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地城市词条概念山地城市是广义的概念。山地,包括地理学划分的山地、丘陵和崎岖不平的高原,它们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9%,其中山地约占33%,丘陵约占10%,高原约为26%。山地城市是指城市主要分布在上述山地区域的城市,形成与平原地区迥然不同的城市形态与生境。此外在占12%的平原地区和占19%的盆地地区,其城市本身修建在大于5以上的起伏不平的斜坡地上,形成与平地城市不同的城市形态和生境条件,也应列入山地城市之列。1992年中国山地城市与区域环境研究中心建立,一大批研究、设计人员投入到山地城市研究中来。在西部大开发和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高度珍惜并合理利用有限的山地资源,尽可能避免城市化进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和负面影响,建设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山地区域经济社会生活的中心山地城市(镇),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综述目录 1 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与布局原则 2 山地城市主要结构模型的建构1 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与布局原则编辑本段回目录1.1 集中与分散矛盾对立的统一体由于山区和山地城市所处的地理区位、海拔高度、地形坡度、气候、降雨和日照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山地城市布局结构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一般而言,当山地城市人口规模超过10万人,就应该考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结构模式,切忌采取自由蔓延“摊大饼”式的过度集中连片布局,使城市无限制膨胀。集中,是城市文明和效率的本质体现,分散,则是山地城市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集中与分散,是一对矛盾对立的统一体,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应对城市高密度化浪潮中现代山地城市人地关系矛盾的基本策略思想,重要的是对集中和分散有一个“度”的把握。1.2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基本原则(1)有机分散与紧凑集中原则。协调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扩张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和高密度的人口集聚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矛盾,重构城市发展与自然演进的动态平衡机制。(2)就地平衡的综合住区发展原则。建立工作(生产)与生活就地平衡的综合住区发展模式,以减少市民上下班、购物在路途上的时间消耗和能源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3)多中心、组团结构原则。缓解由于人口向城市中心地区过度集中而引发的公共卫生、交通拥挤、能源消耗增加、热岛效应加剧和由此引起的空气、噪声污染和交通安全事故等生态安全与环境恶化的问题,使组织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减少对私人小汽车交通的依赖成为可能,减少小汽车交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和干扰,减少道路交通面积及其建设投资。(4)绿地楔入原则。组团之间保留的陡坡、冲沟、农田、林地、湿地等绿色自然隔离地带和生态廊道,是山地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重要有机组成,同时也是生物流和能量流的重要通道,有利于形成完善的生态绿地系统,发挥绿地系统的通风、降温、降尘、减噪、净化空气、蓄水、减灾防灾、生物繁衍、改善环境质量、增加城市开敞空间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形成山地城市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生态文化,为市民创造良好的户外交往、休闲、游憩场所和动植物的栖息生境。(5)多样性原则。包括山地城市的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原则,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人和生物、历史与现状、新城与旧城共生共荣、充满生机活力的景观格局。(6)个性特色原则。凸现城市个性,强化城市特色,包括自然环境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建筑风貌特色,克服现代城市单调和千篇一律的通病。2 山地城市主要结构模型的建构编辑本段回目录2.1多中心组团模型重庆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是我国最大的山城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图1是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形态,它体现了“有机松散、分片集中、分区平衡、多中心、组团式”大山城结构模型和立体化城市交通体系的构架。1960年编制的重庆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人口154万人,用地约78km2,人均用地仅51m2。规划采取有机松散、分片集中、分区平衡、多中心、组团式结构模型,从而确立了重庆市主城区发展的基本格局。全市分14个组团,每个组团平均不少于10万人,1个主要中心,4个副中心,工作居住就近组织、就地平衡,组团之间由自然绿地相隔。采取这样的布局结构,使70%以上的居民靠步行方式流动。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辖区总人口3114万人,面积8.24万km2,主城区城市人口250万人,用地162km2,人均用地65 m2;规划2010年,主城区人口320万人,用地240km2,人均75m2。主城区主要在两山所夹的丘陵槽地内发展,仍有60%居民靠步行在组团内流动。从重庆市域范围看,仍然保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发展格局(图1、图2),适应山城、江城和炎热气候条件的自然地理特点。此外如香港、厦门、珠海、桂林、宜宾、泸州、温州、南平等山水城市也属此类发展类型。图1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形态图21998年重庆市总体规划2.2新旧城区分离模型丽江古城位于滇西北高原云岭山脉主峰玉龙雪山山麓,海拔2400m左右,为纳西族故乡和东巴文化中心,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古城西枕狮子山,北依象山,南朝视野开阔的丽江坝区,冬避西北寒风、夏纳西南凉风,城市选址与布局科学合理(图3)。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结构采取“有效保护古城,积极发展新区”的原则,在旧城西北另辟新区,形成旧城与新区相对独立的三个组团,从而使古城得以有效地保护(图4)。此外还有大理、南平等,均属此类。图3丽江县城选址图4丽江县城现状(1983年)2.3绿心环形生态型模型乐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乐山市总体规划中(图5),市域采取复合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成山水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山林。主城区采取生态型的绿心环形结构发展模型和独特的空间结构形态。