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梁山上的并蹄莲 梁山上的并蹄莲 游唐高宗与武则天陵园书怀 唐乾陵位于咸阳市区西去约 50 公里的乾县以北的梁山上。今年初秋的一天清晨,我骑上山地车疾驶在苍茫的北原上,约走了近三个小时就来到了唐高中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园 乾陵。离乾陵还有几公里,就能远眺乾陵所在地梁山。山体恰似一位美女披发仰卧在雄浑的天地之间,体态优美、风情万种,双乳乳峰突起。北峰似头枕东北,南峰有两座隆起的山包恰似乳房,脚蹬西南,临风长空,云蒸霞蔚,缥缈秀逸。遥望梁山,我仿佛穿过时光隧道,感慨万千,遂吟出陋诗一首 :奇葩并蒂两疯癫,定邦安国哪得闲?文韬武略唐高宗,继往开来武则天。旷世奇缘生死恋,政通民和保平安,功过永铭梁山巅,好景还须雾中观。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园。据史料记载:陵园修建于公元 684 年,历时 23 年。这是中国唯一的两个皇帝合葬陵墓。一对夫妻,两朝皇帝,合葬一穴,这在世界历史上也绝无仅有。因其位居长安西北,即八卦的乾方,故称乾陵。乾陵依梁山凿山而建,坐北朝南,是一座和山体浑然相融的陵园。陵巧妙地利用梁山北峰和南面两个山峰作为布局的骨架。北峰呈圆锥形,即墓室所在地;南面两峰,浑圆如 乳,东西对峙,筑有双阙,构成天然门户。 2 / 9 伫立在硕大深沉的述圣记碑前,怅望李治的夫人武则天撰文,并由儿子李显书就的碑文,不由人思绪万千,看不清千年积沉的烟云迷雾。盖棺论定,世上哪儿有这么轻巧的事。 李治是唐代最被低估的皇帝。因其前有唐太宗李世民初唐鼎盛的贞观之治,同行有光焰灼人、政绩辉煌的武则天,在与老爸和夫人相比之下,使他常常被忽略,充当了尴尬的陪衬角色。痛苦并快乐着,后人为他画上了一个并不真实的休止符。 李治并非这般无能与昏懦。那么多人说他仁弱好色,甚至说他不成器,把大好江山 拱手送给了武则天,那是不同时期的政治需要。其实,他颇有作为,素以孝仁而彰显天下。其处理政务的能力,深得太宗的赏识,得以立为太子,可见对他寄予厚望。他议政敢犯颜直谏,言辞激烈,也令太宗刮目相看,时时诱导,亲撰帝范十二篇赐予。同时也得到了太宗近臣长孙无忌、李勣、褚遂良等的爱戴与拥护。太宗晚年精心为他进行过一轮有意无意的清洗和排挤,精选了辅政大臣,临终再三嘱咐重臣辅佐李治。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治登基后,执政思路清楚明确,首先重用人才,迅即加封了长孙无忌、李勣和褚遂良。为消除内忧外患,用兵征辽东、平突 厥,外患告平。他还识破了初唐轰动一时的高阳公主等人夺位谋反的阴谋,牵连人之众,结案之惨烈,初试了他严酷的铁血手腕。 3 / 9 李治很有治国能力,政治修明。他制定并颁行了体例完善、结构严谨、用刑持平的唐律疏议,被后人尊为封建法律的最高成就。他重修了五经正义,为文人的仕途考试,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教材。他遣归练丹药的方士,颁行了世界第一部官修药典唐本草 他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纳谏,赏罚分明,过问民间疾苦,各方面屡有建树,贡献是可圈可点的。 “ 朝臣待漏五更寒 ” ,细思量他是很勤政的,要处理的 政务太多,天不亮就起床上,没有坚定的意志毅力和健康的身体是不行的。他的文武之道,治国之路,毫不逊色,历史亦有 “ 永徽之治 ”的褒扬。 李治一生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他深知得人才者得天下,力排众议,破天荒地提携任用了能改变中国历史的武则天。 世人皆认为李治胆小如鼠,谨慎怯弱。