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论文.doc_第1页
关于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论文.doc_第2页
关于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论文.doc_第3页
关于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论文.doc_第4页
关于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论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论文 一、问卷调查汇总 此次问卷调查让我们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河北省各级地方院校的学生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了解、认识程度接受情况从而发现在高师院校开设此类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旨在分析、探求多条可行之路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开展铺开道路这次调查用了五年的寒暑假以问卷的形式发放共发出100份有效问卷收回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率100%问卷采用了问答的形式主要对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对多元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是否愿意开设此类课程三方面内容进行调查这100名学生主要来自于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邢台、张家口、宣化、邯郸、廊坊各地各级地方院校其中来自于高校的学生有50名在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识的调查中采集的数据让人难以置信8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18%学生能够讲出一些理解与认识仅有2%的学生在其他院校的远程教育中接触过此类课程在“列举几件外国民族乐器”的问题回答中90%的学生为空白;10%的学生能够写出马林巴、班卓琴等媒体中常见的几件乐器一般在短期培训结束之际再做问卷中第三条调查即“是否愿意开设此类课程”40%的学生回答是当然愿意但主张少讲传统艺能多讲流行音乐;55%的学生表示愿意考虑但自身积累不够需要时间搜集资料;剩余5%表示没兴趣不喜欢被调查者中有50名学生分别来自石家庄学院、唐山师范学院、廊坊师范学院等本科学府他们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知之甚少那些前往他们的院校进行培训的中小学乃至幼儿园教师就更无从接触了大部分学生表示在高校的课程中民族民间音乐偏重于汉族音乐而对世界音乐的了解途径只有音乐欣赏课而此类课程大多以欧洲主流音乐为题材有时会涉及少量媒体流行的民族音乐比如:大河之舞等很少涉略世界各民族的传统音乐 二、现状分析 河北省高校普遍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在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虽是新兴学科但很多学者早已提出高度重视的呼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杨民康教授在中国的多元音乐文化一文中指出我们的一些音乐院校将“传统”太“森严壁垒”了内容除了西方音乐外就多是汉族音乐应该加强少数民族学科音乐的建设这也是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化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但据笔者调查河北省高校的音乐教育基本课程中均未涉及少数民族音乐的内容而只是在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中讲到区域色彩音乐时提及点滴;而河北省开设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课程的学校更是寥寥无几世界音乐文化是多元的客观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但又平等的音乐体系学生们首先应学习本民族、本国的音乐遗产才能学会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音乐1教学中偶有提到五声音阶学生们只能想到宫商角徵羽五种中国民族调式音阶主观的认为五声音阶就是中国特色音阶是中国特有的音阶模式且这五声之间只有大二度与小三度的关系这种理解与认识就是不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的体现只有在学习世界民族音乐之后学生们才逐渐意识到五声音阶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音阶且五声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模式伴随人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逐渐增强世界各民族都在努力保护本土的传统礼俗、仪式而伴随这些仪式的音乐也被有效的记录下来高校课堂作为文化的传播圣殿对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衍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河北省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直接面向河北省各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教育第一线如果他们的音乐知识体系不够全面缺乏多元化音乐因素将直接影响下一代对于多元文化音乐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三、几点思考 1.音乐文化中的音乐教育必须是多元的、交叉的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观导致不同的教育理念、模式而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音乐表达方式也会受到教育观的影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以帮助一个学生树立全球性的音乐视野使之能够包容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从而树立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正确教育观师范生的知识结构组合将直接影响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当代社会许多幼儿园都“号称”与国际接轨对外宣传幼儿园将如何引进国外教育理念以弥补中国教育体制的不足等试问如果幼儿园教师的知识结构无法达到多元化他的教育理念又如何能够与国际接轨所谓蒙氏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并不是简单的方法改变也不是简单的几件教具的参与就算是引用了新的教学法我们需要整体提高幼教师资教学水平必须从根本上填充他们知识空缺改变思维方式和音乐表达方式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XX年4月笔者对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顶岗实习学生进行了巡回指导此次巡回指导过程中笔者惊喜的发现石家庄市区很多中小学在音乐教学中已经不同程度的渗入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虽然在教学内容上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这已经是个良好的开端当然在河北省内一些县级、镇级的偏远学校教学手段、设备、理念都还处于上世纪末甚至中叶的落后阶段而我们顶岗实习的学生依然带去了他们最新的教学理念克服简陋的教学设施尽可能的上好每一节实习课程实感欣慰 2.正确理解worldmusic与ethnicworldmusic的关系 xx年笔者首次在河北师范大学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时学生亲切的将这门课简称为“世界音乐”当我听到这一称呼时及时更正了“世界音乐”与“世界民族音乐”的关系:二者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此后的几年来的讲授过程中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授课内容与称谓的关系高师类院校有一门“高龄”课程音乐欣赏这一课程的欣赏对象直接取自“西方音乐”而“西方音乐”也仍然存在西方传统音乐的内容或者我们可以称此类“西方音乐”为“西方艺术音乐”“艺术音乐”应该是在“传统音乐”出现之后在所在地区经济、政治都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所产生的音乐称为“艺术音乐”而在“艺术音乐”出现之前的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应该称之为“传统音乐”“世界民族音乐”就是以这类传统音乐为主要讲授内容的一门音乐学学科笔者一直在思考应在高校再开设一门年轻的世界音乐课程或可称为“20世纪中叶以后的世界音乐” 3.将世界各民族“音乐素材”渗入相关学科 此想法若实施将是个“大工程”首先将世界各地民歌深入“视唱练耳”课程体系很多视唱教材也曾引入外国民歌但大都为流传范围较广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众性民歌而对小众音乐素材很少触及例如:大家提到日本民谣可能想到的就是樱花实际上日本民谣有很多种樱花只是流传到中国的经典之一若能将更多特色的日本民谣引入视唱教程学生们会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国还有很多国家有五声音阶而且还有带半音的五声音阶其次“十二平均律”已是深入人心乐理学中讲述音程、和弦的构成都是采用半音、全音概念且记谱法也是沿用欧洲音乐记谱规则对世界各民族的地方性特色展现有很大障碍如何在基本乐理课程中适时植入七平均律、五平均律概念如何解释中立音的存在现象如何给学生讲述除了简单的2/4拍、3/4拍、6/8拍等基本节拍之外世界上还存在100多拍的节奏周期这些都可称为基本乐理学的补充知识再有音乐美学的概念也要有所扭转很多民族文化底蕴不同对美的判断和理解截然不同例如泰国弦乐器就是追求嘶哑音色如果换成纯净的提琴声音他们会无法接受很多音乐需要我们在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