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新发展时期两极格局下的世界.ppt_第1页
全球化的新发展时期两极格局下的世界.ppt_第2页
全球化的新发展时期两极格局下的世界.ppt_第3页
全球化的新发展时期两极格局下的世界.ppt_第4页
全球化的新发展时期两极格局下的世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落实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1)农奴制激起农民的不断反抗:19世纪中叶,俄国农村人口一半以上是农奴。农奴承担繁重的劳役地租和赋税,生活贫困不堪。反抗斗争越来越多。(政治)(2)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扩展到俄国。但是在农奴制度下,俄国既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自由劳动力,也缺少工业投资,更不能提供必要的国内市场,这一切使得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农奴制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经济),单元21补充: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3)新思潮的涌动:受“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影响,19世纪四五十年代,俄国改革派提出必须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激进派要求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思想)(4)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18531856年,俄国与英法为争夺奥斯曼土耳其,双方展开激战,史称“克里米亚战争”。由于俄国武器装备匮乏且陈旧,交通运输原始落后,指挥系统腐败无能等原因,俄国战败。战争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各地农民纷纷暴动,深深震撼了封建统治。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以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不得不走上一条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导火线),(1)从下层群众来讲:18591861年俄国曾出现革命形势,但是由于俄国经济发展落后,资产阶级软弱且缺乏领导,再加上农民的觉悟低,斗争是分散的、自发的,同时沙皇政府还有足够的镇压力量,所以自下而上消灭农奴制的企图归于失败。(2)从统治阶级来讲:国内农奴制的严重危机已使沙皇无法照旧统治下去。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沙皇政府意识到农奴制度必须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正在形成世界体系,某些地主已看到农奴制不如资本主义剥削更为有利可图。,合作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为什么只能走自上而下的道路?,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这些法令被统称为“二一九法令”(俄历二月十九日),又称解放法令。主要内容有:(1)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公布之日起,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农民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他们享有公民权利,可以签订契约、提起诉讼、自由结婚、经商、做工和合法拥有财产。(2)关于农民的份地:法令规定土地仍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份地的多少和农民应负什么义务都订立契约。农民在改革中获得的份地,通常低于农民在改革前所耕种土地的数量。地主在割让土地时,将肥沃的好地留给了自己。(3)关于赎金:农民获得份地时,首先必须以现金形式支付土地赎金的20%25%,赎金高于当时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4)关于改革后对农民的组织管理:为了加强对农民的控制,法令规定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交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这表现在:(1)专制统治下,任何胆敢对沙皇权利出言不逊者,都将遭到逮捕,随后将被处决或流放至西伯利亚监禁,民众生活依旧困苦。(2)各地地主都竭力要求在改革方案中反映自己的最大利益。(3)结果,农民革命斗争越来越高涨,用革命方式摧毁农奴制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形势逼迫亚历山大二世下令加速拟订一个能较全面代表统治者根本利益的方案。,重点讲解:为什么说“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法令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千多万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次改革虽然是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但它的内容从根本上来讲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1)进步性,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农民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不仅贫瘠和耕作不便,而且耕种的土地比原来减少,为了生计,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2)局限性,(1)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农奴制废除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加快。农奴制改革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促进了工业的发展。19世纪后期,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大型工厂的过渡。,4.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影响,(2)政治缓慢变革政治体制的变革:在政治体制方面,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司法制度的改革:废除了原来按照等级审理的制度,规定所有人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循同一程序进行审判;还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军事、教育方面的改革:军事上,提高士兵的地位,废除对士兵的体罚,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教育上,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政治变革的成果:改革以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挑战都要受到严惩。但是,改革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俄国人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1.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1)幕藩体制:17世纪初,德川家族开始统治日本。德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幕府的形式实现的,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由德川家族的人世袭担任。地方上划分为大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没有实权。(2)阶级关系:德川幕府统治下,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士”是统治阶级;农民世代为领主耕种,除把大部分收获物交给领主外,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工商业者受统治阶级的歧视;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3)锁国政策:为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4)经济缓慢发展:到19世纪初,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5)社会矛盾尖锐:农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不满幕府的严格限制和恣意掠夺;一些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不得不屈身从事过去瞧不起的商业或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二、日本明治维新,(1)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把美国总统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幕府政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这一事件称为“黑船事件”。1854年,佩里再次率船队来到日本,同幕府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从此,日本的国门被打开。(2)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西方殖民侵略的进一步加强:开国后,西方殖民势力不断向日本渗透,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列强的侵略、经济的混乱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农民起义不断。