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教育案例.doc_第1页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doc_第2页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doc_第3页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 编号 题目: “让我们共同商讨”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单位名称:石景山五里坨小学作者: 刘艳春 编号 题目: “让我们共同商讨”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内容摘要:我刚接班时就发现了与众不同的学生小A,我发现小A在和别人发生矛盾时总是不顾别人的感受大声嚷嚷,在分析问题原因时,他总认为自己满有道理,在老师和同学意见一致时,他还依然故我,从不听取他人的意见。一次突发事件使我找到了突破口。在与他父亲的交流中发现家庭教育的不当是导致小A出现了问题。他父亲同意和老师密切配合促使孩子的转变,此后,针对小A的问题,我多次与他父亲联系,建立了联系表,我们针对孩子的问题经过了多次交流商讨,通过这段时间的矫正,小A的表现有了很大变化。在每次联系中,我总是遵循了几个原则。关键字:交流 联系 商讨初当四年级一班的班主任,我刚接班时就发现了与众不同的学生小A,在班内讲话时,别的学生都在认真的听,面对新的老师充满期待,只有小A满不在乎,时不时当我的面还嘟囔两句,第一个月按部就班,我几乎没有对班上以前安排做任何改变,但是在每天的晨检时间,都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提出了问题,我也让学生自己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期间我渐渐发现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并在指导解决问题时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还引导学生建立新的班规。当然从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我发现小A在和别人发生矛盾时总是不顾别人的感受大声嚷嚷,在分析问题原因时,他总认为自己满有道理,在老师和同学意见一致时,他还依然故我,从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在课堂中也总是随便讲话,不举手,想说就说,但他头脑灵活,遇到问题爱思考有自己的想法。经了解他是借读生。三年级才从外地转到我们学校读书,他父母做小生意,从小在老家上学,他妈妈我接触过一回,那是开学时因为和后勤老师发生一些小矛盾,他妈妈在楼道里骂骂咧咧,素质不高。他父亲一直没有机会接触。面对他的蛮横无理而又激烈的表现,我总是引导一些会讲道理的同学发言,可是面对同学们的发言小A总是找出各种借口不同意,到最后找不到理由时便连哭带嚷毫不认错。为了避免进一步激化矛盾,我总是事后再找他,而他每次在办公室时又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承认错误,可是下次照样犯错,丝毫没有任何改变。在小A几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叫大嚷时,我发现有一些孩子沉默不语,还有一些孩子眉飞色舞并且在偷偷观察我的态度,我清楚这些孩子在观察我,看看我这位新班主任怎样处理问题。怎麽办呢?如果放任小A这种行为置之不理,那么必然有些孩子会仿效,影响恶劣。可是改变他又该从何入手呢?一次突发事件使我找到了突破口。学校主任到各班统计学校IC卡丢失情况,当时我看到小A举了手说自己的卡丢了。过了几天补办的卡到了,要求每个补办的学生交15元钱领卡,当我转告小A时,他立刻大声叫嚷:“我不交钱。”我问他“为什么不交钱呢?你说一说不交钱的理由吧?”“我没理由,这钱我就是不交.”最后他还哭嚷了起来。放学后,我把他留了下来,他还是不说话,最后我对他说:“卡已经做好了,钱不交不可能,这样吧,这钱我先替你交上,回家告诉父母这件事,如果你父母同意你的做法,不交钱也可以,这样你同意吗?”他点点头同意了。第二天早自习,他主动把钱交给了我。我忙问他:“你想通了?”他不说话。“谁给你的钱?你家长说什么了?”“我爸爸给我的钱,他没说什么。”他的“消极抵抗”更增强了我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决心。晚上,我给他的家长打了一个电话,他父亲接的电话,在交流中说起小A的种种表现,最后我说:“他在课堂中的表现反映出他头脑很灵活,遇到问题爱思考有自己的想法,但就是表达的方式欠妥,不举手,想说就说,同学对他有意见,最主要的是常常不听取他人的意见,没理也不认错。情绪还特别容易激动。是我处理的方式不妥当,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他父亲连连说:“老师您费心了,我家孩子从小由孩子的姥姥姥爷带大。让老人惯的脾气比较大,我们夫妻俩天天起早摸黑做小生意,没时间管他,我也发现孩子毛病很多,像您所说的,可我家孩子还特别会讲理,犯了错还振振有词,说起理来比我还能说。到最后也死不认错,他妈还护着他,有时气得我就修理他。” 奥,看来从小就备受宠爱说一不二的小A在在与父亲的“交锋”中早就是“常胜将军”了,怪不得他总是振振有词,无理搅三分。在家中他还可能还会有妈妈或姥姥这些支持者,所以他在交流中 只说不听,直到挨了拳头才不说话了。这主要是家中教育者的观点的不一致导致他的这种表现。可是现在家校教育的步调也是不一致呀!想到这些,在以后的交流中我和他父亲共同商讨了以下几条原则:1、有问题及时与老师联系。老师和家长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2、教育孩子,要与家庭中其他人达成共识,或要在单独的一个环境中3、发生矛盾时要形成有理说理,沒理接受的一个规矩。最后这点我们同小A 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中我们重点说明了这种行为方式的危害,有意识地讲一些有关骄横而贻误终身的事例。明确了认识。当然小A这种行为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最后希望小A的父亲按照以上几条原则和老师密切配合促使孩子的转变,他父亲欣然接受。此后,针对小A的问题,我多次与他父亲联系,建立了联系表,我们针对孩子的问题经过了多次交流商讨,这期间既有失败也有成功,孩子良好的观念和信念尚未完全形成,且极不稳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迁和教育的作用不断变化。现在小A已经上六年级,他在面对问题时已经能克制自己的能力,通过这段时间的矫正,小A的表现有了很大变化。在每次联系中,我总是遵循下面几个原则1、要使孩子明白老师与家长联系实事求的反应情况,不是告状,消除误解,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该表扬要表扬,该批评要批评。特别在孩子在转变之初,有细微改变时,更要及时表扬,鼓励孩子,树立信心。2、在和家长交流时时注意是共同探讨帮助孩子进步的办法,不是老师单方面下“指令”,老师和家长是“合作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遇到孩子的问题要相互交流。3、在每次联系时,重点选择有力于孩子转变的家长联系,并建立长期的联系,尽力保持教育的一贯性长效性。因为家庭教育中也因为家长的知识素养、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上各有不同,也会有其各自局限性,这时老师应起到“过滤”作用,尽量避免种种不利的影响,选择有利面开展工作。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可为学生素质发展奠定基础。学校是小学生受教育最重要的场所,作为学生受教育的两个不同的场所,两者对学生的教育观点必须一致。比如一些学生从小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处处受到家长的偏爱与庇护,养成了高傲、自私和心胸狭窄的性格,进入学校后,更显得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