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儿开题报告_第1页
宠儿开题报告_第2页
宠儿开题报告_第3页
宠儿开题报告_第4页
宠儿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宠儿开题报告 西华师范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年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1、选题的目的: 托尼 ?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宠儿是她的第一部历史小说,这部小说在 1987 年一经问世就轰动了整个美国文学文坛 ,并在 1988 年获得美国普利策文学奖和肯尼迪奖。 199 年,莫里森凭借 宠儿 这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成为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非洲裔美国作家。这部作品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在于作者 在创作过程当中对于本土文化的借鉴和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的运用。在小说中 ,作者完全打破了生与死、人与鬼的界限,创造出一个魔幻与现实相融合的世界,从而揭示了黑奴生活的悲惨经历和遭受的巨大心灵创伤。 2、选题的意义: . 理论意义:通过这部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莫里森的作品,体会其中的艺术魅力,领略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 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小说,来展现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使国内读者更加了解美国的黑人现状。 3、国内外 研究概况: 2 / 6 在国内,宠儿以赤裸裸、血淋淋的母爱震撼了世界。从黑人女性主义者的角度,莫里森突破传统文学艺术,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研究从魔幻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使用了多角度叙事方式、怪诞、象征主义等创作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后现代叙事风格。这些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使用,使作品在拥有美感的同时,更利于读者理解主题。 而在国外,评论界对于宠儿的评论角度各有侧重。较为多见的评论者把他们的目光放在对这部作品历史价值的关注上 ,不少评论家认为宠 儿再现了美国的历史,琳达克鲁霍兹说 :莫里森通过美籍非洲奴隶的行为与意识,而非通过占主导地位的白人社会的角度来塑造历史。 克鲁霍兹还指出,这一历史的再现不仅成为小说人物内心创伤得治愈的过程,而且也为读者和作者完成这一过程。她认为宠儿实际代表着已被遗忘的、过去的精神,这个精神必须得到深爱,即使它既不可爱,又难以捉摸。 也有人以神秘主义的眼光来看这部小说,甚至把宠儿当作一部关于闹鬼的故事来读。凯罗 E史穆德说 :“尽管这部小说在叙述上打破常规,因而对其进行的评论无法有一个整齐划一的结论,但它在叙 述结构上始终贯穿着闹鬼的主题,直到最后生活中的这一混乱以鬼被驱赶而告了结。” 二、本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步3 / 6 骤及进度安排 1、理论依据:莫里森的宠儿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震撼力和吸引力,是因为作者将小说植根于自身的黑人文化传统,在创作中既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学流派的精髓,又运用了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莫里森在小说中充分将神奇与现实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了强烈的魔幻式美学震撼效果,并深化了作品对现实的反映。宠儿已跻 身于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杰作之列,而作者莫里森也被称为善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描绘“现代神话”的小说家。 2、研究内容:该论文基于宠儿现有的研究成果,对这部经典文学进行解读,重点在于讨论莫里森在宠儿中运用的独特的写作技巧 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并以此为分析重点,追溯黑人历史,重述事实真相,追踪小说主人公追求心灵重构的精神之旅,探索美国黑人的未来之路。 3、研究方法:本文将通过观察法、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比分析和举例论证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探讨 4、研究步骤:选题、资料的收集 和整理 列提纲确定整体框架 开题 初稿 修改 定稿 5、进度安排: 2016 年 9 月 至 11 月 选题,调研 2016 年 11 月至 12 月 收集资料,拟订、修改选题、4 / 6 提纲等 2016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 月 开题,撰写、提交开题报告 2016 年 2 月至 3 月 写初稿、二稿或三稿 2016 年 3 月至 4 月 修改,定稿 2016 年 4 月 15 日 打印装订论文,准备答辩 三、本课题的重点、难点,预期结果和成果形式 1、本课题的重点:研究宠儿中魔幻现实主义的三种主要应用: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神话原型和民间传说的采用;象征主义的广泛应用。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对表现宠儿主题的作用,对黑人经历的诉说和他们挣脱被奴隶的阴影。 2、本课题的难点:分析莫里森将魔幻现实主义用于宠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原因:生活经历;历史社会以及文化原因;黑人文化。 3、预期结果:做到分析到位,表达清楚作者使用魔幻现实主义的目的、意义,以及探讨出作者如何利用这一手法将小说推到这一高度。 4、成果形式:论文 参考文献 1Adell, Sandra. Toni Mdrrison. Detroit: Gale,2002. 2Bower, Maggie Ann. Magic Realism. New York: Routledge, XX 5 / 6 3Fairs, Wendy B. Toni Morrison s Fic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95 4Holton, Robert. Bearing Witness: Toni Morrison s Song of Solomon and Beloved. English Studies in Canada, 20, 1994. 5Li Zhong-xia, . The symbolism in Beloved, Hei Long Jiang Education Press 6Matus, Jill. Beloves:the Possession of History. Toni Morrison.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8 7Tate, Claudia, Toni Morrison in Claudia Tate, Black Women Writers at Work, New York: Knopf, Ltd. 1987 8Tony Morrison, . Belove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9Peterson, Nancy J. Toni Morrison: Critical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es.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10陈众议,魔幻现实主义,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 11胡笑瑛 ,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叙事结构 , 宁夏社会科学出版社, XX 12朱荣杰,伤痛与弥合:莫里森小说母爱主题的6 / 6 文化研究,河南大学出版 中国计量学院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李晶 学 号: 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