可 19 岁的他就恋上了 23 岁的武则天,干出了一件叫人难以启齿又心跳不止的风流韵事。地点在他老爸的宫庭里,对象是他老爸的妃子。李治从来就没有胆小过。 从感业寺召武则天入宫那天起,他认为王皇后没有母仪天下的才能,便有了让二 进宫的武则天当皇后的念头。皇后之争,他顺势而为,下诏废王皇后、萧惠妃为庶人,立武氏为后。这怎么是他软弱无能,久病缠身,无奈之下,干出助纣为虐的不光彩事情呢。 4 / 9 可以深信武则天唯我独尊之权力、治国安邦之方略是李治打造的基础。他知人善任,英明果断,撕破世之男尊女婢陋俗偏见的网罗,革除封建传统礼仪之桎梏,托天下重任于女流之辈,是可以永垂青史的。一个人完全可以既聪明能干又惧内,搞个龙争凤鸣的 “ 二圣 ” 出来分享话语权,减轻自己的负累,何乐而不为呢? 他晚年对武则天的倚赖越来越强烈,临终前叮咛太子及诸顾 命大臣 “ 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 ,这需要何等的睿智与勇气,宽容与大度,实为后代君王之典范。否则武则天决不会违心地为他歌功颂德,做什么述圣碑记的。 李治的安寝之地梁山,风水绝佳。山体就似一位仰卧天风情万种的俊俏女人,高宗至死也情愿躺入女人的怀抱,给自己划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乾陵的武则天无字碑可谓遐迩闻名,誉满海内外。中国惟一的女皇武则天名扬天下,为何要为自己竖一块空前的无字碑?至今沸沸扬扬,没有定论,已成千古之谜。既然树了碑,可又不刻字,实实叫人百思不得其解。一种猜测说她自恃功德无量, 已无法用文字表达;一种猜测说她把自己一生的是非功过留给后人去评论。前者自大,后者聪明。任凭后来者评说,更符合她的个性。 武则天,名曌。原籍山西文水人,公元 624 年出生。她9 岁父亡, 14 岁被李世民选入宫为 “ 才人 ” ,位列四妃之下5 / 9 的三十六嫔妃最低一等。她工于心计,凭借美貌聪颖,结果讨得太宗欢心,赐号 “ 武媚 ” 。作为才人,也要有文才,懂音乐,会骑马射箭,伴君王笙歌宴乐,更要有楚楚动人的美貌和体态。武则天是个才气横溢的一代尤物,精通文史,美貌机智,有权术,善应变,自然可以胜任。李治当太子时,对她的温柔可人垂涎 三尺,二人便有了肌肤接触,建立了感情。唐太宗死后,她被放逐出家感业寺为尼。太过戏剧化的人生,当人人都认为她应该崩溃的时候,她却直面人生,坦然处之,隐于感业寺,默默等待机会到来。 公元 654 年, 27 岁的高宗将 31 岁的她召进宫封为 “ 昭仪 ” 。仅仅一年零九个月,她排挤并置肖淑妃于死地,攻势凌厉与无情,使人惊骇。公元 655 年,高宗册封其为皇后。至此,由于她有特殊才能、政治天赋,善于操纵权力机构,非凡地夺取到至高权力,使她参与并决策朝政,与高宗并称“ 二圣 ” 。高宗死后,她恨铁不成钢,先废中宗李显,后废睿宗李旦,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元 690年, 66 岁的她掀翻了李唐龙案,高悬起武周的猎猎旗帜,硬是挺直腰板当了 15 年的皇帝。神龙元年(公元 705 年)正月,中宗复辟。同年 11 月,武则天病死洛阳上阳宫,临终令去皇帝尊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终年 82 岁。公元 706 年 5月,归陵与高宗合葬,夫妻团圆。 武则天是一个杰出的领袖级女人,日月当空,具有过硬6 / 9 的才智和统治的能力。她决断明快,知人善任,从谏如流,不避嫌,不畏谤,周围团结了一大批各色有用人才。满朝文武, 公然折服,乐于效命,随之起舞。她统治中国 50 年,启贞观之治,承开元盛世,国泰民安,经济蓬勃发展。全国户数增加一倍,长安人口过百万,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国际都市。