其规划成果于1992年参加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未来生态城市”非政府高峰论坛,获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造科技之星奖”(图6)。 图5乐山市中心城区近、中、远期总体规划图6乐山绿心环形生态型结构模型与同心圆城市结构模型的比较2.4 城乡融合模型岑溪县城位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带、三面环山的三角形河谷台地上。义昌河由西向东南的槽地中心流过,其出口处在两山的狭小山谷,每年汛期,河流两侧槽地形成洪泛区,为农业高产地(图7)。建成区面积约3km2,城镇人口4万人,人均用地75m2。规划人口10万人,规划用地9km2,远期人口可发展到16万人,规划用地20km2。规划布局结合自然生态特点,保留了河流两侧集水区的农耕地、自然山林和水系,城市向两侧高台地上平行发展,避免洪水淹没的危险。旧城东北为农业居民区,西北下风侧为工业发展用地,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一主(旧城)、一副(新区)分列东西两翼,形成融山、水、田、林、城为一体的山水城镇景观格局,体现了工农结合、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的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新模式(图8)。 图7岑溪县城用地现状(1991年)图8岑溪县城规划总平面(1991-2010年)2.5 指掌或枝状模型仁寿县城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的农业产区的丘陵地带、两山夹峙的谷地。规划区地形起伏,景观丰富(图11)。为避免城市“摊大饼式”扩张对生态环境和城市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1995年规划以旧城为主体,结合自然条件,沿213国道成扇形分布5个26万人大小不等的组团,组团之间有河湖水系、冲沟、农田、园林绿地形成永久性隔离带和自然景观丰富生态条件优越的开敞空间,形成指掌状空间结构形态。工作与居住、生产与生活就地平衡,指掌之间有便捷的公共交通相联系;指掌内部交通以步行为主,辅以自行车交通,使小汽车的使用减少到较低程度,创造了安全、卫生、舒适、宁静的居住和工作条件。规划城市人口规模25万人,用地规模22km2。规划成果获1998年度重庆市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图9)。图9仁寿县城现状(1995年)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武当山脉北麓、汉江南岸的十堰市,为新兴的汽车工业城,境内山峦起伏,冲沟发育,城市布局结构受地形限制,逐渐形成树枝状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图10仁寿县城规划(1995-2020年)2.6环湖组团模型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175m蓄水方案,峡口水面上升,使巫山县城全部受淹,形成了3.8km2的湖面,迁建的新县城环绕湖面成组团式布局(图11),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用地破碎,生态脆弱,三条大冲沟及多处滑坡体给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带来极大难度。在对迁建用地自然生态条件进行全面系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县城整体迁建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城道路由低到高沿等高线蜿蜒而上,对三条大冲沟进行治理,形成组团之间的绿色景观带,突出表现新城整体形象和独特的山水景观格局(图12)。图11巫山新县城环湖组团型总体规划模式图12巫山新县城详细规划2.7星座型发展模型无锡城市枕山滨湖,水网发达,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突出,困扰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001年,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评价无锡城市生态系统的敏感性与稳定性,通过生态因子叠加、自然生态资产评价,绿地形式评价,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开发度等的评价,作出无锡市生态适宜性综合分析评价图,提出无锡进一步发展的星座式城市结构模型的总体格局(图13),以协调“发展”和“控制”的矛盾,重构城市发展与自然演进的平衡。 图13无锡市空间形态结构示意(2001-2020年)2.8长藤结瓜式模型烟台市位于胶东半岛东北部,背山面海。南山风景区绿心位处烟台市中南部,面积逾60km2,为烟台城市总体结构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烟台市总体规划,城市向西北和东南两个方向各有四个组团跳跃式发展,形成长藤结瓜式的空间结构(图14)。为有效发挥绿心重要的景观、生态服务功能,2003年进行了南山风景区的生态规划,以自然生态和景观生态评价为基础,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复建为目标,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建成烟台市最大的森林公园和风景区,为市民提供休闲、旅游、健身的活动场所,形成大烟台的山、海、城、岛,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城市总体景观格局。图14烟台市土地利用规划(1993-2010年) 位于四川与云南交界的高山峡谷城市攀枝花市,境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条款与我国合同条款的深度比较研究
- 2025年贷款担保合同
- 2025年中西医结合科药物配伍禁忌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道德规范考核答案及解析
- Unit 2 Know your body.Fuel up(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攀枝花市房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第一课时 Section A(1a-2d)说课稿(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2025年妇产科宫颈糜烂射频治疗效果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流行病学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策略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烧伤整形科烧伤皮肤修复术操作考核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DB3502∕T 090-2022 居家养老紧急事件应急助援规范
- 精微广大-绘画的功能和种类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绘画
-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课件
- 数据退役方案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2024口腔医学专业考核标准
-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
-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申请表
- 2024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5
- DL∕T 1281-2013 燃煤电厂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抗凝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