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无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结构发生分化:日本开国后,出现了大量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他们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政治上无权,对幕府统治愈加不满;长期受幕府排挤的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大名也不满现状;作为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级武士,因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实更加不满,这一切反映了幕府统治基础的进一步动摇。,2.日本的开国与社会危机,3.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1)“尊王攘夷”:随着日本民族危机的加剧,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幕府统治者采取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政策,引起许多有民族责任心的武士不满。他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走上了日本的政治舞台,被称为尊攘派。1863年,幕府对尊攘派进行了严厉的镇压,尊王攘夷运动失败。(2)倒幕运动: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自1865年起,倒幕派的代表人物高杉晋作、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等人逐渐掌握了长州、萨摩等藩的政权。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武装倒幕开始,全国许多地区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风起云涌,严重动摇了幕府的统治。(3)明治政府的建立1866年底,明治天皇登基。1867年,长州、萨摩等藩利用天皇的名义颁布讨伐幕府的密诏。幕府为保住实际权力,上书天皇,表示把政权奉还天皇,史称“奉还大政”。1868年,倒幕派以天皇的名义宣布废除幕府统治,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德川幕府不甘心退出统治舞台,准备反击。经过一年多的内战,幕府的势力被彻底消灭,长达200多年的德川幕府统治从此结束。,(1)背景不同:齐桓公是在周天子势力衰弱,诸侯国强大,纷纷起来争霸时提出的;而日本的中下级武士是在西方列强势力侵入日本,日本民族危机加剧,而当时幕府统治者却实行对外妥协退让,对内恐怖镇压的政策时提出的。(2)含义不同:齐桓公提出的“尊王攘夷”的含义是拥护周王室,排斥异族;日本中下级武士提出的“尊王攘夷”是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3)结果不同:齐桓公利用此口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日本的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演变为倒幕运动。,合作探究:日本明治维新前的“尊王攘夷”与中国春秋时期的“尊王攘夷”在背景、含义和结果方面有何不同?,4.明治维新的内容(1)废除旧体制“废藩置县”: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废藩置县”,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明治政府成立不久就着手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制度,并宣布“四民平等”。(2)发展新经济币制改革:1871年币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土地改革:1872年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3)倡导“文明开化”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日本国民了解西方文明。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在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也大力推行西化。(4)建立新军队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明治政府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引进先进武器,并设立现代化军工企业,仿制先进武器。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5.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1)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1889年,明治政府以天皇名义颁布钦定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但它毕竟是近代亚洲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新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2)崛起为东方强国经济上: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军事上:日本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明治维新领袖们的“富国强兵”梦开始得到实现。外交上:20世纪初,日本完全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并逐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3)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侵略朝鲜: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迫使朝鲜开放通商口岸,并获得领事裁判权等不平等权利。后来,取得在朝鲜的驻兵权,使朝鲜由中国的藩属国变成中日两国的共同保护国。侵略中国:1874年,日本派军入侵台湾。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1)内因直接原因是幕藩体制的腐败。在幕藩体制下,内部等级森严,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下层武士日益贫困,这些都发展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动力。决定性的原因是封建社会内部离心力量日益强大。根本原因是执行了符合国情和时代潮流的政策,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故改革取得了成功。,重点讲解: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2)外因良好的国际环境。当时中国等亚洲各族人民反封建主义、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牵制和削弱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对日本的入侵和干涉,使明治维新有了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加快了明治维新成功的步伐。,(1)相同点所处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形式、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结果相同:都成功了,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局限相同: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2)不同点原因不同:俄国1861年改革是由国内农奴制危机引起的;日本是在内外交困,尤其是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掀起倒幕运动并取得胜利后才进行改革的。内容不同:俄国1861年改革主要是在国内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是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学习西方,在国内进行改革。意义不同:日本明治维新具有使日本摆脱民族危机这一特征;而俄国1861年改革则没有这一特征。,辨析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1)相同点:从背景看:两国都是闭关锁国的落后封建国家;商品经济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民反封建斗争;都面临着极其严重的民族危机。从方式和性质看:都通过最高统治者颁布诏书加以实施,都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从内容看:都注重学习西方,发展教育,振兴工业。从作用看: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重点讲解: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相同点及一成一败的原因,(2)成败原因:社会基础: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远不如19世纪中期的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使中国的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尽管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也不够成熟,但日本商业性的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产生了大批的新兴地主,手工工场也有较大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一部分大名、武士在经济利益上同资产阶级接近,要求改革现状。因而日本明治维新比中国戊戌变法有较深厚的社会基础。中国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比日本的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更稳固,因此中国封建统治基础比较牢固,且与帝国主义相勾结。领导力量:日本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维新的领导者。他们掌握较大的实权,懂得斗争策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和一定的经济实力,并借助人民的力量,能够推翻幕府统治,使改革顺利进行。