在实施建设农村合作组织的道路。如浙江、江苏两省,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作为增加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他们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利用当前农产品价格低廉的机会,把农产品加工与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引进外资、技术等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批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群体。企业与村合作,实行“二次分配”。利用企业设施、分担农户风险,创建家庭农场、让利搞好服务,结成经济共同体、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各种形式。6这种开拓创新的经验,也是值得梅州借鉴和学习的。3、与内陆各省比较在内陆的各省,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例如安徽省,为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从税收、资金、政策三方面加大了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比如,对已登记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各级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标准化生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可享受“绿色通道”政策,即对整车运销自产鲜活农产品免征除高速公路之外的车辆通行费等。由于采取上述有效的政策,据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介绍,目前全省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3845个,入会人数近100万人。通过加入合作组织,农民不仅提高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梅州现今的实际跟安徽省比较相似,根据自身实际,学习和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更加具有实际的意义。五、梅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解决对策针对以上分析,要解决梅州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存在问题,首先应该选择适合梅州山区的组织模式,再重点从政府扶持和法律保障两方面着手,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一)模式构建目前, 一般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为三类:专业技术协会, 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当我们对梅州深入调查后发现,这种认识与实践有很大的出入。上述三种称谓更多的只是一种符号代表,体现的是协助发起部门的性质而非运行实质上的差异。这种划分方式在实践上已经不再具有指导意义。从实践出发, 我们按运行层次和内容,构建了适合梅州的三种新模式: 技术服务型, 服务延伸型和实体型。这种划分相对于前者, 可以说与实践结合更紧密, 对实践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更强。1、技术服务型合作组织这类组织一般称为专业技术协会或专业协会,主要进行农业科技交流和推广, 为成员专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及技术信息服务, 主要形式有: 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培训及印发资料;组织活动进行内部交流;组织技术人员巡回走访;上门会诊和邮函咨询等。即所有的活动都围绕技术展开。技术力量主要来源于地方农技部门, 一般而言, 农技部门为这类组织提供的技术服务是免费的,组织的成员较单一, 主要是种植业或养殖业领域的生产环节, 技术也主要是种植或养殖技术。活动经费来源于成员交纳的会费或企事业单位、政府的资助, 主要用于培训和资料印刷。内部的联结机制相当松散。2、服务延伸型合作组织在实践中, 这类组织有称专业协会的, 也有称专业合作社的。同样也以服务为主, 但是, 服务的内容在技术服务的基础上有所扩张, 一般延伸到了市场信息及各种事务的协调等领域, 技术服务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组织成员除了一般种植或养殖户外, 通常还有营销户。营销户在组织内享受组织为其提供的市场信息及其在营销过程中的协调服务等, 组织本身没有销售服务, 营销户的运销行为完全是成员个人行为, 运销中的盈亏与组织积累无任何关系。这类组织一般自身无利润来源, 依靠会费及资助在较低水平上为成员提供各种服务。3、实体型合作组织在实践中, 有的称作专业协会, 有的称作专业合作社。实体型合作组织与前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自身既有利润来源又有组织积累, 从而表现出经济实力较强, 运行中的独立性也较强。这类组织的运营一般有两种实现形式: 一是组织在为成员或非成员(为了充分利用组织资源而向非成员提供服务, 但服务数量受到一定限制)提供购销服务中获得利润, 组织本身就是一个运营实体; 二是投资建立企业或其它组织, 通过其运营为组织带来利润。这类组织的最初建立对成员的经济资助能力要求较高。同时, 由于服务链条拉长占有的资源数量增加,组织体系及内部机制更加复杂, 因此, 运营风险在三者中是最大的。7虽然以上三种模式都有其缺陷,但对于梅州的实践来说,仍不失为有效的模式,以上三种模式可以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二)具体对策1、颁布地方性法规,确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如果不具备合法性,在市场竞争中就不可能成为一支抗衡力量,也谈不上增强农民自身的谈判地位。在国家短期内不可能出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法的前提下,梅州地方政府可采取变通方式,发布地方性的法规,促进当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此外,地方政府除了核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登记注册外,还要配套出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章程,明确其规定性,界定其内涵、外延及内部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等,这样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即可“对号入座”,打破原来的部门界限,在统一的制度规范和名称下整合起来。(4)2、政府应积极鼓励,加强引导一是政府把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加强引导。二是确立扶持的重点和方向, 把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与扶持龙头企业相结合, 与培育主导产业相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