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學教育(課程)的發展,歐美,台灣戰後,傳統教育,初等教育讀寫算有受教育與沒受教育的分野高等教育古典希臘羅馬文學高級社會階層的裝飾品十九世紀實用性及現代化課程逐漸進入各級教育現代語言衛生健康罪犯管理貧窮,古典教育與現代教育的爭辯,現代教育觀點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生活實用能力(科學為其主要科目)古典教育觀點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心智能力(透過古文學與數學),科學課程的功能,討論支持科學作為學校正式課程的意見科學作為正式課程的地位在十九世紀的辯論中逐漸取得認同,實用性觀點的演變,個人實用性Spencer:WhatKnowledgeIsofMostWorth?個人保健養育後代休閒活動社會實用性就業準備主流價值的傳授進入社會的準備,科學科目,科學科目分科過細GeneralscienceSpecificScience討論Generalscience科目存在的理由Generalscience如何編?最後確定一般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為中學主要科學課程.,科學教材內容,學生中心v.s.學科中心SocialRelevancev.s.OrganizedDisciplinesProductv.s.Process,進步主義的教育觀,Progressiveera1917-1957學童中心的教育真實世界應用的重要性知識的社會重要性學校學習要愉快及有意義,中等教育的自主性,二十世紀的前半段(戰前)中等教育的目的準備升大學是否等於準備社會生活誰來決定中學生應學甚麼?二十世紀的前半段,大學教育主要是學術研究,中學教育不是,為何中學科學教學是否應與大學科學教學類似?而現在呢?,進步主義之死,二次大戰物資缺乏冷戰課程改革的學科中心追求卓越,追求智慧,美國二十世紀前葉的科教,1910年以前:宗教、實物、敘述性的內容少有實驗課1910至1930:初中整合、高中分科、零散的內容WWII-1955:強調實用性的科學、仍以零散的內容、仍少有實驗課,美國科學教育的課程改革,1955-1970:科學教育的革命階段,仍是目前科學教育的主流背景:1958年蘇俄發射Sputnik人造衛星社會尤其是科學家批評生活取向的教材特徵:由國家NSF及科學家為主材,所謂新課程重視學科概念與統整性,重視實驗教學目標是培養科學從業人員,課程改革的評述,教育目標的轉變教材內容的改變,對新課程的批評,1970-early1980s對新課程的批評:1.學科中心或太專業2.太理論或概念取向3.缺乏一般教育面,如:人文、社會、歷史4.忽略科學課程與人文、社會科、科技之間的關係5.對一般學生仍然太難6.當時的教師不熟悉其教法7.內容太多8.無法展現整體的意義,課程或單元不互相支援,新進步主義與科學素養,科學教育目標科學素養(定義仍十分模糊,但絕不是thestructureofscience)InterralationsbetweenscienceandsocietyEthicsofscienceNatureofscienceConceptualknowledgeScienceandtechnologyScienceinhumanity(Pella,1967)NSTA,AAAS的確認,STS(ScienceSocietyTechnology),HumanisticScienceasahumanactivityValue-orientedPersonal,social,andEnvironmentalconcerns,Humanisticapproach,科學教育的第三趨勢(content&process)教學特徵1.Doesnotomitthehumanfactorwhenteachingaboutscienceenterprise.2.Includestheconnectionsbetweenscienceandhumanities.3.Useshumaneteachingmethods,includingtheprovidingforstudentchoiceandacommitmenttoprovidingstudentswithmeaningfulexperienceandpersonalinvolvement.,爭論的年代,Hurd,1970s:Thesocialcontextofsciencewastheonlyappropriatecontextforscienceteachingforgeneraleducationalpurpose.1980s(Periodofcontroversy)Yager:STSSocialissuesasorganizingthemesofscienceteachingGood:Content&Processthestructureofscience這主要是牽涉到教材的架構,新的課程改革-再出發,1990s:Project2061&SS&C&STS,NationalScienceEducationStandardScienceContentStandards(美國,1995),Unifyingconceptsandprocessesinscience(C,P)Scienceasinquiry(P)Physicalscience(C)Lifescience(C)Earthscienceandspacescience(C)Scienceandtechnology(S)Scienceinpersonalandsocialperspectives(S,H)Historyandnatureofscience(S,H),ScienceintheNationalCurriculumAttainmenttarget(英國,1989)P.1,AT1Explorationofscience(P)AT2Thevarietyoflife(C)AT3Processesoflife(C)AT4Geneticsandevolution(C)AT5Humaninfluencesontheearth(C)AT6Typesandusesofmaterials(SC)AT7Makingnewmaterials(S)AT8Explaininghowmaterialsbehave(C)AT9Earthandatmosphere(C)AT10Force(C),ScienceintheNationalCurriculumAttainmenttarget(英國,1989)P.2,AT11Electricityandmagnetism(C)AT12Thescientificaspects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cludingmicroelectronics(S)AT13Energy(C)AT14Soundandmusic(C)AT15Usinglightandelectromagneticradiation(S)AT16Theearthinspace(C)AT17Thenatureofscience(S,H),科學課程設計的導向,概念內容知識導向(Content-oriented)科學過程導向(Process-oriented)科學/技術/社會導向(STS-oriented)人文導向(Humanity-oriented),台灣戰後生物課程的發展,1950s-1990s,台灣戰後生物課程的回顧P.1,45年初級中學博物課程標準51年初級中學博物課程標準56年國民中學自然科學(生物、化學、物理)課程標準(草案)57年國民中學自然科學(生物部份)暫行課程標準,台灣戰後生物課程的回顧P.2,61年國民中學自然科學(生物部份)課程標準72年國民中學自然科學(生物)課程標準74年國民中學生物課程標準83年國民中學生物課程標準,台灣戰後生物課程目標的回顧P.1,*45年初級中學博物課程標準*、認識人類所處之自然環境。二、了解動植物之生活現象,簡要之形態構造,及與人生之關係。三、了解地質,礦物等大意及與人生之關係。四、培養觀察、採集、實驗、製作之興趣及能力。,台灣戰後生物課程目標的回顧P.2,*51年初級中學博物課程標準*、認識人類日常接觸之自然環境。二、了解動植物之主要形態及其生活現象,簡要之大略。三、認識常見之動植礦物及其與人生之關係。四、了解地殼之構造及地質與礦物之大要。五、培養觀察、採集、實驗、製作之興趣及能力。,台灣戰後生物課程目標的回顧P.3,*56年國民中學自然科學(生物、化學、物理)課程標準(草案)-生物部份*、培養接觸自然、觀察、採集、研究之興趣。二、認識人類日常接觸之生物環境。三、了解動植物之主要形態與生活現象之大略。四、了解生物與人生之關係。,台灣戰後生物課程目標的回顧P.4,*57年國民中學自然科學(生物部份)暫行課程標準*、培養接觸自然、觀察、採集、研究之興趣。二、認識人類日常接觸之生物環境。三、了解動植物之主要形態與生活現象之大略。四、了解生物與人生之關係。,台灣戰後生物課程目標的回顧P.5,*61年國民中學自然科學(生物部份)課程標準*、培養學生接觸自然、觀察、採集、研究之興趣,並培養愛護自然之情操。二、使學生認識人類日常接觸之生物環境。三、使學生瞭解生物與人生之關係。四、使學生瞭解動植物之主要形態與生活現象之大概。,台灣戰後生物課程目標的回顧P.6-1,*72年國民中學自然科學(生物)課程標準*、引導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探究生物及其生存環境間的關係,進而培育其樂於接近自然與愛護生物的情操。二、培養學生以科學方法及科學態度從事有關生物方面的觀察、實驗,並由觀察及實驗中,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推理判斷及創造的能力,期能應用於日常生活,美化人生。,台灣戰後生物課程目標的回顧P.6-2,*72年國民中學自然科學(生物)課程標準*三、使學生認識周遭生物,瞭解其基本構造、功能、生命現象及一般生物生活的特徵。四、使學生了解生命之延續、生物的演化、生物及生態系與人生的關係。,台灣戰後生物課程目標的回顧P.7-1,*74年國民中學生物課程標準*、引導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探究生物及其生存環境間的關係,進而培育其樂於接近自然與愛護生物的情操。二、培養學生以科學方法及科學態度從事有關生物方面的觀察、實驗,並由觀察及實驗中,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推理判斷及創造的能力,期能應用於日常生活,美化人生。,台灣戰後生物課程目標的回顧P.7-2,*74年國民中學生物課程標準*三、使學生認識周遭生物,瞭解其基本構造、功能、生命現象及一般生物生活的特徵。四、使學生了解生命之延續、生物的演化、生物及生態系與人生的關係。,台灣戰後生物課程目標的回顧P.8-1,*83年國民中學生物課程標準*一、經由學習活動,使學生認識生物,了解其構造、功能及生命現象的基本原理,並體認生物與人類福祉的關係。二、在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推理、實驗等科學方法,藉以啟發獨立思考與創造能力,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問題之解決。,台灣戰後生物課程目標的回顧P.8-2,*83年國民中學生物課程標準*三、引導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探究生物及其與自然環境間的關係,進而培養親近自然、愛護環境與尊重生命的情操。