她从天山南北击败吐蕃人和突厥人,重开中亚细亚商路,加强了各民族的关系。恢复了 “ 安西四镇 ” ,设置了 “ 北庭都护府 ” ,巩固了边防,盛唐疆域最大最阔。对于大唐王朝,她是叛逆,又是功臣。纵横中国几千年历史,惟一敢废黜正统,戴上皇帝帽子,稳坐龙椅的女人,只有千古女帝武则天。死后又敢在自己墓前竖起黑色无字碑,实在了不起。 武则天有刚强的性格,寡情残忍,霸气十 足。旷世怪杰的她驯烈马是用铁鞭抽、铁挝打、匕首断其喉。在她的眼里,世界上没有不可降服的东西。一个女人要干预公共事务,随心所欲地施政,反对她的封建卫道的朋党又何止千万?每每要提防恶毒和疯狂的攻击,时时要应对肆无忌惮的颠覆诡计。远距离观察,在复杂、变幻莫测的政治舞台上,谁又没有极强的权力欲呢,只有拥有了最高权力,才能比较安全,才能展示雄才大略。对于一个要像男人一样泼辣地实行统治的女人来说,到处都是陷阱。她有着杰出的才能,坚毅的决心和识人的能力。要她哭固然困难,要她笑又谈何容易。因政见分歧,她可以杀掉亲生子孙。她 很会克制自己,不但贬7 / 9 杀了儿子李贤,又处死了孙子李重润。她专门以禄位官爵拉拢人才,创殿试,开武举,允许自荐,破格提拔。面对骆宾王讨伐谩骂她的檄文时嘻笑了,还说这样的人不用是宰相之过。一代名臣狄仁杰也是随她裙裾缤纷沉浮。武则天到底杀了多少人,又提拔了多少人,能说清楚吗?此问似乎显得有点多余而矫情。武则天的用人之道,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武则天的一生褒贬誉詈,聚讼纷纭。正史野史演义之类记载最多的是她的淫荡。男人当皇帝可以三宫六院七十二个妃,莺莺燕燕无人责怪。一个女人当了皇帝,找几个男妃伺侯伺侯,风流风流, 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老太太只不过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又招谁惹谁了,却怎么也睡不安稳,让骚客政要说三道四了一千多年。这些别有用心的人,又何止冷酷呢。 现在乾陵地面能看到什么?主要就是石雕和石碑,高大雄浑、庄重古朴、造型逼真、神态生动、刻线流畅、遒劲有力,是不可多得的盛唐造型艺术杰作。石雕多用整块巨石雕成,富有质感,堪称唐代露天石雕艺术馆。它主要集中在朱雀门南面从两乳峰之间通向献殿的御道两侧。有六棱形、柱身、柱础、柱顶有卷草纹雕饰,亭亭而立的华表;有卷云纹双翼,欲腾云驾雾,空中奔驰的翼马;有采用高浮 雕,造型优美,刻石坚固的朱雀;有鞍有镫等饰物,并带牵马人的石马;有头戴冠,身穿宽袖长袍,腰系带,两手握剑的翁仲,8 / 9 也称直阁将军石人像。东有无字碑,碑侧线刻龙纹,碑头刻8 条螭首相交。朱雀门外有活龙活现的精品石刻狮子。西有述圣记碑,碑头为庑殿顶,下有碑座,上刻各种兽纹。碑文为武则天撰,唐中宗李旦书,颂唐高宗文治武功 8000 余字。 陵前 “ 唐高宗陵墓 ” 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高 2 米的石碑为清乾隆年间重建。此碑右前侧另一墓碑,郭沫若先生题写了 “ 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 ”12 个大字,字大墨饱,十分醒目 。 乾陵地宫隧道口在朱雀门至山顶之间,隧道由深 17 米的堑壕隧道和石洞组成,呈斜坡状插入山体。玄宫凿建于主峰之中。据考古探测,墓室结构由墓道、过洞、天井、前后通道、左右宫殿组成,左边躺唐高宗,右边睡武则天。金银珠宝、字画书籍、丝绸织物、琉璃陶器、壁画石刻等珍藏墓室,这是一座未知的稀世珍宝仓库。 顺梁山小道,穿林而过,须臾便爬上了山巅。抬望眼,看看浓了又淡,聚了又散的云朵,人流如蚁,费力攀爬,以览梁山胜景。长歌有祭,作诗一首,权作小结。 展望无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