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沪科版神奇的“眼睛”教案 沪科版神奇的 “ 眼睛 ”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途。 2、通过对光学仪器的介绍,使学生认识物理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物理的热爱。 3、通过介绍显微镜、望远镜的发展和功能的增强,使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科技的持续性发展将加深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放大镜、照相机、摄相仪的成像原理。 2、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的用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生:当 u2f 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像与物在透镜异侧; 当 fu2f 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像与物在透镜异侧; 当 uf 时,成正立、放大、虚像,像与物在透镜同侧。 二、课题引入 2 / 5 利用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人们制成了许多光学仪器,就像特殊而神奇的 “ 眼睛 ” ,拓展了我们肉眼的功能。 三、新课教学 1、放大镜 师:请同学们用桌面上的凸透镜靠近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字被放大。 师:再请大家判断放大镜的像与物是在放大镜的同侧,还是异侧?是实像,还是虚像?判断依据是什么? (异侧,虚像) 师:隔着凸透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让学生拿着凸透镜看远处的物体) 总结:用放大镜观看近处的物体,物距小于焦距时才是放大的。因此,物体应放在离放大镜小于焦距的位置才合适,离放大镜的距离接近于焦距里,所成的像最大。 板书: 1、放大镜:焦距短的凸透镜, uf,成正立、放大虚像。 2、显微镜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等人眼无法看见的物体。 学生阅读课 本,了解显微镜的发展。 目前通用的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 50 万倍,借此人类3 / 5 能观察许多物体的细微结构;用隧道显微镜甚至可以看到金属原子。纳米技术就是在隧道显微技术的基础上才得以发展的。(分辨率可达 1/10 纳米) 显微镜是增大观察微小物体视角的。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的焦距短,目镜的焦距较长。物体放在物镜焦点与两倍焦距之间、接近焦点,物镜所成的实像在目镜的焦平面上,目镜中看到的是虚像。 显微镜的物镜焦距要短的原因之一是取得较大的放大率 ,镜筒也可做得短一些,用起来方便;原因之二是物镜可以更接近物体,因此进入镜筒的光通量可以增多,像容易看得清楚一些。 显微镜的目镜焦距要大于物镜的焦距,但不可过大,因为焦距过大将降低显微镜的放大率,而且要用较长的镜筒,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3、望远镜 学生回答望远镜的功能。 师: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提问:物体距离物镜很远,它的像却离物镜很近,根据前面探究的结果,这样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为什么使用望远镜 观察物体时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学生讨论) 4 / 5 师: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 “ 视角 ” 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所在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用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放可以变得很大。 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这一点在观测天空中的暗星时非常重要。现代天文望远镜都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 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透镜作物镜。 你们还知道哪些望远镜?(哈勃望远镜;射电望远镜) 4、照相机和 投影仪 学生阅读教材,自学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光学原理。 师: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处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室电子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
- 2025至2030中国商业家具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农业遥感技术服务及成果分享协议
- 工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协议
- 建筑机械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农业科技产品推广协议
-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调整方案
- 市场分析调查合作协议书
- 住房装修合同注意事项与范本
- 银行个人贷款合同模板及范例解析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工作人员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抛丸机安全操作规程》符合安全标准化要求
- TSG-R0005-2022《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22版)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第1章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概述
- GB∕T 41181-2021 坐姿椅
- 傅里叶级数及其应用论文
- DB42∕T 1795-2021 微动勘探技术规程
- 财政部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财金[2012]6号)
- 蒸汽管道设计规范_共10篇.doc
- TBT2140-2008铁路碎石道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