,台灣戰後生物課程內容的回顧P.1,*45年初級中學博物課程標準*地面上的物質動植物之生命有用的植物-*有益的動物-*有害的動物-*有趣的特殊動植物-*動植物的分類重要的礦物地球和生物的歷史自然界中的關係,台灣戰後生物課程內容的回顧P.2,*51年初級中學博物課程標準*地球與地面上的物質生物的生命植物的器官及其功用重要的植物-*有趣的特殊植物-*動物的器官及其功用重要的動物-*有趣的特殊動物-*生物間的相互關係地球與生物的歷史礦物,台灣戰後生物課程內容的回顧P.3,*56年國民中學自然科學(生物、化學、物理)課程標準(草案)-生物部份*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簡說-*地球上的生物與無生物生物的基本構造植物的生活植物界動物的生活動物界生物與環境的關係生物的遺傳-*古代的生物,台灣戰後生物課程內容的回顧P.4,*57年國民中學自然科學(生物部份)暫行課程標準*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簡說-*地球上的生物與無生物生物的基本構造植物的生活植物界動物的生活動物界生物與環境的關係生物的遺傳-*古代的生物,台灣戰後生物課程內容的回顧P.5,*61年國民中學自然科學(生物部份)課程標準*概說(第一節:甚麼是科學)-*生物的基本構造動物的生活動物界植物的生活植物界生物與環境的關係生物的遺傳、育種生物的演化生物和人生的關係-*,台灣戰後生物課程內容的回顧P.6,*72年國民中學自然科學(生物)課程標準*我們的環境研究生物學的方法-*(1.甚麼是生物學。2.研究生物學的方法。3.實驗結果的整理與解釋)生物體的構造營養生物體內的運輸作用協調作用恆定性生殖遺傳生物的分類演化生物的環境生物圈的生物人類與環境-*,台灣戰後生物課程內容的回顧P.7,*74年國民中學生物課程標準*我們的環境研究生物學的方法-*(78年以後變成第一章第三節:科學方法)生物體的構造營養生物體內的運輸作用協調作用恆定性生殖遺傳生物的分類演化生物的環境生物圈的生物人類與環境-*,台灣戰後生物課程內容的回顧P.8,*83年國民中學生物課程標準*生命世界生物體的構造養分和能量運輸作用協調作用恆定性生殖生物圈的生物遺傳生物與環境演化人類與環境-*,台灣戰後生物課程的回顧,逐漸重視(56、57年以後)逐漸重視(45,51規定每學期至少兩次野外觀察和採集;56,57,61明定實驗課約一半;72,74每週三節【含實驗】;83改成【活動】無特殊規定)。僅是裝飾用。科學方法(本質)的地位,看似重視,但碰到就縮減。H幾乎完全沒有。,九年一貫課程的歷史任務,中小學連貫教科書開放整合科目簡化教材引入科學教育新思潮,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研究進度流程表,八十六年三月:成立國民中小學課程發展專案小組,計分二組,第一小組國民中小學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小組;第二小組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小組八十六年四月:召開本專案小組第一次會議,決定林部長清江、陳伯璋校長,周麗玉校長分別為第一、第二小組召集人,八十六年十二月:第一小組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3课 上下结构(四)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书法人美版六年级上册-人美版
-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说课稿
- 2025合同终止协议(含补偿)
- 2025劳动合同法对退休年龄的规定
- 第三方担保借款合同范本7篇
- 2025地板代理合同范本
- 爱心义卖大行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浙科技版
- 机械厂废渣检测管理细则
- 泰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人邮版(2010)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中职中职专业课汽车制造与维修类66 装备制造大类
- 2025四川达州宣汉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县属国有企业招聘劳动合同职工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下半年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办事处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合肥市广播电视台(文广集团)招聘1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队委竞选面试题库及答案
- 普通饮片车间共线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GB/T 8492-2024一般用途耐热钢及合金铸件
- 客诉客退产品处理流程
- 自来水厂操作规程手册范本
- 中职实用美术设计基础 2基础教学课件
-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四年级-足球-脚背正面运球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