而中国维新派力量脆弱,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改革的阻力:明治维新前,经过大规模的倒幕运动,日本推翻了幕府统治,组成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小。而中国戊戌变法前,顽固势力未受任何触动,以慈禧为首的顽固势力,实际操纵着从中央到地方的权力,改革的阻力很大。改革的内容:明治维新中,明治政府采取的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特别注重把改革旧的封建政治体制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措施紧密结合起来。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戊戌变法虽然也涉及上述各方面内容,但未能切实执行,甚至在政治措施中都未敢提及最初要求的设议院、开国会等重要内容。改革的国际背景: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正处在自由竞争阶段,正处于上升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波及世界,日本搭上了时代列车。而且明治维新时,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日本所受的外部压力。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发生在帝国主义时期,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高潮已经掀起,帝国主义各国纷纷干涉中国内政,妄图变中国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中国的改革受外部干涉较多。,(1)从内容上看,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状况、工业的发展、改革派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影响、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评价等仍将会是2014年高考考查的重点。(2)日本明治维新,与当今国内外的改革热点问题联系密切,在高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从内容上看,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主要过程和内容及其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考向探究,例题1“三农”问题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受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处罚)如律。魏书食货志,(1)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材料二废除农奴制,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有关法令(2)根据材料二简要指出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后,俄国农民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令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古今中外历代政府为什么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地位的变化: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一般公民权、就业权,并在名义上获得份地。影响: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促进了近代化的进程。,“三农”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例题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一日本岩仓图二日本早期使节团出访欧美火车站,(1)材料一中,日本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的背景是什么?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有何内在联系?,背景: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内在联系:图二是图一的产物。日本明治维新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因而日本出现了早期的火车站。(或答日本早期火车站的出现是日本明治维新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产物),材料二天皇在巡视地方,视察学校的过程中,天皇的侍讲、宫廷官僚元田永孚于1879年发表了一篇题为教学大旨的文章,公开主张教育的根本精神应以讲授仁义忠孝的道德为第一。1882年,元田永孚根据天皇之命,编写了充满忠孝仁义的幼学纲要,发给全国小学进行学习。1886年,日本内阁制定了帝国大学令、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学校令等比较完整的教育法令,进一步改革了教育制度。概括这些法令的内容,就是要从小学到大学,向学生系统地灌输国家主义和天皇主义,培养为天皇制国家效力的思想。,(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教育改革的哪些特点?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特点:维护天皇专制统治;受中国孔孟思想的影响;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系。影响: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化。但其灌输的天皇崇拜思想,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课时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认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里的“文明”指的是什么?“停步不前”在克里米亚战争前的突出表现是什么?,文明:资本主义文明(西方主要国家所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工业资本主义文明(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表现:农奴制度、沙皇专制制度。,(2)材料一中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材料二一、兹以御誓文(即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为目标,制订国是,建立制度法规二、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即中央政府,非指官职),以除政令分歧之弊四、亲王、公卿、诸侯之外,他人不得升为一等官职,此所以尊皇室、敬大臣也十一、各府、各藩、各县所颁发政令亦应以御誓文为原则日本维新政体书材料三第一条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第五条天皇在帝国议会的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第十九条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得被任为文武官及其他公务。日本帝国宪法,(3)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日本政体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据材料指出其具体表现。材料二和材料三在任用官员的原则上有何不同?(4)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由君主专制改成君主立宪制。表现在:宪法规定设立帝国议会,由议会协助天皇行使立法权。材料二依据的原则是封建等级;材料三依据的是近代法律。,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英国等国家,轮船已成为重要的运输工具,俄国仍然靠纤夫拉帆船。,(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怎样的历史发展状况?这一状况出现的根源是什么?,19世纪中叶俄国工业落后,农奴生活悲惨;农奴制的阻碍。,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俄国“二一九法令”颁布后,民众向沙皇欢呼的场面请完成:,(2)材料中“民众向沙皇欢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人怀疑材料中“场面”的历史真实性,认为是作者故意美化统治者。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观点的历史依据。,主要原因:该法令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赎买了一块份地。历史依据:该法令颁布后,农民虽不再受个别地主支配,但仍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农民赎买份地要交纳高额赎金,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的一次残酷掠夺。,3.阅读下列材料: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前,普通民众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从中国传入的。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但是,由于旧历法及基于旧历法的各种节日活动同农业生产及习俗密切关联,所以在有些地域仍然长时间地延续着。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改变历法的原因。(2)概括日本节日改革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历法和节日改革的效果。,明治维新期间,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引进西方文明改造日本的传统文化。,特点:以天皇及皇室为中心;努力摆脱传统,不断西化。原因:神化天皇权威,加强统治的需要;顺应“文明开化”的政策的需要。,积极效果:引进了西方近代文明,改造了日本落后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日本的近代化。局限: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神权色彩。,4.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